舜帝有《易經》占卜超能力?你看他的姓氏自帶答案!

“舜的傳說”於2011年5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

舜帝有《易經》占卜超能力?你看他的姓氏自帶答案!

《孟子·離婁下》記載:“

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諸馮,就在今天的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北15華里處的濰河(濰水)西岸。

舜是“三皇五帝”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又稱舜帝、帝舜,《山海經》中稱帝、帝俊。

舜姓“姚”,名“重華”,傳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兩個瞳孔)。

在此,

個人有個大膽的猜想,這裡的“重華”的“重”應該發“zhong”的音

,是“中華”一詞的由來。

因為“重華”之名出自《尚書•舜典》,孔穎達解釋為:“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用此德合於帝堯”。

同時,

舜帝的“姚”姓是中國四大原始古姓之一,與占卜預測這一神奇技能有關。

而且舜的占卜決策非常科學,當兆(爻)顯示的結果是很吉或者很兇時,

舜會採取折中的方法,來做出決策,實施行動。

根據《尚書》、《史記》等有關典籍,

虞舜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皆以德為先導,以和諧為依歸,實施“中和”戰略。這也很可能是孔子推崇舜,提倡“中庸”、“和為貴”的原因!

舜帝有《易經》占卜超能力?你看他的姓氏自帶答案!

《中庸》記載,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後來用“中華”,也就是舜的名字“重華”來代稱我們大美祖國為“中華”,這是極有可能的!

周代教學童識字的字書《史籀篇》說,

“姚,《易》也。”

“姚”這個姓氏與《易經》有關!

姚=女+兆

舜帝有《易經》占卜超能力?你看他的姓氏自帶答案!

女,顯示了這一姓氏來自母系氏族社會;

兆,日晷記錄太陽在天空中執行軌跡的符號,後來被甲骨占卜的“兆”文借用,是預測、徵兆的意思。

古時,日晷的日影執行作“S”形,後來演化為太極圖,這個日影軌跡“S”用“兒”表示,一年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記作“X”符,與“兒”合成“兆”字。

古人在祭祀天地,行軍作戰前,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用龜甲獸骨灼燒看裂痕紋路,進行占卜,成為卜兆或佔兆,引申為預兆。

而姚姓氏族就是擁有這項技能的神秘氏族。

孔子晚年喜讀《易經》,韋編三絕,與其偶像——舜的影響力必有關聯。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的詩句,與舜帝的名字和其部落崇拜桃樹有關。

《荀子·非相篇》有“美麗姚冶”,由此可以推斷出姚姓始祖相貌俊美,或者崇尚美麗的圖騰。

《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因舜早期的生活地點在姚墟,盛產桃樹,因此桃樹成為部落神樹和社樹。

直到現在,民間還有用桃木製成的法器驅邪。

《山海經》記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

神荼、鬱壘,最早的門神之一,後來被刻畫在桃符上,或用桃符替代門神。

王安石“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的就是這一民俗現象,後來桃符又被“福(符)字”、“春聯”(俗稱“對子”)所替代。春節“貼對子”、“貼福字”成為最重要的中華傳統民俗符號之一。

用桃樹木製作的物品,如桃木劍,桃木杖也成為巫師、道士等職業驅邪的法器。

《史記·五帝本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尚書》雲:“德自舜明。”

《說苑·指武》,“美哉德乎,姚姚者乎。”

由此可見,在古代,人們把美德賦予代言人——舜帝。

《禮記》上說:“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

舜帝治理國家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推廣音樂教育,提升全民審美情趣。

#FormatImgID_5#

《尚書》有: “舜 彈五絃之琴”的記載。

《史記·樂書》曰:“舜歌《南風》而天下治,《南風》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歡心,故天下治也。”

傳說,

舜帝發明了五絃琴,並創作了《韶樂》和《南風》等音樂作品,透過彈奏吟唱《南風》而與天地百姓同樂,天下大治。

孔子曾經來到齊國學習《韶樂》。直到春秋時期,韶樂在齊國仍然盛行,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入齊,在高昭子家中欣賞《韶》樂,由衷的讚歎:“不圖為樂至於斯!”

《論語·述而》記載: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夫子聽音樂如痴如醉,以致肉味都不能吸引,可見韶樂的美是難以言表的。

舜的德行和其提倡的“中和”科學管理決策,在歷朝歷代備受推崇

他20歲以孝行聞名,四嶽舉薦,被堯立為繼承人,任命大禹治水,參照《洛書》完成了堯未竟盛業,整頓禮制,推廣音樂,減輕刑罰,統一度量衡,

是《易經》的重要傳承人,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創新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東坡先生”蘇軾,在知密州(今諸城)時,曾留下著名詩句:“西望穆陵關,東望琅琊臺。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飛埃。相將呼虞舜,遂欲歸蓬來……”

他還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一日這天(傳說大舜生日),帶領府衙人員去諸城北部的諸馮村祭舜。

如今,“大舜傳說”和“諸城古琴”都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而舜與《易經》占卜及舜的姓氏起源故事也會隨著眾多學者的研究深入,提上申遺日程。

歡迎喜歡大舜文化的朋友提供線索。

(文/一堂國學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