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善知識,對於我們修行來說,是一件最極為重要的事情。但很多人對善知識的重要性,還不夠有真正的認識。今天不得不再講一下。

有些人說我在現實當中找不到良師益友,對於一些有名氣的法師,他身邊往往有很多的信眾,要接待這個人,接待那個人,且寺院當中的事情也多,根本很難能夠有機會、時間和他在一起好好交流佛法,更談不上親近了。

還有些人認為,親近善知識那就以祖師大德的著述為善知識,去看書就等於在親近善知識了,現實當中不需要去找善知識。

大家一定要記住,如果你是上等利根的人,那還沒有關係,你自己去看祖師大德的著作,不在現實當中去親近善知識。但你如果不是這樣的上等利根,只是中下根機的人,那你除了廣泛看閱祖師古德的著述之外,還必須要親近善知識,並且一念都不能夠疏遠。如果你沒有保持這樣的覺察之心,開始疏遠善知識,那修行就要出問題了。

要知道五欲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不少的學佛人,因為沒有親近善知識,而被五欲迷得一塌糊塗,卻不能覺察。或者已經親近到了善知識的人,因為某些原因,一旦疏遠的時候,就會慢慢被財色名食睡五欲給迷住了,開始做出種種不如法的行為,甚至犯到戒律的中罪乃至最嚴重的重罪。

但因為疏遠了善知識,根本無力掙脫五欲的力量,在慾望當中只會越陷越深。且還會可怕的認為這樣做下去,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已經生出了增上慢。也就是祖師所說的疏遠善知識之後,縱然修行上不著魔事,也終究會成為增上慢人。

大家一定要高度依止,嚴格遵守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在《唸佛著魔辨》中說到的:“上根則可,中、下根人,須遍閱淨土諸書,備識信行願三差別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內以虛心覺照。庶幾免於魔事,而後唸佛之功可日進焉。否則不為魔事,終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覺,遂成淪墜,其禍可勝言哉!”

省庵大師《唸佛著魔辨》中還說到:“是故吾言善友、經教、覺察之心,三者缺一不可。而覺察之心尤為最要,不可須臾暫離。若一念不覺,則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則念念顛倒。顛倒既起,魔事興焉。畢世工夫,一朝唐喪,可不畏歟!《淨土文》雲:‘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在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在於佛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難免。佛雖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遠離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由此可見,修學淨土法門的人,你想要在這一生不出魔事,不生顛倒,不成增上慢人,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那你絕對不能夠疏遠良師善友,確切的說是一念都不能夠疏遠良師善友。而有些學佛人根本就不願意去親近善知識,不尋找善知識。如果這種人還只是中下根機的人,那麼對於他此生修行最終的結局,大家就可以看出來了。當然或許他還自我感覺很良好,增上慢的人必然會有這種感覺。

印光大師在《復吳希道居士書》中也言到:“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正道。否則,燕朋相聚,便日淪於下流。”

修行的人你想要有成就,那是必須要親近善知識的。並且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應該是放在你研習佛法之前。正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還言:“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

大家一定要清楚,現在末法時期,面對五欲的力量,當你還是中下根機的人,那你是必須要高度親近善知識的。修行很多時候也如棋局一般,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過程當中,我們做出的一些決定,往往會關乎到你這輩子修行,最終能不能成就。就像棋局當中,某一個棋子一旦下錯了,就會讓你全盤皆輸。修行何嘗不是這樣呢!

有些人碰到了真正的大善知識,當他開始選擇疏遠,甚至開始絕交的時候。那你就應該要好好想一想,你這樣做會不會關係到最終的成敗。《道德經》中講:“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做事的時候,經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一個人處事如果能夠始終慎重,才不會有失敗的事情。

而對於親近善知識這樣極度重要的事情,我們至始至終都要將它放在第一位。而親近善知識的定義,大家還一定要清楚。你跟這個善知識若沒有見面的,他不瞭解你的情況,你也不熟悉他的情況,那其實是根本談不上親近的。當知,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中說:“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

見都沒見到過,知識兩個字都還不夠格,又怎麼能夠談得上親近善知識。特別是現在交通如此發達,發心親近善知識還是容易的。很多的人往往對佛挺尊重,但是卻不知道善知識者,則是如來。我們要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善知識,以親近佛的心去親近善知識,這是修行想要有成就,所應該有的素養。正如,《華嚴經》中說:“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善知識者,無盡智炬。善知識者,福德根芽。善知識者,一切智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還說:“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

《有部毗奈耶雜事》中說到:“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對於中下根機的人,你如果想要讓自己不造惡法,特別是想要堅持梵行,那你必須要親近善知識。並且不要認為親近善知識之後修行得力,一半是善知識的功勞,一半是自己願意好好修行的功勞。其實你離開了善知識之後,你根本就沒有力量修行。你之所以能夠在修行當中堅持得住,那全都是因為善知識的作用。善知識是關係到,你修行能不能成就的第一最最根本的要素!不要說你自己修行有多麼的得力,說你自己修行能夠有成就,而是完全因善知識的力量。一旦選擇疏遠善知識後,很快就會不得力。面對五欲的力量,你會被迷得一塌糊塗,並且還不知道自己一塌糊塗。因為增上慢,你會莫名其妙的覺得自己還挺好,等到臨終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但可惜能夠發心真正親近善知識的人,能夠高度認識到善知識重要性的人,不一定就多。因為能夠有這份認識的人,那是有智慧的人。智慧不夠的人,是很難有這份認識的。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言:“親近一切諸善知識,恭敬供養,心無懈怠,是為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