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位名叫Black Masters斯坦福法學院的學生選修了一門名為“初創企業”的課,授課教師是矽谷盛名在外的PayPal黑幫元老Peter Thiel。認真的Black在課堂上記錄了詳實的筆記並傳到了網上,這份筆記隨即引起了轟動。後來,Peter Thiel親自出馬,將這份筆記重新編撰修改,於是就有了《從0到1》這本書。

這是一本只需要三個小時就能讀完,然而值得讀上三遍的書。如果對書中的14個章節重新組織一下的話,主要包括三個視角上的解讀與闡釋。

宏觀視角上,總結歷史進步的方向和對未來的看法;商業視角上,思考競爭和利潤的關係以及贏家通吃的法則;企業視角上,歸納成功企業所需要的一系列要素

。這三個視角從宏觀到微觀,層層遞進,逐漸展開。

宏觀視角:從過去到未來,歷史的發展方向不一定是我們想象的樣子

進步可以呈現兩種形式。第一,水平進步,也稱廣泛進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經驗——直接偶從1跨越到n。……第二,垂直進步,也稱深入進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從0到1的進步。

在通常的理解中,全球化一直是20世紀發展的主旋律,全球化帶來的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是世界經濟維持高速發展所依賴的重要引擎。但是從作者的觀點來看,全球化的發展方向主要是水平方向的,透過對於發達國家的快速複製,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在20世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垂直方向的發展,主要依靠科技的進步,“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科技透過不斷創造新事物新方法甚至是新產業,用全新的方式提高甚至重塑社會運轉效率。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書中將20世紀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科技快速發展,全球化緩慢;第二個階段是全球化迅速,但科技發展僅限於資訊科技領域,中間的分水嶺,是1971年基辛格訪華。其實很難界定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帶動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中國的崛起推動了全球化的程序,但是水平發展的方式顯然不可持續,因為在資源稀缺的今天,丟掉科技創新的全球化並不會長久。這不僅是今天的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明天的印度也會面對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都在科技領域大力投入,尋求科技突破的根本原因。所以水平發展的全球化不一定是歷史進步的發動機,但垂直髮展的科技一定是。如何尋求創新和垂直髮展,不僅是對書名的具體闡釋,也是書中所有內容討論的核心。

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透過對20世紀世界歷史的回顧,作者也總結出了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對於未來的看法,並提煉出了兩個核心維度:

確定性和樂觀性

一個對未來不明確的悲觀者看到的未來是陰鬱的,但是他束手無策。

典型的不明確悲觀主義可以從當今的歐洲找到影子,從作者的總結來看,整個歐元區都處於慢性危機中,歐洲人只是在不斷髮生的新事件中做出應激反應,並祈禱事情不要惡化。因為不知道不可避免的衰退是否是毀滅性的,他們選擇等待事情發生,並印發了歐洲著名的假日狂潮。

一個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相信未來是可知但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不知道作者是否對中國存在某種意義上的特殊關注,中國不僅代表著水平發展的全球化,也代表著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所以中國富人轉移財產到海外,中國窮人努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的行為也被理解為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

在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者眼中,如果計劃縝密,工作努力,未來會比現在更好

從17世紀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者領導著西方世界,每一代富有創造力和遠見的人都勝過前一代。跨越大洲的運河極大地提高了運輸的效率,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登月探索甚至成為了軍備競賽的一部分。

一個對未來不明確的樂觀主義者只知道未來會越來越好,卻不知道究竟有多好,因此不去制定具體計劃

不明確的樂觀主義情緒從1982年開始在美國蔓延至今,不明確的樂觀未來中,不會有工程師設計水下城市和太空基地,而會有更多的銀行家和律師,而且貌似在經濟發展放緩以後,美國也開始迷茫了,這種迷茫從金融政治甚至蔓延到哲學領域。

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可以持續地複製,對未來不明確的悲觀主義會自我實現,對未來不明確的樂觀主義無法持續,只有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可以創造出想要的未來。因此,明確的長期規劃比機遇更加重要,更加能夠推動歷史的進步。

商業視角:競爭不是市場發展的核心命題,壟斷才是

相信任何一個讀過商業相關書籍的人一定都對“競爭”這個詞都不陌生。因為商業環境極其複雜,變化極快,且對手眾多,如果從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直都是每家企業面臨的終極問題。關於競爭的商業書籍不僅數量巨大,而且影響深遠。無論是“波特五力”,還是藍海戰略等等理論,都讓無數企業家前赴後繼,在緊盯競爭對手,警惕上下游,幹掉替代品的路上越走越遠。

然而從書中的觀點來看,只有壟斷才會創造價值和可持續的利潤,而完全競爭的結局是大家都賺不到錢。

在完全競爭的模型中,市場在供求相當時達到平衡,處於市場中的公司之間沒有差別,產品同質化,價格由市場決定。因此供需關係成為了平衡整個市場的關鍵因素,如果供不應求,利潤可觀,市場會吸引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並提升供給,造成價格下跌,利潤削弱。長此以往,沒有公司會獲得經濟利益。

無論是在書中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很多鮮活的案例來說明當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對手身上會發生的事情。美國市場上,微軟和谷歌在作業系統和搜尋引擎上的針鋒相對不僅消耗巨大,而且最後讓蘋果獲得在夾縫中重新崛起的機會;中國市場上,09年的“千團大戰”徐徐拉開了O2O的大幕,但是最後只有兩家公司從中存活,並最終合併;同樣的例子在出行領域就不用再加以贅述了。完全競爭的環境下,不僅存活成本極高,而且讓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丟掉創新的同時,也打掉了所有可能的利潤空間。

而在壟斷的模型中,因為壟斷公司能夠在某些問題上做到無可替代,所以壟斷能獲得市場定價權。當掌握定價權以後,壟斷公司可以自由決定供給量和價格,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而且壟斷企業會推動社會進步,因為利潤給了壟斷企業規劃長遠未來的資本。

早期微軟在作業系統和生產力工具的壟斷,谷歌在搜尋引擎上的壟斷,facebook在社交媒體上的壟斷都為其提供了豐厚的利潤,以及持續發展的資本。微軟收購了諾基亞(儘管並不成功),谷歌啟動了無人車專案,facebook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持續維護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正如書中所說:“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他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壟斷企業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通常會綜合以下幾個特點:專利技術,網路效應,規模經濟和品牌優勢。這幾個特點也通常被理解為企業的“護城河”。

大家對技術的理解通常都侷限於透過技術實現效率的提升,但是在書中對於提升的幅度做了簡單的描述:10倍。當專利技術在某些方面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擁有真正的壟斷優勢。PayPal對網路支付的改造,亞馬遜對購書體驗的最佳化,蘋果對手機的“重新發明”,都是10倍量級的提升。正式因為這些技術的存在,這些公司能夠做到其他公司無法做到的事情,也能賺到其他公司無法賺到的利潤。

網路效應和規模經濟這兩個名詞在其他場合往往會被放在一起使用,但是在書中仍然做了區分,網路效應使一項產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而變得更加有用,其實描述的情況是邊際收益遞增,而規模經濟則因為服務可以快速實現複製,體現為邊際成本遞減。在科技領域(尤其是典型網際網路公司)中,因為固定成本相對容易量化(人員成本+伺服器成本),基本都是規模經濟的產物,但是有強網路效應的企業並不多,相信“網路效應”這個名詞在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產品就是類似微信這樣的霸主級應用。

在兼具專利技術,規模經濟和網路效應的基礎上,品牌優勢能夠錦上添花,然而在實力不濟的時候強調品牌,並不能實現雪中送炭的效果。錦上添花的最佳案例非蘋果莫屬,透過簡約的設計,高階的店面,甚至是玩味十足的演講,蘋果在品牌的包裝上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價值,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蘋果在硬體領域的專利技術,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以及作業系統和應用商店的網路效應上。反面教材同樣是曾經的霸主——雅虎。雅虎曾經透過一系列動作想要打造年輕人喜歡的品牌,但是由於缺乏對產品的專注和對10倍改進的付出,眼花繚亂的品牌收購也沒能擋住雅虎衰落的腳步。

當只有壟斷才能獲得持續利潤,完全競爭無法生存的時候,冪次定律比二八定律更加殘酷。

“20%的人創造80%的財富”,這個二八定律的經典描述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但是在商業領域中,冪次定律卻主導著幾乎每一個行業。在風險投資者的經驗中,表現最好的公司所帶來的回報,比剩下所有公司帶來的回報總和都要多;表現第二好的公司,也比刨掉第一名以後剩下的其他所有公司帶來的回報總和都要多。在很多垂直領域,甚至沒有第二名,因為最後只有一家公司能夠成功地活下來。

冪次定律背後所反映的,是資源分配的極度不均衡。在很多場景下,並沒有所謂的“投資組合”,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市場的深耕可能勝過其他所有市場的均勻分配;一種分銷策略的堅定執行通常優於其他所有策略;某些關鍵時刻遠比其他時刻重要。

所以如果在冪次定律的世界下取得成功,“應該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擅長的是情感上,而且在這之前要先仔細想一想未來這件事情是否會變得很有價值”。

企業視角:團隊固然重要,但秘密才是最大的價值

作為“PayPal黑幫”元老,作者在書中用不少篇幅講述如何在創業的過程中打造一支多元化的且富有戰鬥力的團隊,包括如何選擇默契的合夥人,培養獨特的公司文化,實現個人和公司的價值最大化,以及如何有效地觸達到潛在客戶並使公司活下去。但是拋開這些看似平常的tips,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點在於,要不斷探索未知,找到秘密所在,才能確立安身立命的根本。

秘密,在這本書中可以理解為介於常識和神秘之事之間的事情,它可能很簡單,也可能很困難,但是還沒有被人發現。作者在書的開頭就提出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在什麼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一樣的看法?這個問題作者在科技和全球化的討論中進行了回答。但是衍生出來的商業版的反主流問題:哪些有價值的公司還沒有人建立?這個問題的每個正確回答都必定是個秘密:有些事很重要但無人知曉,有些事困難卻可為。秘密,代表著好奇心,也代表著新的價值,新的機會。

可是為什麼我們不再好奇,不再探尋秘密所在了呢?

作者認為四種趨勢已經合力瓦解了人們仍然相信秘密存在的信念。一種是

漸進主義

。我們從小被教育做事的正確方法是積跬步以至千里,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工作階段;第二是

風險規避

,當害怕犯錯的時候,就有可能會躲避未知;第三是

自滿

,對已有成果舒服享受,難道不是比探索未知更舒服麼?第四是

“扁平化”

,如果有可能發現新事物,難道更加聰明、更加有創造力的人還沒有發現嗎?不得不說,這四種力量,每一種都離我們如此之近,近到可能在下班回家之前都還在想“大家各得其所,一切正常”。

不探索是發現不了秘密的,但是探索能有效進行的關鍵所在,是相信秘密。如果認為有些困難的事情無法完成,就不會做出嘗試。“商業也是一樣。成功的企業建立於開放卻未知的秘密之上,這秘密關乎世界如何運作”。無論是airbnb還是uber,都是利用我們周圍常被忽略的閒置生產能力而逐漸成長起來的獨角獸公司。只有相信並探索秘密才能發現常規之外的,近在眼前卻不為常人所見的商機。如果看起來如此簡單的想法都能支撐重要而有價值的企業,那麼一定還有許多好公司等著去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