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修辭手法

語文裡的雙關是什麼意思?if8442013-04-26

“雙關語”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諧音雙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

語意雙關: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雙關語”溯源

朱國良

雙關語”就是話中有話,弦外有聲,暗藏機鋒,隱晦曲折,需要仔細嚼一嚼,其味是在細嚼慢嚥之中體會的。

有一出川劇叫《秋江》的,裡面的老艄公問前來搭船的女尼貴姓,妙常故意說“姓陳”,艄公忙令住口,因為舟行江中,最怕就是這個字——沉。《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愛新覺羅·溥儀三歲登基,大哭大喊,其父攝政王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這引得文武百官心中嘀咕,認為乃不祥之兆,怎麼能說“快完了”呢?

雙關語,古已有之。六朝的樂府民歌有“銜碑(諧悲)不得語”,“夜夜得連(諧憐)子”,“晝夜長懸絲(諧思)”,“藕(諧偶)異心無異”等句。宋朝有民謠曰:“打破筒(諧童貫姓),潑了菜(諧蔡京姓),便是人間好世界。”《紅樓夢》中的“護官符”有“假”與賈諧,“雪”與薛諧,也是妙趣橫生。四十年代山西有諺曰“打破鹽(諧閻錫山姓)缽子,搗爛醬(諧蔣介石姓)罐子,百姓才有好日子”,這一雙關語,暗寓民心所向。

雙關語最能發揮國人的幽默和風趣。法國大文豪雨果也說:“雙關語是飛舞著的靈魂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