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

在今年 Roam Research 憑藉異於其它筆記軟體的理念以及一眾筆記愛好者的大力舉薦在筆記軟體屆橫空出世,而一眾筆記愛好者在提到《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所述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聯絡概念時,總是將 Roam Research 看作是實踐這種方法的一個極好工具;隨後相似理念的新型線上服務不斷湧出,老牌服務也逐漸在更新中加上了

雙向連結

這個有趣的功能。

但是我因為網路以及其它特殊原因而無法接受線上筆記服務,所以只能看著 Roam Research 在知識管理者以及筆記愛好者手中不斷地被倒騰以及展示它的優越能力,心生羨慕。

直到今年六月初,事情發生了點變化,我偶然在 Hacker News 上發現了 Obsidian,那時候 Obsidian 只是一個相對簡陋的帶雙向連結的本地筆記軟體,但是在我看到了那時候開發者的發言,以及瞭解了一下開發者來歷後,我認為可以在 Obsidian 上投入時間以及精力,並且趁軟體還比較純粹(簡陋),可以及時適應軟體所帶來的筆記方法上的變化。

Obsidian 使用經驗分享

學習

在使用 Obsidian 的過程中,伴隨著它的成長,我對它的依賴也逐漸加深,對於我來說,它幾次重大的功能變化分別是(按照優先度排列):

URI

應用程式介面,即 Obsidian 支援

obsidian://

定向連結,可以直接利用超連結跳轉到 Obsidian 中的特定筆記

塊引用

即可以在 Obsidian 內將某一個段落與另一個段落連結,或在某個文件中插入另一個段落,而且修改引用的原文中該段落時,會所嵌入或所連線的內容會變化。

檔案相關圖譜

即與當前檔案所連線的圖譜展示

圖譜篩選

即對圖譜中的節點所含的內容進行檢索篩選

搜尋內容複製

即 Obsidian 支援搜尋結果的對應檔名批次複製

URI

在 URI 功能更新後,我發現它可以透過在 pdf 特定語句直接新增連結,從而跳轉到相對應的筆記處,對於我這種 pdf 狂熱者來說,給了我不需要依賴 pdf 的筆記功能的機會,而且又讓我不需要等待 Obsidian 的 pdf 功能發展起來(雖然我認為 Obsidian 只要做好筆記軟體的工作就好,專人做專事);而開發者在開發 URI 功能時給後續的功能拓展留下了伏筆,隨著 Obsidian 的 0。9。5 版本中對塊引用的更新支援後,興許後續能直接透過 URL 連線到具體文章中的具體內容,未來可期。

此外,某些思維導圖軟體也支援快速新增超連結,所以當需要整理或者展示自己的知識庫的時候,我往往會考慮要不要用上思維導圖來輔助(雖然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試過)

在 Obsidian 的功能更新的期間,為了讓自己適應圖譜給自己筆記習慣帶來的變化,我開始重度使用 Obsidian 的圖譜功能來快速檢視以及篩選自己的筆記;而這也取得很不錯的效果,我再也沒有一個筆記是屬於孤立的筆記,即每個筆記之間與其它至少一個筆記聯絡了起來。

而後我開始研究如何將筆記之間的聯絡程度以及相關程度再進一步提升,而且能夠更直觀地表示出筆記與筆記之間的聯絡,然後我在 Obsidian 論壇上閒逛的時候,發現了——

MOC

當你有內容需要與相似的內容做目錄的時候,你一般會選擇 TOC (Table Of Content) 來對內容進行排列以及概括;而 MOC 的原意是 Map Of Content, 即可以理解成內容地圖,如下就是一個內容地圖形式:

在[[白切雞]]的做法中,突出了用冰水浸泡熟雞的步驟,可以使得皮更加富有彈性;相似地,之前在看[[寶塔肉]]的製作影片時,影片裡也提到了可以先將肉冰鎮後再進行切片。(其中[[]]表示的是與其它文件、大綱或具體段落具體連結)

即利用文字將筆記與筆記之間暫時聯絡起來,而這個在尚未有成型的整個知識庫之間尤為有用——因為筆記的建立往往是零散的,我

並不喜歡

一開始就先按照123的步驟列好每一步要記多少筆記或者每一步需要做點什麼,所以在此之前,我都是隻是看到哪在相對應的地方打個標記或者加個筆記框,顯然這並不是一種高效的方式,高亮的內容以及筆記的內容後續都需要再次整理。

MOC 的方法(如果算得上方法的話),旨在讓我先開始記筆記,所以我剛見到這個方法,就被當時寫這個方法的人的思考折服,這是一個用雙向連結功能的方法

特解

;利用 MOC 的做法,將筆記之間暫時透過文字聯絡起來,當筆記量足夠大到可以開始用 TOC 來概括時,那時候就可以整理成章,當需要對某個領域進行從零開始的挖掘的時候,這種方法顯得尤為有用。

利用 Obsidian 的雙向連結以及圖譜篩選,不斷地將自己地筆記往外擴充套件以及與其它筆記相連,還是很方便的了。

但是如何組織筆記已經有了思路後,我又開始琢磨如何將筆記寫得更好,自己願意回去看,也是在同一個論壇上,我發現了兩個重要理念:Evergreen 和 Atomic。

Evergreen&Atomic

即常綠與原子化,Evergreen 筆記指的是單條筆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而 Atomic 指的是 Evergreen 筆記應當保持最小概念化,例如,單個術語的解釋、一次事件的描述以及一個生活道理的體悟。

Evergreen 筆記並非是指你將筆記以及所思所想連線後的長篇大論,僅僅是為了保證你後續在檢視筆記的時候不會因為筆記過於老舊而覺得無用(尤其是對一個生活道理的體悟是隨著時間變化的)。而利用 Atomic 理念,你的筆記與筆記之間的聯絡會變得異常簡單,因為你不需要再考慮需要引用一篇長文中的哪個部分,而是考慮你是引用一篇很短的筆記的全部抑或是單純的句子或者詞彙(這跟 Niklas Luhmann 提出的卡片盒筆記法中的最小化筆記有不謀而合之處)

在發現這對我無比新鮮的理念後,我在 Obsidian 中執行了類似的理念,並且逐漸發現自己的筆記與寫作不再是串聯起來,而是並聯成了一個互相引用的關係;我的文章的觀點基於我的筆記,而我的筆記足夠細小,供得起自己文章的隨意引用,而且不需要思考太多,因為一般一個筆記只會保留一個或者寥寥幾個相關的知識點;而且由於 Obsidian 依舊是以檔案為最小載體,所以實踐起來反而更有一種卡片的感覺。當我將筆記都根據預設的模板修改後,我的筆記系統也逐漸成型了(或者說成系統化了)。

但新的問題總是在來的路上,當我開始熟練使用這個筆記系統後,我該如何保持以前那種喜歡裁剪收藏的愛好呢,我回顧那麼多年來看過的一眾知識管理概念,發現了——

Inbox

即收集箱,這個本來是更廣泛地應用在 GTD 中,且深受時間管理者的喜愛。當你腦子突然想到要去做某件事,但是你現在需要做另一件事——將事務暫時擱置且放入收集箱,後邊在處理;在我看來,這和我之前喜歡裁剪的這件事其實觀念上是不謀而合的(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這是稍後閱讀的方法)。這種方法暫時解放了自己的大腦,當我需要裁剪筆記,而且希望後續處理的時候,只要用上時間戳作為文章內容,後續就可以輕易用 Obsidian 現階段支援的

搜尋內容複製

的功能,直接將自己一段時間內以及特定方向的筆記全部拿出來,並且組合成一個新的待辦事項清單。

這種方式幾乎完美解決了我裁剪需求,但是還是有一點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如何保證自己回顧的效果——

Anki

2020-12-09 更新:

Obsidian 的外掛市場中已經有連通 ANKI 的外掛了。

幾乎是在間隔複習型別軟體中最流行的一個軟體,我曾經在考慮如何在 Windows 下找到合適的既記筆記,又能讓我間隔複習的方法;在找到 Anki with Obsidian 技巧之前,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去使用 RemNote(另一款 Roam-Like 線上服務,但是完美融合了間隔複習的功能);但是偶然有一天,我又在論壇上閒逛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指令碼:Obsidian To Anki。利用了 obsidian 是基於本地檔案的優勢,透過在文章中插入特定的識別符號,實現利用指令碼轉換成 Anki 卡片的需求。

但是這還不足夠,因為我希望的是利用 Anki 給我的筆記進行排期,而非真的需要在 Anki 中複習我的筆記;然後在我的說服下,指令碼開發者添加了 Anki 卡片連結到 Obsidian 的功能,即卡片中的相關連結處會有一個用於跳轉的超連結,利用的則是上文說到的 URI 功能;在此之後,我的流程轉換成了:

pdf ⇋ obsidian ⇋ Anki

完美覆蓋了我所有的需求面,但是如何將這套筆記系統或者說工作流和我自己的職業整合起來呢?

工作

當我想要將自己的筆記系統和自己的工作聯絡起來的時候,我發現這真的是異常困難;因為職業特殊性,我經常需要撰寫嚴肅文章——由於文章的特殊性,我每次都只需要一次成文,而且不需要另外再思考有沒有相類似的內容,卡片寫作法(筆記法的衍生)在我身上失去了神奇的作用;一時間,筆記系統陷入了只能記,不能用的困境。

但是在我發現了 URI 功能以及標題級別塊連結的功能後,事情再次發生了改變,我發現我可以利用之前撰寫的嚴肅文章的

復讀以及重溫

來提高後續工作過程中,我所寫的文章以及宣講內容的質量,即不再強求於在 obsidian 上運用卡片法來寫作,

而是專注於筆記這個過程

現在,我每次寫完的文章出現了問題或者得到相關的讚揚後,我就會將其存檔,且在裡面新增一個連結到 obsidian 筆記的超連結,且在對應的筆記中加上鍊接到這個文件的 FILE 命令(同樣可以連結到文件),相互軟體間的超連結增強了我對我以往所寫過的嚴肅文章的覆盤效果——好在哪,不好在哪,有沒有什麼總結以及想法;同時擺脫了多次重複犯錯的痛苦。

現在我是無比贊同這個觀點:obsidian 將筆記之間互相連線,是一次複習行為,類似於不定期的間隔複習。從我將對我撰寫的嚴肅文章開始覆盤到目前為止,這種利用自己的工作而產生的內容越來越具有自己的條理性,也越來越能快速地找到問題所在。

生活

本來我很不喜歡記日記,但是在發現 Obsidian 的日記(Daily Note)功能後,我開始用 Daily Note 的方式給自己每日的事項進行排程,同時將上文中提到的收集箱的內容放入到Daily Note 中,然後用刪除線將相關的筆記刪除;將每天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熟知的領域以及 DailyNote 上即可。

總結

作為一個已經完全全力投入使用四個月的使用者來說,我看著 obsidian 的功能不斷增多,從一開始只有雙向連結的簡陋到現在加上塊引用,開發者以及社群都給我提供了很多新的見解以及支援,而我也終於藉著這個筆記軟體,將自己以前記筆記就再也不回去看的問題,逐漸給解決掉了;相信再繼續深度使用它一年後,我應當會更加熟練地掌握筆記這回事,而且往著成為知識管理者繼續努力。

Obsidian 使用經驗分享

圖譜

Refer

LYT kit

Obsidian to A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