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一詞是指那些平時不學習,期末成績差的學生,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學渣”群體,包括大量和“成績差”不沾邊的名校學生也以此自稱後,這個概念就逐漸脫離了它本來所指的物件,幾乎成為了一個人人都可擁有的身份。“學渣”文化的迅速風靡,與當今的社會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絡。

“渣”字本意是指物質提煉或使用後的殘餘部分,與“爛”、“無用”、“差”詞意義相似,因此用“渣”形容人是一種嚴重的侮辱(人渣),但在學生群體中,像“學渣”這樣的貶稱至少還有“學酥”(看起來像學霸,實則一碰到問題就不會)、“學弱”(刻苦學習到身體虛弱,但分數仍然很低)、“學沫”(不努力,混日子,指望不勞而獲)等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斷地發明新詞來貶低自己,十分享受著這種

自我矮化、自我貶低的競賽

,而對在這種競賽中主體意識被扭曲渾然不覺。如果放眼整個社會,就會發現“學渣文化”實則是大環境下“屌絲敘事”在學生群體中的一個體現。

“屌絲”本指在各方面處於社會底層的群體,但在網際網路上喜歡自稱“屌絲”的人,卻基本都不是底層。真正的中國底層(工人、農民工、失業、殘障人士)由於文化和經濟資源的匱乏,幾乎不可能在網際網路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屌絲文化”實際上反映了中間群體對於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階層日益對立以及普遍無權利狀態的焦慮。人們透過這種非理性、無底線的自嘲來為自己提供一個想象性的

自戀

空間(“全宇宙我才是

差的”),進而緩解社會評價帶給自己的焦慮。而這種現狀,

從根本上來源於傳統文化中的媚俗特質

。傳統中國文化否定人的

個體獨立性和自由精神

,崇尚投身於等級秩序的依附性人格,在等級秩序上游者不僅比下游掌握更多的物質資源,還擁有道德和精神上的主導權。例如《論語》說“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就是強調了主人對奴隸擁有道德教育的責任,而奴隸諂媚於主人,自然也是合乎情理的。社會制度是文化的體現,因此中國社會的“成功者”不僅在世俗領域有話語權,還能教育一般人“如何做人”。其實貧富差距並不必然導致屌絲文化,但如果貧富背後是權力的意志而非個人的聰明才智,那麼貧富貴賤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一種衡量、壓迫一切人的指標。即便是處在中上游的人群,同樣會感到自己在這樣一種評判體系面前毫無尊嚴,因為總有人比自己強,即使達到了至尊地位,也會時刻恐懼被踢下來。反過來說,如果人們生活在一個“

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能進

”的社會制度下,那麼他即使面對強者,也知道自己不會受到

嘲諷、剝奪和驅趕

,自然不會覺得自己是“屌絲”。美國文化從一開始就是“草根文化”,五月花號載的都是些破產者、流浪漢和受到排擠的清教徒。但這些人卻沒有因地位的低下而逃避自由,自貶自抑,他們共同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規定,人民可以自我管理,不再由強權決定自己。新教倫理肯定了人的自由精神和理性,從而給予人們遠超世俗等級序列所能帶來的更深刻的尊嚴,顯然,生活在這種文化裡同樣不會覺得自己是“屌絲”。

而中國“學渣”現象,則是在按照學習成績劃定階層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們對應試評價體系佈下天羅地網的一種反抗和自嘲。在教育體制下,學生不論成績好壞,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都感到自己是無價值的。甚至成績好的學生,由於感到當成績下降時周圍人對待自己反差過大,反而更感到卑微與無力。於是,在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下,人們形成了一種

“共謀”

,即搶先把自己先嘲諷一番,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自我保護:你說我不好,我比你所說的還要差得多!這樣一來,自己就成為了一個擁有“

謙卑”

和“

自知之明

”等“

美德

”的人。自我嘲諷的背後,是學生們對心理安全感、幸福感、尊嚴感的強烈渴望。

然而這樣的反抗由於其犬儒主義的性質,因此註定不會帶給人以幸福感,甚至會演變成一種習得性無助。長期沉浸“學渣-學霸”這組符號體系中的學生們不可能從裡面總結出“成績”之外的評價標準,結果是學生們要麼走向“佛系”,用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來將現實虛無化,要麼決定“逆襲”,發奮脫掉“學渣”的帽子,實現對“學霸”價值觀的徹底認同,不論哪一種,都沒能對既定的社會規則和秩序提出任何積極的批判(即一元化評價體制掌握著一切學生的心理安全感),也不可能走一條另類的打破僵局的道路,最終只能在這種權力結構面前慨嘆無能為力,陷入習得性無助。例如許多學生走出校門多年,還認為高考成績是交友、甚至找物件時的重要參考標準;在為人父母后,仍然毫無反思地讓孩子也投身於應試競賽,繼續玩這場“學霸-學渣”的無聊遊戲。

因此,要跳出這種迴圈,就是要意識到自己的痛苦從根本上不可能透過“逆襲”這種俗套的方式得到解決,

必須開拓不同的出路,對現有的教育制度進行反思

。許多人有一種思維,就是一個東西競爭的人越多就越有價值,所以“保研名額”、“第一名”是那麼的耀眼。破除這種光環,首先得意識到每個人生命的自我實現是最根本的事情,而“保研”、“第一名”這些東西沒有任何能力來反映一個人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其次是去研究評價體系的執行機制,比如去了解改卷人是如何(胡亂地)給學生得分的,大學保研名額分配究竟有多麼隨意,主課老師在出卷子時是多麼應付,在這一過程中,個體自然就會對這些東西祛魅化,知道它們絕非高不可攀、神聖無比,完全可以被自己理性所理解。由此,人的精神才能被解放,並用來學習真正有價值的學問。

參考文獻:

郝雨, & 路陽。 (2013)。 “屌絲”現象的亞文化解讀與反思。

新聞界

(10), 30-34。

徐賁。 (2015)。

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

韋伯。 (2010)。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