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成立30週年,更是公募基金“乘風破浪”的第22年頭。今年的公募基金市場徹底爆了,屢創佳績,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31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與這火爆基金市場相呼應的是,今年基金經理群體也在加速換血,基金經理變更與往年相比更加頻繁。

“鐵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基金經理。”

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顯示,

截止至2020年12月14日,公募行業全部155家基金公司已有225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人數超去年同期,與2019全年的233人很是接近。

2017年、2018年這個資料分別為170名、194名。具體來看,有34家基金公司離職基金經理超3人。其中,東吳基金、中郵創業基金和嘉實基金三家“貢獻”最多,離職基金經理人數高達7人;國投瑞銀基金、中歐基金、國泰基金緊隨其後,均有6名基金經理離職;此外,前海開源基金、大成基金、易方達基金等28家基金公司離職基金經理數在3至5名之間。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從離職比例來看,華潤元大基金、東吳基金、金信基金三家的離職比例都超過了30%,分別是8人出走3人、20人出走7人、10人出走3人,可謂損失慘重。

隨著公募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這些中小基金公司不可避免地會因管理規模持續縮水而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當然了,頭部公募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如嘉實基金,作為基金經理人數(65人)排名第二的公司,其離職經理人數(7人)竟也排到了首位;而基金經理人數(66人)排第一的博時基金僅有3人離職。

“一年新鮮、二年熟悉、三年乏味、四年思考、五年計劃、六年蠢動、七年行動。”在婚姻裡有所謂的“七年之癢”,而在基金經理的任職期限上也具備這樣類似的特徵,不過,沒七年那麼長。

你知道,現在市場上哪個任職年限的基金經理最少嗎?

答:3-4年。

據統計,在2453位基金經理中,任職年限處於3-4年的基金經理僅有290位,佔比11。94%;而任職在3年以內的基金經理有1110人,佔比超45%,任職在4年以上的投資老將有1029人,佔比42。36%。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從基金經理的平均任職年限來看,整個行業的平均值約為3。3年,我們姑且稱之為“三年之癢”吧。

而基金經理“三年之癢”的現象反映了一個更本質的原因:

即基金經理從群體維度來看存在一個明顯的生命週期。

一些基金經理可能由於早期業績不佳而提前出局,一些基金經理從“拼搏階段”熬過來了,開始過渡到“業績求穩階段”,更有一些極其出色的基金經理會在某一年跨入“人生新階段”晉升為公司高管或跳槽離開。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綜上,總結分析,基金經理“出走”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種:

1、業績太差,被迫下崗

大部分基金公司有著這樣不成文的規定:若連續兩年業績同類排名在後1/4,基金經理就會被“勸退”。如果“勸不走”,將被迫降職為研究員,兩者的年薪那是十萬級和百萬級的差別。想想,還是走吧!

2、業績出色,被人強挖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一些薪資競爭力不足的中小基金公司。此前,有家小公募的基金經理剛一冒尖,就被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盯上,以500萬年薪挖牆腳。

3、公司混亂,內鬥嚴重

主要是基金經理無法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而離職。這種情況在出現高層變動後尤為常見。近年來,公募基金公司頭部效應越發突出,小型基金公司經營艱難,小公司總經理變動更為頻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小型基金公司的離職比例如此之高。

4、謀求發展,展翅高飛

為了謀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大多數基金經理選擇“奔私”。今年以來,已有多為明星基金經理“奔私”,如原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郭特華、原大成基金研究總監王文祥、原富國基金經理於洋等。

新聘505人,百萬年薪攬才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在諸多基金經理逃離“圍城”的同時,也有相當的一部分人奔赴其中。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新聘505名基金經理,比去年全年的462名還多,而2017年、2018年這個資料分別為420名、410名,創下近幾年來的新高。

而今年基金經理的淨增人數——280人,也是近年來的高峰。

具體來看,2020年有30家公募基金的經理淨增人數達到4位以上。其中,廣發基金以淨增11人拔得頭籌,博時基金、上海光大證券資管、鵬華基金和富國基金的淨增人數也都超過了8位。

值得一提的是,

上海光大資管、華安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等7家公募基金竟無一名基金經理離職

,全是淨增,其擴容需求可以說是十分強烈了。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而那些“不差錢”的頭部公募更是以百萬級年薪來大力攬才。難怪引得無數的金融人才近悅遠來。

28歲基金經理,年薪60萬,我又辭職了!

如何成為基金經理?

公募基金屬於人才密集型行業,所以想做基金經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基金經理可分為兩派,研究員出身的研究派,和交易員出身的實戰派。但無論哪派,基本都圈死在這幾個專業裡:

經濟,金融,財會,管理,計算機以及理工科。

當然,光有專業背景還不夠,想踏入行業門檻,還需要各類認證背書。從基本的銀行,證券從業證書,國內外經濟師,會計師證書,到CFA、FRM、ACCA……如果再加上計算機相關,那基本上不是在考證,就是在去考證的路上。

而從踏入門檻到成為一名基金經理,你還得經過4-5年得錘鍊。

一般來說基金經理的晉升路線是畢業後先在券商或基金公司做基礎研究員,然後升職基金經理助理,經過幾年基礎歷練後才會獨立負責一隻基金的管理。

一般而言,大機構傾向於按照這個模式進行內部培養,有的中小機構缺乏相應投研團隊支撐,傾向於請“外來的和尚”,從大機構跳槽過來的研究員,很快能晉升為基金經理。

但是不管你的履歷多麼耀眼,過往經歷多麼輝煌,只要業績不好,那面臨的只有一個選擇——離職。

所以說,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是在槍林彈雨中存活下來的戰士,他們擁有過人的天賦,

專業的技能,強大的意志力,和常人難以企及的勤奮。他們能夠管理龐大的資金,任牛熊輪迴,屹立不倒,歷經各種極端情況,久經考驗。正因為如此,基金公司才會開出幾百萬的年薪來留住她們。

可以說,十年後,好的基金經理仍然是稀缺資源。

▎本文內容來源:高頓金融分析師,編輯高頓CPA,圖片來源:高頓相簿。如需引用或轉載請聯絡原作者授權,如有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