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10-30 回答

是一副讚美濟南大明湖的對聯,作者是劉鳳誥,清代人。

全詩描寫的是大明湖風光的豔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景色。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劉鳳誥(1761年-1830年),字丞牧,號金門,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觀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進士胡長齡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稱劉鳳誥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稱他為“江西才子”  。

著有《存悔齋集》三十二卷、《五代史記注》七十四卷、《江西經籍志補》四卷等。

劉鳳誥在乾隆年間被封為太子少保,擔任過吏、戶、禮、兵四部的侍郎,又稱卿貳;劉鳳誥為乾隆探花,曾任湖北、山東、江南主考官和廣西、山東、浙江學政,權衡選拔文士,名聲遠播。1821年(道光元年),因病呈請回家調理。1830年(道光十年),病逝於江蘇揚州。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劉鳳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10-30 回答

出自:劉鳳誥《詠大明湖》

原文: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

釋文:

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秋天一盞油燈照著菊花,三更時分畫船從藕花中駛過。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劉鳳誥

在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大門的楹柱上有一副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幅楹聯將濟南風光特徵概括得恰到好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這幅楹聯的作者就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鳳誥。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號金門,是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鄉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後,授翰林院編修。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其後歷任國子監祭酒、太常寺卿、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其間先後任過廣西、山東、浙江等省的學政,充當過湖北、山東、江南等省的鄉試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賞識他,稱他為“江西大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10-30 回答

是一副讚美濟南大明湖的對聯,作者是劉鳳誥,清代時期人物。

對聯大意是: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是劉鳳誥看到大明湖的精緻寫下的對聯,寫的是大明湖風光的美麗。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寫下這副對聯的是江西大才子劉鳳誥,劉鳳誥(1761年-1830年),字丞牧,號金門,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進士,高中探花,乾隆稱劉鳳誥為“江西大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劉鳳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10-30 回答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有名的對聯,來自清朝劉鳳誥詠大明湖的詩句。

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四個數字:四、三、一、半。四樣景物:荷、柳、湖、山。組合為一個城市的典型景觀,產生經久不衰的魅力。

嘉慶九年(1804)七月,劉鳳誥任滿離濟,山東巡撫鐵保為之在小滄浪亭設宴餞行,劉鳳誥矚望湖山,情有難捨,靈感飛動,吟出名傳四海的佳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將濟南的風光特徵概括得恰到好處。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號金門,江西萍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編修,歷任國子監祭酒,兵、戶、吏、禮四部侍郎和山東、浙江等省學政。他歷時二十餘年,三易其稿,完成歷史鉅著《五代史記補註》,著有《存悔齋文集》32卷。乾隆皇帝賞識有加,稱其為“江西大器”。

其他描寫大明湖的詩句:

《大明湖 》——張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達。

賞析:“大明湖,明湖大”雖無動詞,卻動感十足,表達了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有荷花”卻筆鋒一轉,由大轉小,將讀者引入了大湖滿堂紅的遐想空間。就在讀者閉目掩卷滿鼻荷花香時,詩人卻化靜為動,以鮮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動,對比荷花之靜,以靜寫動,以動寫靜,則動靜劇增十倍。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 1級 2011-10-30 回答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作者不詳。一說是劉鳳誥的對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劉鳳誥

在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大門的楹柱上有一副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幅楹聯將濟南風光特徵概括得恰到好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這幅楹聯的作者就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鳳誥。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號金門,是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鄉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後,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其後歷任國子監祭酒、太常寺卿、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其間先後任過廣西、山東、浙江等省的學政,充當過湖北、山東、江南等省的鄉試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賞識他,稱他為“江西大器”。

劉鳳誥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萍鄉民間流傳他許多隨機應變、能言善對的故事。

劉鳳誥少年時就以神童之名著於鄉里。某年春插時,一個頗識文墨的老漢見劉鳳誥從田邊經過,便說:“禾稈綁秧父抱子”,命對。恰巧一少女提著一籃小筍經過,劉鳳誥靈機一動,便對道:“竹籃盛筍母懷兒”。大家盛讚絕妙。劉鳳誥考中秀才後,樓下村裡有戶人家娶兒媳,賓客盈門,熱鬧非凡。主人年過花甲,逢此喜事,精神振奮,躬親操辦。因過於疲勞,心病突發,一命嗚呼。禍從天降,喜事變為喪事,眼看新媳婦的花轎即將臨門,這門前對聯該怎麼改寫呢?學究儒生請來好幾批,然而卻是個個搖頭,相繼拱手告辭。恰巧劉鳳誥路過此地,主事的提調求其速作楹聯救場。劉鳳誥莞爾一笑,即席揮筆而就,為這戶人家新寫了一副妙趣橫生的門聯。聯曰:“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圍觀賓客無不撫掌稱絕。

舊制科舉,一甲三名必由皇上殿試欽點,以決甲第名次。劉鳳誥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試,來到金鑾殿上後,好奇心驅使他抬頭窺視金殿四周,不巧被皇上瞧見,皇上怒斥道:“你看什麼?嗯?”劉鳳誥一聽,誠惶誠恐地答道:“臣想看殿上的字畫。”皇上說:“哪些字畫?”劉鳳誥說:“對聯,皇上若不信,臣可以背誦出來。”皇上一聽,不妨讓他背背,便說:“你若能背出殿上的對聯,便可免罪。”劉鳳誥果然將殿上的對聯一字不漏地全部背出來了,皇上說:“你怎麼有此記性?”劉鳳誥答道:“皇上,殘月堪照天下。”(傳說劉一眼有疾。)皇上聞言大喜,當即口吟上聯囑對:“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斗,誰是摘星子?”劉鳳誥略加思索後,對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殿下文武百官莫不驚服。按才學,劉鳳誥本該中狀元,無奈此對意思本來就是專點探花的,“東西南北”非對“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對“探花郎”不可,於是,皇上便欽點劉鳳誥為探花。

劉鳳誥在京為官,曾以侍讀學士身份隨乾隆皇帝出遊泰山,登峰頂,覽群山,見氣勢迥然,甚是歡欣,隨即在峰頂寺廟憩息。寺中方丈藉此千載難逢的良機,命小沙彌抬進巨匾,請求御書,以增榮耀。乾隆皇帝素負文墨,遊覽各地,均喜歡題詩書墨以留御跡。見方丈求書,心中竊喜。然而對碩大巨匾,文思滯塞,吟哦再三,終無從下筆,一時渾身發熱,極不自在。忽見劉鳳誥隨侍左側,便靈機一動,以筆在手掌上虛劃數筆,伸掌以詢劉鳳誥道:“卿以為可以嗎?”劉鳳誥見乾隆掌中空空如也,知乾隆要自己代擬,又不肯出聲相求,便頻頻頷首,口中假裝吟頌:“‘一覽無餘,盡善盡美。‘好!”乾隆一聽這八個字,甚有帝王氣魄,默默會意,興致勃勃地揮毫即書,不料,一開手將“一覽無餘”的“一”字提高了半格,如果再寫下去,字的佈局排列甚不美觀。他急速停了筆,手不禁汗出涔涔。劉鳳誥見此情景,也很焦急,忙思補救辦法。正思索間,猛見乾隆的手又伸過來說:“書此,何如?”劉鳳誥心知皇上故伎重演,趕忙湊上前去,裝作認真地品味了一番,說:“‘而小天下,更美更善。’更絕!”乾隆這一下可放心了,按劉鳳誥所言,一氣呵成。至今,泰山頂上的寺廟裡便是掛著這塊“而小天下,更美更善”的橫匾。

劉鳳誥“崛起寒微”,真可謂“醴泉無源、芝草無根”。他出身貧苦農家,6歲喪母,從小嗜學如命,勤奮刻苦。中進士後,去京城參加殿試,身上僅有14串錢,只好一路步行,實在走不動了才租騎毛驢。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舉成名及第歸,萍鄉父老於興賢堂(今萍師附小)為他集宴慶賀。 劉鳳誥很喜愛杜甫的詩,曾集杜詩3卷。他在《著作箴六》中說:“文以載道,弗尚詞華,飛毫聘藻,失之浮誇。”因而他的詩也都寫得很樸實。因為他的詩,廣東巡撫李恭毅不嫌他出身寒微,欣然將女兒許配給他,留下千古佳話。劉鳳誥在書法方面造詣也很深,正楷、行書、草書樣樣精通,至今石觀泉還刻有他的墨寶。他為人秉性剛正,自持甚嚴,晚年寓居南昌時,江西巡撫某貪劣,劉鳳浩說:“此錢穿耳!”絕不與往來。他做學問更是孜孜不倦,鍥而不捨,歷時20餘年,三易其稿,終於完成了歷史鉅著《五代史記補註》,還編著了《存悔齋文集》32卷,外集4卷,成為流芳百世的著名學者。道光十年(1830)正月,劉鳳誥在杭州病逝,歸葬南昌。[萍鄉市臺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詩、誰寫的以及詩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10-30 回答

是一副讚美濟南大明湖的對聯,作者是劉鳳誥,清代人。

全詩描寫的是大明湖風光的豔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景色。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描寫荷花的詩句:

浣溪沙·荷花

宋代:蘇軾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裡聽笙歌。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清代: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