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說明:

1。寫作基礎:我們目前已經整理了500多套思維方法,橫跨三大領域。本文的寫作基礎來源於我們的學習和實踐,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

2。思維方法:我們擁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大家常說的思維框架、思維模型、方法策略等等,我們統一稱為思維方法,有時會簡稱方法。

3。附件下載:本文的方法管理系我們的第二大理論體系,共計1。5萬餘字,已經制作成PPT,檔案獲取方式見文末。同時,為促進國內方法管理的發展,本檔案1。0版本公開分享,供其它優秀群體參考。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1。優秀的人都熱衷於積累思維方法

成功學大師總是說,不要學習太多的方法,只要精通一種方法,你就能成功。

然而,世界上不少卓越者都熱衷於掌握多種方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一名普通的律師到世界知名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認為他一生受益最大的就是掌握了100多種思維模型,讓他獲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智慧和財富。

查理·芒格:“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同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也把自己一生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原則。他用幾十年時間,一共建立了500多條原則,達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瑞·達利歐:擁有了一系列良好的原則,你就擁有了一系列成功的秘訣。

作為思維方法庫的提出者與實踐者,席文舉先生也以自己的豐富思維方法改變了自己命運。本來數學專業畢業的他,憑藉廣泛積累的思維方法卻在傳媒做得風生水起,一舉登頂為“中國都市報之父”。在回顧自己一生的成就之後,他認為自己成功取決於自己所擁有的思維方法,而其他同行沒有取得耀人的成績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法太少。

席文舉:如果你的思維方法庫儲存太少,沒有先進的科學思維方法,只有幾個老式的落後的思維方法,經常派不上用場,大多數資訊來了你都束手無策,麻木不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家靈感爆發,你的思維方法庫真的就是貧窮落後了。

顯然,越是優秀的人越不會拘泥於一種思維方法,他們更喜歡駕馭多種方法來解決各種問題。**勤奮學習各種思維方法方法,廣泛涉獵不同領域,他們的一生積累了大量的優秀方法。**

李善友老師:“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識。在一個落後的思維模型裡,即使增加再多的資訊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複。”

做任何事都需要思維方法方法,今天我們很多人也以他們為榜樣,不斷學習各種思維模型、思維框架以及方法策略。

但是這裡面隱藏著一個重要問題,被很多人忽視了:面對如此之多的思維方法,自己應該如何管理它們呢?

截止目前,我們也蒐集和整理了500多套思維方法,而且後面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又該如何管理它們呢?

2。主動管理方法,才能應對複雜的人生

實現目標夢想,你需要大量的思維方法。

解決各種問題,你需要大量的思維方法。

有效提升自我,你需要大量的思維方法。

無論你從事什麼,你的一生都需要大量的思維方法。

缺少好方法,會讓你的行動低效或失敗。

沒有有效的思維方法,很多人努力學習百倍,成績卻不及他人十分之一;沒有有效的思維方法,不少人投入大量資源,換回的卻是賠得傾家蕩產;沒有有效的思維方法,大量的人忙碌一生,卻只能以平凡庸碌結束一輩子。

成功始於積累,優秀的人在他們成功之前,都廣泛地學習,有計劃地掌握大量的思維方法

。查理·芒格、瑞·達利歐、席文舉、埃隆·馬斯克他們一生都廣泛涉獵各大領域,積極掌握大量的思維方法,為他們的成功做準備。而大多數人只是埋頭苦幹苦學,從來不知道積累思維方法。他們的人生從來是如此的被動,以致於經常伴隨著忙碌和失敗:

知識就是力量,掌握足夠的知識就夠了。

跟著優秀的人學,他能成功我也能成功。

天道酬勤,堅持到底我就能成功。

然而面對新問題時,他們要麼束手無策,要麼四處找方法。**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的思維方法,讓他們在困境時完全被動,失去了主動解決問題的準備,慌亂應對。

優秀的人都善於主動積累方法和管理方法,他們早已為人生的各種問題準備好解決方法。他們的頭腦之中如同武器一樣,早已儲備了超越常人百倍的思維方法。面對舊問題時,他們能創造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法;面對新問題時,他能巧妙地想出方法化解危機。

他們堅信,做任何事都需要講究思維方法。沒有足夠的思維方法,會讓他們的計劃落空,行動失敗,所學的知識也無用武之地。因此,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方法管理:

自己掌握了多少種思維方法 ?

未來需要學習什麼思維方法?

怎麼有計劃地學習思維方法?

……

主動的思維方法方法管理,讓他們擁有了一系列的成功秘訣,坦然面對複雜多變的人生。

相比於知識管理,職場人更需要的是方法管理。怎麼進行時間管理、怎麼快速提升自我、怎麼進行高效工作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好方法管理 ,為職場各種問題提前做準備。

遺憾的是,我們對思維方法和知識混淆不清,錯用知識管理的方法來管理思維方法。

3。認識方法:你究竟是在學習方法還是學習知識?

思維方法屬於知識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一直混淆不清,以致於我們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知識問題上,認知和行為嚴重失調。

一方面,我們有時認為方法不是知識。所以很多人會說,掌握思維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不要只學習知識,要多學習思維方法。

另一方面,我們又常常把思維方法當作知識,對思維方法進行粗暴的知識管理。一個知識進入知識管理流程之中,往往會被以收集→整理→學習→分享→實踐流程走完;而一個思維方法進入知識管理流程中,同樣也會被這樣粗暴地處理,完全忽略了方法的自身特性。

顯然,我們對思維方法的認知混亂,**造成了方法被當作知識管理。**

聯合國經合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將知識分為四大類: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1.事實知識(know-what)

事實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認知世界,例如,中國的歷史事實、人口統計資料、各地風土民情……

2.原理知識(know-why)

原理知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然和社會運轉的法則,例如,牛頓三大定律、市場供需規律、矛盾規律……

3.技能知識(know-how)

技能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自己和世界,例如,怎麼閱讀一本書,怎樣做好財務工作,如何經營公司……

4.人際知識(know-who)

人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獲得幫助,例如,工作遇到困難,知道該向誰求助;生病了,知道及時尋求哪位醫生幫助……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思維方法屬於技能知識,它是知識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思維方法與其它知識不同,它所回答的是怎麼做的問題。

我們利用知識管理來管理思維方法,顯然是忽視了這種差異性,認為它們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從知道到做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任何知識要運用到實踐,就要選擇正確的思維方法**。否則,知識就永遠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李善友老師:“成年人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識。在一個落後的思維模型裡,即使增加再多的資訊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複。”

思維方法與其它知識這種根本的不同,決定了它不能簡單地被當作知識進行粗放式管理,至少目前的知識管理理論不能滿足方法的管理。

而對於職場人來說,利用知識管理來管理方法,存在種種弊端:

一方面,職場人不是學院的知識理論研究派,他更需要的能用於實踐的思維方法,豐富的知識並不能幫助他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另一方面,知識管理的理論仍然是學院派式的理論,強調知識積累,不利於商業創新,是否適應職場值得爭議。

如果我們把作為技能知識的思維方法與其它知識進行混合粗放式管理,將會產生很多錯位,造成思維方法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下一節討論。

知識以碎片化出現,思維方法以結構化存在

如果說碎片化知識通常以散亂的狀態出現的話,那麼每一個思維方法往往是以模組形式出現的。我們過去已經討論過,每一個思維方法由道、法、術、器構成。

道:思想理念與底層邏輯

法:實現目標的規劃決策

術:做事的技巧和方法論

器:提升效率的工具資源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道法術器是一套從理念、規劃、技術到工具的方法論體系,能夠幫助我們從結構上理解和掌握思維方法。平時,我們學習思維方法,都能將它們從道法術器四個層次進行分解和學習。

同時,每一個思維方法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有它的產生背景。很多人在理解和使用方法時,往往會忽視它們的背景,造成巨大的錯誤。我將問題、作者、條件、案例稱為思維方法的背景四要素:

問題:該思維方法因什麼而被創造出來,可以解決什麼範圍內的問題,它的用途是什麼,可以實現什麼目標……

作者:思維方法因人而存在,瞭解作者是如何創造出思維方法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刻理解它。

條件:沒有萬能的思維方法,我們使用思維方法之前,必須注意它產生的條件、使用條件以及個人自身條件

案例:判斷一個思維方法是否有價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考它的案例。優秀的案例不僅為我們的實踐提供了參考價值,也能增加信心。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結合道法術器模型和背景四要素,我們便進一步了獲得道術法器全景模型。該模型既能幫助我們更全面認識思維方法,也能幫助我們識別一個思維方法的有效性。比如,很多成功學導師經常誇大宣傳他們的思維方法,對任何人都有效。如果我們利用道法術器全景模型進行考察,就非常容易識別他們的思維方法的侷限在哪裡。

4。方法管理本質是管理什麼

知識管理的是知識,那麼方法管理需要管理什麼呢?

答案好像十分明顯,當然是管理方法啦。然而,這隻答對了一部分。

事實上,方法具有多種屬性,我們所管理的方法只是形式。而方法管理真正需要管理的是知識管理 、能力管理、思維管理和行動管理。

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方法管理的基礎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思維方法屬於知識的一部分。大部分思維方法都是以知識形態進行傳播和交流的,我們獲得他人的方法也是透過書本、資料、音訊等這樣的知識載體。

在進行方法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必然會借用知識管理的手段來管理方法。廣泛蒐集各種方法,然後進行分類整理,到最後的方法分享和運用,方法管理與知識管理的流程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方法管理所管理的是活的方法。知識管理認為,收集知識是用於完善個人的知識結構。方法管理不僅僅認為收集思維方法是用於完善個人的方法結構,還認為思維方法是連線優秀內容和優質人脈的中心點。

連線優秀內容:發現更廣大的世界。

創造每一個思維方法的背後,一定關聯著更優秀的內容,包括書籍、課程、自媒體帳號。透過思維方法,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更廣大的世界,獲得更豐富的內容和認知。

連線優質人脈:建立優質人脈圈

思維方法是人的思維方法,創造它的是優秀導師,使用它的是優秀同伴。我們以思維方法為介紹人,能夠高效識別優秀的人,建立更優質的人脈。有了他們,在成長的路上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能及時連線他們,獲得更多的資訊、資源和幫助。

然而,就此認為方法管理就是知識管理,往往會一葉障目,被它的知識形式所迷惑。

能力管理:能力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方法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在能力素質模型之中,知識、技能、素質、天賦共同組成了能力重要部分。而**方法是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我們獲得任何能力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天賦無法習得,素質難以短時間突破,而方法的習得相對容易。**學習方法和練習方法,也是提升能力的快速捷徑**。當你習得某種方法,即意味著你已經獲得了某種能力。我們很多的能力培訓也往往是在提供了相關知識之後,就把重點放在方法教育和練習之上。不是其它不重要,而是方法是能力的重中之重。

因此,我們管理方法實質上也是管理自己的能力。作為一名職場人,他的一生需要掌握三種不同層次能力: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個人能力的基礎,它可以廣泛通用,包括時間管理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一個人職場立足之本,包括會計、程式設計、設計、金融等能力

團隊能力:團隊能力能幫助我們如何與他人協作、溝通和領導別人,包括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團隊溝通等等

我們所整理的500多套思維方法,橫跨三大領域,涉及25個主題,恰恰與這些能力相對應。我們對這些思維方法進行管理,其實是對自己的能力進行管理。通常對方法的學習,習得不同領域的能力;透過對方法的練習和改進,提升已有能力的水平。

思維管理:方法管理是為思維創造智庫

我們擁有什麼樣的思維方法,決定了我們怎麼思考。

為研究我們如何思維,Jonathan Baron 教授曾提出了一個“搜尋推論框架”。該框架認為我們遇到問題時,會首先搜尋大腦已有的可能性方案。

我們進行方法管理,實際上就是為我們的思維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方案。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所管理的思維方法庫就會自動呈現出無窮無盡的方案。相比於缺乏方法管理的人來說,他們費盡力氣找到的方法往往只能得到僅僅合格的方案,而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優秀的方案。

我們從問題、思考、決策、行動四階段,來看這個智庫如何發揮作用:

1。問題:平時,我們往往會基於問題或目標去學習和掌握思維方法,來補充個人的思維方法庫

2。思考:一旦問題發生時,我們輸入資訊,主動搜尋匹配的思維方法

3。決策:如果匹配到對應的思維方法,我們就執行;如果沒有匹配到對應的思維方法,我們會繼續搜尋思維方法或者自己創造思維方法。

4。實踐:任何思維方法,只有在實踐之後才會有價值。能否掌握思維方法,也需要我們實踐之中獲得反饋和最佳化。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顯然,我們要想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就必須合理地管理它,為它提供充足的思維方法。

行動管理:方法管理是為實踐提供行動模板

普通人往往總想,透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來改變命運。然而,沒有方法論的勤奮,只能走向平庸。

相反,精英群體往往都是方法控,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論,掌握了許多做人做事的方法,用以高效地實現和達成自己的目標。

我們積累思維方法,進行方法管理,建立思維方法庫,實際是在為自己的行動提供框架和模板。利用優秀的思維方法,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我們討論思維方法,一定是討論可以實踐的思維方法。只有去指導和管理我們的行動,思維方法才能體現它的真正價值。思維決定行動,你擁有什麼樣的思維方法,決定你的最佳實踐是什麼。那些做事毫法章法、隨心所欲的人,往往就是因為缺少優秀的思維方法,造成行動沒有實效性。

同時,思維方法為行動提供指導,行動也反作用於思維方法。當我們對方法進行管理時,就會主動檢驗方法的有效性。今天的思維方法琳琅滿目,但是一個思維方法是否適合自己,就需要自己在行動中得到檢驗。

只有實踐,我們才能獲得自己的思維方法。主動進行方法管理,就不會讓每一次行動都毫無價值。行動成功時,我們總結思維方法;行動失敗時,我們吸取教訓,創造新的思維方法。

小結

方法管理是綜合管理,橫跨知識管理、能力管理、思維管理和行動管理。同時,方法管理也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不僅要求所管理的方法能用於實踐,也要求管理者勤於實踐。

5。很多人為什麼做不好方法管理

既然方法屬於知識的一種,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利用個人知識管理的技巧來管理方法:先搭建框架,然後填充方法呢?

這種做法當然可以,但是,我們忽略了方法管理的特性。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方法雖然屬於知識的一部分,但是它擁有自身的特性,涉及知識管理、思維管理、能力管理、行為管理四部分。現有的知識管理技巧可以借鑑,但並不能完全套用到方法管理之上。

個人進行方法管理,不僅需要打破原有的固有觀念,而且還需有10倍的努力以及克服自身的偏好。

01 掌握方法需要跨學科學習

方法學習不同其它知識學習,它是跨學科學習。

查理·芒格掌握100多種思維模型,他研究了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和數學等多個領域,完全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 · 斯克被稱為改變時代的偉大人物,他同樣是跨學科學習者。從青少年時代起,他就廣泛閱讀,涉及物理、工程學、產品設計、商業、科技和能源、程式設計、宗教、程式設計、小說等許多領域。

然而,我們的教育通常是分科學習,學化學的學生不需要懂商業,學藝術的學生不需要懂數學,學財務的不需要懂設計。如果你懂了,那麼你就會打上“不務正業”的標籤。

狹隘的專業化和學以致用,是大多數人難以進行跨學科學習的“正當理由”。

巴克敏斯特 · 富勒: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普遍認為越狹隘,越專業,越有邏輯性,但同時,我們已經失去了綜合理解能力。專業化讓人孤立、困惑、徒勞無功。

傳統觀點認為,在一個領域鑽研越深越專業,你越容易成功。然而,Dean Keith Simonton在研究了 20 世紀最頂尖的 59 位歌劇作曲家之後發現,“最成功的歌劇作曲家的作品往往集百家之長……透過跨界訓練,作曲家能夠避免過於專業(訓練過度)導致的死板。”

知識管理認為,知識永遠學習不完,你必須時刻學習有用的知識。然而,程式設計出身的喬布斯沉迷書法課,卻造就了微軟難以媲美的蘋果字型。“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從來就沒有無用的知識和方法。

方法管理是一門跨學科管理,它涉及的領域會非常多,遠遠超出了很多人學習的範圍。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思維方法,除了像查理·芒格這樣的人物,大多數人是無法知道它們,並熟練掌握它們的。畢竟,博學多才只屬於少數人。

02 方法獲取難度大

雖然研究思維理論的非常之多,但是具體的方法通常都是以零散的狀態存在的。

它不像專業學科一樣有著明確的知識框架,而是如天上的繁星一樣散落著每一角落。一千個成功的人,就有一千種方法。遺憾地是,大多數的方法並不被我們知曉,被遺忘在歲月的長河之中。

思維方法庫定律之二:一個人思維方法庫裡的思維方法,有兩個來源:一是學習別人總結出來已經證明很好的思維方法;二是自己從生活和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思維方法。

除了自己實踐總結而來的思維方法,我們大多數的思維方法是從學習別人而得來的,其主要渠道包括書籍、課程、演講、影片、文章、資料等等。受益於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今天的網路之中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思維方法。方法如此之多,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尋找到任何方法。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思維方法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而獲取思維方法需要一定的成本。今天,我們知曉一種思維方法,往往取決於朋友推薦、商業宣傳以及自己搜尋。

1.朋友告知

鄧巴數字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最多隻能結交150個朋友。朋友太少,你的資訊面自然會受到約束。

2.商業宣傳

個人注意力有限,一個人只能關注到那些被廣泛宣傳的書籍、課程、影片等等

3.自己搜尋

尋找思維方法的主要途徑還是自己搜尋,但是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一方面,搜尋需要適合的關鍵詞,個人的認知有限,無法知道相關的關鍵詞;另一方面,資訊與知識的質量參差不齊,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尋找和分辨。

同時,今天是APP的時代,它們都相對獨立封閉。搜尋引擎再也不能像搜尋網頁一樣,去快速搜尋每一個APP的優質思維方法。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獲得大量的資訊,但是各家APP的封閉也造就了更多的資訊孤島。在資訊孤島之中,你獲得的思維方法將非常受制於平臺本身的定位。

顯然,無論是知識管理還是方法管理,我們都陷入了一種“豐富的短缺”尷尬境地。雖然在網際網路之中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方法,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在哪裡。

3 在資訊繭房中的固步自封

資訊繭房是指人們關注的資訊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

我們經常認為,只要自己每天吸收足夠的資訊,就能保持大腦的足夠開放。

然而,實際上我們只喜歡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大量遮蔽無興趣的重要資訊。

2006年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在《資訊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中認為,在資訊傳播中人們因自身的資訊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只會注意選擇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悅的資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觸機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在思維方法的管理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只喜歡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方法,而忽視了真正適合自己和真正需要的思維方法。比如,我曾認為利用APP進行記錄是非常高效的行為,主動遮蔽了大量的紙質方法。然而在大量整理思維方法之中,我漸漸發現紙質記錄的方便、靈活以及自由。

另外,思維方法運用是求新求活的過程,即你的思維方法越創新越靈活,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遺憾地是,很多人把思維方法的運用歸結於刻意練習,僅僅追求熟練一種思維方法,主動迴避學習借鑑其它優秀的思維方法。無疑,他們是在作繭自縛,喪失了更廣闊的思維方法視野。

我們在整理大量的思維方法過程中,就充分感受到了不同思維方法的魅力,大大地拓寬了自己的方法視野,對思維方法有了全新的認識。

如果資訊繭房是我們自己自覺地選擇,那麼資訊餵養就是機器對我們的迎合。今天的內容平臺早已進行機器演算法推送時代,它們能根據個人的喜好、興趣以及需求來推送內容。它們能夠不斷推薦你喜歡的內容,讓你的資訊繭房越來越牢固。長期以往,你看似獲得了大量的資訊。但是,個人的思維方法視野越來越窄,得不到突破。

小結

跨學科學習、方法獲取難度大、個人難以突破的資訊繭房,依靠個人進行方法管理困難重重。它不僅要考慮獲取成本,還需要個人自我突破以及改變原來的習慣。討論到此,我們似乎已經走入到了一個死衚衕,無路可走。

6。利用耕作重塑路徑

那麼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如果回到問題的源頭,我們就會發現大家仍然在利用知識管理的方法來進行思維方法管理。利用搜索獲取方法以及訂閱帳號推送方法,都是知識管理常用的技巧。然而,在方法管理中卻未必奏效。

在《重塑:資訊經濟的結構》中提到,我們有三種主要途徑來獲取資訊:搜尋、餵食和耕作。前面我們已經分別討論了搜尋和餵食兩種途徑,雖然它們是知識管理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方法管理中是低效和固步自封的。相反,耕作方式更適合方法管理 。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資訊耕作是指,資訊可以在指定的地方建立與整合,在這些地熟知的地方,使用者可以輕鬆地找到他們需要的資訊。

顯然,在資訊時代,資訊耕作比搜尋和餵食更加高效方便。我們社群式方法管理正是基於資訊耕作理論,重塑了方法管理的路徑。

在我們的實踐之中,社群式方法管理將比個人方法管理更加具有優勢:

1.高效獲取

資訊氾濫,到處充滿了資訊噪音。雖然今天的思維方法琳琅滿目,但是你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卻不簡單。大量優秀的思維方法不是被資訊洪流所淹沒,就是沒有足夠的宣傳致使無人問津。

你所能找到的思維方法,往往只是那些在商業上高調宣傳的思維方法,或者個人運氣所遇到的。大部分思維方法將如同埋藏在海底的寶藏,永遠不見天日。

思維方法定律之十:“庫無完庫”定律

任何一個人的思維方法庫裡,都不可能將人類創造的各種各樣的科學思維方法全都學習收集起來,應有盡有,完美無缺,成為一個“萬能思維方法庫”。

社群式方法管理透過持續不斷地挖掘優秀的思維方法,以資料庫的形式沉澱思維方法,讓大家能夠更高效地發現各種思維方法, 不斷完善個人的思維方法庫。雖然我們無法收集到世界所有方法,但是社群式方法管理所收集的方法已經遠遠超出個人數十倍以上,大大降低了思維方法獲取成本。

2.拓寬視野

一個人見識了足夠的思維方法,他自然不會被各種“神奇”的成功方法所迷惑。

“獨創魔鬼訓練法,21天全面提升個人效率”、“十年銷售兵法,業績爆增600%”、“七天速成法,高效掌握英語”……

我們總是很容易被各種精心包裝過的思維方法所誘惑,盲目相信這些方法的神奇之處。如果你見識過足夠的思維方法,你就會發現它們只不過是一些舊方法的重新組合、遷移和最佳化。

很多人一味堅信,導師所教導的方法能夠幫助自己走上人生巔峰。本質上,其實是他的思維方法視野不夠,將它當作人生成功的唯一方法。

查理·芒格說:“思維模型會給你提供一種視角或思維框架,從而決定你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

同時,一個人的思維方法視野越廣,他的腦子就越靈活。面對一個問題,你掌握的思維方法越多,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更加寬廣,解決問題的方式自然也越靈活。

社群式方法管理是群體的方法智庫,它提供了大量的思維方法,可以極大地拓展個人的方法視野,啟發智慧。以我們為例,目前已經整理了500多套思維方法,橫跨三大領域,涉及25個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之下,我們提供了多套不同的思維方法供大家選擇。

3.聚焦實踐

很多人利用知識管理的技巧來管理思維方法,往往容易陷入“只整理不運用”的怪圈之中。他們不知道,思維方法本身就是為了運用,去創造價值。我們將方法管理從個人知識管理之中獨立出來,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聚焦於實踐。

社群式方法管理運用熟練的資訊科技,以更低的管理成本共享各種思維方法。在經過萃取和整理之後,它所提供的思維方法已經經過高度整理和明確分類。大家可以資料庫中直接提取使用,將重心放在思維方法的運用之上。

思維方法最大的用處是實踐,方法管理本身不為了管理方法,而是為了在實踐中創造價值。社群式方法管理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繁雜的方法管理之中解放出來。

4.連線創新

思維方法定律之十一:思維碰撞沙龍定律

經常和幾個興趣愛好相同又思維活躍的人聚在一起,交流資訊,探討問題,互相啟發,就會形成思維的碰撞,觸發靈感。搭建這種思維碰撞沙龍,可以營造提升個人思維境界的環境。

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線是融合,方法與方法之間的連線是創新。

思維方法像錘子剪刀一樣,是我們的思維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但是,它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單一的思維方法容易靈感枯竭,失去創意。不同的思維方法相互連線,可以產生新的思維方法。有時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單獨的個人都無法解決,但是把大家號召起來,集思廣益,往往就能產生非常好的方法。近年來一直被提倡的“頭腦風暴”,就是把不同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啟發,共同尋找方法。

社群式方法管理就是把有著共同興趣的、不同行業的人聚集起來,相互合作、分享,實現創意和創新的跨界融合。社群式知識管理如同思維方法的寶庫,它本身不僅提供了不同的思維方法,而且連線到不同的人,可以非常好地進行方法創新。遇到問題時,你既可以連線不同的方法,也可以連線不同的人,來創造新的方法。

小結

社群式方法管理是利用群體的力量進行方法管理,突破了個人侷限,更強調實踐。不僅大幅度提升了思維方法的管理效率,也為思維方法提供了交流和創新平臺。

7。什麼是社群式方法管理

什麼是社群式方法管理?

過去我們顧名思義,認為社群式方法管理就是利用社群的方式進行方法管理。這也是大多數社群式方法管理最終淪為資源群的原因,將思維方法當作資源來管理,最終像圖書館管理圖書一樣,成為了資源管理。

經過我們實踐總結和學習,目前我們認為

社群式方法管理是

在實踐社群中,沉澱方法,深研理論,為成員的決策與實踐高效提供優秀的思維方法。

顯然,社群式方法管理有著強大的優勢,它能夠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學習和掌握優秀的思維方法。但是,同時它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1.群體必須為實踐社群

不是任何社群都可以進行社群式方法管理,社群必需為實踐社群。大家擁有共同的興趣、目標或需求,才能進行社群式方法管理。篩選成員雖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設定一定的進群門檻來吸納會員。

2.作為產品進行建設

社群式方法管理是為成員的決策與實踐服務的,它誕生之日起就具備產品的屬性。我們必須以產品的心態和產品的視野來打磨它,讓它更加好用。社群式方法管理是基於產品運營和商業規劃來建設的,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問題。

3.建立自己的獨特體系

管理方法只是基礎,你還需要建立自己的獨特體系。目前,我們已經在大量的思維方法基礎之上,建立了123體系:一個超級思維方法庫、兩大理論支援、三大產品結構。

4.成員需要終身學習

世界在進步,實踐在繼續,我們的思維方法也需要不斷更新。社群式方法管理所提供的產品不是已經完美成型的產品,而是一個持續迭代更新的產品。這就需要成員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懷著歸零心態,不斷吸收新的思維方法。而社群式方法管理不僅提供了學習資料,也創造了共同學習的氛圍。

社群式方法管理不是一盤散沙式管理,而是系統化的整理和創造思維方法。它一旦形成,就具備了自己的生命體系,別人無法進行模仿。

8。怎麼進行社群式方法管理

它並不是對方法的單一管理,而是資料庫+理論+社群的系統化管理。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將社群式方法管理分為三部分: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思維方法庫:

我們將思維方法庫分為超級思維方法庫和個人思維方法庫,超級思維方法庫用於整理各種思維方法,為個人思維方法庫建設提供大量的方法支援

實踐社群:

實踐社群吸納優秀的成員,進行輕運營,用於交流思維方法,收集反饋意見,持續改進方法管理。

理論體系:

積極進行理論探索,促進社群式方法管理不斷向前推進。同時,構建更先進的理論,幫助大家理解和運用思維方法。

經過以上的討論以及我們的實踐,我認為社群式方法管理可以總結為

“社群式方法管理三環模型”

。它分為超級思維方法庫、理論體系和個人思維方法庫三大部分。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1。超級思維方法庫:沉澱群體智慧

一個人的思維方法庫稱為個人思維方法庫,那麼群體的思維方法庫我稱之為“超級思維方法庫”。它不僅擁有更多的思維方法數量,而且是一種自成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思維方法庫+實踐社群+理論體系。

超級思維方法庫是社群式方法管理的方法基礎,也是各種思維方法的精華。我們會從收集需求、蒐集方法、萃取精華、沉澱共享四大步聚來建設它:

1.收集需求

社群式方法管理始於成員的需求,無論是成立開始方法管理之前還是方法管理建設之中,我們的工作都是圍繞成員的需求展開的。一般來說,對思維方法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提高工作效率

- 提升個人成長

- 增強思維能力

- 建立個人方法論

- ……

當然還有一些學習需求,但是我們認為思維方法應該立足於實踐。對於一些過於抽象的思維方法,我們會暫時不作考慮。在眾多的需求之中,我們會優先考慮那些具有實踐性的需求。

2.蒐集方法

確定成員需求之後,我們就會根據成員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學習,有計劃地進行思維方法蒐集。蒐集是大範圍的尋找,主要包括三種途徑:

1.主動搜尋:

目前各大平臺的內容相對獨立封閉,為避免遺漏錯過,我會利用搜索引擎在各大平臺內進行搜尋,平臺包括簡書、知乎、公眾號、今日頭條、幕布、印象識堂等等

2.被動訂閱

現在各大平臺都是向用戶主動推送感興趣的內容,如果你經常關注某個領域,它就會經常推送相關的內容。確定自己的興趣,遮蔽無關內容,會讓獲得更優秀的思維方法。

3.主題研究和跨科閱讀

為避免被動,定期進行主題研究和跨科閱讀,可以幫助我們主動獲取更多的方法。一個主題研究往往能獲得許多思維方法,而跨科閱讀能收穫很多不一樣的思維方法。

三種途徑相結合,既可避免過於被動,被機器餵食,也能夠在方法蒐集上不斷進行突破,獲取更大的視野。

如今的思維方法數不勝數,那麼我們需要蒐集什麼樣的思維方法呢?

對於思維方法使用者來說,最好的思維方法就是有效。為此,我們在實踐中確定了三大維度,來評定每一個思維方法的質量:

1.實踐維度

不同於查理·芒格的大多數思維模型,我們的超級思維方法庫立足於職場人的實踐。那些能滿足日常職場工作和生活的思維方法,是我們重點收錄的物件。

2.可行維度

一個思維方法是否可行,決定了它能否被用於實踐。很多成功學方法雖然表面讓人熱血沸騰,但沒有實際效果和科學依據。我們收錄時,也會考慮思維方法的來源、創造者的背景、方法普及程度等問題,來決定它的可行程度。

3.創新維度

思維方法創新是活用思維方法的表現,它能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方法視野。除了收錄經典的思維方法之外,我們也會收錄具有創新性的思維方法,供大家參考。

綜合考慮三大維度,精選優秀的思維方法,最大程度上確保超級思維方法中的方法質量。

3.萃取精華

獲得思維方法之後,我們還要進行萃取。

對於如何萃取方法,不少人認為思維方法應該詳細,利於學習。但是,**我們認為思維方法主要是用於實踐,它應該簡潔**。資訊化和碎片化時代,大多數人並沒有深度閱讀的習慣。如果思維方法萃取過於長篇大論,最後只能成為書架上的圖書,永遠不被人開啟。

吳軍在《資訊傳》裡寫道,**用更少的能量傳輸、處理和儲存更多的資訊**。面對大量的思維方法,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怎麼利用最小的成本傳遞大量的思維方法。

因此,在萃取的過程,我們堅持了兩大原則:

精煉核心

以實踐為宗旨,我們除冗刪繁、萃取精華,大膽地刪除了很多思維方法的細節,每一個思維方法僅僅保留了其核心部分。即便將來,我們所整理的思維方法越來越多,也能保證大家能夠時常開啟它們。

簡潔直觀

結合碎片化時代的閱讀習慣,我們對每一套思維方法進行高度精練,簡潔設計,每一套思維方法堅持用一張卡片進行介紹。相比長篇大論的文字,它更加直觀,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指思維方法的核心。既方便大家查閱,也方便大家日常的實踐。

相對於數百本書籍和課程,我們的思維方法庫非常簡潔,可以輕鬆地閱讀和檢視,大大減輕了大家學習的壓力。

4.沉澱共享

在知識管理裡,所分享的通常是知識內容。而在方法管理所共享的是,不僅僅是優秀的方法,還有優秀的內容和優秀的人。

在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思維方法是連線優秀內容和優質人脈的中心點。透過思維方法庫,你收穫的不僅僅是思維方法,更是豐富的內容,以及優秀的導師和同伴。在方法共享體系內,你可以構建自己的方法網路。

為方便大家提取,共享形式一定不能太複雜,需要儘量保持簡單。

我們共享的方式分為思維卡片和印象空間,思維卡片以簡潔精練的設計方便大家在實踐中提取思維方法,而印象空間作為思維方法的深度沉澱和創新。

思維卡片是印象空間的精簡版,印象空間是思維卡片的輔助版,提供參考文章和方法來源,可以自由搜尋。兩者協同發展,共同組成了一個即精簡又豐富的思維方法庫。

2。個人思維方法庫:構建個人的方法智慧支援系統

方法管理是為了實踐,我們的超級思維方法庫建設一旦成功,它將直接為個人思維方法庫提供大量的思維方法資源。

一個人要想掌握更多的思維方法,他就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而超級思維方法庫是個人思維方法庫的源泉,提供了大量的優秀思維方法,供個人學習和實踐。

怎麼提取思維方法

為了方便大家提取思維方法,我們已經透過分類、編碼、搜尋、組塊等多種形式來共享思維方法。每一個人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式來提取思維方法,將它融入自己的思維方法庫。

分類

:所有的思維方法按照用途進行分類,在大家遇到問題時,可以在分類中查詢對應的方法。

編碼

:每一個思維方法都有自己的數字編碼,可以用編碼進行查詢思維方法

搜尋

:藉助印象筆記空間功能,我們可以自由搜尋任何思維方法

組塊

:人類最容易記憶的圖片和組塊,我們使用圖片對每一個思維方法進行組塊,更方便大家在使用時想起來。

透過多種方式的提取,超級思維方法庫極大地降低了大家提取思維方法的難度,以更高效的方式傳遞思維方法。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個人的方法智慧支援系統:你的第二套方法智慧支援系統

當個人從超級思維方法庫提取群體智慧之後,便會充實個人思維方法庫的思維方法,獲得比過去更多的思維方法。

那麼,他解決問題將擁有更多的思維方法,變得更加高效。以前,我們以單一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現在,我們會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關於這點,我們前面已經有過提及:

1.問題

:平時,我們會基於問題和目標進行學習,不斷建設自己的思維方法。一旦遇到問題,我們將會啟動兩大思維方法庫

2.思考

:首先,我們主動搜尋匹配自己的思維方法庫,尋找合適的思維方法。如果沒有,我們將會在超級思維方法庫尋找合適的思維方法。

3.決策

:如果匹配到對應的思維方法,我們就執行;如果沒有匹配到對應的思維方法,我們會繼續搜尋思維方法或者自己創造思維方法。

4.實踐

:思維方法,只有在實踐之後才會有價值。能否掌握思維方法,也需要我們實踐之中獲得反饋和最佳化。

不同的是,前面只是圍繞個人思維方法庫所進行,而現在是圍繞超級思維方法庫和個人思維方法庫同時進行。

如果有人閱讀過《原則》這本書就知道,這就是世界頂級投資家瑞·達利歐所說兩套決策體系:

我發現我可以這麼做,方法是以演算法的形式把我的決策標準表達出來,而我可以把這些演算法植入我的計算機。我同時執行著兩套決策體系——頭腦中的一套和計算機中的一套,並在此過程中發現,計算機能夠比我做出更好的決策,因為它能處理的資訊比我多很多,而且它能夠不帶感情地以更快的速度處理這些資訊。這讓我以及與我共事的人可以逐漸深化我們的認識,提高我們的集體決策質量。我發現這樣的決策系統(尤其是在實踐可信度加權的情況下)是極其強大的,它將快速且深刻地改變世界各地的人們做出各種決策的方式。我們的原則驅動型決策方式不僅改善了我們的經濟、投資與管理決策,而且幫助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更好的決策。

他將自己的方法智慧化,從而獲得第二套決策體系。同樣,我們依託於社群式方法管理,組建了兩套思維方法庫:超級思維方法庫和個人思維方法庫。不同以往,我們將是建立在群體智慧之上思考和實踐。兩套思維方法庫相輔相成,共同幫助我們高效成長。它既有幫助我們藉助群體智慧高效做事,也能幫助我們不斷“借假修真”。

借智做事

:藉助群體的智慧,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借假修真

:藉助他人的方法,來不斷打磨自己的個人方法論

如果進一步探索,這將是一套系統化的個人方法智慧支援系統,可以更高效地幫助我們解決各種問題。

雖然現在它還不是非常完善,但是非常值得我們在後面進行嘗試和探索。

3。理論體系:以理論突破實現爆發式成長

縱觀很多知識型社群,他們不是被輕易模仿,就是淪為資源群。歸結其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缺少自己的理論體系。

陳功(著名智庫學者、中國資訊分析領域權威專家):

歷史在發展,知識也在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論文和書籍疊層架屋,我們傳統的學術體系,各種浩如煙海的知識早已經越積越厚,在這種知識體系中前進,只是在一個點上去追尋、去挖掘,就如同礦工挖煤一般,刨出的隧道越來越深,周圍卻越來越黑,越來越窄,創新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想要提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思想,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見識,讓別人佩服,就必須打破系統和系統的邊界,走出線性思維的侷限,發展系統之間的融合與交融,建立新的結構。

社群式方法管理不能僅僅滿足於蒐集和整理方法,還需要進行理論創新。面對各種各樣的思維方法,我們需要擺脫傳統的方法觀點,建立自己的理論來駕馭它們,形成有序發展的獨立系統。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為了理論而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你所遇到的新問題,必須進行理論創新才能尋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們目前的理論體系並不是一開始就形成的,而是在遇到問題之後,不斷學習和探索而構建的:

在整理了大量的思維方法之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思維方法,我們引入了席文舉老師的思維方法庫理論,重新構建了自己的超級思維方法庫體系。

在面對如何管理大量的思維方法問題時,我們擺脫了知識管理理論,首創了“社群式方法管理”理論,用於指導我們的實踐。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點選新增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理論創新指導實踐,實踐促進理論創新。

目前兩大理論不斷驅動著超級思維方法和個人思維方法庫的建設,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到更好。同時,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體系,與其它社群區別開來。

小結

超級思維方法庫為個人思維方法庫的建設賦能,提供大量的方法支援。理論體系指導超級思維方法庫和個人思維方法庫的發展,不斷實現質的突破和飛躍。三者相互協同,共同組成了一個獨立的體系。同時,社群為三者提供有效的反饋和交流,共同促進良性迴圈。

總結

社群式方法管理為個體獲得群體智慧提供了平臺,一個人能夠快速學習大量的集體智慧,得到更快速的發展。個人也能借助超級思維方法庫,廣泛連線更優秀的內容和更優秀的人,構建自己的高質量成長圈。

社群式方法管理是綜合性系統化管理,它需要強大的資訊蒐集能力、方法管理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等各種能力。同時,社群式方法管理存在諸多困難,也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

張磊: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一幫你喜歡的、真正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在此,特別感謝一路起來的朋友!得益於大家的幫助,我們才能不斷向前行走。

未來,這裡也將人才 雲集、高手輩出。

本文檔案下載:

方法管理:顛覆知識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構建個人方法系統(附57頁檔案下載)

個人如何高效建立自己的方法系統(社群式方法管理指南)——犀流沙。pdf

2。5M

·

百度網盤

拓展閱讀

中國的查理·芒格:思維方法庫的11條定律

精英都是方法控,做人做事必備的205套思維框架工具(建議收藏)

運營高手都擅長科學化解決問題,150套方法工具實現高效運營

150套商業分析框架,幫助商業人士系統掌握商業運作規律

高效成長,從積累大量思維框架開始

能力躍遷體系:如何系統化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