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書的價值,先看作者再看序,我們先看看哪些人給《代謝增長論》寫的序。

本書作者陳平。陳平是誰?博導是普里戈金(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陳平,中國經濟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自稱研究經濟問題的物理學家(其他學術Title就不說了),終生研究經濟混沌和經濟複雜性研究。近年《眉山論劍》讓其在知名度迅速提升。他在一期眉山論劍中說“一代代中國學子心裡有‘以天下為己任’這句話,才能有今天的中國”,這句話引起了海外讀博學子的強烈共鳴(傳送門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58

501652from=search&seid=3957058672758260102

)。

他的爭議很大,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政治立場:說他和張維為等人,無腦鼓吹中國;另一方面是學術水平:陳志武等人說他學術水平低,研究方法落後,不專心搞學術等等。

雖然陳平的有些觀點我不贊同(甚至覺得有些幼稚),但我認為攻擊他的兩個方面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相比於許多無腦鼓吹中國的人,陳平確實是透過其理論、模型、體系推匯出的結論(拋開其體系的嚴謹性不談,因為經濟學本身就是一個沒有統一答案的學科)。學術方面,陳平研究的複雜性科學(複雜經濟學),由於傳統數學對複雜性科學是束手無策的,因此其數學研究方法是匱乏的,目前複雜性科學更多的是偏向於理念、思想,研究方法的創新需要數學的突破,這不是陳平一個人面臨的問題。

哪些人給《代謝增長論》寫了序?

林毅夫:“本書為有志於挖掘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增長奇蹟這座理論創新的“金礦”、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終實現道路的學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分析框架。”

張軍:“這本《代謝增長論》發起了對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全面挑戰,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不能為我們理解經濟結構的動態演變和生態競爭的歷史提供任何幫助。”

孟捷:“本書是一篇宣言,一方面宣告了新古典增長和發展理論的終結,另一方面構築了一個可用於解釋中國40年增長和發展經驗的演化經濟學框架。”

餘淼傑:“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如何做到在經濟學與自然科學之間融會貫通。”

諸多評價,都是在表達同一個意思:經濟學的範疇將發生重大轉移,代謝增長論可能會給經濟學指明一個新方向。

從基本假設和研究方法上來說,《代謝增長論》屬於阿瑟提出的“複雜經濟學”的範疇,但是《代謝增長論》卻不僅僅是宏觀經濟學,而是從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出發,集百家之所長處(馬克思主義哲學,生態經濟學、制度經濟學、人類學、歷史學、科學學、統計物理等等等等),建立的一套邏輯、一套體系,解釋了文化、制度、政治甚至是人類文明。儘管《代謝增長論》在研究方法、部分結論上有爭議,主流經濟學更是稱陳平為“異端經濟學家”,但是我認為,《代謝增長論》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因為能夠讓你更加深刻的瞭解這個世界。

本文主要有四個部分:

一、代謝增長論對新古典經濟學的挑戰

二、代謝增長論的基本假設

三、代謝增長論結論摘錄

四、代謝增長論對現實問題的解釋

五、後記

楔子:你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東西方文明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源於西歐而非中國?

在15世紀東西方文明分岔的歷史轉折期,為什麼人多地少的中國要增加人口,而地多人少的西歐要對外擴充套件生存空間?

為什麼中國封建社會這麼長?或者說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為什麼這麼難?

究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還是上層建築可以影響經濟基礎?不同文明的文化制度差異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一、代謝增長論對新古典經濟學的挑戰

挑戰一:新古典經濟學的無限增長和生態經濟學的有限增長

新古典經濟學的增長理論假設經濟是無限增長的。規模報酬遞減、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增只是增長速度的不同,但是沒有上限。隱含的假設是自然資源是無限的。

顯然,這這一假設不符合現實。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生態經濟的特徵是S形的邏輯斯蒂曲線,用來刻畫人口的增長受外來生態資源的限制。隱藏

挑戰二:競爭的本質

古典經濟學的資源有限和新古典經濟學的資源無限的不同約束下,市場競爭的機制有本質不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市場份額的競爭,是企業的生存權;資源無限的情況下是價格機制的競爭,是市場價格趨同機制。

如果經濟增長沒有資源限制,則市場可以容納無數多的企業,這就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完全競爭模型。沒有一個企業有定價權。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不受單個企業決策的影響。問題是,如果經濟增長沒有資源限制,為什麼會出現新古典的壟斷競爭?換言之,為什麼市場上大企業和小企業可以共存?這是新古典經濟學沒有解決的問題。

代謝增長論,引入生態資源約束,改變了經濟學對市場競爭的理解。在新古典經濟學中,市場無限大,競爭者無窮多,技術無變化,則市場競爭的空間只剩下價格競爭或成本競爭。代謝增長論中,資源有限,可以生存的企業有限,則市場競爭的核心是技術競爭,開發新市場或新資源;技術競爭的勝負取決於對市場份額的控制能力,顛覆性新技術可以打破舊技術的壟斷。

挑戰三:產品生命週期

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模型假設所有的產品壽命都無限長。新制度經濟學假設私有制是永恆的。

但事實是,只要引入不同技術的創新競爭,就必然有產業的創新代謝,制度也會相應變革,因為制度安排取決於當時生產力依賴的核心技術。

挑戰四:斯密困境

亞當·斯密有兩個著名的理論:一個是被稱作“斯密理論”(Smith Theory)的“看不見的手”,即完全競爭的市場;另一個是所謂的“斯密定理”(Smith Theorem),即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問題是分工接近市場極限時就產生壟斷,而壟斷和完全競爭的“看不見的手”是對立的。這就是斯蒂格勒指出的“斯密困境”(Smith Dilemma),即斯密理論與斯密定理兩者不能相容。

挑戰五:新古典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矛盾問題

斯密承認,財富是權勢,經濟、政治、軍事和知識的權勢都會影響不平等競爭和不平等分配的機制。新古典經濟學只關注平等的對稱交易,無視社會不平等的起源。

挑戰六: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矛盾問題。

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理論沒有市場中期和長期的失衡機制,凱恩斯宏觀經濟學承認宏觀經濟週期和經濟危機的存在,但是不理解非自願失業和總需求不足的微觀機制。代謝增長論發現技術新陳代謝的代價就是舊技術的產能過剩和新技術的潛能未能實現,提供了經濟週期和宏觀調控理論的中觀(產業)基礎。制度安排和金融工具只是用不同的方法分配技術代謝過程中創造和消散的財富,但不能避免技術新陳代謝產生的經濟波動。

二、代謝增長論的基本(部分)假設

1,技術知識是新城代謝的

2,經濟是一個開放的複雜系統

3,規模報酬是動態的: 產業起飛階段規模報酬遞增,成熟階段規模報酬不變,衰落階段規模報酬遞減(新古典經濟學的增長論是代謝增長論的特殊情況)

4,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經濟和資源符合生態經濟學中S型邏輯斯蒂曲線

5,面臨新技術出現的不確定性時,學習競爭出現兩種不同的策略:個人主義的文化愛好風險,意在追求最大的機遇;集體主義的文化規避風險,意在追求最大的安全。不同的生態環境塑造了不同的文化行為。

三、《代謝增長論》的結論摘錄

1,市場競爭的核心是技術競爭,開發新市場或新資源

2,技術競爭的勝負取決於對市場份額的控制能力,顛覆性新技術可以打破舊技術的壟斷

3,技術競爭的結果是產業的共生演化或新陳代謝。企業、產業、國家、文明和制度的興衰更替

4,因為技術競爭,所以產品、技術、制度都有生命週期。

5,產業競爭造成的過剩產能有兩種機制。一是被新技術淘汰的舊產業的產能成為沉沒成本,這是熊彼特“創造性毀滅”的源頭。二是新舊產業共存時,新舊產業的產能利用率都低於潛在產能,這是破解凱恩斯經濟學總需求不足之謎的微觀基礎。

6,一般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市場範圍、資源種類和環境波動的三重限制,在生態—工業系統的穩定性與複雜性之間存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權衡取捨。(穩定性和複雜性,從生物的角度來看,系統越複雜,越穩定。陳平透過統計物理模型(福克-普朗克方程)得出結論:經濟的穩定性與複雜性是消長關係。系統越複雜,越不穩定。這一點陳平用“小村莊和紐約市同時受到轟炸,小村莊比紐約市能更快恢復”例子舉例,我不認同,因為1)小村莊和紐約市除了複雜程度不同,量級也完全不同;2)受到轟炸之後的恢復容易程度,是系統韌性的概念,與系統穩定性有區別。之所以陳平和生物學產生了不一樣的結果原因在於其模型研究的物件有差異,生物學的研究物件是生態系統,統計物理研究物件是原子量子等。我認為社會系統更加偏向生物學的生態系統,因此我覺得越系統複雜、越穩定。)

7,西方殖民主義對外擴張的動力源於節省勞力—消耗資源的大牧場,而中國小農經濟內向發展的原因是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那是節省資源—消耗勞力的技術模式。

8,在市場規模開放競爭的格局下,決定勝負的不是資本、勞力和資源的新古典三要素,而是創新和學習的速度。後者與文化和體制有關,但是不存在西方自由先進、東方專制落後的鐵律。因為個人主義自由的優點是鼓勵創新,代價是耗費更多的資源和犧牲系統的穩定性;集體主義自律的弱點是創新謹慎,優點是分享不足的資源和應對系統動盪的適應性。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誰勝誰負沒有定論。

9,現代工業的技術結構

把一般的機器體系抽象化為動力機、傳輸機、工作機、控制機四個部分,把產業結構相應劃分為能源、傳輸、材料、加工四個部門。當代主要工業化國家歷史上發生的技術革命是三次而不是兩次。三次技術革命分別以“工作機革命—傳輸機革命—控制機革命”為主導,而能源和動力的相應發展為歷次技術革命的基礎。

近代史上一直是具有優良海運條件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佔據優勢地位,英國和日本分別在歐洲和亞洲首先實現工業化,地理因素是重要的條件。與此相反,中國山嶺縱橫、交通困難一直是發展商品經濟的巨大障礙,只有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才可能克服。技術史證明傳輸機革命是德國、美國這樣的大陸國家走向現代化的中心問題。

(從傳輸機革命這個角度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在現在發展的如此之快:中國古代以小農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以及衍生出的封建制度之所以難以被打破,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國地理環境造成交通不便,就是沒有進入傳輸機革命。傳輸機革命的作用是提高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傳輸效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傳輸機革命進行了大量的“惡補”。公路、高鐵等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我國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定的基礎;網際網路技術讓資訊的傳遞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資金流也隨著物流和資訊流流動起來。)

10,經濟結構與生產力、生產關係的概念

經濟結構是生產過程中(不考慮分配過程),人、技術、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且具體把它區分為三個層次,即生態經濟結構、技術經濟結構和經濟管理結構。

生態經濟結構研究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包括地理、氣候、土壤、資源等)的條件下,形成的人口分佈、工農業佈局、城鄉結構、能源開發方式和能量利用的生物化學迴圈,生產活動和水、碳、氮等生命物質迴圈體制的關係,以及人類生產、科學、軍事活動對人類、生物和環境的影響。

技術經濟結構研究各地區適宜的農業技術結構(農、林、牧、漁)和食物構成,工業系統的結構(材料、動力、加工、傳輸),生產、流通、服務、情報行業之間的關係,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的影響等。

經濟管理結構研究生產組織的形式,各個部門中個體勞動、簡單協作和專業化協作的方式,全民企業、專業公司和托拉斯的關係,經濟細胞的構成(生產計劃、科研選題的主權在個人、班組、所室、工廠還是公司、研究院),協調機構的體制(垂直系統還是跨行業網路)等。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以經濟管理結構為聯絡的中介。

《代謝增長論》 導讀

四、代謝增長論中對於現實問題的解釋

東西方文明的文化制度差異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中國多山地,交通不便,飲食以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為主,最終形成了資源節約型社會,外在表現就是集體主義。西方平原為主,海上路上交通便利,飲食以肉類為主,是遊牧民族,決定了西方最終形成的是人力節約型社會,外在表現也就是個人主義。

在15世紀東西方文明分岔的歷史轉折期,為什麼人多地少的中國要增加人口,而地多人少的西歐要對外擴充套件生存空間?

因為中國以農業為主,西歐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增加人口可以增加田地的產出(精耕細作),畜牧業需要增加土地養更多的牛、羊等牲口(增加人口不會帶來生產力的增加)。因此中國需要不斷地增加人口,來提高生產力,而西歐要不斷的擴張,來提高生產力。

為什麼現代科學源於西歐而非中國?

因為西歐要不斷的擴張土地,陸上擴張達到上限之後就開始尋找海上擴張,航海貿易的發展怎樣產生對解決經度問題的需要。希臘人的航海和殖民活動促使他們在公元前4—公元2世紀就研究了宇宙模型、圓錐曲線、歐氏幾何和球面三角。東方航路的探求,又推動了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和牛頓的工作。(反觀中國,海岸是南北走向的,導航只需要確定維度,簡單觀察星高即可)

為什麼資本主義源於西歐而非中國?

歐洲的經濟是一個開放系統,東西方的香料貿易是農牧混合的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航海貿易從希臘羅馬時代到近代都在歐洲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西方文化以商業利益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基督教、羅馬文化等,公平交易、信守契約、善待行商,維護商業活動的利益和信譽。

相反,中國專制統一的封建社會是封閉的經濟體系,龐大的軍隊是專制統一的政治基礎,以糧為主的小農經濟是糧食和兵丁的基本來源。中國多山,因此海運不佔重要地位。落後的交通使商業競爭易於割據壟斷,而非橫向競爭。囤積居奇往往加劇天災人禍的動盪。惡性競爭的私商活動構成地主小農經濟和官營企業的潛在經濟威脅。儒家文化和法家體制造成了中國封建社會以治人為中心的權勢觀念,盡一切可能維護分散脆弱的小農經濟之穩定,而犧牲技術進步之機會。

其次,歐洲的個人主義,對創新行為的接受度較高(由於開放的經濟體制使每一個新發現、新發明都給大眾帶來商業和經濟上的利益,因此歐洲民眾熱烈崇拜冒險的英雄。)而中國由於是閉關自守的小農經濟,人們對任何新事物抱有本能的疑懼。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中,任何人地位的上升,就意味著其餘人利益的損害。

為什麼中國封建社會這麼長?或者說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為什麼這麼難?

經濟學的科學體系只有一種選擇可以和物理學、生物學的原理一致,那就是“開放系統”,即系統和外界交換能量流、物質流和資訊流,這樣才能維持動態的物理結構。生命系統就是典型的開放系統。經濟系統又是生命系統中人類活動產生的開放系統。其演化的方向不是單向的趨於平衡態(差別消失),而是雙向的,即可能減少或增加結構差別。結構(有序)的描述是薛定諤建議的“負熵”,即無序(熵)的減少。其必要條件是從外部世界輸入更加有序的能量流。

從非平衡態統計的觀點來看,中國這樣一個封閉系統是超穩定的經濟結構,除了輸出大量手工藝品以外,拒絕接收其他文明系統的資訊(負熵流),只可能在平衡態附近振盪,不可能產生新的結構,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企業都是大大小小的封閉系統。一個封閉系統中的漲落和分化只會導致平衡態附近的振盪不會產生新的結構。

究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還是上層建築可以影響經濟基礎?

環境在塑造文化和社會制度方面扮演了基本的角色。物質生活、市場經濟和世界體系(布羅代爾提出的人類文明三層次模型),三個層次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歷史程序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和不可逆的過程。

《代謝增長論》 導讀

環境的差異會造成經濟結構和政治行為的很大不同。西方文明產生於作為東西方主要貿易通道的地中海。中國基本上是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地區不靠近海洋。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是平原,而中國90%的國土是山地。因此,歐洲人比中國人更容易發展交通系統和勞動分工。交通困難和戰爭頻繁是中國從早期開始就形成自給自足經濟的關鍵因素。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人們採用了適應所處生態環境的農業技術,而各自採用的不同技術又塑造了不同傾向的文化。各民族早期的文化傳統對後來技術方向的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歐美文明是建立在節省勞力、消耗資源的技術之上

五、後記

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的改朝換代如此慘烈?

為什麼相比於日本,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如此艱辛?

為什麼中國漸進式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而前蘇聯國家的休克療法迅速破產?

中國的鄉鎮企業沒有清晰的產權界定,但它們發展迅速,並在經濟增長和社群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那麼在新古典模型的框架內,我們怎麼解釋這一現象呢?

對於中國省、縣、鄉各級地方政府在改革中所起的催化作用,我們怎麼將之納入傳統的微觀和宏觀分析中來呢?

除了以上問題,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在《代謝增長論》這本書都有回答。

我讀完《代謝增長論》之後,感覺之前在歷史、經濟、政治上的一些疑惑都解開了,姑且不說是否正確,但至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理解這個世界。

《代謝增長論》是陳平提出的新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以我現在的水平,暫時沒辦法科學、成體系並且有趣的介紹。所以,如果你在讀的過程中覺得雲裡霧裡的,不知所言,請見諒!

因為我的功力沒法在短短几千字內,完整介紹涉及到經濟、政治、制度、文化、歷史的龐大的體系。

如果你對文中提到的問題感興趣,或者希望有一個新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

那就去書中尋找答案吧!

《代謝增長論》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