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簡介牛頓的生平事蹟?vswewe推薦於 2017-09-24

艾薩克·牛頓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他於1642年聖誕節出生在英格蘭伍爾斯索蒲村,這一年正值伽利略與世長辭。和穆罕默德一樣,牛頓也是一個遺腹子。童年時代的牛頓就顯示出巨大的力學天賦。他有一雙非常靈巧的小手。他聰明伶俐,但對功課卻總是粗心大意,在學校並未引起特別的重視。十幾歲時,母親讓他輟學,希望他能成為一位象樣的農民。幸虧他的母親被說服了,她相信了兒子的主要天賦不在於務農,而是另有所為。十八歲的牛頓進入劍橋大學後,迅速地掌握了當時的科學和數學知識,很快就開始進行獨立的研究工作。他在21到27歲期間為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使隨後的世界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十七世紀中期是一個科學鼎盛的時期,該世紀初期望遠鏡的發明,使天文學的研究發生了徹底的革命。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都極力勸告所有歐洲的科學家,再不要依賴亞里士多德的權威,而要親自做觀察和實驗。培根和笛卡爾的倡導為偉大的伽俐略所實踐。他用新發明的望遠鏡所做的天文觀測給天文學帶來了革命,他的力學試驗建立了現在人稱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其他偉大的科學家,如發現血液迴圈的威廉·哈維和發現行星繞日運動定律的約翰尼斯·開普勒都為科學領域提供了新的基本知識,而且純科學成了知識分子的一種消遣,但還無法證明弗朗西斯·培根的預言:當科學被運用到技術領域時,就會使人類的全部生活方式發生革命。

雖然哥白尼和伽俐略澄清了古代科學中的一些錯誤觀念,為人類更好地瞭解宇宙作出了貢獻,但是還沒有一套系統的定律來把這些似乎是互不相干的發現變成可以做科學預測的統一學說。是艾薩克·牛頓提出了這種統一的學說,從而使現代科學進入了它一直所遵循的航程。

牛頓一般不願意發表他的研究成果。早在1669年他就在他的大多數著作裡對基本概念作了系統的闡述,但是他的許多學說卻在很久以後才公開發表出來。他公佈的第一個發現是有關光的性質的一項突破性的貢獻。牛頓經過一系列認真的試驗,發現普通光是彩虹所有的不同色光的混合光。他還對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結果做了認真的分析,根據這兩個定律,1668年他設計並真正製造出了第一臺反射望遠鏡,如今大多數天文臺都使用這類望遠鏡。牛頓29歲時把他的這些發現及其許多其他光學試驗結果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

僅就光學方面的成就或許就可以使他在本書中佔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這方面的成就比起他在數學或力學方面的成就來,那就相形見絀了。他對數學的貢獻主要是發明了積分,這一成就可能是他在二十三、四歲時做出的,這一發明是當代數學中最偉大的成就,它不僅僅是許多現今數學學說產生的種子,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沒有這一工具現代科學在隨後就不會取得進展。如果牛頓僅僅發明了積分而別無所獲,也可以使他在本冊中排到相當高的名次。

但是牛頓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力學方面,力學是研究物體運動的科學。伽俐略發明了第一運動定律,這一定律描述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體運動的情形。當然在現實中所有的物體都受外力作用,力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這種情況下物體怎樣運動。牛頓提出的最著名的第二運動定律,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定律可能被理所當然地視為經典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定律。他的第二定律(其數學表示式為F=ma)可表述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即速度變化率),與作用在該物體上的合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除了這兩個定律外,牛頓又提出了著名的第三運動定律(這定律可表述為,有作用力即外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且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他的科學定律中最著名的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這四條定律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實際上所有的宏觀力學體系都可以利用這一體系來加以研究和預測,從單擺的振動到行星繞日在其軌道上運動都用得上。牛頓不僅提出了這些力學定律,而且還利用積分這一數學工具說明了如何利用這些基本定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牛頓定律可以而且已被用來解決極其廣泛的科學和工程學方面的問題。牛頓在世時,他的定律的最有戲劇性的應用是在天文學領域裡。他在這個領域裡也處於領先地位。1687年發表了他的偉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人們通常只稱作《原理》),在該書中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定律,並說明如何利用這些定律來準確預測行星繞日的運動。牛頓的這一壯舉圓滿地解決了動力天文學的主要問題,即準確預測星體和行星的位置和運動。因此牛頓常被認為是所有的天文學家之魁。

應該怎樣評價牛頓在科學中的重要地位呢?如果我們翻閱一部科學百科全書的索引,就會看到提到牛頓及其定律和發現的條目比任何其他一個科學家都要多(也許多二到三倍)。況且我們還要考慮其他偉大的科學家對牛頓的評價。萊布尼茲決不是牛頓的朋友而是與他進行過唇槍齒劍之爭的對手,他寫道:“從有世以來,到牛頓所處的時代,他在數學領域所做的工作佔了整個的絕大部分。”偉大的德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寫道:“《原理》一書比任何其他天才的作品都出類拔革。”拉格朗日常說牛頓是曾經出現過的最偉大的天才。厄恩斯特·馬赫在1901年寫道:“自從牛頓時代以來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牛頓力學在演繹上、形式上和數學上的進展。”這也許說出了牛頓的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他發現科學是一門由孤立的事實和定律構成的雜學,它能描述一些現象,但只能預測幾種現象,他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統一的定律體系,這個體系能解釋大量的物理現象,能用來做準確的預測。

由於篇幅有限,不能把牛頓所有的發明都一一包羅進來,因此他的小發明就其本身來看雖然也是重要的成就,但這裡只好忽略不提了。牛頓對熱力學(對熱的研究)和聲學(對聲的研究)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提出了極其重要的物理學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他發現了數學中的二項式定理;他第一次對星體起源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

現在讀者雖然會認定牛頓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但是仍然會提出為什麼把牛頓排在如亞歷山大大帝和華盛頓這樣重大的政治人物以及如耶穌·基督和喬達摩·佛倫這樣重大的宗教人物之前呢?我自己的觀點是:儘管政治變化是重大的,但仍有理由認為在亞歷山大之死前後1000年間的大多數生活方式並沒有發生變化。同樣,就主要的日常活動而論,大多數人在公元前後3000年間的生活方式也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過去的500年中,隨著現代科學的出現,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徹底的變化。但是與1500年的人們相比,我們的吃喝穿戴有了變化,我們的娛樂活動也有了很大的改觀。科學發現不僅僅使技術和經濟發生了革命,而且使政治、宗教思想、藝術和哲學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科學革命使人類所有的活動方式均有變化。正因為如此,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才被列入本冊。牛頓不僅僅是無與倫比的科學家,而且是科學理論發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因此在任何一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上,他名列前茅是當之無愧的。

1727年,牛頓這顆巨星隕落了,他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①,是被賜予這種榮譽的第一位科學家。

註釋:①西敏寺大教堂:位於西敏寺的哥德式建築。10世紀仟海王愛德華所建,此後曾重建多次。歷代君主的加冕儀式皆在此舉行,內有許多君主、政治家、軍人、詩人等的墓。

參考資料: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

回答者: StevenXing - 高階魔法師 六級 5-13 11:22

檢視使用者評論(1)>>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100% (2) 不好

0% (0)

相關內容

• 牛頓的事蹟

• 誰有牛頓的生平事蹟????十萬火急!!!!!!!

• 牛頓的生平事蹟

• 有關牛頓的生平事蹟?

• 【外國名人的事蹟,像牛頓煮手錶之類的】

更多關於牛頓事蹟的問題>>

檢視同主題問題:牛頓 事蹟

其他回答 共 3 條

人物

艾薩克·牛頓,英國著名科學家。

(詳見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爵士,FRS(Sir Isaac Newton,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併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透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1。html?wtp=tt

回答者: 快餐真人 - 九門提督 十五級 5-13 08:34

牛頓 (1642—1727),英國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生於林肯郡格蘭瑟姆。從小喜歡手工勞動,做的風車、風箏、日晷、漏壺等都十分精巧。1665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學士學位,166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669年任三一學院教授。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

在力學方面,牛頓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進一步發展開普勒等人的工作,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經典力學體系。它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實現了自然科學的第一次大綜合。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次飛躍。

在光學方面,牛頓曾致力於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用三稜鏡分析日光,發現白光由不同顏色 (即不同波長) 的光構成,成為光譜分析基礎,並製作了牛頓色盤。發現光的一種干涉圖樣,稱為牛頓環。創立光的 “微粒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的本性。1704年出版《光學》 一書。

在熱學方面,牛頓確定了冷卻定律,即當物體表面與周圍存在溫度差時,單位時間內從單位面積上散失的熱量與這一溫度差成正比。在數學方面,牛頓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二項式定理,並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闢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

在天文學方面,牛頓於1671年創制反射望遠鏡,初步考察行星運動規律。解釋潮汐現象,預言地球不是正球體,並由此說明歲差現象等。

牛頓的名作 《自然哲學數學原理》(1687) 用數學解釋了哥白尼學說和天體運動的現象,闡明瞭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如承認時間、空間的客觀存在。但又認為時間、空間同運動的物質相脫離,相互間並無聯絡,因而提出所謂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觀點,這就具有形而上學的性質。還受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種外來的 “第一推動力” 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的說法。晚年埋頭編寫以神學為題材的著作,在唯心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由於牛頓在科學上的成就符合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因而得到資產階級的極大重視。1688年成為英國議會議員,並被授以爵士稱號。逝世後葬於威斯敏特教堂。

[引用資訊]劉詩白,鄒廣嚴 主編。新世紀企業家百科全書·第6卷。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0。第4056-4057頁。

參考資料:http://gongjushu。cnki。net/kns50/crfd/detailcrfd。aspx?QUERYID=260&CURREC=7

回答者: yilixujing2008 - 助理 二級 5-14 10:45

牛頓

一、生平簡介 牛頓(1643—1727)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牛頓誕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小鎮烏爾斯索普的一個自耕農家庭。12歲進入離家不遠的格蘭瑟姆中學。 牛頓於1661年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4年成為獎學金獲得者,1665年獲學士學位。

1665~1666年倫敦大疫。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回故鄉烏爾斯索普。

1667年牛頓返劍橋大學,10月1日被選為三一學院的仲院侶,次年3月16日被選為正院侶。當時巴羅對牛頓的才能有充分認識。1669年10月27日巴羅便讓年僅26歲的牛頓接替他擔任盧卡斯講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納為皇家學會會員,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主席

牛頓於1696年謀得造幣廠監督職位,1699年升任廠長,1701年辭去劍橋大學工作。1705年受封為爵士。

牛頓晚年患有膀胱結石、風溼等多種疾病,於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終年84歲。人們為了紀念牛頓,特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力的單位,簡稱“牛”。

二、科學成就

牛頓一生對科學事業所做的貢獻,遍及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等領域。

1.牛頓在物理學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創立了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從而光成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

2£? 對於光學,牛頓致力於光的顏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3£? 牛頓在數學方面,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

4£? 在天文學方面,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並且用它初步觀察到了行星運動的規律。

牛頓在17世紀70年代設計的望遠鏡。它一般被稱為反射望遠鏡,效果遠優於伽利略所設計的著名的折射望遠鏡。

三、趣聞軼事

1£? 關於蘋果落地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發一位科學家思想的閃光。

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裡,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

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執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執行的軌道上?為什麼這隻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的答案——萬有引力理論。

由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用的是歐幾里德幾何學的表述方式,它是一個嚴密的、完美的體系,書中沒有敘述蘋果落地的故事,致使許多人對蘋果落地一說持保留意見。

實際上,牛頓的親戚和朋友多次證實蘋果落地的故事。法國文學家、科學家伏爾泰曾追憶過,他在牛頓去世前一年,即1726年去英國時,聽牛頓的繼姊妹說過,一天,牛頓躺在蘋果樹下,忽然看到一個蘋果落地,引起了他的思考。牛頓靈機一動,腦中突然形成一種觀點:蘋果落地和行星繞日會不會由同一宇宙規律所支配的?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晚年的一位密友斯多克雷也明確提到,在1726年4月的一天,和牛頓共進午餐後,一起來到牛頓家後園,並在蘋果樹下飲茶。在談話中“他(指牛頓)告訴我正是在過去同樣情況下,注意引力的思想出現在他的腦海裡,那是在一棵蘋果樹下偶然發生的,當時他處於沉思冥想之中。”

還有牛頓晚年的另一位密友潘伯頓在有關追憶牛頓的著作中,也談及因蘋果落地而引起驗證引力平方反比關係的故事。

牛頓在晚年再次講述當時蘋果的故事,那是離蘋果落地時已經是60年過去了,為什麼一個老人對此事記憶那麼深刻,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萬有引力定律是一項舉世矚目的輝煌的成果,當事人對觸發靈感的事件當然是深深的激動和懷念的;其次是與胡克的爭執也留下深深的記憶,牛頓就從一個側面澄清事實真相,應該認為蘋果落地一說的事實是成立的。

2.科學研究的痴情

牛頓對於科學研究專心到痴情的地步。據說有一次牛頓煮雞蛋,他一邊看書一邊幹活,糊里糊塗地把一塊懷錶扔進了鍋裡,等水煮開後,揭蓋一看,才知道錯把懷錶當雞蛋煮了。還有一次,一位來訪的客人請他估價一具稜鏡。牛頓一下就被這具可以用作科學研究的稜鏡吸引住了,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它是一件無價之寶!”客人看到牛頓對稜鏡垂涎三尺,表示願意賣給他,還故意要了一個高價。牛頓立即欣喜地把它買了下來,管家老太太知道了這件事,生氣地說:“咳,你這個笨蛋,你只要照玻璃的重量折一個價就行了!”

3.喜歡養貓

傳說牛頓在蓋房子時,堅持要留大小兩個貓洞,好讓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為據。不過牛頓喜歡養貓倒是真的。由於牛頓終身未婚,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但貓也給他惹了不小的麻煩,1692年牛頓母親去世使他極其痛苦。一天早晨,他為了平靜一下,到橋大學禮拜堂做禮拜時,忘了熄滅蠟燭,可能是貓闖的禍,蠟燭翻倒後,把擺在桌上的光學、化學手稿和其他論文化為灰燼。

4.終身未婚之迷

牛頓少年時代在一首詩裡表白自己的遠大抱負:

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視它如同腳下的塵土,

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場空虛;

可是現在我愉快地歡迎頂荊棘冠冕,

儘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

我看見光榮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現,

它充滿幸福,永恆無邊。

可以說,每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富的激情、富有理想的詩人,但牛頓是一個追求用科學中的光線譜來解釋他的理想的特殊型別的詩人。他讓他的思想展翅飛翔,以整個宇宙作為藩籬。在他的整個心田裡,填滿了自然、宇宙。也許這是他終身未娶的最根本原因。

不過,牛頓並沒有完全與愛情絕緣。他一生中甚至有過兩次戀愛。牛頓23歲正在劍橋大學求學時,由於劍橋發生了瘟疫,學校放假。牛頓回到鄉下,住在舅父家裡。在那裡,他一次愛上了美麗、聰明、好學、富有思想的表妹。表妹也很喜歡這個學識淵博、卓見非凡的大學生。他們常常一起散步。牛頓喜歡即興發表長篇講話,他的講話內容又多是他正在學習和研究的問題。表妹雖聽不懂,但她還是耐心地聽,似乎覺得很有趣。牛頓在心裡想:“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子,對於我所講的覺得這樣有味,我一定很不錯。當然,她的腦筋一定也很好,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如果能得到她的幫助,解決我的許多困難問題,與我共同工作,那該多好啊!”

但是牛頓生性靦腆,並未及時向表妹表白心中的愛情。等他回到劍橋大學後,又聚集會神地沉浸到科學研究中去了。他早已忘記了遠方的鄉村還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在等著他。他對個人生活一直不予重視,而她的表妹卻誤以為牛頓對她冷淡,便擇夫另嫁了。牛頓因醉心於科學研究而耽誤了一次愛情的大好時機。

牛頓實在太忙了,他連做夢想是宇宙、世界。他往往領帶不結,鞋帶不繫好,馬褲也不扣好,就走進大學餐廳。儘管如此,牛頓畢竟是個年輕人,還有一顆浪漫的心。有一次,“青春迫不及待的激情”,催使他向一位年輕姑娘求婚。他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看著這位美人。正在這緊要關頭,他的心思忽地溜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他的頭腦中只剩下無窮量的二項式定理。他象做夢似的,下意識地抓住情人的一個手指,把它當成是通菸斗的通條,硬往菸斗裡塞。姑娘痛得大叫一聲,他才清醒過來。面對吃驚的姑娘,他連忙象只綿羊似的柔聲道歉:“啊,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我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打一輩子光棍!”

姑娘饒恕了牛頓,卻無法理解他,愛情又成了泡影。科學上許多新的問題不斷撲向牛頓的腦海,他整個熱情都集中到了科學事業上。此後那種“青春的熱情”再也沒有湧現《多彩的旋律》

5、名言

(1)“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己以為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發現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塊卵石或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至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2)“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

6、牛頓學說在中國傳播及其影響

牛頓學說在中國的傳播

牛頓生活的年代相當於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5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發表的時間相當於康熙25年。從牛頓《原理》發表的1687年到1840年的150餘年間,牛頓物理學和天文學知識幾乎沒有介紹到中國。《原理》一書的基本內容直到鴉片戰爭之後才在中國傳播。

牛頓學說對中國的影響

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開普勒的橢圓軌道、牛頓的萬有引力三者相繼傳入中國,它們和中土奉為圭臬的“天動地靜”、“天圓地方”、“陰陽相感”的傳統有天壤之別。這就不能不引起中國人的巨大反響。

牛頓學說在中國的傳播決不只是影響了學術界,喚醒了人們對於科學真理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也為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戊戌變法(1898年)提供了一種輿論準備。這個運動的主將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都無例外地從牛頓學說中尋找維新變法的根據,尤其是牛頓在科學上革故圖新的精神鼓舞了清代一切希望變革社會的有志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