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過兩天元旦了,很多夥伴元旦又要去戶外登山了,除了出行的喜悅,不要疏忽隨之而來的還有跨年的大降溫需要預防。前一段時間的大五臺事件吵的沸沸揚揚,最終3位驢友以2死1截肢為這次事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任何事故的發生都伴隨著太多的意外,這裡我不去過多分析事故的原因,這裡我們只聊一個冬季出行最容易遭遇的問題:失溫。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失溫?

近些年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很多人開啟了戶外之路,在一定程度上講,這是探險精神的傳播,是一個讓人高興的事。然而缺乏準備的探險,讓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冒險,每年伴隨著戶外事故的發生,很多人對這項運動褒貶不一。眾多的事故原因中,失溫作為戶外事故,特別是冬季事故的常客,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每年死於失溫的戶外愛好者,大有人在,最著名的當屬2015年“北臉”創始人因失溫死亡了,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失溫。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請先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溫度下會發生失溫?-20度?-10度?0度?10度還是20度?

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事實是低於20°C時,失溫就開始威脅徒步者了,根據北美的事故報告,在0至10攝氏度是失溫症的高發區間。

用十年領隊生涯,分析我對失溫的一些看法

什麼是失溫?

失溫是指:

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併產生一些寒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症。

核心區:指包括大腦、心肺等核心生命器官,而不是四肢和體表面板。手指頭腳趾頭長凍瘡之類的傷害並不是失溫

簡單來說:

失溫就是核心區溫度降低的病症

,那麼怎麼才算降低?多低屬於低?我們來看一下失溫的4個階段以及對應的表現:

輕度失溫(體溫在37℃-35℃)

身體會感到寒冷,渾身不停顫抖,但是顫抖還處於可控範圍,手腳會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細緻的手上工作無法完成;

中度失溫(體溫在35℃~33℃)

身體感到強烈的寒意,渾身劇烈顫抖並且無法用意志進行有效抑制,有較強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應力下降,手無法完成一些最為基本的動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絆絆,說話也開始變得吐詞不清含糊;

重度失溫(體溫在33℃~30℃)

人的意識已經變得模糊,反而對冷的感覺變得遲鈍,或者說根本感覺不到冷甚至不覺得冷,從活動能力變差逐步發展為喪失活動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難,語言表達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身體從劇烈顫抖發展為間歇性顫抖,間歇時間越來越長最後不再發生顫抖;

死亡階段(體溫在30℃以下)

人體基本上處於死亡邊緣,全身肌肉僵硬捲曲,脈搏和呼吸微弱難以察覺,喪失意志以至昏迷,這個時候外界稍微一點衝擊都有可能導致心臟微顫而停止跳動,而這個階段的最後結局就是死亡。

到底啥是失溫,戶外要怎麼判斷?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接觸重度失溫,更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都是輕度或者中度失溫,這裡需要提醒的幾個特徵:

一直想尿尿;

不停的哆嗦,從原理上講哆嗦是為了響應身體號召產生熱量,如果連哆嗦都不哆嗦了,那麼要麼是不冷了,要麼是進入到一個更加危險的境地;

說話談吐不清,走路搖搖晃晃,這是因為神經反應遲鈍造成的;

更簡單的來講,

一切不正常行為都應該值得注意!

用十年領隊生涯,分析我對失溫的一些看法

失溫是怎麼產生的?

人體正常溫度是37度,一般情況下,外界溫度和人體的溫度都是不相等的,學過物理的同學都知道,兩個溫度不相等的物體接觸,就會發生熱傳遞,這裡就是身體與外部環境發生的熱傳遞,

當身體能量不停的傳遞給外界,自己又無法得到及時補充,體溫下降,失溫就產生了。

既然失溫是熱傳遞引起的,我們就先研究一下熱傳遞的3種方式: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

先說熱輻射,簡單來所有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有熱輻射,溫度越高,熱輻射越大,熱輻射和溫度有關;人的正常體溫都是37度,無法改變,那麼透過改變自身熱輻射來避免失溫,意義不大,不做討論。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熱傳導,熱傳遞是你接觸溫度比你低物體,溫度進行的傳遞,主要是固體熱傳遞的方式,在戶外失溫中扮演著輔助者的角色,例如穿著冰冷的內衣。(為什麼會是冰冷的?)

最後我們看一下熱對流,對流是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使能量從溫度較高部分傳至較低部分的過程。對流是液體和氣體熱傳遞的主要方式,氣體的對流比液體明顯。

看到這裡我們就應該瞭解了,

對流是造成體溫流失的主要原因

,影響對流的強弱也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影響體溫的變化。那麼影響對流的因素哪些呢?

流體流動的動力。流體流動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自由流動;一種是強迫流動。強迫流動換熱通常比自由流動換熱更強烈。簡單來說,溫差帶來自由流動,風帶來強迫流動;

流體有無相變。一般來說對同一種流體有相變時的對流換熱比無相變時更強烈,換句話說流汗蒸發比單純的被風吹體溫變化更強烈;

流體的流態。由於紊流時流體各部分之間流動劇烈混雜,所以紊流時,熱交換比層流時更強烈。

幾何因素影響。流體接觸的固體表面的形狀、大小及流體與固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都影響對流換熱。漏的越多,凍的越多;

流體的物理性質。不同流體的密度、粘性、導熱係數、比熱容、汽化潛熱等都不同,它影響著流體與固體壁面的熱交換。

說到這裡,我們總結一下

戶外熱量流失的主要途徑

帶來自由流動的因素,溫差越大越強烈,對應戶外的低溫;

造成強迫流動的因素,對應戶外的風;

造成相變的因素,對應戶外就是水,汗,雪,霧;

幾何因素,對應參與對流的面積,全身,上身還是手,臉?

影響熱傳遞的因素,對應的穿的衣服;

同一時間,同時參與的因素越多,造成的流動越劇烈。

瞭解了傳播的途徑,我們再來看看怎麼預防。

1)保暖!(廢話!)

,出發之前做好計劃準備,根據出行地點,選擇合適的衣物;

2)防風;

不要穿漏風的衣物,手,臉,脖子,減少裸露面積;

3)防溼;

保持衣物乾燥,落水了及時換衣服;減少流汗,不是說穿的越多越好;貼身穿速幹內衣;

4)保持體能;

失溫的原因除了溫度流失過快,還有一個原因是內部補充不足,跟不上消耗速度,所以避免體能透支,防止脫水,及時補充能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失溫的可能性;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關於戶外的三層著裝法:

排汗層:

內衣主要用途是保持維護面板表層的乾爽,不悶熱,因此主要注重的功能就是衣服的排汗性。解決➡️ 防溼問題;

保暖層:

中間層服裝應能形成聚集在衣服內的空氣層,以達到隔絕外界冷空氣與保持體溫的效果。解決➡️ 保暖問題;

防護層:

外層服飾最重要的是防水、防風、保暖與透氣的功能,除了能夠將外界惡劣天候對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之外,還要能夠將身體產生的水氣排出體外。解決➡️ 防風問題;

TIPS:

大部分時候,在低海拔地區徒步,人們容易產生大量的汗水,**硬殼衝鋒衣因為具備防水的功能,所以很容易把汗鎖在衣服內,增加溼度,加劇熱量流失的相變,反而容易失溫,**所以在容易流汗的情況下,建議以防風透氣的軟殼代替不透氣的硬殼。請不要給我說某個大鳥防水又透氣,我穿了N多,真沒發現……

用十年領隊生涯,分析我對失溫的一些看法

最後我們聊一下失溫的處理

失溫是一個很容易救死的病,限於戶外所具備的可執行條件,後兩個階段的救治暫時不做過多討論,我

只講一下輕度/中度失溫的處理

想辦法將失溫症患者移出吹風和溼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氣隔絕開來。包括:將失溫症患者轉移到乾燥、背風的地方避免讓患者暴露在潮溼和大風環境裡、安置的時候注意不讓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脫下患者被打得透溼的貼身衣物、做好頭部的防寒保暖工作等;

換上乾衣物並擋住風寒吹襲即可;

如果傷者可以吃東西,應該儘快讓其吃點流質食物,然後再吃一點含糖的食物;

將熱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襪子裡,然後把它放在傷者的腋窩,頸部和腹溝處;

如果這些還不能讓傷者恢復體溫,此時就需要讓某個身體溫熱的隊友在睡袋或是其他乾爽隔離物的情況下,以身體直接接觸的方式讓患者緩和過來。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生一堆火,它能有效的提高環境溫度,對急救有很大幫助。這種條件的升溫對所有階段的失溫都有效果。

這裡提醒一點:

在重度失溫階段,使用過於強烈的復溫手段,例如(給熱水喝,把失溫患者和健康人放進同一個睡袋“密切接觸”,把失溫患者放到溫泉),都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危害。

重度以上失溫患者在野外無法復溫到正常狀態,復溫只能拖延死亡,必須立即轉到醫院救治。

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問題:

能不能給低溫患者飲酒?

給低溫症患者飲酒,這是

絕對不可以

的。很多人認為喝酒之後身上會暖和,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為酒精本身並不能給人體提供多少熱量,但是它能刺激血管的擴張,促進血液迴圈,飲酒之後血液迴圈加快,主觀上是感覺暖和,其實只是加速了身體熱量的散失,用飲酒的方式來取暖,實際上是飲鴆止渴。

對於失溫,這裡只有一句話:

預防大於救治,時刻關注自己,關注身邊的夥伴!

留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好多小夥伴,晚上睡覺的時候覺得冷,要喝上兩口暖和一下再入眠呢?

作者:半部Bamboo

一個致力於讓更多的人享受戶外生活的人;

中國登山協會高階戶外指導員;

國際野外醫學協會(WMAI)高階急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