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佛媛”風波漸散,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真正的

禪宗美學。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氧叔心裡的禪宗系美人,非周韻莫屬,再嘈雜的名利場也抵擋不住的

淡泊出塵之美。

作為中國美學思想譜系中的重要一支,禪宗美學思想在中國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李澤厚先生在《美學三書》這樣說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儒家精神,和對待人生的審美態度為特色的莊子哲學,以及並不否棄生命的中國佛學——禪宗,加上屈騷傳統,就是

中國美學的精英和靈魂。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可以說,儒家美學以及道家美學是中國美學的開端和起點,而

禪宗美學則是中國美學走向成熟的標誌。

山盡頭海無邊,今天氧叔帶大家走進禪宗世界。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在中國

作為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宗教思想,禪宗是在不同文化間的思想旅行中逐漸形成與發展,主要經歷了

由印度傳入中國、由中國傳入日本等亞洲國家、再由日本傳到歐美等西方國家

的過程。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從歷史根源上來說,禪宗起源於印度佛教,然而從思想根源來看,中國的禪思傳統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萌芽了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莊子·外物篇》中“得魚忘筌”的典故,說的就是“外在形式對悟道的無用”這一禪理

中國禪宗美學的基本特徵,大致從如下方面概括:

1、絕對自由的生命境界

禪宗美學以絕對自由的生命境界為最高追求,在本質上是一種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學。

這麼說來很抽象,舉個通俗點的例子,《如懿傳》估計大家沒看過也聽說過吧。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蘭因”是佛教用語,講究因果和了悟,與蘭因相對的是絮果,可以說是參透因果,找到了永恆的歡樂。

某影片網站的一位博主,把這部波詭雲譎的清宮劇講成

《如懿成佛記》

,氧叔很喜歡這個視角的解讀。

不拘泥於老生常談的“婚姻圍城”、“吃人的封建社會”,而是

著重於個體透過內心的自省參悟頓見宇宙之心,

是禪宗美學指出的到達絕對自由生命境界的出路,更能給命運以釋然的意味。

禪宗美學提倡的絕對自由生命境界,

給中國美學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美學智慧。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句,都體現出人對宇宙自然的靜默觀照中,

與自然融為一體、個體生命與宇宙世界和諧統一

,這就是禪宗美學追求的極致境界。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一本名為《素食者》的書,也頗具禪宗意味。

它講了一個被社會全方位扼殺的女人,毅然決然抵抗人類社會規則,堅決不吃肉。

用“自我降序”的方式,從人類→動物→植物,最後把自己變成一棵樹,

徹底退出人類社會,以獲得絕對的自由。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亞洲唯一的布克國際文學獎獲獎作品

2、反常合道的審美情境

禪宗主張“真正的禪理不可言說,以防落入了語言的窠臼”。因此,

種種古怪離奇、不著邊際的機鋒問答以及禪詩偈語

,展現出禪宗對語言的摒棄。(這就是為啥大師們輕易不開口,開口就讓人云裡霧裡搞不懂)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世俗的語言無法承載禪宗的智慧,超越理性思維的“繞路說禪”,構成了禪宗

反常合道

的命題。

反常合道,即看起來有違常理,但實際上體現了深刻的禪理。這種“無理而妙”的審美情境也被引入到文藝作品中,成為重要的美學原則。

還是從比較通俗的入手,《如懿傳》全片最後的鏡頭,留給了那盆綠梅,

枯枝多年再抽芽,

雖有違自然常理,但展現出更為強烈而真切的情感邏輯。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宋代揚無咎的畫作《四梅花捲》將梅花由未開、欲開、盛開直至將殘的完整生命過程並置於同一個畫面空間中,與物理時空相違背。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王維的“雪中芭蕉”(《袁安臥雪圖》 中的區域性場景),從表面上來看,將北方冬季的雪景與生長於熱帶的芭蕉並置於同一個畫面空間中確實有違自然常理。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王維《袁安臥雪圖》已亡佚失傳,圖為馮超然作

這樣的藝術手法,表達著創作者對禪理的認識,此種悟境是理性的邏輯思維無能為力的。

因為在禪的觀念裡,冬與夏、生與死、動與靜、 清與濁這些相互矛盾的概念本無分別,禪消除了一切對立與矛盾,由此體驗到一種

絕對的大肯定情境

,個體生命存在與宇宙萬物之間圓融無礙、合為一體。

3、基於直覺的頓悟體驗

禪宗所說的頓悟,與我們的審美能力息息相關,視覺審美能力培養是一個不斷獲得頓悟的過程。

普通人如何培養視覺審美能力?

一是學會觀察,二再擴大自己的觀察廣度、最後是提升自己觀察的敏銳度。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一級審美能力,與事物不會有太細緻、深入的互動,只注重事物給你的第一印象。美人如過眼雲煙,也不會再你心中激起什麼波瀾。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二級審美能力,將自身的“精”、“氣”、“神”撲到具有美感的事物,觀察得很細緻。

那些放大十倍都看不夠的美貌,你會仔細眼線如何收尾、口紅畫出去多少,深入觀察才能體會美人的妙處。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三級審美能力,將事物的“精”、“氣”、“神”吸收到自己的身上,透過深入分析,將一些美的語言與美的原則等,化為己用。

例如透過觀察美人的妝面,分析化妝師如何平衡五官比例和麵部線條,總結出平衡法則運用到自己身上。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走四方

自隋唐時期開始,相繼有日本僧人到中國學習禪法,禪宗在日本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

禪的觀念和禪的美學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禪宗美學所指的侘寂之美,用

對舊物之美的肯定,來表現古樸黯然的歲月。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柳宗理作品

無常觀下的物哀思想,

體現著悲美相通、幽深玄靜的淡哀之美。

一些以“物哀”審美觀而設計的物品,很多都是“殘缺”形態,在日本被認為是

“超越完美的一種不完美”。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日本的樂茶碗

“無常”觀下的“不確定性”美學

,如日本枯山水。

借“有”來表現“無”,其真正意義是那些沒有被表現出來的部分,潛藏著無限的想象的可能性,天地萬物與自然永珍皆在這一沙一石一庭園之中。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而禪的文化旅行並沒有止步於日本等亞洲國家,於十九世紀末經由日本遠涉重洋,傳入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

1961年,一次不同尋常的畫展在美國舉辦。畫展上的繪畫運用大塊的單一色彩組成幾何圖形,構圖十分簡練。藝術評論家理查德·沃爾海姆用

“極簡主義”

來評論這種創作手法。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與極簡主義都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雖然兩者產生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迥異,但兩者的美學內涵有不少共通之處。禪宗美學與極簡主義有四個方面的對接:

1、色彩美

兩者傾向於

使用中性色或者材料本身的色彩

,如勒·柯布西耶的設計作品,給人安靜、沉穩的感覺,不會對人的視覺產生強烈的刺激。

2、材料美

如明式傢俱和北歐傢俱,都側重

選取天然材料,並且儘量對材料進行低程度的處理

,注重材料本身天然的質感之美。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3、功能美

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明式傢俱的結構被設計成了可以拆裝的形態。西方極簡主義亦把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勒·柯布西耶強調形式要

為功能服務,拒絕裝飾。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傢俱系列

4、意境美

彼得·沃克是一位對日本園林有著深入研究的西方設計師,他晚年的設計也在某種意義上體現出極簡主義與日本禪宗的一些美學思想的相似性,即

一切最終都將歸於無的禪宗思想。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瞭解古今中外的禪宗美學思想之後,我們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宗美學實操

無論是服飾還是妝容,禪宗美學呈現的都是自然而然的狀態:靜默、柔軟,不刻意,不取悅。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在色彩方面,禪宗美學追求自然色彩之美。

為獲得內心靜明與安定,首先要跳出對濃郁色彩或純色的依戀,

這正與禪宗美學淡泊、悠遠而空靈的精神境界相呼應。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以同色系漸變色或單色去平衡視覺美感

禪意服裝在顏色處理中,用

低對比度+低飽和度,

通常以淡墨的素色或者虛空之黑白為主,傳遞著“無念”的情感與空落的氛圍意境。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類似

咖啡色、熟灰色等低純度與低明度的暖色調

,也經常出現於禪意妝容之中,並以啞光質感為主,呈現自然本色之美,帶給欣賞者靜謐、安然的主觀感受。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在材質方面,為了在每日肌膚相親的服裝中,找到都市難覓的自然,禪意服裝的面料

多選擇天然纖維

,如中國麻及真絲、日本的棉、法國的毛料、義大利的針織、杜邦的保暖定型棉等。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形態方面,禪意服裝

以簡潔、素雅、韻律為設計原則

,強調不規則與不對稱的流動節奏性美感,樸實中透露出自然的瑰麗,以“天然去雕飾”的形式得以呈現,抹去了工業式的煙火味道。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設計師 Dido Liu 的作品概念“遊動在花叢中的美感”

結構觸感方面,禪意服裝

多體現自然肌理,整體造型呈現出一種靜態美,

以安靜沉寂的心感受外在世界、以其獨特的肌理去體現原汁原味的材料質感,展現天然、素色高雅之美。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禪意服裝自然及生態美感的肌理特徵

以上四點,就是禪宗美學的實操層面。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禪宗美學?

工業革命以後,人們熱衷於設計各種適合流水線生產的產品,我們也與自然、本真漸行漸遠。

禪宗美學,中國美學的起點

而禪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禪宗美學是一種深受禪宗影響的古典美學思想,氧叔給大家介紹這一美學的目的,是想激起大家

親近自然,迴歸質樸寧靜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