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設計的理念,經過長時期的理論積累和各派觀念的融合,逐漸趨於穩定。而中國的現代設計只有短短近30年的歷程,在自身的發展定位上,還有較大的探索空間。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席捲,文化的融合也帶來了中國設計的“全球化”。然而定位在“全球化”和“現代化”座標上的中國設計理念,在文化視野上必須同時面對“全球”與“本土”兩個維度。不僅需要對國際設計的共性問題作出回答,還要在全球背景下實現中國設計的立足。

面對這樣的挑戰和機遇,中國新生代設計師之中不乏在國際語境下詮釋中國設計獨特韻味,探索設計文化精神訴求的藝術先鋒。12月14日,一場展示中國設計力量的藝術沙龍——“崛起中的中國設計,之諾Concept Next中國設計縱聲說”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行。之諾品牌聯手中央美術學院,邀請多位中國新銳設計師對話中國當代設計理念,同時宣佈與中央美術學院成立Concept Next設計實驗室,以推動中國原創設計力量的發展。活動現場,5位具有代表性的新銳設計師,從自己的領域出發,闡述了各自對於當代中國設計與文化傳承的理解。

“大破大立,只為收穫更好的可能性”

AGI(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的會員之一,平面設計師劉治治先生認為,好的設計應恰切地迎合社會的潮流,並順應時代的需求。現場展出了其設計作品《肯定不對但就這樣吧》和《分拆與重組》,前者以妥協為關鍵詞,後者則體現了“拆毀與再塑造”的理念,詮釋了“大破大立”的東方韻味。在他的設計理念中,當代設計是普世的,不必強調其地域來源,設計本身的優秀才是首先被接受的。因此中國當代設計不用過分強調中國屬性,而是應把東方精神化到當代的設計語言之中。

“傳統的東西要走出去,和西方世界對話”

在著名雕塑家吳永平先生的設計理念中,傳統文化與當代技法相結合的潮流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趨勢。他的作品大量使用了中國傳統意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他將線條這種自東晉開始就流傳的中國畫常用手法融入創作之中。其作品《失重》大量採用線條元素,用更現代的方式加以處理,大筆一揮,大斧一斫,形似神似之間,寫意東方神韻。吳永平先生認為,設計在商業化的同時,還要有民族性。透過和西方世界的交流對話,中國設計能夠與時代結合地更加緊密。

“融合傳統文化氣韻與現代設計語言”

SU素品牌創始人,首飾設計師張沙娃女士的設計理念在於中國傳統符號與西方設計語言的結合。用山水、花草、祥瑞等古典意象,經過現代設計的提煉創作,給忙綠的都市人以精神寄託。其作品《鶴舞》在現場吸引了眾多的關注。張沙娃女士在發言中介紹,鶴舞系列的靈感來源於鶴這樣一種靜時嫻靜優雅,動時舒展大氣的古代仙禽,其設計精髓融合了銀的古樸內斂與現代流暢靈動的韻律。她認為,每個時代的設計形態都和當下的生活方式有關聯。中國設計在現代,不應停留在簡單的中國元素圖案拼貼或堆砌上,應著重表達它的氣韻和古代文人的精神。

“中國設計是人文氣質的體現”

YOUZ品牌創始人、時裝設計師鄒遊先生攜So Much In Common為題的2015秋冬季作品出席了活動。在他的作品中,處處可見他所提倡的複合型設計的影子。他大膽跳出極簡的範疇,用相對複雜的方式,展現出服裝的衝突感。在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時他表示,中國設計絕非簡單的符號化呈現。古代造物史中例如宋朝明朝所呈現出的深層的人文氣質,才是中國設計應該表現的東西。設計師們在繼承三千年的傳統文脈基因時,應該在傳統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在不同文化下尋找相同的表達。

“流動的力量”

之諾品牌設計師石廷先生以之諾Concept Next的設計闡述了之諾品牌的設計理念“流動的力量”。其團隊將中國文化中“和諧”這一傳統思想的理想境界運用到汽車設計之中。古代園林和繪畫啟發了車身設計的平衡之勢,書法藝術運用在車底至尾燈的曲線上,盡顯流動之美,側身與尾部彰顯的聚合之力則取自中式傳統傢俱的框架結構。

微信公眾號:ugainian

歡迎關注訂閱,每天分享工業設計創意產品

想了解更多工業設計資訊,關注優概念工業設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