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的身世遭遇是怎樣的?匿名使用者 2013-12-20

48回“香菱學詩”與52回的“晴雯補裘”,是《紅樓夢》中難得的兩段充滿清純至情的妙文。現“香菱學詩”已作為高三課文,更有值得我們揣摩的價值。

曹雪芹的密友脂硯齋對“香菱學詩”這一情節有過一段分析:“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春)探(春),容貌不讓鳳(王熙鳳)秦(可卿),端雅不讓(李)紈(寶)釵,風流不讓(湘)雲黛(玉),賢惠不讓襲(人)平(兒)。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為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這段點評為我們理解課文,在宏觀上作了精闢的提示。

香菱原叫甄英蓮,出生於書香門第,5歲時被拐子拐走,13歲時被薛蟠強買為妾後暫住到賈府。她學詩時恰與現在的高二、高三學生的年齡相當。她學詩拜師拜的是黛玉。黛玉當時15歲,與現在的初三學生的年齡相當。從年齡上看,香菱可以說是 “不恥下問”。

結合上述脂硯齋的點評,我們先看一下曹雪芹在謀篇佈局上的匠心。

在“香菱學詩”之前,大觀園的女兒們,已締結了海棠詩社,成功地搞了幾次詩歌創作活動,小說中詩的氣氛十分濃郁。其次,蠻橫的憨大薛蟠,因邪思淫念多端,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熱衷“同性戀”,遭到了比較正派的君子柳湘蓮的痛打,羞於見人,遂決定跟薛家當鋪內的總攬張德輝老人家出外做生意。薛蟠一走,房內只香菱一人,她才搬進大觀園的蘅蕪苑,與小姑薛寶釵同住,這為她向瀟湘館裡的黛玉拜師學詩提供了方便。這就是脂硯齋所說的“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的實際情況。

香菱為什麼要學詩?曹雪芹為什麼要津津樂道地描寫香菱學詩?香菱怎樣學詩?有什麼經驗教訓?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耐人尋味。

一、香菱為什麼要學詩?

從表面上看,是因為香菱不甘寂寞。但從香菱的潛意識看,她要還自己的書香女兒真面目。這種潛意識又和她的本質需求一致:她要過上等人即貴族階級的精神生活,在物質上滿足之後,追求身心愉快,是理所當然的。學會了寫詩,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海棠詩社的活動,跟寶釵、黛玉以及三春姐妹們平起平坐了。這也應了上述脂硯齋的有關評論。

二、小說為什麼要津津樂道地描寫香菱學詩?

首先是為了完美香菱的思想性格。香菱出身“鄉宦”之家,天生麗質,被拐走後,也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在綿延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文學是屬於統治階級的。而詩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愛詩者才能進入精英一族。我國有“不學詩,無以言”的古訓。詩歌是使人溫文爾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學詩本身是讓人文質彬彬的過程。所以錦心繡口、蘭質慧性的香菱不應該不會寫詩,縱是原先不會寫詩,也就不能不學寫詩。詩歌使人更真、更善、更美。憑香菱這樣的人品,憑曹雪芹對她的同情態度,不能讓她不會寫詩。

其次是豐富黛玉的人物形象。黛玉多愁善感,天生是一個詩人,從曹雪芹為她擬的諸多詩篇看,她不虧為大觀園中一等一的詩人。但在林黛玉跟寶玉、寶釵等的交往中,她給人愛猜疑、愛哭鬧的印象太深,小說要展示她體貼人、關心人、同情人、樂於助人的一面。所以讓香菱剛搬到寶釵屋裡,就提出要跟寶釵學詩。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學詩非本分”的寶釵,不很贊成。香菱不得已求教於黛玉。再說,此時已發生了寶玉“訴肺腑”的情節,黛玉對寶玉的愛情不再猜疑,情緒比較穩定,所以有興致有耐心把自己寫詩體會講給香菱聽。作者透過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情節,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黛玉除了孤高自許外,還有熱情開朗,誨人不倦的一面。

從以上兩點還可以看出曹雪芹的美學觀念:文學,特別是詩歌,是上等人中佼佼者的專利品。香菱雖是薛蟠之妾,但她原本的血統高貴,用脂硯齋的話來說,是有“根基”。在小說中,再可愛的人物如寶玉的丫鬟晴雯、賈母的丫鬟鴛鴦、賈璉的通房丫頭平兒諸人,是不會也不敢去學詩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刁鑽猾黠而又兩面三刀的王熙鳳也生就了與詩無緣。

三、香菱怎樣學詩?

第一步,自己喜歡。在搬進大觀園之前,有空就偷偷看兩首。

第二步,求得老師。細細品讀名家名作。王維杜甫李太白,熟讀唐詩三百首。

第三步,讀寫結合。在老師指導下,勇於寫作,不怕失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工夫不負有心人,堅信夢筆能生花。

四、香菱學詩有什麼經驗教訓?

先看香菱應林老師黛玉之命而作的第一首“吟月七律”: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這首詩黛玉的評價是:“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林老師為了愛護學生的積極性,批評得很有限。這8句詩,實在寫得幼稚,思路狹窄,只靠堆砌詞藻來成篇。除了頷聯“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稍微變了一下角度,其餘三聯說來說去說那月,寫法拘謹,內容單薄,缺乏思想感情,一點兒也談不上“立意”。詩歌的最大功能是“抒情”。詩歌跟一般文藝作品一樣,首先要講究立意。這8句詩沒有“立意”,反而似一個捱了打的學生哭哭啼啼勉強寫出來的,這怎能成功?詠物詩成功的關鍵是好的立意。像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立意高遠,寄寓了多麼強烈的思想感情,表達了多麼堅貞的正直人格!

再來看聽了黛玉指點後香菱寫的第二首: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這首香菱自以為“妙絕”的吟月詩,儘管有了進步,但仍舊不盡如人意。寶釵指出有點“偏題”,從頭至尾只是寫“月色”。“偏題”確實是習作者常常遇到的苦惱。其實,除了偏題之外,根本問題仍是缺乏“立意”。沒有了“立意”,真情實感就無從談起。香菱一味地雕琢詞句,只注重了“映窗寒”“護玉盤”“梅花”“柳帶”“殘粉”“輕霜”“西樓”等物象,過分強調“技巧”,違背了黛玉“不以詞害意”,“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的教誨,只描寫了幾個乾巴巴的物象,沒有在這些物象中傾注感情,使之成為“意象”,捨本求末,當然不可能成功。

“香菱苦志學詩,精血誠聚”,敗不氣餒,經過兩次挫折之後,終於寫出了成功的第三首: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一首,黛玉和眾人都說“新巧有意趣”。這首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一改前兩首“沒有立意”的毛病,因而在詠月之中傾注了真情。全詩很好地運用了借物抒懷的手法,透過對月亮的吟誦,表達自己不甘寂寞,欲有所作為的情思。詩歌貴在立意。有了精到的立意,再加上藝術手段,還愁寫不出好詩?香菱這首成功之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首聯“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寄寓了香菱自己的身世,她的出身,本是天地精華的凝結,“欲掩料應難”包含了她被拐子拐賣,歷盡劫難,終於“投”到了榮華富貴之家,這是大不幸中的“一幸”。同時也含蓄地點出自己的才華終難埋沒,終究能寫出好詩的自信心。“影自娟娟魄自寒”,暗示了落在了呆霸王薛蟠之手,這又是“一幸”中的不幸。頷聯“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承上而下,表面寫月光悽清,其實寫出了自己的處境“淒寒”,抒發了一種淡淡的幽怨。“砧敲”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描寫思婦月下搗衣的意境,暗示了香菱對丈夫的思念。“雞唱五更殘”,也是常見的描寫想念遠行的丈夫的情景。這一聯寫得十分貼切。頸聯“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綠蓑”暗示在外的夫君,“綠蓑江上秋聞笛”,誰人不起故園情!與“綠蓑”對稱的“紅袖”則可以視為香菱自指。“樓頭夜倚欄”,表達了對外出的丈夫的關切和思念。這一聯包含了深廣的思想內容,詩的境界非常開闊。尾聯“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巧用“寂寞嫦娥”的典故,結合丈夫經商去之後,自己的寡居生涯,寫出了切心之嘆。儘管丈夫是個憨大,但作為一個弱女子,難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命運,香菱把薛蟠看作終身的依靠,她對丈夫還是十分熱愛的。全詩表面寫月,其實深寓作詩人的身世和情感,月人合一,物情交融,成為詠物詩的佳作。

課文從小說中節選的這段奇文,實質上是作者曹雪芹詩歌創作理論和創作經驗的故事化,借林黛玉對香菱的講授以及香菱循序漸進的學詩過程,表達得娓娓動聽,引人入勝。仔細閱讀課文,不但能使我們“不會吟詩也會吟”,對我們學好語文也有很多教益。比如,生活的範圍等於語文學習的範圍,要做學習語文的有心人,要增強學習的興趣,要拜能者為師,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勇於實踐,不怕失敗,等等。

香菱的身世遭遇是怎樣的?匿名使用者 2013-12-20

香菱

香菱《紅樓夢》中的十二丫環之一(十二丫環包括:晴雯、麝月、襲人、鴛鴦、雪雁、紫鵑、碧痕、平兒、香菱、金釧、司棋、抱琴。)

香菱是個苦命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後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後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蟠外出經商,寶釵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環境的變化激發了香菱學寫詩的願望,寶釵笑她“得隴望蜀”,勸她“且緩一緩”,可她急切得很,於是去找黛玉。

香菱的身世遭遇是怎樣的?匿名使用者 2013-12-20

原名叫英蓮,小時被人拐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