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理論下網路流行語對當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

江萍。 Meme 理論下網路流行語對當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J]。 收藏, 2017, 12: 013。

文章稱網路語言與傳統語言的區別主要是三大特性:不規範性,趣味性,網民助推性。然而首先傳統語言也包含大量不規則用法,畢竟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溝通條件的不同導致語言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區域性流變,從客觀上很難找到一種穩定不變的所謂傳統語言。其次,網路語言的趣味性是與其語境密切相關的,網路詞彙在不恰當語境下的尬用導致的笑話已經屢見不鮮,趣味性與文字背後的故事背景,也就是所謂模因密切相關,深入說,也與後現代的文化環境相關,而非僅僅是網路語言表面上的趣味錯覺。關於網民助推性,這是網路語言的某種同義複誦,是字面意思的外延而已,並不足夠作為形式化定義。

文章介紹了模因傳播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同化、記憶、表達和傳播。他們其實分別標示了模因作為模因的幾個主要特點,首先,是模因要能夠與其他模因相區分,顯現出某種特殊性質。這種特性可以是模因內容本身的某種特殊形態,也可以是模因媒介(通道)、傳播人的特徵共同決定的結果,也就是說,即使某句話本身並無模因特殊性,但透過在特定場合由特定媒介展現出來,就體現了它作為模因載體的本質。此外,模因的意義元素要便於操作(因此便於記憶),雖然網路時代已經將模因傳播的代價大幅降低,但是模因彼此之間依然在爭奪人的注意力,因此便於操作也是優秀模因的重要特性。文字模因就比圖片模因更適合傳播,而影片比圖片複雜,聲音編碼的加入也會讓平面媒體上的模因傳播更復雜。

【meme的翻譯】

謝朝群, 林大津。 meme 的翻譯[J]。 外語學刊, 2008, 2008(1): 63-67。

這篇文章主要對meme的不同翻譯方法進行考據,檢視那種翻譯最適合原文的表達。透過對meme的希臘語詞根的追溯,發現它的意義主要是與模擬有關。然後透過一番似是而非的形而上推演,作者認為將他翻譯為模因是最符合原作者意義的翻譯。

【被誤解的模因——與劉宇紅先生商榷】

謝朝群, 何自然。 被誤解的模因——與劉宇紅先生商榷[J]。 外語教學, 2007, 28(3): 11-15。

這篇文章主要是對模因學的學術地位進行辯護。透過辯護,這篇文章比較好的綜述了模因相關的一些重要文獻和觀點,可以作為比較好的索引起點。

除去與模因無關的形而上傳統問題的學術思辨,可以找到模因學,至少是國內模因研究主流對於模因的看法。首先,模因主要是要對文化中的具備傳播能力的文化現象進行歸類整理的,著重研究這種傳播行為是如何與人類彼此互動的,而另一個重要課題,是這種傳播行為是如何有效改變人類的固有行為的,讓人更傾向於把這種行為傳播給其他人,這種同一個文化現象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行為被隱喻為某種模因的自我傳播過程。對於這一過程還藉助這種與基因的隱喻,為文化現象賦予了某種意向性,認為一切文化現象的傳播都以自己的廣泛複製作為最終目標。

【從覓母的角度談異化翻譯的趨勢】

張瑩。 從覓母的角度談異化翻譯的趨勢[J]。 深圳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 20(6): 109-113。

這篇文章的主要假設就是,待翻譯的文化作品在翻譯中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它所附帶的模因的價值,因此優秀的翻譯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原作的模因無損耗地向翻譯者所在國家的讀者傳播。但是由於不同文化之間的模因傳播難度存在鴻溝,如果高保真容易導致高傳播門檻,而用本土模因類似地代替則雖然易於傳播但大量丟失原始模因的傳播效果,導致本土讀者無法真正接觸外來模因。從這個基本假定開始,認為早先的翻譯要力求傳播力度,可以儘可能用本土模因來傳播作品。當傳播規模較廣之後,可以將原始模因高保真翻譯過來,展現外來模因的本來面目。

這種對於模因在不同文化圈子之間的傳播的保真性討論的基礎似乎是,人類的基礎生理構造決定了對模因的特定方面的同一性的理解。而所謂保真與否的測度似乎是透過模因的這種同一性方面在傳遞過程中的繼承比例確定的。文中舉例為用某些特定客觀事物構造的原始文化模因,在另一文化中如果依然用目標語言用同樣方法構造一個同樣客觀事物之間的模因,那麼這種構造是對前一個模因高保真的。但是這裡存在的問題是,原始模因並不僅僅包括這種形式上的構造其本身,而是還包括著這種構造引發的某種人類心理共情,譬如用這種構造來隱喻某種生活現象,這一層模因的內涵在上述的高保真翻譯的過程中並不一定能夠得到高保真的傳達,既然如此,這種表面的高保真是否為真正的高保真?還值得繼續探討。

【從模因論看網路流行語的傳播機制】

曲豔娜。 從模因論看網路流行語的傳播機制[J]。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8, 1: 025。

這篇文章比較新,總結了某些新興網路流行語模因現象。文中主要是對各個模因現象進行分析,基於幾個模因例項的分析,得到熱門網路流行語作為一種優秀模因也含有忠於核心內涵、得以長期流傳、變體種類豐富的三個因素。此外,還指出網路流行語傳播特徵有用詞簡化精煉、形式不斷創新、會受強勢媒體的明顯影響的三種特徵。

然而實際上,這些要素最終可歸納成如下幾個特徵,首先是優秀模因傳播過程中的核心不會變,模因使人傳播的動機會在接下來的傳播中得到繼承,讓其他人傳播也是因為他們體會到了相似的傳播動機。其次,模因形式上非核心的那些組成部件,可以依據傳播環境的不同而入鄉隨俗地被替換為其他易於傳播的特性,以達到模因廣泛傳播的目的。所謂的用詞精煉化、追趕潮流、被名人傳播等等特徵,都是這種被替換了的輔助模因傳播的形式外殼。而所謂的模因的長生命週期,實質上點出了傳統語言體系內部蘊含著的豐富的模因特徵,也即,語言本身就是一套優秀長壽模因的集合。在這個意味上,模因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基本單元,承擔著傳遞人類穩定的情緒狀態,傳遞某種穩定的外界環境特徵的功能。不僅僅是詞語或片語可以被視為一個個模因,更加抽象的所謂語法規則,也是某種以操作規則的形式流傳的模因,語法規則和文章組成方式其本身也作為模因潛在地傳達了一種來自於社會的文化規約。當然,我們並不是以其內涵而判定模因與否的,恰恰是根據其穩定的傳播形態來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