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和陽曆怎麼形成的?匿名使用者 2013-11-10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1]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 陽曆[1]在天文學上,指主要按太陽的週年運動來安排的歷法。它的一年有365日左右。陽曆是根據太陽直射點的執行週期而制定的,其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其歷年有兩種,一種是平年,一種是閏年,閏年和平年僅差一天。

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格里曆,為現行公曆。基於一年有365。242199174 日,而並非剛剛好的365 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閏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經過四年一閏後,已修正為365。25,但仍有誤差,故每一百年就會減一個閏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沒有閏年,再修正後為365。24。最後每四百年加回一個閏年,即1600年、2000 年、2400年 等均有閏年,最後修正為365。2425。仍有0。0003 誤差,需要約3000年才會出現一天誤差,所以已經很準確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陰曆和陽曆怎麼形成的?匿名使用者 2013-11-10

簡單講吧: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一年為週期的紀年方法,每年365天或366天,每年分12個月。是現在國際上通用的紀年方法,我國現在法定紀年方法也是陽曆。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正常年每年12個月,每月29 或30天,每年354天。為了彌補與地球繞太陽一年365天多的不足,兩三年加一個月,叫閏月,成為每年13個月,每年383天。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紀年方法,很科學、記錄氣候變化和月亮圓缺很準確。新中國成立後,允許陰曆繼續作為紀年方式。於是就形成了現在陽曆、陰曆了。

陰曆和陽曆怎麼形成的?歡樂動物街 2020-12-14

陰曆和陽曆怎麼形成的?偏愛藍莓味 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