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1佇列和M/M/s佇列的條件

(1)佇列長度沒有限制。

(2)顧客到達的時間間隔和服務時間均服從指數分佈。

(3)服務檯數量分別為1和s。

推導過程中會用到的三個比較重要的知識

(1)在推導平均排隊長度的時候,需要構造微分形式,並交換微分符號和求和符號。

(2)在推導等待時間的機率分佈時,需要用到Gamma分佈(或Erlang分佈)的機率密度函式。

(3)要熟悉常見的幾個無窮級數。

M/M/1佇列

M/M/1佇列的示意圖如下: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text{C}_n

由Birth-and-Death Process得到: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gamma

:Number of busy servers;

\rho

:Peroid of time that a server is busy。

這兩個引數的實際意義可以透過下圖理解: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每個狀態的機率分佈: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L, L_q, W, W_q

四大引數,以及平均等待時間

W

的分佈: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其中,平均等待時間

W

服從引數為

\mu-\lambda

的指數分佈。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M/M/s佇列

M/M/s佇列的示意圖如下,注意前s個狀態的轉出速度是

n\mu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text{C}_n和P_n

同樣由Birth-and-Death Process得到: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透過

C_n

可以推匯出

P_0

,具體的推導過程和推導要點如下: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狀態的機率分佈由

C_n和P_0

得到,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列出

L, L_q, W, W_q

四大引數的計算方法,由Little‘s Law可以知道,這四大引數“知一求四”,因此只需推導其中的一個就可以。

我們從

Lq

開始推導。這是因為當系統中的人數(系統狀態)小於s的時候,佇列裡不會有人(人都直接到server那裡去了)。由於

P_n

是分段的,從

Lq

開始推導比較方便。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平均等待時間

W_q

的分佈: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

其中,平均等待時間

W_q

的分佈可以拆成兩個部分:系統中人數大於等於server數量的機率(即需要排隊的機率)×在需要排隊的條件下等待時間

W_q

的分佈。前者可以透過

1-P[W_q=0]

計算,後者服從引數為

s\mu-\lambda

的指數分佈。

推導時用到的一個無窮級數

【排隊論學習筆記】MM1佇列和MMs佇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