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西行

五十二歲的隱居武士山本常朝與三十三歲的青年武士田代陣基相遇,葉下初會,各吟一首俳句:

辭浮世何處洗塵的山櫻 古丸

正尋找白雲和目下之花 期醉

山本常朝口若懸河,不停地說,田代陣基不動如山,靜靜地聽,山本常朝口述完不久便辭世而去,田代陣基又花了七年時間才完成《葉隱聞書》這本武士道經典。

山本常朝作為出身在太平年代的武士,有一顆渴望戰場廝殺、建功立業之心,無奈天下休兵久矣,武士的刀也很久沒有亮出鋒芒。山本常朝作為一個文治時代的武士,他是不幸的,天下太平,武士也不過是個尊稱罷了,再也不能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他也是幸運的,他一生無災無難,四十二歲便剃髮隱居,葉隱十年後,與田代陣基相遇,才有了《葉隱聞書》這一本武士道的《論語》。

何為葉隱?武士如花,隱於葉下。平日默默無聞,一心一意侍奉主君,在危機關頭卻如櫻花般綻放,於死的瞬間與美相遇,便捨棄人生,跟著美去。

所謂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於生死兩難之際,要當機立斷,首先選擇死。

武士道便是選擇死亡。這句話聽起來十分荒謬,人都是有求生慾望的,何人會願意主動赴死?

但是對於武士這種以殺戮為本業,過著刀口舔血生活的職業來說,越怕死死的越快,戰場廝殺,只有看到死的人才能活著,唯有贏家方能看到死亡。貪生之念越重,死的恐懼越深,哪裡還有戰鬥的意志。這樣,反而死的機率越高。

當你對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的時候,死亡反而會轉化為生;當你想到死亡會常住人間時,死亡反而會離你而去,這便是武士求死之道。

常朝在書中說道:

人的一生確實短暫,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而活著就好,在恍如夢中浮掠而過的人世間做著討厭的事情,苦苦過日子,是愚蠢的。

所以,武士者,須一生懸命於武士道,為主君而生,為主君而死,恪守己道,向死而生。哪怕輪迴七次,還要生為武士,擔負武家的使命,為主君貢獻微薄之力。這是武士的覺悟法門,深入骨髓,哪怕被降為浪人,哪怕被蒙賜切腹,以無怨無悔。

《葉隱聞書》遠不如《論語》那樣震古爍今,哪怕在日本國內,不論影響力還是傳播範圍都不及《論語》深遠。但它卻似一朵隱藏在綠葉中的一朵鮮豔小花,散發出它獨特的芬芳。

雖然這是一本偏冷門也很有爭議的書,不過除去其中的糟粕,書中還是有些精華值得我們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