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砍妹/本文轉自飛地APP

你是所謂的直女,但在街上也更喜歡看女生;你自認為是直男,卻也覺得梁朝偉性感得不行……但你從未將這一切和性取向聯絡起來看待。畢竟對於大多數異性戀者來說,性取向貌似並不是一個太值得關心的問題,他們普遍認為異性戀取向是“正常的”,異性戀身份是與生俱來的。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同性戀身份起源和意義開始受到研究關注,與之相比,“雙性戀”等概念近年來才為主流大眾所知。在你眼中,性取向代表著什麼?與你不同取向的人都是什麼樣的?過著怎樣的生活?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閱讀前的友情提示:這個領域的很多定義仍在不斷變化和探究,希望大家帶著自我探索的心去閱讀文章。即便我們熟悉明白了幾個概念,也不等於明白了關於其他性取向人群的全部知識。如果你是一位“較為傳統”的讀者,在接受資訊時可能會有一些難以理解或接受困難,它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二維性別觀”,但這種試圖理解的過程其實有益於自己,也是對自身思維習慣的突破和顛覆。

1973年,美國心理協會、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行為從疾病分類系統中去除,對於同性戀的定義更正為: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無論在性愛、心理、情感還是社交興趣上,主要物件均為同性別的人,這樣的興趣並未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

“同性戀(homosexuality)”這一術語在1868年Benkert的信件中首次出現。在那個時期,有關性取向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電影《嚎叫》

社會建構論與後現代主義思潮認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條件下,性行為的表現都有不同。

性取向是文化的建構。

比如在有些少數部落,男子在成年前需要與一名成年男子發生關係,作為情感和性方面的啟蒙學習,而與女性婚後,這種同性間關係則又被禁止。

每種文化對於性取向有它自己不同的話語,建構出不同性取向的形象,從而導致不同的行為表現。

讓我們從“第三種性取向”聊起

美國心理學會(APA)將性取向主要分為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三大類。雙性戀作為一種明確的性取向,與異性戀和同性戀一樣,是獨立存在的。然而,當你隨機採訪人們對於雙性戀的看法,你會聽到很多類似以下的回答:

「當雙性戀應該很爽吧!他們可以交往的物件是一般人的兩倍誒,快感也是兩倍吧!」 「要是我的同性好友是雙性戀,我會有點尷尬誒!特別如果住一起的話,感覺像被佔便宜了。」 「那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要不就是他們根本還沒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 「雙性戀男女通吃,估計私生活都挺亂的……」 「要是我男朋友/女朋友是雙性戀,我肯定要煩死了,哪個性別的人都可能是情敵,時刻都不能掉以輕心,太累了」

與傳統性別二元論對立的存在:雙性戀,一直沒有得到人們完全的理解,甚至對於一部分人來說,這種取向是難以想象的。即便在近期與平權有關的社會事件中,你都可以看到分明的「異性戀」和「同性戀」陣營,而雙性戀的身影卻模糊不清。它不為異性戀人們所理解,在同性戀圈中似乎也受到歧視:「會被認為不是一路人,或者覺得我是為了玩玩才來同志圈混的異性戀。」

這背後其實反映出大眾對於“性取向”真實定義的不瞭解,也因此,那些更為“低調”的性取向(比如雙性戀、無性戀),好像只能躲在櫃中之櫃,一個更幽暗的地方。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吉姆·帕森斯和他的男友

什麼是性取向?

很多人把性取向理解為二項選擇題,但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你也可以有50%灰。這好比數軸上的0到1,你可以是0,可以是1,也可以是0。435383953857375483948247847……

情慾是豐富而流動的,每個人都在一生中不斷探索自我認同,擁有多元可能,

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截然獨立的異性戀、雙性戀和同性戀。

【金賽量表:性取向有程度之分,而不是0或1的固定值】

在近代的性學研究中,著名的生物學家和人類性行為專家金賽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

並不認同人類性傾向只有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個非常二元論的觀念,為了能更準確地反映人類性傾向的多元複雜,金賽博士設計了一套性傾向量表(Kinsey Scale),把人類性取向劃分為七個等級,由完全的異性戀取向(分值為0)過渡至完全的同性戀取向(分值為6)

,這個七分量表可以快速幫助我們根據經驗來劃分自己的定位: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金賽-異性戀/同性戀量表

“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只有人類的心智才會發明類別,並且設法把種種事實放進不同的格子裡。” ——Alfred C。 Kinsey(金賽博士)

金賽認為,

性取向和膚色一樣應該是漸變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同性戀/雙性戀傾向,只是程度不同。

完全的異性戀和完全的同性戀就好像座標軸上的兩極,我們所有人都分佈在這兩極之間。但金賽量表的不足之處在於沒有將人類的內心戲(幻想、念頭和心理反應)考慮進去,畢竟人類的內心戲不一定都會演出來。

【克萊恩性傾向量表:性傾向是連續光譜中的一個落點】

克萊恩性傾向量表更進一步,

把我們的性取向劃分為性吸引力、行為、性幻想、社會與情緒偏好、自我認同以及生活方式等七個方面,同時從過去、現在、理想等各方面來測量這些特質,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更準確地瞭解自己的性傾向。

看清表格中的文字提示噢~ 它很容易填寫,很多人填完後都會發出“啊哈,原來如此!”的反應。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第四行的“情感偏好”讓你想起什麼了嗎?《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心心相惜的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是對姐姐白蛇無比依戀的青蛇?打趣地說,如果沒有廣義上“性”的成分吸引,恐怕很多異性戀都會選擇把時間都花在和同性一起玩兒吧。

評分標準:

變項A到E:

1分=只有異性

2分=大多是異性

3分=異性多一些

4分=兩個性別都有

5分=同性多一些

6分=大多是同性

7分=只有同性

變項F和G:

1分=只有異性戀

2分=大多是異性戀

3分=異性戀多一些

4分=異性戀和同性戀都有

5分=同性戀多一些

6分=大多是同性戀

7分=只有同性戀

根據上面的克萊因性傾向表格,這個表格能夠讓我們一眼就明瞭某個人的性傾向定位,但它也有許多侷限:

1)情感偏好沒有區分愛情和友情(又或許本就有共通之處)

2)性吸引力沒有區分性慾和愛戀

3)性行為這一項比較模糊,到底是計算性伴侶的數目,還是性經驗的次數呢?

4)這個表格沒有把性別角色(sex role)和男性化/女性化角色納入考慮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青蛇與白蛇

但是這個表格仍舊說明了每個人的性取向有多麼充滿變數,多麼不同。

人與人的不同之處無窮無盡,每個人都落在“性取向光譜”的某個點上,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座標。 世界上幾乎沒有兩個雙性戀是一模一樣的

,“雙性戀對同性和異性的偏好剛好是一半一半”這個觀點因此可知是錯誤的。

“和女人就像水一樣,兩個人抱在一起,是相互包覆著的,然後你會感覺那個過程非常非常的緩慢,但是很甜的,非常緩慢的甜,在過程中你會很珍惜,那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而跟男生是爆炸式的,一種互相的試探,試探對方的底線在哪裡,那是一種肉體上的佔有、征服的快感。 ”

當我們談論自己的性取向時其實在談什麼

【存在感與歸屬】

所謂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其實都是我們每個人加在自身的標籤。

這種性取向的標籤影響著我們的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告訴我們:我是誰,我和別人有何不同,有何相似,我屬於哪個階層。

認同的過程滿足我們對「存在感」和「歸屬」的需要。

當我們發現“咦?自己好像和以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時,我們會迫切地想知道:

• 我們是誰?

• 我們這類人有什麼特點?

• 我們跟其他人有什麼區別?

• 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一個雙性戀會這樣認識自己: “我承認,我可以在情感與生理上渴望兩性,我也有與之對應的情感模式和性行為模式,也認同與我的雙性戀身份匹配的角色和行為(比如,我會去同志社團交流,也會參加異性戀文化下的聚會)。”

然後,這個個體彷彿就找到了一點歸屬。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自我認同】

身份認同也帶領我們承認自己的體驗,並整合進我們的「自我」概念:

“從我第一次對同性有怦然心動的感覺,渴望呵護、靠近她、和她在一起的時刻起,‘我是誰?’的問題就一直縈繞在腦海裡。我不再確定以往的經驗是真實的,我也不再知道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角色。我很焦慮、煩躁,而且好像很難得到理解。”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電影《阿黛爾的生活》

性取向的轉變會引發一場內心的地震,讓你重新認識到自己是誰,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與摯愛之人分手、關鍵成長階段的坎坷等經歷中。如果失去了自我認同,或是無法合理解釋這種認同,個體會陷入無盡的苦惱和迷茫,在社會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經驗也會因缺乏合理解釋和社會支援,而一團混沌。

令人痛惜的是,

為了不經受令人難堪的自我認同混亂感,或是為了找到定位,恢復穩固的認知平衡,很多人都把自己不符合社會期待的體驗(包括性取向)藏起來、淡化它,甚至告訴自己,那些不重要、不是真的。

什麼影響我們探索自己的性取向

【個體的自我探索】

性取向認同可能在人生中的任何階段發展出來。

比如在雙性戀身份認同的探索過程中,個體會首先意識到自己能被兩性中的某一種性別所吸引,在隨後經歷的生活事件中,又逐步意識到自己對另一種性別也會產生興趣。

“認同對我而言,是一個“刪減法”的過程。從發現我不是純異性戀,到發現我不是純同志,接著到一個開放的可能性。然後我給這個“可能性”貼上一個名字,叫做“雙性戀”,這是歸納自己十年來經驗的結果。”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無性戀真實存在”

【好奇心】

這種好奇心的出現多是因為受到相關人群的影響,然後引發一個人對自己性取向的新的探索。

有關某種新的性取向的正面印象透過某一環境在他腦海中得到積極的強化,就可能導致新的性取向的形成。

“她們怎麼會那麼愛彼此!這個女生說什麼,她的女友馬上就接下去她要講的話;或是她們非常親密的互動,那種撒嬌啊、打鬧什麼的……我覺得這是好特別,好深入的戀情啊。我有點被震撼到了。我覺得這應該才是我理想的戀情吧,我就回頭看我的男友‘我怎麼會跟你在一起呢?你根本不瞭解我嘛’。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對女生有慾望,完全難以想象;但是我看到她們那麼好的關係,就也想去試試看到底是什麼感覺。以前不懂女生之間(的感情)跟愛情有什麼關係,但我把愛情的想象放在腦子裡之後,就又變得好快啊。 ”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於男人和女人在行為、人格特徵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也就是說,人們往往不約而同地認為男性和女性應該有某些表現才算“正常”。

在異性戀為主的社會文化中,

在愛情關係中也存在著種種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比如:個體認為男性應該是勇敢的、剛強的,在愛情關係中必須以主動者的姿態承擔起保護女性的責任,甚至還應該為關係中的任何大小事情負責,成為女性的依靠;而女性則是柔弱的、相對是被動的,她們需要被保護,並且也只需要接受來自於男性的寵愛。

這種刻板印象賦予愛情中男女的角色地位,雖不是所有愛情關係的表現形式,但

這種刻板印象會維持異性戀取向。

淺談是什麼在阻礙人們“出櫃”

拿雙性戀來說,人們總認為雙性戀“沒有必要出櫃”,甚至根本不理解他們為何需要糾結出櫃——雙性戀不是在哪裡都玩得轉嗎?他們在異性戀同性戀世界都遊刃有餘,不是嗎?

但其實,Twining對雙性戀者在出櫃(即公開身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這條路上有重重路障:

1)基於傳統社會觀念對性少數人群的偏見,他們有時不希望向他人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害怕會同時受到異性戀社會和同性戀社會的排斥。他們

只能試圖使自己融入同性文化或者異性文化

,但這種所謂的“融入”多半是迫於社會壓力而非自願的行為。他們承認自己的身份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且這也在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

2)

由於似乎可以“融入”同性文化和異性文化,他們更難結成有效的組織團體,缺乏有力的社會支援

,找不到場合供他們交流經驗;有些人甚至找不到一個能聽他們分享這個秘密的人。

跟我念一遍,不阻礙別人出櫃,從我做起。

直與彎的心理學:重新認識自己的性取向

情慾和性喜好本身變化多端,隨人生髮展,充滿不確定性,但這一事實貌似無法得到主流價值觀的理解。

人類的認知受不起太大負荷,面對豐富多樣的性情經驗,一條捷徑便是將所有事物塞到腦中既有的意識框架裡,給事物分出高下之別,甚至讓某一類比另一類更為“正確”(通常是與自身更為接近的那一類)。但在這個過程裡,對真實生活的理解也丟失了。

有位雙性戀者曾說:

“我想人的靈魂是不分性別的,那麼真愛也不應該因為性別而屈服。如果一個人能夠找到跟自己共鳴的靈魂、一個相伴一生的伴侶,那就應該是值得支援的事情。當真愛就在身邊,我從不願因外在不可抵抗的因素而忍痛放棄,兩個靈魏能夠契合且互相吸引擦出火花,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 ”

本文經“友心人”授權轉載,有少許改動。

砍妹,友心人主編,心理科普&戲劇工作者。

友心人(微信公眾號:yosumn)是由專業心理科普團隊組建的有趣又專業的心理學學習社群,為你提供貼合生活實際的精華知識、創意行動實驗、溫暖支援的社群氛圍,及多元的書影資源,幫助你瞭解自己,輕鬆入門心理學,提高生活品質。關注公眾號瞭解更多。

微信公眾號:飛地

更多深度文藝好料,請下載飛地APP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