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我只佩服兩家,一家是友邦一家是平安。

友邦的業務員自信的是那麼高貴,平安的業務員自信的是那麼人才。

最近接觸了幾位被友邦業務員接洽過的客戶,無不對友邦這家公司很認同,能買友邦的保險感覺是那麼的高大上。

由此可以看出,“友邦的培訓很厲害!”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我的保險啟蒙來源於友邦,當初我們部門的初創人員來自友邦,我現在主管也來自友邦,現在的部門很多做的好的經紀人也來自友邦。

友邦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公司,接觸過一些離開友邦的人,幾乎沒有說友邦壞話的,有兩個人的分享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

“友邦和XX人壽(現在所在的公司),是我覺最好的兩家公司”。

“友邦我永遠感激,但我更忠誠於我的客戶”。

感激友邦與忠誠客戶為什麼不能統一?還是源於友邦的產品太貴了,同樣的保費別家能做到100萬,而友邦只能做到50萬,詳細產品對比很多,這就不舉例了。

我們可以多花錢來買好的服務,但值不值得犧牲一半的賠償,來貪圖所謂好的服務?

所謂好的服務到底是什麼?理賠快?

假設服務好的公司理賠快,一週的時間50萬就到賬了,“不靠譜”的公司兩週的時間到賬100萬,你選擇哪種?

何況不靠譜的公司,理賠也不一定慢。

友邦的產品為什麼那麼貴?

友邦的產品為什麼那麼貴?

服務好是理賠寬泛?

如果條款沒寫,你覺得會賠還是不會賠?是以條款為準還是以業務員的自信為準?

那些“不靠譜”的公司,好像賠的也不錯,請參考《2017年保險公司理賠資料分析》。

“奧拓與奧迪能有可比性嗎?”

買保險不是奧拓與奧迪有沒有可比性的問題,而是花同樣的錢你買的是低配還是高配的問題。

保險的高配與低配是夠買的保單的保額高低與保障責任的好壞。

花同樣的錢少買一半的保額,保險責任還差勁,那就是花高價買了低配的車。

“貴肯定有貴的理由,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如果貴就是服務好,那香港友邦的服務就不好了唄?香港友邦的產品在香港的保險公司中,價效比是一流的。

香港友邦可以物美價廉,服務又好,為什麼大陸友邦不可以?

我想和兩個社會的不同形態有關係,香港是契約型社會,大家尊重契約。大陸是人情味社會,大家更看重人情,覺的多花點兒錢就能搞定一切。

大陸保險市場短短30多年的粗放式發展,讓老百姓對於保險沒有信任感,騙人成了中國保險行業的代名詞。

一家外來的和尚說我與他們不一樣,我不騙人就是貴點兒,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認可的。

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覺的國內的都很low,國外的月亮都很圓,國外空氣都是甜的?這些高階人士,當然需要高階的公司來服務。

另外一方面產品貴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2013年費率改革前,傳統型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的上限為2。5%,費率改革後傳統型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可以做到3。5%,預定利率一個點的提高,就帶來了保障型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對於0歲寶寶費率降低幅度可達50%。

當初費率改革醞釀了很久,遲遲沒有落地的原因,就是某央企背景保險公司的領導覺的,費率改革會造成老保單退保的壓力。

所以,費率改革後友邦、中國人壽等歷史保單銷售比較多的公司,為了不讓老客戶退保,不會一下把保費降的更低,可以把保費略降一些,並把險種責任打造的更豪華。

未來,保費

可能

會一步步降下來。

新興保險公司沒有歷史包袱,降低費率可以做到一步到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興保險公司保費那麼便宜的原因之一。而新興公司每出一款產品責任會更豪華一些,保費也會略漲一些。

未來,“小公司”與“大公司”保費的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小。

在某公司內部交流會上,有人問深圳的一位銷售大咖,香港保單這麼火而深圳距離香港又這麼近,你是怎麼說服客戶買大陸保單的。

大咖語出驚人,找人傻的賣唄!

所以,別問我為什麼那麼貴還有人買,一定是滿足了某類人群的某方面的需求。

我要說的是,保險不是奢侈品,也不能把保單貼腦門上對別人說,看!我買的是保險中的LV。

保險就是一個金融槓桿,看的就是能撬動多大的資金。看的就是怎麼用微不足道的代價,避免家庭遭受萬劫不復的創傷。

保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微信公眾號

保險管家:bxgj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