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位於伊朗中部地區,其歷史可以追溯至米底時代。雖然歷史悠久,但這座城市卻並沒有太大的名氣,本地人在伊朗的名聲一向不太好,被認為是“吝嗇”和“膽小”的代名詞。塞爾柱帝國時期,伊斯法罕作為其首都迎來過短暫的繁榮,但隨著塞爾柱的分崩離析,這種繁榮被戰爭和侵略所破壞。伊本·白圖泰在1327年訪問伊斯法罕時指出:“伊斯法罕曾是最大、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但現在大部分都已成為廢墟。”1387年,伊斯法罕落入了帖木兒的手中,他的重稅政策引起了市民的反抗,憤怒的帖木兒進行了屠城,他在伊斯法罕壘起了至少28座人頭塔,每座塔由大約1500個人頭組成。1503年,伊斯邁爾一世佔領伊斯法罕,並屠殺了城內的5000名遜尼派穆斯林,作為對白羊王朝迫害什葉派的報復。據估計,這個時期伊斯法罕的人口不超過25000人。在此之後,伊斯法罕迎來了一段緩慢但穩定的恢復期,薩法維的沙阿們在城內進行了一些修復及擴建的工作,人口也增長至50000左右。

當阿巴斯在1590年第一次來到伊斯法罕時,映入他眼中的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穆斯林城市,街道狹窄、蜿蜒,周圍是土牆和壕溝。它的中心是科赫內廣場,旁邊是星期五清真寺。舊城的街道沒有鋪砌路面,在夏天,一點風都可能揚起一團令人眼花繚亂的塵土。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人們早晚在房前灑水。而冬天,當積雪融化或下雨時,街道就成了泥濘的海洋。狹窄的街道上擠滿了商販,白天到處都是人和動物。那裡有令人不快的景象和氣味——垃圾、被屠宰牲畜的血液,甚至是奇怪的屍體。在街道的一邊以及每所房子牆壁下面都有汙水溝,汙水和排洩物會順著汙水溝進入汙水坑。這些地方每天都被附近村莊的農民清空。賣完水果和蔬菜後,他們會把汙水坑裡的東西當肥料帶走。可能是因為這種定期清理,或者是因為空氣乾燥,這些汙水坑並不像人們預期的那樣臭。

在舊城中心,輝煌與骯髒相交,神聖與世俗並存。這裡到處都是清真寺、宗教聖所和經學院。古老的貴族官僚、富有的商人和著名的什葉派學者依舊在這裡保留著精美的住宅。但與這些宮殿和虔誠的場所緊挨著的就是不雅的咖啡館、鴉片和大麻窩點以及妓院。舊城的地下勢力被劃分為兩個敵對派別,以兩個蘇菲派名字命名,稱為尼瑪蒂派和海達裡派(Nimatis and the Haidaris)。尼瑪蒂派主要在舊城東部活動,海達裡派則待在舊城西部。兩派的衝突經常爆發,特別是在節日以及某些宗教儀式上,如阿舒拉節。兩派的幾百名青年會用棍棒和石頭互相攻擊,造成許多人死亡,更多的人受傷。這兩個派別之間的衝突甚至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當地特色”。可能是因為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阿巴斯放棄了原本的舊城重建計劃,而是把重點放在了更加空曠的城市的南邊,建造他的新城區。

獅子與太陽——薩法維王朝的興衰(二十一)伊斯法罕,天下之半

伊斯法罕新城俯檢視

新城區的核心是一個巨大的廣場,被稱為“世界典範”(Naqsh-i Jahan)。這裡原本是伊斯邁爾一世建造的一個馬球場,有一個俯瞰馬球場的小型王室行宮。為了更好的滿足自己馬上活動和大型慶典的喜好,阿巴斯將馬球場改為了一個多功能的廣場,長507米,寬158米,廣場的表面覆蓋著來自扎揚德河的細沙。四周環繞著一堵裝飾著圖畫的圍牆,圍牆分為兩層,下面是倉庫,上面是住房,都用於出租。廣場的邊緣有3。5米寬,2m深的水道,水道的旁邊種植有梧桐樹,可以給行人提供樹蔭。

位於廣場西側中央的行宮得到了擴建和重新裝飾,並獲得了一個新名字——阿里·卡普(Ali Qapu,意為“高門”),從葡萄牙人和奧斯曼人那裡繳獲的大炮陳列在它的前面,後方則是阿巴斯的宮殿區(Dawlatkhana)。在廣場的南側和東側,阿巴斯建起了兩座宏偉的清真寺。較小的一座位於廣場東側,始建於1603年,是用於王室禱告的王室清真寺,以阿巴斯的岳父謝赫盧特法拉(Sheikh Lutfallah)命名,他是一位著名的什葉派教士。南邊更宏偉的沙阿清真寺,則是阿巴斯作為什葉派守護者的標識。廣場的北側是新建的皇家市場(Qaysariyya),與伊斯法罕舊城的巴扎相連,這裡是公眾生活的中心。商店中主要是出售各類昂貴的手工藝品和珠寶。和其他地方的集市一樣,每一類商品的店鋪都集中在特定的小巷裡,只不過這裡的小巷更加寬敞。除了商店,這裡還有旅館、餐廳、公共浴室、咖啡館、清真寺、醫院和學校。伊斯法罕的鑄幣廠也建於此地,方便商人們兌換貨幣。

在每一天的日出與日落時分,王室樂師的號聲與鼓聲會在市場大門的陽臺上響起,提醒人們一天的開始與結束。白天,廣場上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生意人的帳篷和攤位,他們大多是販賣日用品和食物,按周支付租金。黃昏時,商人們把貨物裝進箱子,或捆成捆,然後離開。他們非常安全,因為守夜人晚上會在廣場上巡邏,他們要對任何被偷的東西負責。天黑後,廣場就完全被藝人和妓女佔據了。妓女們圍坐在帳篷裡,這樣就能被人看到,她們通常會把客人帶到她們租來的二樓房間裡。說書人、雜耍演員、木偶師、摔跤手在廣場上進行著表演吸引觀眾,以此從他們的手中賺取賞錢。

每當需要進行體育活動或者慶典時,廣場會被清空。最常見的運動是打馬球,廣場兩端的大理石柱便是球門柱。廣場中央還立有一根高高的柱子,頂上放著一個金盃,用來舉行騎射比賽(qabaq-andazi)。騎手們必須全速飛馳,當越過立柱之後,騎手需要背身向後射箭,目標是擊中立柱頂部的金盃。最終勝利者的獎品是一個裝滿箭的黃金箭袋。娛樂活動則包括鬥獸、角鬥、摔跤,以及繩舞者和雜耍演員的表演。在節日的晚上,會有煙花表演和彩燈,整個廣場將被50000盞燈照亮。

獅子與太陽——薩法維王朝的興衰(二十一)伊斯法罕,天下之半

世界典範廣場(1703)

離開廣場,在城市的南牆之外,阿巴斯開闢了廣闊的郊區。這個開發專案的核心是被稱為“查哈巴格(chaharbagh)”的大道,據說它的名字源於該地區最初的四個葡萄園。這裡擁有綠樹成蔭的樹木和美麗的噴泉,道路兩旁是屬於沙阿和權貴們的住宅以及作為公共設施的花園和涼亭。這裡被設計成一個步行街,人們可以在這裡散步,享受生活。外國使團也是經由此道進入王宮。據說阿巴斯在佈置這裡時非常高興,以至於他不能忍受在沒有他在場的情況下種植一棵樹。這裡幾乎全天都呈現出生動的場景。一些亭子被用作咖啡館,商販們在大街上搭起了帳篷和貨攤,出售各種各樣的東西。遊人們會在噴泉旁鋪上地毯,坐下來喝咖啡,抽水煙,交換訊息。夜幕降臨時,大街被火把和蠟燭照亮。

獅子與太陽——薩法維王朝的興衰(二十一)伊斯法罕,天下之半

查哈巴格(1705)

在靠近扎揚德河北岸的地方,查哈巴格的西邊,是一個新的社群——阿巴薩巴德(Abbasabad),這裡最初安置著來自大不里士的難民,他們在1610年薩法維和奧斯曼的戰爭中被遷徙至此。阿巴斯建造了500棟房子來收留他們,並在此佈置了寬而直的大道,類似於查哈巴格,中間有一條水道,兩邊都是樹木。他鼓勵有地位和高收入的人來蓋房子,很快這裡就成了時髦的居住區。在它成立的50年後,房子的數量已經增加到2000棟以上。

而與阿巴薩巴德隔河相望的,是由遷徙的亞美尼亞人構成的新朱利法社群。在阿巴斯的贊助之下,他們建立起了自己的房屋和教堂,並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這裡的亞美尼亞人大多是商人,生意遍佈國內外,生活富庶,為阿巴斯帶來了大量的稅收。為了連線兩個社群,阿巴斯下令修建了一座橋樑。這座橋樑由法爾斯總督阿拉維迪汗出資及監督建設,因此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阿拉維迪汗橋。橋的路面有9米寬,長度接近1/4英里。這座橋有上下兩個長廊,外牆上有90多個拱門,可以看到河上的風景。因為其主拱一共有33個,所以也被稱為三十三孔橋。

獅子與太陽——薩法維王朝的興衰(二十一)伊斯法罕,天下之半

三十三孔橋(1670s)

沿著查哈巴格南段繼續向南一直到山腳下,就到了阿巴斯修建的最大的公園——哈扎爾賈里布(the Hazar Jarib),這是在1596年阿巴斯在查哈巴格的第一階段工程中設計的。它坐落在一座叫做Takht-e Rustam(“羅斯塔姆的王座”,伊朗傳說中的英雄)的山上,其中栽種了幾千棵梧桐樹,無數的果樹和葡萄藤,都是沙阿從各地帶來的。一共有四個園丁和四十名助手負責管理這片區域。任何人只要象徵性地付點錢就可以進去遊玩,隨意品嚐水果,但是不允許拿走任何東西。

在阿巴斯的建設之下,伊斯法罕的人口迅速膨脹至20萬以上。其中大多數是信奉什葉派的波斯人和土庫曼人。來自高加索的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切爾克斯人作為御用商人和古拉姆也被安排居住在城中。猶太人在伊斯法罕生活的時間比較長,在舊城有自己的一條街區,大多數是商販和工匠,也有人從事金融業和釀酒。格布林人(Gebr,“異教徒”,指馬茲達教徒)生活在扎揚德河南岸,查哈巴格東邊的格布拉巴德社群(Gebrabad),由於薩法維王朝的歧視性政策,只能從事比較卑微的工作,如漂布工、織工、地毯工、馬伕和園丁,或者是伊斯法罕附近的農場僱工,生活較窮苦。巴恩人(Banians,指印度教徒)商人數量不少且財大氣粗,以高利貸和不講信用而臭名昭著。除此之外還有少量契丹人,阿巴斯從東方邀請來了300戶陶瓷工匠,在王室工坊教授青花瓷器的製作工藝。最後就是人數相對較少但也在緩慢增加的歐洲人,以商人、傳教士、藝術家和工匠為主,有時阿巴斯也會招募經驗豐富的炮兵作為教官來指導軍隊訓練。

隨著阿巴斯的統治,伊斯法罕逐漸發展為一座國際化都市,成為整個薩法維王朝的中心,其繁榮程度並不輸於同時代的君士坦丁堡和德里。雖然阿巴斯和薩法維王朝對世界的影響力從來沒有西歐諸國、奧斯曼、中國和印度那麼大,然而多虧了他,伊朗對外人而言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想象,而是作為實體進入了他們的眼中。透過讓伊斯法罕成為“半個世界”(Isfahan nisf-i jahan),他確保了世界上其他地方永遠不會忘記他和他的帝國。

參考書目資料:

《Iran under the Safavids》,Roger Savory

《Shah Abbas:The Remaking of Iran》,Sheila R。 Canby

《Shah Abbas : The Ruthless King Who Became An Iranian Legend》,David Blow

《New Light on Shah Abb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sfahan》,Charles Melville

維基百科相關詞條

伊朗百科全書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