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大家都怕降頻,什麼i9降成奔騰,什麼Macbook壓不住基準頻率之類的,其實說難聽點,都是無知的表現。

先說點結果18版MBP裝i9比i7提升不大,但是絕不會出現不如i7的情況,更不會出現六核不如四核的情況,除非是像首發時候那樣排程有bug。而且此規律適用於任何筆記本甚至手機。

處理器生產出來並不都是相同的,有的“體制”好有的“體制”差,區別就在於同樣的頻率下需要用多少電壓才能穩定執行,用的電壓低功耗也低,體制就好,俗稱“雕”。同樣頻率下需要高壓才能穩定,用的電壓也高,體制就差,俗稱“雷”。處理器生產出來是雕還是雷基本是隨機的不能控制,但是出場的時候可以進行體檢,篩選。

藉機降頻門科普一下處理器能效和降頻

體制好的晶片在同樣頻率下比體質差的晶片就是省電,而且省的電是完全免費的,沒有任何效能上的損失。

其實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TDP,有的處理器標註的頻率就比別的高。比如MBP15寸就有i7 2。2Ghz和i9 2。9Ghz,意思就是說同樣45w的功耗,前者可以穩在2。2Ghz,而後者就憑白可以穩在2。9Ghz,這多出來的0。7Ghz完全是免費的效能,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功耗,只需要你多掏錢。生產的時候Intel直接就篩選了那些大雕來做成了i9,次品就做成了i7。所以說即使是“壓不住”的情況,比如說MBP15只能提供50W的散熱,無論你是i7還是i9都同樣降頻,但是i9比如說就可以穩住3。2而i7只能穩住3。0,當然還是i9更快。而且無論這個散熱壓力有多大,就算你只有20W的散熱能力,i9能穩住1。8,i7能穩住1。7,還是i9更快。

無論是否能“壓住”,無論散熱強弱,同樣架構的處理器,基礎頻率越高的效能越強,電壓越低的效能越強。只不過隨著散熱能力下降,差距會越來越小。

藉機降頻門科普一下處理器能效和降頻

這是一個轉自PCWorld的測試,這裡橫向是跑CB的核心數量。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6核心以上基本都是HT帶來的效能提升,特別是對於散熱牛B的外星人這個提升是很明顯的

其次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隨著執行緒數量增加,分數沒有任何下降的情況。6核心降頻不如4核心是不存在的事情。只不過效能增長的速度是遞減的,而且逐漸趨向於散熱極限。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推斷即使蘋果塞進去18個核心,它依然可以比6核心效能更強,核心數量的優勢不可能被降頻蓋過去,只會趨於平衡,也就是說即使你有30個核心,在同等散熱條件下,也比6核心高不了多少,但是30核心的處理器成本卻要高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這個測視裡雖然外星人同樣是i9,但是到了4執行緒的時候才超過蘋果。也就是說這個處理器如果只有4個核心關閉HT的話,反而是MBP更強。當然開放的核心多了熱量大了MBP就發揮不出那麼多效能但是散熱更強的外星人卻可以,所以可以實現反超。但是無論怎麼開放核心,MBP的成績都不會降低!

所以說沒錯,散熱更差的i9確實不如散熱更好的i7,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是同樣的散熱,依然是i9更強。

無論怎麼增加核心數量造成降頻,多執行緒效能不會降低!

無論怎麼增加核心數量造成降頻,多執行緒效能不會降低!

無論怎麼增加核心數量造成降頻,多執行緒效能不會降低!

同樣架構同樣核心數量下,效能/功耗的能效比是差不多的,雖然大雕的能效比要憑空高一些,但是一般剛不過單純的功耗高。

而且所謂的“基準頻率”,只是一個衡量功耗的工具,沒有任何其他意義!一臺筆記本能否壓得住“基準頻率”沒有任何意義!

任何一款處理器的效能要比較合理得表現至少要畫一個線性圖,其中軸是主頻,Y軸是功耗。這條線的起點會是處理器的最低頻率的功耗,終點是可以達到的最高頻率(一般在5-7Ghz之間),中間過渡基本呈指數關係,在極限頻率區域功率上升十分陡峭。

藉機降頻門科普一下處理器能效和降頻

那麼請問在這個曲線上哪裡才算是“基準頻率”?哪裡才是一臺筆記本應該能壓得住的頻率?這是一個平緩的過渡沒有任何一個位置有什麼特殊含義,除了4。X Ghz的部位一般有一個牆,主機板不允許頻率繼續升高。是應該能壓得住這個最高頻率才算合格麼?那麼很遺憾除了敗家眼的那個什麼水冷筆記本,幾乎沒有任何產品的散熱是“合格”的。

如果一臺筆記本散熱強大,那麼處理器就可以穩定在比較靠右的位置,效能也就比散熱不那麼強的處理器強一些。但是由於這個指數關係,多50%的散帶來的效能提升要遠遠小於50%。但是由於散熱能力和散熱面積成正比,所以多50%散熱能力基本就得多超過50%的厚度。

20年前,處理器基本是固定在一個頻率下的,基準頻率就是最高頻率。後來英特爾提出了酷睿技術,有人說它是自動超頻,其實並不是。上述曲線覆蓋的區域,沒有任何一個區域可以認定為是否為“超頻”,至少從物理和電氣學角度看是不存在的。當然其實也不存在怎麼“降頻”,現代處理器效能管理器僅僅是根據目前的溫度和功耗分配處理器在曲線上適當的位置工作而已。而且現代處理器如果處於一個散熱和供電都基本無限的情況,無論多少個執行緒它都會直接跑到所謂的最高酷睿速度,比如水冷桌上型電腦就是這個情況。

說處理器“超頻”或者“降頻”就好像說一輛汽車有它“應該”跑的速度,如果駕駛員想減速或者加速,駕駛員就不合格一樣。

處理器並不存在它“應該”跑的頻率,沒有此頻率為基準也就不存在什麼“超頻”或者”降頻“,這都是至少過時了10年的老舊觀念。根據情況不同,駕駛員可以決定具體開多快,就像效能控制器可以根據情況決定處理器跑在什麼頻率一樣。

所以說,如果你要最大價效比的話,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多的效能的話,當然是要給一個處理器提供最大的散熱,足夠壓住它的最高頻率。因為處理器的核心面積要遠比散熱器貴,所以你當然是想要最大限度利用僅有的CPU核心,跑出最高的頻率。而像蘋果這樣花巨資裝上i9卻只能跑出3Ghz,而最大酷睿有4。8Ghz的CPU,相當於是浪費了處理器38%的潛力,同樣的處理器如果裝進敗家之眼水冷模具裡面,能快50%,這都沒錯。

但是呢,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只有窮人才糾結價效比,能不能發揮僅有晶片的最大潛力。如果你不窮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在家工作不夠強力?添一臺Mac Pro不就行了麼?18核心跑到飛起,有什麼問題麼?如果買了外星人,背得肩膀痛工作乏力影響創意,出的設計不好影響了名聲,那才是真的虧損。

只有當你窮的時候才會糾結你買的車能不能跑上高速路,而有錢人擔心的不是車子能不能跑高速,而是跑的時候是否舒適,開出去是否有面子。(極個別賽車手除外)而且很明顯我也沒有在說富二代,官二代,億萬富翁什麼的。在國外隨便一個拍婚紗照的攝影師,一小時50-200刀,工作40小時,一週就能買一臺高配i9 MBP 15寸,相比之下乞丐版確實能便宜一半但是20小時的工錢,一臺速度快10%的機器根本用不了幾個月就能賺回本錢,實在是太划算了好不好?

只有當你窮得要攢一年錢才能買臺電腦的時候,才會糾結能否用增加厚度和重量等便宜的方式增強效能。只有當你買了筆記本買不起桌上型電腦的情況下,才會去糾結筆記本是否能有極致的效能。只有當你的時間一文不值的時候,你才會用自己的時間去仔細研究每一款機器的具體散熱能力是多少,哪一款機器的價效比最高。只有當你買不起另外的遊戲機(遊戲PC或者主機)的時候才會糾結筆記本是否可以持續吃雞不卡。

否則的話,筆記本顯示卡不給力?配一臺主機上水冷1080Ti不就完了麼?深度學習不給力?配一臺工作站插6張泰坦V不就完了麼?渲染影片不夠快?配一臺渲染伺服器上雙路18核智強不就行了麼?人出門可以背得動的東西是有限的,而且永遠是越輕越好,效能才是第二位的。

所有問題的原罪其實就是因為你的主要用途是在寢室裡打遊戲,而且只能買一臺筆記本,而且還窮。

由上述人士組成的筆電話題另一個常見的觀點就是瞬間效能不算效能,GB4太短純屬娛樂,CB也太短純屬娛樂。不能持續跑1小時的都不是“真實”效能。這樣觀點背後的動機也很明確,因為如果不能維持一小時足夠的效能,吃雞吃了20分鐘就開始卡這當然是不行的。

但是這真的是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嗎?

玩遊戲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可以持續滿載機器效能的應用,除此之外真的只有渲染影片/3D才能持續滿載。而且同時玩遊戲還是唯一一個不但要求持續滿載還要求持續滿足某個效能門檻的應用,其餘的掛機渲染即使慢一點也不會影響使用,隻影響渲染時間。所以其實對一個筆記本來說,持續效能的唯一用途,就是減少掛機渲染的時間,不能說沒用但是多一點少一點真的不是很敏感。只有遊戲玩家才對持續效能格外的敏感。

一般的使用者拿筆記本幹什麼?上Facebook,看Youtube,改一改iPhone拍攝的照片加個濾鏡,收發Email,圖片壓縮一下,寫個論文,看個PDF。這些應用都對持續效能幾乎沒有要求,處理器90%以上是空載。

但是

如果你的處理器最高只有2Ghz,這些任務就會顯得格外得卡頓。圖片加個濾鏡如果4Ghz需要0。2秒,那2Ghz就需要0。4秒,從幾乎瞬間變成卡了一下,這就是質變。所以如果我的電腦可以維持哪怕0。2秒的4Ghz,就可以從有點卡變成完全不卡,何樂而不為呢?那麼有沒有這樣的電腦呢?12寸超薄Macbook就是這樣,持續跑滿載只能1。2Ghz,但是瞬間可以加到3。8Ghz,對於上述應用絲般順滑完全不卡,其實甚至跑個FCP編輯1080p影片都不卡,就是匯出影片很慢,持續效能差嘛。

你要說這都不是“真的”效能,你試試最高只能1。2Ghz的處理器能用嗎?同樣持續效能的情況下為什麼不要5秒真男人呢?有了總比沒有好怎麼可能更差呢?但是到了某些人群的嘴裡,5秒真男人反而成了貶義詞,好像蠻王少了R反而可以更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