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起意想要搞這麼一個測試是源於最近看到的 @grapeot 的這個問題:

引言不會寫,簡而言之,鏡頭多,暫時比較閒,任性。此外經由這些鏡頭在a7r2上的表現可以不嚴謹地推測這些鏡頭在中畫幅數碼背上的表現,感覺做這麼一個小測試還是有點意義的(至少比我的科研課題更有實際意義),那麼就做了。畢竟中畫幅數碼背上的鏡頭(Digaron,etc)太特麼的貴,要是能用這些很便宜的鏡頭就能得到差不多的效果的話還能省點錢。問題就是大畫幅鏡頭焦距普遍(相對)過於長了。。。

A7R2為全畫幅,4240萬畫素,因此畫素密度為4240/36/24=4。91萬畫素/mm2,約為222畫素/mm。以這個畫素密度換算至54mm x 40mm的數碼背上大概是4。91x54x40=10606萬畫素。因此近似認為被測的大畫幅鏡頭能在A7R2上有不錯的畫質的話,那麼該鏡頭在1億畫素及1億以下畫素的54mm x 40mm數碼背上也能獲得不錯的畫質。

大畫幅鏡頭成像圈覆蓋645畫幅。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測試方法如上圖,用A7R2透過轉接環裝到Sinar Norma的後組上。在不進行移軸的情況下,在鏡頭全開光圈和f/16下各拍一張,用來表現鏡頭在54mm x 40mm數碼背上的“中心畫質”。之後前組移軸2 cm,後組移軸1 cm(透過轉接環完成操作),總共移軸3 cm,再在鏡頭全開&f/16下各拍一張,此時鏡頭的表現近似可以認為是在54mm x 40mm數碼背上的“邊角畫質”(54mm x 40mm數碼背的對角線長6。72cm)。

由於轉接環長度限制,被測的90mm的兩隻鏡頭的對焦距離為30cm左右(再遠了對不上焦了),其餘的鏡頭對焦距離為2m上下。A7R2設定為ISO 100,自動快門,2s延時快門,儲存成RAW,LR直接轉成jpg。詳細的懶得說了,想要原圖可以找我要。

被測鏡頭焦距由短到長包括:

Nikkor SW 90/8

APO Sironar Digital 90/5。6

Super Symmar XL 110/5。6

Super Symmar HM 120/5。6

Sinaron SE (a。k。a APO Sironar S) 135/5。6

APO Symmar 135/5。6

Xenotar 135/3。5

Heliar 135/4。5

Protar V 140/18

Super Symmar HM 150/5。6

APO Sironar S 150/5。6

APO Germinar W 150/8

Xenotar 150/2。8

Triple Anastigmat 180/7。7

Heliar 180/4。5

Symmar 180/5。6

“Portrait Euryscope” 190/4。2(賣家說是這規格,實際上查無此頭,全開光圈是在/5。6左右,應該是某隻Euryscope)

Collinear 200/6。3

Collinear II No。4 (大概是個200/5。4)

APO Sironar S 210/5。6

Angulon 210/6。8

APO Germinar W 210/8

Verito 8。75 in/4(大概是個220/4)

下面圖多殺貓,如果被縮圖了的話請看底下外鏈的原圖。每個鏡頭我會給出自己不成熟的主觀看法。各位看原圖自會有自己的判斷。

太長不看版直接拉到底就行。

首先宣告,在這個測試中,在A7R2上我得到的最好的畫質大概放大到100%時如下: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Germinar W 150/8, f/16

解析度其實並沒有達到能100%餵飽A7R2的水平(即不能數毛玩,達不到100/2。8STF的水平),但是私以為這畫質算是可以使用的範圍。好了話不多說,開始扔圖: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Nikkor SW 90/8:因為是90mm的鏡頭,所以測試時對焦距離很短。f/8下中心畫質我能接受,但是就算收到f/16,在移軸3cm後畫質還是一般般,不大適用於中畫幅數碼背。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Sironar Digital 90/5。6

APO Sironar Digital 90/5。6:同樣是90mm鏡頭,對焦距離極短。f/16下移軸3cm的樣張可能拍的時候機身抖了所以糊了。從f/5。6下移軸3cm的樣張可以推測f/16下成像應該是很紮實的,感覺在中畫幅數碼背上值得一試。題外話:我的這支鏡頭快門上標的最大光圈是f/4。5而不是f/5。6,還挺奇怪的。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Super Symmar XL 110/5。6

Super Symmar XL 110/5。6:全開下中心畫質還挺不錯的,移軸3cm畫質令人極端失望,堪比上古Protar鏡頭。最開始以為是機器抖了我還重新拍了一次,完全沒有變化。f/16下倒是不論中心畫質還是移軸3cm的畫質都很紮實。在中畫幅數碼背上使用的話務必要縮光圈。話說本來看著這鏡頭的大相場,我對全開下移軸3cm的畫質還挺期待的,真是沒想到。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Super Symmar HM 120/5。6

Super Symmar HM 120/5。6:全開下中心畫質不錯,移軸3cm後出現了柔光的現象(但是仍然完爆SS XL 110/5。6同條件下的表現。f/16下中心畫質和移軸3cm的畫質完全沒問題。對比這隻和Super Symmar XL 110/5。6,感覺反而是早出的這隻SS HM在數碼機器上表現更好。不管怎麼說用的時候收一兩檔光圈吧,應該就會不錯。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Sinaron SE 135/5。6

Sinaron SE 135/5。6 (a。k。a APO Sironar S 135/5。6):不愧是紅圈鏡頭。可能是科技的進步/鏡頭結構最佳化/鍍膜更好的結果,全開下中心畫質很不錯,移軸3cm後畫質下降,但是沒有出現Super Symmar HM 120/5。6的柔光現象。f/16畫質極其紮實。我會推薦在中畫幅數碼背上用這隻鏡頭。順路一提我的這鏡頭是db口的,不過理論上db口的鏡頭和扔到快門裡的鏡頭是完全一樣的。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Symmar 135/5。6

APO Symmar 135/5。6:畫質不如Sinaron SE 135/5。6,和自家的Super Symmar HM 120/5。6比也是比不過的。窮玩搞一個在數碼背上估計效果也不好,拿這個鏡頭老老實實拍4x5膠片吧。。。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Xenotar 135/3。5

Xenotar 135/3。5:我能想到的就是大光圈拍人自帶磨皮+柔光。收到f/16並移軸3cm後畫質不okay。只想上數碼背的話同等預算搞個APO Sironar S 135/5。6吧。。。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Heliar 135/4。5

Heliar 135/4。5:肉眼可見的低反差。這快百歲的鏡頭在數碼時代已經垂垂老矣,除非是想要這種超低反差(甚至解析度也低)的效果否則不推薦。就算想用Heliar也可以考慮焦段上更合適的Color-Heliar 105/3。5,後者還有鍍膜。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Protar 140/18

Protar 140/18:博士倫產的Protar,本來也就是為更大畫幅設計的。廉頗老矣,不能飯了,別用。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Super Symmar HM 150/5。6

Super Symmar HM 150/5。6:全開中心畫質很好,但是移軸3cm後差一些(銳度差些。在中畫幅數碼背上用估計得縮光圈到f/8或以下。f/16下畫質還是不錯的。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Sironar S 150/5。6

APO Sironar S 150/5。6:全開中心畫質很棒,移軸3cm後(難道我重拍的時候相機又抖了嗎)和Super Symmar HM 150/5。6各有千秋。從解析度/銳度上看感覺APO Sironar S要略勝一籌,不過散景上APO Sironar S似乎“二線性”更重一點。要是有個引數是畫質/體積比的話那SuperSymmar HM 150要被APO Sironar S 150打爆就是了。這兩個鏡頭我覺得都是稍微縮了光圈放心用的水平。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Germinar W 150/8

APO Germinar W 150/8:這鏡頭極其少見,網評很高。全開時無論中心還是移軸3cm時的解析度/銳度都低於Super Symmar HM 150/5。6,造成“柔光”的像差也更大一些。有意思的是收到f/16時似乎中心解析度還反超了SS HM 150和APO Sironar S 150。不愧如Arne Croell所說是:

Supposedly these lens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GDR) to re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art without regard for the cost involved, and were quite difficult to manufacture。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Xenotar 150/2。8

Xenotar 150/2。8:這鏡頭反差較低(或許是受到前組玻璃上無數小劃痕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全開就算了吧。收到f/16時中心成像意外的紮實,但移軸3cm後不如SS HM 150/5。6,考慮到體積和預算,還是別在數碼背上用這個了吧。。。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Triple Anastigmat 180/7。7

Triple Anastigmat 180/7。7:Voigtlander做的Cooke三片式鏡頭,正經的百年老鏡(所以說百歲以上的鏡頭仍然可以用2333)。低反差。全開的解析度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廢話),收到f/16後成像差不多能有SS HM 150/5。6的50%~60%的水平。。。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Heliar 180/4。5

Heliar 180/4。5:我這個貌似是有鍍膜的版本。反差肉眼可見地遠強於無鍍膜的那個135/4。5。全開不ok,收到f/16時中心畫質很可以,差不多能到SS HM的水平(我是不是眼花了?),但是移軸3cm後被打爆。除非喜歡中間高畫質然後四角崩壞的照片,否則別用。。。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Symmar 180/5。6

Symmar 180/5。6:多焦頭。全開:不行。f/16:尚能一戰,我覺得有SS HM的70~80%的水準,各位看官看樣片自行評判吧。我之所以測了這個鏡頭完全是因為之前翻箱子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有這麼一隻。。。當時買來是為了把快門拆下來給Xenotar 135/3。5用的。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Euryscope

Euryscope:測試裡最老的鏡頭,可能是支Portrait Euryscope,也可能不是,反正不行。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Collinear 200/6。3

Collinear 200/6。3:當時不該過分誤信網上搜到的對Collinear的評價的。低反差,全開不行,收到f/16仍然不行。收光圈時觀察到了嚴重的焦點偏移(從前面的這個物件上漂移到了後面的物件上),總之不行。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Collinear II No。4

Collinear II No。4:大概是個200/5。4,比上面那個Collinear要早一些的版本。意外地成像居然也要好一些。Lens Collector‘s Vade Mecum上對這一系列的Collinear評價一般:

The f5。4 has not been a very nice lens in experience, but the examples seen may have been poor。 The f6。8 and f6。3 are much sharper and less flary。

這與我的測試結果相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所以我還是信我的結果,當然不排除我在拍的時候把倆鏡頭記反了/有品控問題的可能。反正這支無論全開還是f/16也不行,達不到現代鏡頭的標準。。。以及這鏡頭縮光圈也有嚴重的焦點偏移。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Srionar S 210/5。6

APO Sironar S 210/5。6:紅圈就是紅圈。全開下中心畫質很好,移軸3cm後略有下降。收到f/16完全ok,和150/5。6以及135/5。6基本一個模式。應該是能在數碼背上收點光圈放心用的水平。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ngulon 210/6。8

Angulon 210/6。8:全開不行,收到f/16後有APO Sironar S 60%上下的水平。8x10上的小廣角拿到數碼背上拍果然還是太勉強了吧。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APO Germinar W 210/8

APO Germinar W 210/8:沉,另一個讓我寄予厚望的鏡頭,沒讓我失望。全開下中心畫質持平APO Sironar S 210/5。6,移軸3cm輸給Sironar S。f/16下與APO Sironar S打平。這枚鏡頭(無快門版)的價格是Sironar S的1/2上下,不怕沉&不怕沒快門的話可以搞。考慮到這是個1981年的設計(來源是Arne Croell寫Docter Optics的文章),不得不說這鏡頭牛。

多嘴一句,就目前能看到的在Copal快門裡的APO Germinar W 210/8的價格,我覺得除非是為了收藏,否則沒必要買這個鏡頭。省下點錢來多買點Sironar S會更有價效比。

一些大畫幅鏡頭在Sony A7R2上的表現

Verito 8。75in/4

Verito 8。75in/4:全開:大霧來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其實這類柔焦頭全開是這個樣子的。。。f/16:中心不太行,移軸3cm完全不行。。。不過那個年代的鏡頭,還是柔焦頭,就不要太苛求解析度了。。。

所以我為什麼要冒著樓頂的寒風測這個Verito。。。

上述所有大圖都可以在:Album — Postimage。org 這裡找到。如果感興趣可以自行下載對比。

簡而言之吧,百年老頭在數碼背上都不行。近一些的Xenotar和Symmar全開都不行,要收到f/16上下才比較合適。更現代一些的如APO Symmar、Super Symmar HM和APO Germinar W這些全開略疲軟(尤其是APO Symmar),稍微收收光圈在數碼背上表現就應該很不錯了,其中Super Symmar HM畢竟是HM,大光圈下表現更好一些。Super Symmar XL意外地得相對更使勁收光圈才行。APO Sironar S: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畫質標杆沒毛病。APO Sironar Digital也是值得一試的。

要是讓我推薦在數碼背上用的4x5鏡頭的話我會推薦APO Sironar S,畢竟更常見,價格也還算合理。

當然有能力和預算還是上更加現代些的專門為數碼背做的鏡頭更好了……

以及本來想賣了Super Symmar HM150和120的,現在看還是先別賣了hhh

一些小遺憾:由於時間和懶惰程度所限,我沒有對每個鏡頭進行不同對焦距離的比較(因為不同鏡頭是對不同放大比例進行優化了的)。由於轉接環的限制,90mm鏡頭的測試不盡人意。此外也沒有嘗試找到每個鏡頭在A7R2上的最佳光圈(這個估計可以近似認為在4x5上的最佳光圈和在A7R2上的最佳光圈差不多)。我家樓頂地板特麼是軟的,所以儘管部分鏡頭我拍了兩遍,還是不能完全排除相機震動導致糊片了的情況。這個小測試也並不系統,比較好的方法是對個系列的135-150-180-210mm的鏡頭都進行測試,但是我沒錢。最主要的是我木有高畫素的中畫幅數碼背,否則測試結果會更嚴謹吧。

就是這樣,210mm裡我還有Heliar 210/3。5、Trioplan 210/3。5、Caltar-S 215/4。8懶得測了,再往更長焦(240mm及以上也懶得測了),如果誰想要我測的話再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