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佛教和基督教哪個說的是真理或究竟法?曲經緯2018-01-22 17:17:57

依真理而論,肯定是基督教,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切“真理”都是不了義的,佛陀一直都在反“真理”。

耶穌:“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佛陀:“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大家認為佛教和基督教哪個說的是真理或究竟法?Johann Faust2018-01-30 21:12:43

閒來說一句,懶得翻書了。

奧古斯丁好像有提到過:歷史中的基督宗教是(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的)

“真宗教”

的一種,或者一個階段,但真宗教不全等於當下的或者某個時段中的具體的基督宗教。這實際上就是為什麼,在教父們那裡,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可以與摩西並列在一起,都可以作為思想的來源——而且他們甚至會認為很多希臘異教徒對柏拉圖的理解是錯誤的。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很多天主教徒去搞宗教交流。

另外,古代佛教其實也有類似的想法,外道和別的佛教宗派也不是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教義體系,而是彼此共享了很多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佛教會擁有各種與本土文化相關的形態。

現代人的“宗教觀”實際上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把宗教變成了一個明確且自閉的教義體系,把“宗教跟宗教”之間,“宗教和世俗”之間割裂得十分清晰,把一篇本來是“綜合的”大作文,變成了一道“分析的”選擇題。

另外,不要沒事根據這個論點腦補實際上的歷史發展,這事情跟科學發展不發展沒啥關係,起因反而可能在“宗教改革”。

大家認為佛教和基督教哪個說的是真理或究竟法?二與狗2018-02-01 08:49:01

之前的回答有點不夠透徹,重新修改一下。

如下。

不得不說,教跟學術很大程度上不算一回事。教是人眾,是組織。教需要錢,需要眾,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發展會越來越趨向於半商業組織。可我們談論其哲學意義,就得有一雙分別眼,不能認為基督教和佛教代表了聖經和佛學的文化。

______

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因為其需要作為宗教發展,就不得不擴大受眾。而如果這倆者只是為了解決真理的問題,那麼這兩者將註定是小眾的學說。

怎麼擴大呢?就需要惠澤普羅大眾,怎麼惠澤大眾?基督教的方式是神的應許和承諾,應許的是信上帝,按上帝的指示要求去辦事,就能上天堂,否則將會下地獄。上天堂就會得救,就會免受痛苦,洗刷罪惡。這種方式無疑是簡單粗暴的,那麼實際效果如何呢?

《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典獄長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他可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並非一個基督教徒應該有的行為。為什麼呢?這就是基督教神的應許的方式存在的問題。這種方式並不能讓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完全信服,你嘴裡唸叨著信則上天堂,所以你認為自己是篤信的,卻在消費自己篤信的上帝,企圖用所謂內心的篤信去救贖自己罪惡的行為。這種人大有人在,就像很多人殺人無數或者透過不法手段斂財,卻將靈魂救贖的活交給佛陀或者上帝,你這是跟佛陀上帝搞交易呢。能用錢買的佛還是佛嗎?能用錢買的上帝還是上帝嗎?

但基督教的本意卻並非如此,因為它也說了,要進窄門。

在新約第13章《聖經:新約路加福音》裡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

窄門是什麼?是駱駝穿針的天堂。耶穌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天國還容易。”

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窄門到底是什麼?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係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

基督徒的得救緣於神的‘約’,緣於神的應許。但進不得窄門也同樣緣於‘約’,緣於神的應許。

所以,那些需要得救的人所信奉的神的應許註定是狹隘的,片面的。真正的天堂在窄門裡,進了窄門,神就會告訴你,神就是你自己。

你以得救為目的的信奉聖經,沒有罪惡,焉有得救?罪惡既有之,如何才能得救?這就不是上帝的活了,天國在哪?天國在你的心裡。你只能自己救贖自己,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就是聖經。你認識到自己錯了,你願意為了這種罪惡去獲得懲罰去解脫靈魂,天國便在你解脫的靈魂裡。

那佛呢?佛講究的是修和悟。

修行為了什麼?跟基督教的作用一樣,為了讓普羅大眾有機會覺醒,涅槃,本質上來講也是為了宗教發展。

悟是什麼狀態,就是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怎麼悟?釋迦牟尼說,我什麼法也沒有講。六祖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都是悟。

什麼是佛呢?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碦。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

【節選自《遙遠的救世主》】

覺性就是了妄為真,明心見性,一念之間,去二不著一。

佛學也好,聖經也好,道德經也好,因其國別,受眾,以及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適應不同的文化土壤,需要適應不同的人群。所以,他們三者的方便法門不盡相同,然而,他們三者的究竟法門卻殊途同歸,所謂,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最後一句話節選自遙遠的救世主】

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尊重客觀規律,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就是神,就是道,就是覺者。

大家認為佛教和基督教哪個說的是真理或究竟法?平常心2021-01-31 20:33:43

以基督教跟佛教的對比來說,我們如果短短几句話來解釋的話,那基督教來說:您永遠是上帝的羊,您不可能成為上帝。對於佛教來說,我們修學佛法、修學大乘菩提,之所以要修學大乘菩提,目的就是在於成佛。四宏誓願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簡單來說,修學佛法一定是要以成佛為最後的目的;而您信奉基督教,卻永遠只能成為上帝的子民、上帝的羊,這是最簡單的把我們今天要用來作一個宗教比較的,一個所謂的短的方式。

圖片

那我們一樣是依循這個方式,再用一個比較有趣的一個話題,就是羊──牛羊成群的羊,來更作進一步的,讓菩薩們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分析的理解。我們來看看,先引用一段儒教的一個教導,《論語.八佾第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這裡所謂的“告朔”,是指從前諸侯會從周天子那邊領來所謂的政令書、月令書,“告”是祭告──祭告天地,“朔”是每一個農曆的初一。換句話說,在每一月的初一的時候,諸侯們要宰殺一隻羊,“餼羊”就是說,宰殺了以後還沒有煮熟,是生的羊,宰殺了這隻餼羊以後,再把從周天子那邊領來的月令書周告宣導讓大眾周知,這就是所謂的告朔之餼羊;後來因為子貢他所服侍的魯文公,他因為生病的關係,有連續幾次都沒有辦法參加或是舉辦告朔之禮,子貢因為愛惜羊的性命,認為既然這一個祭禮的實質已經喪失了,何必又要白白地宰殺一隻羊?可是孔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就跟子貢說了:“賜也”子貢,“爾愛其羊”,你是疼愛、惜愛那隻羊的性命,“爾愛其禮”,我卻是希望這一個禮儀能夠保留下來。孔子的意思是認為說,即使魯文公因為生病而沒有辦法行告朔之禮,可是一樣保留宰殺這隻羊,這樣子餼羊的一個祭禮祭典,可以讓百姓們知道今天就是已經是朔日了;另外由於餼羊的存在,雖然是已經沒有實質的意義,可是名相還保留著,至少會讓後世知道,由於餼羊而知道說有這一個告朔的儀式,而對於周天子與諸侯的這樣子的一個區分,君臣之禮有一定的瞭解,這是孔子對於一隻羊的看法。換句話說,一隻羊的性命比不上那一些世間的繁文縟節,那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所謂的王道、霸道。換句話說,孔子的意思是認為祭禮的儲存,然後讓人民或是讓後世的人可以瞭解有這樣子的一個儀式,從而去辨別有君臣之分的道理,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隻羊的性命,雖然是白白犠牲了,可是並不是重點。

我們再看一下,剛剛儒教的部分已經說完了,關於一隻羊。同樣的我們再以一隻羊,來看看基督教是如何來看待一隻羊。基督教《舊約聖經.利未記》,耶和華從會幕中唿叫摩西,對他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後面的《聖經》的經文又有提到:人的供物若以綿羊或山羊為燔祭,就要獻上沒有殘疾的公羊,要把羊宰於壇的北邊;在耶和華面前,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把羊血灑在壇的周圍,要把燔祭牲切成塊子、連頭和脂油,祭司就要擺在壇上火的柴上,但臟腑與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獻燒在壇上,這是燔祭,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甚至在後面的《聖經》的經文,它還有提到除了羊之外,人奉給耶和華的供物,若以鳥為燔祭,就要獻斑鳩或是雛鴿為供物,祭司要把鳥拿到壇前,要揪下頭來,要把鳥燒在壇上,鳥的血要流在壇的旁邊,又要把鳥的嗉子和髒物除掉,丟在壇的東邊倒灰的地方,要拿著鳥的兩個翅膀,把鳥撕開 只是不可撕斷,祭司要在壇上,在火的柴上來焚燒,這是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圖片

同樣是《舊約聖經》的《利未記》,除了羊、鳥前面有提過之外,我們再來看看耶和華對於人,對於不信奉他為主的這些人,他又是作了怎麼樣的一個指示?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所以底下的百姓們就起了疑、起了騷動,有些人就決定再重新回去,祭奉他們所謂的一些民間所謂薩滿宗教──就是原始宗教的、神話宗教的那些金牛犢;於是百姓們把他們子女,把他的妻子女兒配帶的黃金手飾,收集之後熔鑄了,然後鑄造成一個金牛犢,重新來祭祀崇拜這個金牛犢。耶和華知道以後,他跟摩西講,他說:“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我要發非常劇烈的生氣,非常生氣,要將他們滅絕,要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在更後面的經文又提到說:耶和華原先是認為要把這一些百姓,全部都要滅除的,由於摩西的求情,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那更下面的經文,我們再來看一下,可能就目前現代人,講究人權觀點的人來說,那簡直是匪夷所思了!耶和華後來又指示摩西說,他對他們說,指示摩西對他的子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人,摩西說:“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各人攻擊他的兒子和弟兄,使耶和華賜福與你們。”種種的這樣子的行徑,乃至於耶和華後面,還對摩西說了:“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抺誰的名。”耶和華之所以要殺百姓的緣故,是因為他們同亞倫做了金牛犢。從以上《舊約聖經》的朗誦,各位菩薩觀眾們應該就知道了:《聖經》對於羊、對於鳥、對於斑鳩、對於雛鴿,乃至更嚴重的,對於不信奉基督教的人,不尊耶和華為主的人,他是有怎麼樣的一個看待方式。

好!我們講完儒教跟基督教的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同樣一隻羊,佛教方面我們又是如何來面對這樣的一隻羊?《楞嚴經》卷4 佛對富樓那尊者說:【“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債汝,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佛簡單來說,祂在《楞嚴經》這段經文告訴了修行的菩薩們:唯殺盜淫三者是輪迴的根本,因為眾生的身口意行,因為三毒、因為四相的執著,造作了違犯五戒的一個惡業,十惡業的成就,就會讓這些輪迴的業果,不斷地相續。換句話說,從 佛在《楞嚴經》的開示,佛是嚴禁菩薩們去殺羊宰羊的,這一點我們在另外一部《央掘魔羅經》,更可以看到 佛進一步的開示。佛告央掘魔羅:“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一切男子皆為兄弟,一切女人皆為姊妹。”佛後面又說了:“文殊師利!如來一切智,知一切;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無始已來無非父母兄弟姊妹,升降無常,迭為尊卑,如彼伎兒數數轉變,是故如來淨修梵行。”換句話說,佛是一切智人,祂不會像孔子說,入了太廟每一件事情都要問。因為 佛是一切種智成就之人,佛何止是知生,佛還知死,所以 佛的十號裡面,有一個名號叫作善逝。佛教跟儒教的區分有這麼大的一個差別。如果是外道不是修學佛法的人,說五教可以融合,那是外道,那個不過是一般凡夫的世俗見,那也就罷了;如果是身為佛法當中的出家眾,或自認為是佛法裡面的護持佛法的一個居士,他所說卻是認為宗教所談的都一樣,差別只是在於勸人作善事;或是說所謂所尊崇的主神不同而已,那就成為佛法裡面的一個外道邪見了。

圖片

佛教跟儒教的差別如此,孔子可以為了一個沒有意義的儀式繼續存在著,而願意每一個月來宰殺一隻無辜的羊。佛卻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一切眾生依於如來藏。“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這是 佛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的開示。佛告訴我們,因為眾生有如來藏,有這個第八識,能夠受燻、持種、根身器,出生眾生的這一個五陰正報身,乃至出生山河大地這些依報;有了舞臺,有了種種每一世不同的角色,在每一出人生的戲劇當中,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一世可能是夫妻,下一世可能是子女,後一世可能是朋友,後後世可能又彼此在天道,在畜生道輪轉。然而由於有第八識如來藏能夠記持業種,有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在各趣,而讓眾生有彼此之間的互動、有殺盜淫的惡行、有佈施、有持戒、有互相幫助的這些相應人世間福德的善行;可是這些雜染業,終是會讓眾生,在沒有辦法斷除我見乃至明心,乃至地地增上成佛之前,不斷地在人間、在三界六道輪轉;這樣子的輪轉,彼此之間,曾經互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在《梵網經》裡面,在講到菩薩戒的時候,甚至連殺父殺母之仇,佛都不允許我們去報,原因很簡單,為了這一世的父母,而去殺過去世的父母,乃至於為了這一世的兄弟,去殺過去世的兄弟,這在佛法當中,是沒有辦法去接受的,這也不是一個菩薩修行該有的行為。

從前面我們很簡單的,以一隻羊來為觀眾菩薩們去解說了:所謂的宗教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為善的,聽起來是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們要進一步去追究每一個宗教,它背後所隱藏的所謂對於終極關懷的主張,乃至相應於它的修行法門,則卻有所謂的天地懸隔、天壤之別。如果我們不是修學佛法的人,那您可以隨順一般人來講:五教可以融合,宗教都一樣,沒什麼不同,都是勸人為善。可是如果您稍微有深入佛法,您就要知道,唯一能夠讓眾生們出離輪迴之苦的,那是隻有佛法;而一切修行的入門,卻必須要從斷我見、斷身見開始。所以如果您真的自認是佛弟子,那您要記得一件事情:真正最平等的宗教就只有佛教!因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您信佛教、您不信佛教,您稱讚於佛、您修學佛法乃至於毀謗於佛,您殺人放火、您佈施持戒,您是狗、您是羊、您是豬、您是天人、您是富人、您是窮人、您是男人、您是女人、您是……一切的有情,您皆有如來藏。一切眾生的如來藏,一切眾生的阿賴耶識,皆是平等平等,都是無形無相無所住,都是自性清淨心;不因為您造善造惡,而能夠去染汙祂或是說讓祂潔淨,這個絕對的勝義清淨心,是一切眾生有情本來具足的。依於這一點我們說,佛教才是真正最平等的宗教,而佛教也依於它的殺盜淫妄酒,它對一切有情,也都是要有平等的一個對待的道理,絕對不會無故去傷害眾生的性命。

我們最後再引用《佛藏經》的一小段經文,來為觀眾菩薩們,看看 佛對於五教平等──以目前世俗人的一些說法,特別是一貫道的所謂道親們,我們看看 佛是怎麼樣來作關於這方面的一個評論與開示。《佛藏經》卷2,佛對舍利弗說:“說法比丘處在大眾,信樂法者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說外道嚴飾文辭;我久勤苦求是法寶,而此惡人舍置不說。” 佛的意思是說,當一個比丘,因為信樂佛法的這個居士,為他敷置高座;而這個比丘上高座了,處於大眾之間,他應該要為大眾講說清淨的能令眾生真正出離解脫生死輪迴的佛法,他卻舍佛正法而予以嚴飾──莊嚴矯飾的這一些文句,而所說的內容其實卻是外道法,佛說這樣的比丘,是惡人、是惡比丘。佛又說了:“舍利弗!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應演說外道語義,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復不名隨佛教者。舍利弗!說法甚難。如是說者,我說此人名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說法者命終之後,當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見是尼犍子道。何等為邪見?謂是地獄、畜生、餓鬼。”從上面這一段《佛藏經》文,菩薩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佛是不允許修學佛法的比丘們,上座之後為四眾弟子演說外道語義,佛說:上座而演說外道語義的這一些身披袈裟的、自認為佛弟子的這些比丘,祂不承認他是佛弟子,祂說他是邪見外道,而這些邪見外道,以後將會往生地獄、畜生、餓鬼。佛又說了:“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以上這些經文,並不是 佛在詛咒人,佛是如實語之人,當我們面對邪見外道,佛法的作法是:我們是消滅邪見,我們不是消滅外道。可是就剛剛我們所看到的基督教而言,很清楚的,當您面對不信奉耶和華的人,所謂的外道,他們是要去殲滅他的。佛法與其他宗教,有非常明顯的差別,絕對不可以妄自地來說:“宗教可以融合,一切宗教都一樣。”

大家認為佛教和基督教哪個說的是真理或究竟法?信願持名2021-02-02 11:52:07

星雲大師:佛法有五乘,你都清楚嗎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妙法蓮華經》

佛教將整個佛法歸納為「五乘佛法」,分成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像學校將學生分成五個年級。

最初的「人乘佛法」,與儒家相似;儒家的「三綱五常」和佛教的「三皈五戒」都有相通之處。「天乘佛法」就等於基督教,他們強調的十善、博愛,就像佛教的十善、慈悲。

像道家的出世、清淨無為,佛教就歸於小乘出世思想的聲聞乘與緣覺乘。佛教又把入世的人乘、天乘,與出世的聲聞乘、緣覺乘,共同合稱為「菩薩道」,總稱「五乘佛法」。其實,在「十方佛土中」,並不特別分別五乘的佛法,而是「唯有一乘法」,就是一個大乘法。

「乘」就是車乘,是運載的意思,表示佛法能運載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盤的彼岸。小乘如同腳踏車、摩托車,只能乘載一個人,假如是巴士、火車,就可以普載很多的人,這就是自他兩利的大乘菩薩道。

佛教儘管講五乘佛法,歸根究柢只有一乘法,就是以一個大乘佛法,普度十方眾生。

《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表示只有一乘法,能度盡無量無邊、無以計數的眾生,但心裡覺得實無眾生得滅度,足見大乘法心量之廣大。

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先泯滅我執及法執等二執,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相,能做如是想,就是契合佛陀的心意。

佛陀為了弘揚佛法,愍念眾生,依眾生不同的根器而宣說不同的教法。對大乘根器講說一乘法,對小乘根器講說小乘法……因此,做出很多的方便說,也才有所謂的「五乘佛法」,但最終目的仍是希望眾生歸向大乘佛道,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