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第五季《奇葩說》成功收官。陳銘獲得BBking個人冠軍,顏如晶隊拿到了隊冠軍。

奇葩說是一場以辯論為基調的綜藝節目,裡面隱藏著兩個大家心照不宣的規則:

1、不能說“不一定”。

2、拼命將自己觀點場景描述為普遍場景,並得到大家認同。

而後面的核心辯論技巧:維度!

《奇葩說》收視率高居不下,也正因如此。它用

“辯論+文化”

的方式拋開傳統娛樂節目語境,彰顯年輕人的個性內涵。 在流量娛樂名人扎堆的綜藝裡,它別具一格。

從節目矩陣方面引領視野躍升,收割了一大批追求思想深度的觀眾群體。

我們就先從第五季《奇葩說》決賽辯題是:

“我不合群,我需要改嗎?”

來讓大家親臨一場辯論背後維度解讀的思維盛宴。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

我們首先來拆解一下這裡面的維度都有什麼。

1、

:我是誰,職業(藝術家,社交家),年齡,狀態等維度

2、

合群

:什麼群?如何合?利益等維度

3、

需要

:需要不等於做(考慮成本和收益),型別,大小,誰的需要,判定標準(從不同的人來看,標準不一樣,個人或群體)等維度

4、

:怎麼改?改什麼?改行為,改規則,改拒絕的藉口?改思維等維度

辯題維度的拆解大同小異,一個辯題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對每個詞彙進行維度拆解,就得其辯論要義了。

寫文章、談判皆同理。通俗來說,就是用多個角度看問題,從維度的解讀得出觀點,可在接下來解讀的內容中一探使用維度的奧妙之處。

很欣慰,這是一道非常貼近生活的辯題,相當值得一辯。也相當值得一次解讀。

首先正方一辯,楊奇函就以

“忠孝仁義”

的典型個人辯論標籤進行了正方觀點的闡述,總體表現無功無過,精彩之處在於他語言的風趣,正如他自己所說,楊奇函確為一博學之人。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

忠孝仁義代表了4個常見維度,是整個辯題的維度。

從個人成長,父母家庭,社會影響再到國家興旺表達合群的重要性,進而詮釋出你不合群,你需要改的這一觀點。用層層遞進的真實的案例支撐起論點。勝在條理清晰。

反方一辯奶茶是第五季的辯論新手,成長快速闖到了決賽,一開口就指出對方沒詮釋我不合群4個字,只提到合群的重要性。重要不代表一定去做,這是邏輯的缺失,一辯對“合群”這一詞彙進行了另一維度的重新定義,表示只要找對群就沒合群一說。

接著從大機率的社會現象中提煉出如下兩個觀點來進行了辯論。

觀點一: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可以有選擇。

觀點二: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

進而對“做自我值得驕傲”這一價值觀進行了塑造,把觀點下的場景描述為普遍場景,讓觀眾產生共鳴,在邏輯和常理上站住了腳。贏得了觀眾認可。

但有著復旦大學老師背景的正方二辨熊浩,更善於的價值的打造。

他說,在文明時代裡,做自我固然值得驕傲,但並不崇高,熊浩說,中國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人有四重境界,最下面的是自然境界,之後是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是一覽眾山小,是無我的境界,才是最了不起的境界。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

你不與天地合群,不與群山相群,你不跟更大的那個世界合群,跟眾生去群,永遠在強調自己,這是青春期的價值觀,好像在說,我永遠不想長大。

這裡“群”和“合群”都有維度的切換,使用的相當有高度,雖是對“自我”的反駁,但無我境界在這裡確感生硬,因為推崇“無我”,這對於整個人類來說太強人所難了。

在辯論中,例項往往大於邏輯。

熊浩接著用親生經驗來說明其團隊因每一個人的“改變”最終讓團隊更加和諧美好的正方觀點。

美好固然是被嚮往的,但反方二辨趙帥並不贊同熊浩提出了的“改”,因為維度變了,趙帥說,只有傷害了自己或是集體才需要“改”。兩人都在搶佔“改”維度。

辯論的要點就是對辯題每個詞彙的重新定義,也是辯的入口,重新定義顯然就是維度的使用。

定義一:“

不合群”與“招人討厭”是兩回事

。不合群是酷,是一束微光,微光會吸引微光,不同的光點,這樣才有了世界的五彩繽紛。

定義二:

“不合群”與“不好合作”是兩回事。

不合群反而更好合作,因為充分配合的背後,是為了換取不合群的空間。

定義三:

“不合群”不比“合群”差。

人生是沒有什麼固定的統一的人生優質模板,每個人可以做一座孤島,這是自由。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

陳銘是這季的BBking,是正方三辯,發言相當精彩。

雖說很多網友評價陳銘此次辯論是在偷換概念,為自己服務。

他舉出了淘淵明的例子,提出淘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可以去改變自我,改變官場規則,改變群體,把辯題里人們認知的“改正”偷換成了“改變”,他在熊浩“改變自我”的維度後的提出了更多維度。

第二個便是“群”的維度切換。

陳銘的第二個觀點,他說反方二辯提到的“自我”是流動的,是在一個一個群裡形塑出來的,把群的定義改變了,讓群的定義昇華,“群”不再是一個小的群體,而是從你呱呱墜地起,國家、社會、家庭都是一個群,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是在群的來回互動中構建出新的自我。所以人是一直在變的。邏輯清晰,不虧為BBking,其實這裡有明顯的漏洞。

反方三辨顏如晶,反駁的也相當精彩,質疑對方的維度,把偷換的概念一一點破,切中要害,提出改變不是改正,改變是在正確意識形態下的調整路線,改正是發現錯誤後的撥亂反正,這簡直就是一場維度之戰。

在辯論中,例項大於邏輯,而常理更大於例項。

顏如晶用常理下手,人是群居動物,人是動物的時候要群居,以前是動物的時候,緊密在一起,現代科技快速發展,人不再像以往要群居,一個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

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是真的內心孤獨。

從美洲野牛的維度,用野牛為了不走丟只能看前一頭牛屁股的現實來闡明瞭不能一味的跟從,而失去了自我樂趣的論點。從朋友相聚的維度,來闡明一味合群,只會讓自己丟失內心的熱愛的論點。

其實辯論的精彩就在於每個詞彙的定義都是“不一定”,它是一種讓雙方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最後得到共同的認識和意見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斷舉尺子的過程,利用不同的維度來丈量議題的長度。同時在常理或邏輯上立住。最後剩下最長的那方便就贏了。

找到不同的維度進行論證是思維力的鍛鍊,也是人變聰明的一種有用途徑。辯論最大的意義就是培養人的思維能力。

那怎麼舉尺子,用哪種維度,這就是辯論能致勝的核心了。

《奇葩說》之所以延續到第五季依然火爆的原因,

一是它是一檔以辯論為基調的節目。

每期的辯論主題皆是網友熱議的話題,維度精彩,貼近生活,能引起大眾的共鳴。

二是其節目的創新性

。作為語言類綜藝節目,它結合了真人秀與脫口秀的內容,成功規避了傳統綜藝節目的俗套,使

節目更加具有思想性和互動性,觀眾在關注節目的同時,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認知,擴大了視野,最主要是節目引導觀眾積極參與辯題的思考,具有思辨性

,這就是《奇葩說》這檔節目創新的關鍵所在。

知乎上有一句點贊很高的話:

最優秀的往往都是不合群的。

薛教授曾經說過一個紅豆理論

,今天不合群的你是這個一鍋綠豆中一顆紅豆,但是也許有另一顆紅豆也在鍋的那頭等著,雖然找到彼此的機會是千萬分之一,但是心懷期許終將相遇。

轉發,就為了做一個優秀的人

走個迷宮看看你適合什麼職業,你從起點走到了哪個終點?

《奇葩說》辯論背後的核心技巧——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