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一起看下聖經中編寫的一些故事。

這些故事,雖然有些不可考證,有些誇大其詞。

但重要的不是真相。

而是它的內容背後傳遞的精神力量。

《聖經》經久不衰的原因,是因為它直到現在依然能帶給人們力量。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聖經說,猶太人的先祖是亞伯拉罕。

傳說:亞伯拉罕小時候,

家鄉的每個城市都崇拜一個不同的天神。

亞伯拉罕的父親用木頭或石頭製造出這些偶像,

並販賣給其他民眾。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某天,父親對亞伯拉罕說:我出去一會,你幫我照看下店鋪。

回來以後,他發現所有神像都被砸了,只剩了一個最大的。

父親說:你最好老實交代這是怎麼回事,不然揍你屁股開花。

亞伯拉罕說:跟我沒關係,是最大的神把其他的砸壞的。

父親說:你糊弄誰呢,那就是木頭和石頭。

亞伯拉罕說:對啊,那就是木頭和石頭。

父親無話可說。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這是對亞伯拉罕最早的關於一神論的記載。

一神論在現在看來依然可以有合理的解釋。

廣義上可以理解為:你只要信仰你自己想相信的那個神就夠了,

不管他是理性、理想主義、反叛精神、直覺、知識、科技、宗教等。

只要是你確定了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

就奔著內心的指引往前走。

這個指引在宗教裡就被稱為神諭。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亞伯拉罕故事2:

有天,上帝吩咐亞伯拉罕,

要亞伯拉罕用兒子獻祭。

到了祭祀的地點,亞伯拉罕毫不猶豫拿出刀子就準備殺掉兒子。

這時,耶和華的使者叫停了他。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把我準備的公羊拿走,作為祭品。

這個故事,不能從字面意思去解讀。

其實對亞伯拉罕來說,

他此時經歷了兩難困境。

就看他能否經得住考驗,

選擇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選擇。

不論自己做這個選擇的機會成本是多麼巨大。

是關於內心考驗的故事。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沒有定論,

所以你要能足夠篤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不會被其他聲音掀翻在地。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書中角色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人,是摩西。

據聖經記載,摩西的先祖在饑荒時期,從迦南逃到埃及。

又在埃及殺掉一個不人道的奴隸主後,逃離埃及。

在荒漠中,他和一名牧羊女成親。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有一天,他在放羊。

看見荊棘叢燒起來了,但是卻沒有燒壞。

他很好奇過去看,就聽到了聖音傳訊:

我看到了百姓在埃及受苦,我要讓你去見法老,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摩西說:您高估我了, 我哪有那能耐。

上帝說:我與你同在。

摩西說:我不行啊,嘴笨,您換個人吧。

雖然如此,但摩西還是去了。

因為他不甘心過眼下這樣的生活。

其實,所謂的神諭,全是自己內心的聲音。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聖經記載,在上帝的指引下,摩西引發了埃及十災。

到了第十災,摩西吩咐以色列人,把血塗在自己門框上,耶和華會保佑你,其他埃及人的長子,都被擊殺了。

可以看出來,摩西此人是一個天生的帝王之才、謀略家,他讓大家把血塗到門框上,可能是為了區分敵我,不殺錯人。

第十災後,法老允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摩西就帶領他們出了埃及,進入西奈曠野。

聖經記載,摩西帶領兩三百萬人在曠野中生活了很長時間,還清楚的記錄了沿途的路徑。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因為後來歷史學家考古,很多書中記錄的途經標誌都沒有找到。

這裡,很可能有誇張的嫌疑。

當然,在以前傳訊不便的情況下,因為越誇張越有利於傳播,而且誇張還能起到震懾敵人的作用。

參考咱們之前古人打仗的時候,就號稱幾十萬。

全是嚇唬人的。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資訊傳播不方便就像加了一層霧,有利有弊,有些人就會因時、因地制宜。

而且依然在精神層面上有鼓舞士氣的作用。

當時進入曠野也並不就是成功,雖然自由了,但如何生存仍舊是個難題。

聖經上說,上帝將律法授予摩西。

稱為摩西十誡,即上帝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可以看到十誡中上帝關心的,不是人如何對待神,而是人們如何對待彼此。

透過善待身邊的人,來榮耀神。

這個其實也很智慧了,一群剛自由的奴隸,

很容易做出點什麼不服管教的事情。

這樣沒辦法管理。

如果是藉由人人敬畏的上帝之口,讓大家團結友愛,

那可就能避免好多狀況。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另外,聖經記載,摩西帶領眾人到達迦南。

上帝卻不許摩西本人進入。

祂說,這裡是我曾允諾給你們的賜福之地。現在你看見了,但是你不能去到那裡。

於是,上帝的僕人摩西死了。

以色列再也沒有像摩西一樣的偉大先知。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這段話表面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最大功臣就該榮耀、權利加身吧,怎麼還不讓人家進去,用完就扔?

但這個故事也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摩西的一生所願是帶領眾人進入迦南。

現在他心願達成,而且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

在此生的使命已經達成的時候,

摩西是否享受榮耀加身已經不重要了,這是個有大格局的人。

知道體面的退出。

這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分享幾則《聖經》裡的小故事

我們不能只通過眼睛看世界,透過耳朵聽資訊。

得用頭腦思考,用心靈感受,才可能看到事物儘可能多的面相,才可能更理智客觀。

《聖經》雖然看似是一本宗教讀物,但那些故事可能都是禮物,

能不能拿到,全看我們怎麼解讀。

如同這世間的所有人、事、物。

有時候,換個視角或者增加思考維度。

就會發現:人生中的一切真是既複雜又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