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的語言表達思想,用思考的力量逼近真相。大家好,這裡是羊梨觀影之“看電影學阿德勒”系列節目第四集。

這集我要聊的是一部比較冷門的印度電影,叫做

《美好的人生》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並不高,只有7。2分。如果不是男主沙魯克·汗在中國的粉絲號召力,也許評分會更低一些。但我想說的是,忘了評分吧!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低評分,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

它是一部特別特別典型的、以阿德勒心理學和哲學為主題的影片

,關於阿德勒思想的“含阿量”甚至還要高於我這個系列前面所推薦的《嗝嗝老師》和《3個傻瓜》。

《美好的人生》有著不低的觀影門檻,它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關於阿德勒思想的基礎知識,最好是認真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這兩本書,或者看過我為這兩本書所做的那些拆書影片節目。

因為,在阿德勒思想體系中,有大量顛覆傳統價值觀和思維定式的論斷,如果是一個從來沒有了解過阿德勒體系的人,可能會感到震驚、難以接受。

受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限制,編導不可能對觀點展開詳細的學術化的論證,所以那些毫無阿德勒思想基礎的觀眾,就只能看到一個個的觀點,卻對它背後的支撐體系一無所知,就會懷疑電影是不是在灌雞湯?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精讀完了這些有關阿德勒思想的著作,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那麼對於電影中娓娓道來的一個個的思想的閃光點,就會大呼:英雄所見略同!

這部電影甚至在敘事形式上,都像極了兩本勇氣系列。

在勇氣系列中,青年在一個個夜晚拜訪哲人,展開辯論;在《美好的人生》裡,女主卡伊拉帶著重重心結和困擾,一次次拜訪心理醫生賈漢吉爾,被阿德勒思想體系中一個個的反常識理論衝擊自己固有的思維定式,在生活中嘗試做出改變,改善自己的處境。

這部小眾電影可謂《被討厭的勇氣》電影版,值得推薦!

在勇氣系列的最後,哲人對青年說:“到此結束吧。並且,今夜是最後一次會面。”今後的人生道路,以及路上不斷冒出的疑難困惑,需要青年藉由自己剛剛升級完成的人生作業系統去自主面對。在電影的最後,賈漢吉爾對女主精確無誤地表達了一樣的意思。

在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都有種感慨,這部電影說它是勇氣系列的電影版都不為過,甚至如果把片名叫做《幸福的勇氣》都毫無違和感。

整部電影中的思想閃光點如此之多,涉及人生中很多個側面的重大課題。篇幅所限,我這裡就拎出一個點來聊一聊吧!

女主人公卡伊拉是一個年輕、有才華的女攝影師,厭倦了拍攝零零碎碎的廣告片、MV,夢想著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但感情生活卻一團混亂。

她的生活中,從來不缺異性緣,卻很難保持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男朋友老是換來換去,還都是又高又帥的型,閨蜜們不覺得這有什麼,還挺羨慕自己,可自己卻深深地陷入不安,潛意識裡老是感覺自己的私生活是不是有些問題;當對方表白時,明明很喜歡對方,反應卻很冷淡;和男友分開了,很想念對方,卻又故作矜持不願意主動開口表達;感情中遇到一些齟齬,自己有些不爽,卻又隱忍不說,反而在別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地爆發……

她和原生家庭的關係也相當緊張:跟父母長輩完全無話可說,就連交談幾分鐘都特別困難。對於父母的關心,她的迴應也非常粗暴。這種粗暴,甚至會讓觀眾有點困惑:父母問她喜歡吃什麼做給她吃,為什麼她卻這麼不領情?

就這樣,陷入長期的精神緊張、失眠,連吃藥都沒用。

這部小眾電影可謂《被討厭的勇氣》電影版,值得推薦!

一個偶然的機會,卡伊拉發現有位心理醫生不是那麼地端著板著,看上去挺有趣的樣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了和這位賈漢吉爾醫生的心理諮詢。在一次次諮詢的過程中,慢慢將她童年時的經歷給勾勒出來了個輪廓。

原來她有過一段長期的留守兒童的經歷。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去了外地做生意,把她留給了外公外婆撫養。她一直盼著爸爸媽媽回來,不停地給媽媽寫信、寄出、寫信、寄出,每封信最後都會問同樣一個問題:媽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把我接走?就這樣差不多寫了有100封信,這個問題還是沒有答案。

有一天父母終於回來了,卻不是來和她團聚,還帶回來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弟弟。等到父母又要遠行的時候,她在無意間卻聽到母親跟外公說不可能帶著兩個孩子東奔西跑,只能帶著更小的弟弟走,必須將她留在外公家裡。

這讓她感覺自己被父母拋棄了,從此再也不給媽媽寫信,對父母關閉了心門,不再和他們說話,不再問他們問題。不抱期望,就不會有失望嘛!

後來,又過了很久很久,她已經上了小學二年級,成績不好留了級。這時候父母回來干預了,要把她接走。但她這時候已經跟外公外婆感情很深,不願意走了。父母卻再次違背了她的意願,強行接走了她。

​當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沒有來,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突然出現,武斷地干涉自己的生活,硬生生切斷了自己的感情羈絆。

這部小眾電影可謂《被討厭的勇氣》電影版,值得推薦!

在她看來,父母接她走不是因為愛她

,也不是因為父母對拋棄她感到內疚,而是因為她留了級,讓父母沒面子了,因此才開始干預。這種不被看見不被愛的感覺,讓她覺得委屈、憤怒。

重新回顧這段經歷,勾起了卡伊拉被拋棄和感覺不被愛的痛苦,她在賈漢吉爾醫生的諮詢室裡哭得傷心欲絕。

諮詢進行到這裡,卡伊拉為什麼會在戀愛中表現得這麼糾結也找到答案了。

阿德勒思想中的目的論告訴我們,

人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某種目的。因為這個目的,我們才選擇了這種行為

。雖然我們自己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卡伊拉總是率先結束一段戀愛關係,目的是未來避免再次面對小時候這種被拋棄、孤獨的傷痛,在被分手之前,主動分手離開他們,好像這樣就不會再受傷。

賈漢吉爾醫生說:“作為孩子,當我們悲傷想哭的時候,大人們會叫我們不要哭。當我們生氣時,他們會告訴我們‘給我們笑一笑’。你知道原因嗎?這樣家裡就能平靜了。當我們怨恨的時候,他們不允許我們這樣;當我們想要去愛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我們整個的情緒系統已經顛三倒四了,它無法運轉。悲傷、憤怒、怨恨,我們不被允許表達任何事。所以現在,我們怎麼能表達愛呢?”

這部小眾電影可謂《被討厭的勇氣》電影版,值得推薦!

看到這裡相信有朋友會疑惑:這不還是從原生家庭裡找原因的“原因論”嗎?這怎麼會是阿德勒思想呢?

在從前節目的評論區,也經常發現有朋友對類似問題混淆困惑,正好一併做個解答。

要知道,

阿德勒的目的論,並不排斥原因的成分

。相反,阿德勒本人也相當注重從諮詢者的童年經歷中去發現原因。

從童年經歷中分析問題成因,是心理學非常基礎的分析方法,無論是弗洛伊德派還是阿德勒學派,在這一點分析方法上是共通的;但是從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中梳理來的原因中,能分析得出什麼結論,就體現出不同學派的區別。

勇氣系列書中所說的“原因論”,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裡也被叫做“決定論”,就是童年經歷決定了你成年後註定會怎樣怎樣。

但阿德勒學派的“目的論”是,只認為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對你當今的狀態有影響,注意是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影響。你未來能怎樣怎樣,仍然由你做主,被你的目的左右,而不是被原生家庭的童年經歷左右。因為

“在刺激與迴應之間,人有選擇迴應方式的自由”。

正如影片中的賈漢吉爾醫生所說:“為什麼不能對這些恐懼說拜拜,一了百了?為什麼不對人生重新說一次‘嗨,你好’。我並不是說要你原諒你的父母,或者是不要生他們的氣,做你想做的。但我想說,就一次,

撤掉他們父母的身份看待他們,把他們當成普通人,就像那些總會犯錯的普通人,就像你我

。這些在童年的時候很難理解,但現在,作為成年人,至少你可以嘗試去理解。不要讓你的過去綁架你的現在,摧毀你美好的未來。”

這部小眾電影可謂《被討厭的勇氣》電影版,值得推薦!

如果是看過勇氣系列兩本書、或者是看過我從前《被討厭的勇氣》拆書系列第十七集節目的朋友,看到這段話時,相信一定會覺得心有靈犀並會心一笑吧!

關於原生家庭的分析,僅僅是這部影片中探討的一個側面。事實上這部影片的內涵極其豐富,思辨水平也極為厚重,一個個重要的心理學命題和人生哲學命題在對話和劇情故事的演繹中展開,沒有書上那麼繁複的論證過程,卻藉由主演們精湛的表演和電影的質感呈現得愈發直觀動人。

這既是一部以阿德勒思想為主題的電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其編導為同一人,就像影片中的女主卡伊拉一樣也是一位女性電影創作者。

電影出彩的不僅是思想深度,在電影技法的細節處理上也令我相當欣賞,尤其是處理情感關係的幾處段落,有種增之一分則太濃、減之一分則太淡的恰到好處的完美感。

看完之後還有一點深深的感觸就是:這是一部沒有壞蛋的電影,大家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包括女主卡伊拉自己、她的前男友們以及她的父母、朋友等等。然而,

即便在沒有遇到壞人的情況下,女主仍然陷入了嚴重持久的逆境。

經過前面50分鐘的鋪墊敘事,女主的這種逆境竟然一點都不違和不誇張,會讓我們覺得是一種很自然很合乎邏輯和情理的現象。

這些,不都像極了現實中的人生嗎?

最後,再次向各位喜歡阿德勒思想的朋友鄭重推薦這部電影,請大家不要錯過《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