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被傳為神一樣的人物,他到底有什麼非凡的政績功勞呢?南國途千里 2020-11-29

劉基,字伯溫,是輔佐朱元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謀士,被後人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偉人。民間對劉伯溫非常敬仰,遂留下一大批紀念劉伯溫的明清建築,如劉基廟、參政公祠、忠節公祠、盤古亭、辭嶺亭、武陽亭、劉基故居及劉基墓等。

傳說中把劉伯溫傳得神乎其神,認為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奇門六甲,無所不通;超常謀略,無人可比,等等。

民間關於劉伯溫的傳說雖有些太神了,但是,劉伯溫確實是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他對詩文尤為精通,水平極高,他的詩文古樸雄放,勇於抨擊官場腐敗政治,表現出對民間疾苦的同情,他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其《誠意伯文集》歷來為文人說推崇。

劉伯溫被傳為神一樣的人物,他到底有什麼非凡的政績功勞呢?

劉基與朱元璋(劇照)

其實,就歷史貢獻方面,劉基主要是以他的謀略思想而見長的。他留下了《郁離子》《百戰奇略》《賣柑者言》等謀略著作,是後世人們所喜歡閱讀的智謀典籍。

民間傳言劉基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節軍事諸葛亮,後世軍事劉伯溫。”人們常常把張良、諸葛亮、劉伯溫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謀略宗師。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稱劉基把劉基比作漢初的張良,稱劉基為“吾之張子房也”。他對劉基的評價極高,他說:“(劉基)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御乎一方。慷慨見予,首陳遠略;經邦綱目,用兵後先。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式克至於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

當代學者蔡元培評價劉基說:“時勢造英雄,帷幄奇謀,功冠有明一代。” (參看《一代偉人,名垂千古》《中國劉基網》2008-12-01)

劉基自幼天資聰慧,愛好學習,在他父親啟蒙教育下,他12歲考中秀才,被鄉間父老稱為“神童”。十四歲進入郡庠(即府學)讀書,從師習《春秋》,對這部儒家經典便能倒背如流,並能深解其義,能有獨特見解。十七歲,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劉基二十三歲赴元朝京城大都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

中舉志之後,劉基曾閒居幾年,後又在元朝為官,最後因對元朝腐敗昏聵政治不滿,辭官歸故里,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才應邀進入朱元璋佔據的應天(今南京),成為朱元璋的謀臣。

劉伯溫被傳為神一樣的人物,他到底有什麼非凡的政績功勞呢?

劉基畫像

那麼,劉伯溫進入朱元璋陣營之後,對於朱元璋統一天下,建立明王朝到底有什麼貢獻呢?

第一,獻謀積極抗擊陳友諒,以奇兵伏擊來犯之敵

在朱元璋征戰天下時,他身邊有兩位謀士對朱元璋的貢獻最大,一位是朱升,另一位是劉基。

在元末的亂局中,群雄並起,各方割據勢力都想搶奪天下,戰事頻發。在朱元璋率兵征戰天下的關鍵時刻,著名的謀士朱升為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根本性的戰略方針,使劉邦能逐漸強大起來。朱升的這一根本戰略,可以說是朱元璋的致勝法寶,沒有朱升,朱元璋只能像其他一般的割據勢力一樣,陷於戰爭亂局的掙扎中,很難有出頭的機會。

如果說朱升的貢獻主要是戰略性的策略方面,那麼,劉基性的貢獻卻是在於根據當時現實的戰局形勢所提出的有針對性、很實用的策略建議。

在朱元璋佔領應天(南京)之後,當時天下主要由三個強大的軍事集團分而據之,朱元璋以應天為戰略要地,著力於爭奪天下。當時,他有兩個強大的對手,一個是張士誠,他佔據通州(今江蘇南通)、常熟、松江、常州等地,定都於平江(今江蘇蘇州),成了江南一帶強大勢力集團;另一個是陳友諒,他佔領安慶、池州、龍興(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撫州、贛州、信州(今江西上饒)、襄陽等地,在太平(今安徽繁昌、蕪湖一帶)稱自稱為皇帝。

在這兩個軍事集團中,陳友諒是比較強大的。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陳友諒攻下太平,並在那裡後建國稱帝。當時,陳友諒殺了太平的守將花雲,並斬了朱元璋的養子朱文順,自以為能佔領天下的一定是他,他感到自己兵力強大,因而狂妄自得,不可一世。只是,他在張狂時並不糊塗,他深知他稱帝之後,其首要的對手是佔據應天的朱元璋,因而,他聲稱即便沒有平江的張士誠的支援,他也可以獨自擊敗朱元璋。於是,他調集了在當時勢力最強大的水師,沿江而下,朝應天進發。陳友諒咄咄逼人,直接要找朱元璋來決個高低。

陳友諒強大的水師直逼應天,這給佔據應天的朱元璋以巨大的威脅,在實力上,特別是在水師力量的對比上,當時的朱元璋勢力集團相對於陳友諒來說是處於相對弱勢的。危機來臨,對於如何應對陳友諒的進攻,朱元璋身邊的文武大臣都感到很緊張,一時沒有統一的應對策略。文臣武將各有各的建議。

有人提出計策,建議朱元璋避敵鋒芒,出兵繞到敵後,收復太平,讓陳友諒回師救援,以遏制陳友諒對應天的進攻之勢;而有人則表示,請朱元璋親自率主力,在應天城外主動應敵,與敵硬拼。

這奇襲和硬拼的計策,朱元璋都沒有采納,他心裡清楚,陳友諒的勢力是比較強大的,敵軍來攻,銳氣正旺,若與之決戰,勝算不大;而要突襲太平城,也並非易事,太平城城牆堅固,易守難攻,當時花雲和朱文順守城,並陳友諒一舉攻陷,表示陳友諒的實力是很強的,若此時率軍突襲,一旦久攻不下,便會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境。此時,還有人主張與陳友諒講和,甚至暫時歸順陳友諒,認可他的皇帝稱號。朱元璋一時無計可施,猶疑不決。

就在這危急時刻,朱元璋看到剛進入他陣營不久的劉基沉默不語,便詢問他有什麼好計策。

劉基剛剛入夥,資歷淺,他不想駁眾臣的面子,見朱元璋主動詢問他,他有底氣了,於是,他便積極地毫無客氣地提出了他的建議:“對主降者和欲逃者,應先殺之,以定軍心,鼓舞士氣!”眾臣默然,被他的嚴厲主張鎮住了。

劉基繼續說:“陳友諒劫主稱帝,驕橫跋扈,旨在攻陷下應天。今敵軍順江東下,來勢兇猛,士氣正盛,威風凜凜,欲以其氣勢威嚇我軍,逼迫我退讓。我軍絕不應示軟,而要針鋒相對,竭力抗敵,方能獲勝。”劉基的一席話激起了文武大臣的勇氣。

劉基見眾臣的注意力被集中起來了,他繼續說:“兵法雲,後發制人,因而勝之。陳友諒雖率悍將驕兵,但乃千里來犯,既屬不義之師,又因長涉而疲憊,我軍以逸待勞,後發制人,可用誘敵之計,以奇兵伏擊來犯之敵,必能取勝。此戰事關全域性,需竭盡全力,擊潰敵軍。”(參看忝任《劉基評傳》)

朱元璋仔細聽完劉基的分析和建議,他感到劉基的計策頗有道理,遂堅定了抗擊陳友諒的信心。於是,朱元璋接受了劉基的建議,排兵佈陣,迎戰陳友諒。

首先,朱元璋令元庭歸降朱元璋的水寨元帥康茂才修書一封給陳友諒,表示看不慣粗俗的朱重八,原作內應,協助陳友諒逮住朱重八。陳友諒曾與康茂才有交情,且送信的是陳友諒的舊部屬,於是,雙方約定,在江東橋相會。陳友諒早知江東橋是一座木橋,他放心率戰船進擊,因為他心裡想,即便康茂才有詐,他也不怕,他的戰船可以撞破木橋,長驅直入。可是,陳友諒上當了,江東橋已被李善長拆了改石橋,是堅固的防守壁壘。

其次,朱元璋召回了在外征戰的徐達、常遇春,率軍與應天的守軍互相配合。接著,朱元璋令馮國勝、常遇春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伏於石灰山側;令徐達率精銳部隊於南門外集結,令楊璟駐兵大勝港,令張德勝、朱虎率領水師出龍江關外,各路軍做好應敵準備。

陳友諒率兵逼近江東橋,見該橋已變成了石橋,且不見康有才的身影,他知道中了康有才的詭計了,他不敢闖堅固的石橋,於是,他便在龍灣上岸,想從陸路去突襲應天,抓住朱元璋。可是,龍灣恰恰就是朱元璋、劉基所設伏的誘兵之地,是一個設好的伏擊圈。

陳友諒的部隊進入了龍灣,該地狹窄起伏,陳友諒計程車兵擺不開陣勢,船上計程車兵還沒有能全上岸,前面已經積壓在一起了。此時,馮國勝、常遇春等率伏兵趁敵軍混亂時迅速出擊,陳友諒的軍隊在混亂中很快被擊潰,已上岸進入伏擊圈的回不了船上,多數成了俘虜,而剛登岸的急忙撤回船上,快速逃竄,此時潮水又低,慌張中大船被擱淺,朱元璋的各路伏軍盡出,陳友諒的兵將們有被斬殺的,有當了俘虜的,有掉進水裡被淹死的,全軍潰敗,死傷無數。陳友諒率領親信將領,乘快船逃走了。朱元璋不僅抓捕了很多俘虜,而且,還得到了數百艘戰船。

劉伯溫的積極應對,伏兵奇襲的策略讓朱元璋在應天保衛戰中大獲全勝,他不僅成功地守住了應天城,而且還乘勝追擊,趁陳友諒兵敗潰逃而無力防守時,成功收復了太平,搗毀了陳友諒的老巢,改變了實力對比狀態,使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的爭鬥中開始佔據優勢。

劉伯溫被傳為神一樣的人物,他到底有什麼非凡的政績功勞呢?

劉基畫像

第二,提出“先陳後張”的策略,滅了陳友諒,逼張士誠自盡

應天保衛戰之時,陳友諒遭受重創,但是,原本陳友諒的實力比朱元璋就高出很多,雖然其兵力有比較大的減弱,但是,其戰力還是不可小視的,即便是在應天受損,陳友諒的實力仍比下游的張士誠要強。

此時的局勢,朱元璋已經擁有了更強的實力,開始由戰略防守轉向戰略進攻。當然,他所面對的強敵仍然是陳友諒與張士誠。

那麼,面對著強弱有所不同的兩股勢力,該如何用兵呢?擁有進攻實力的朱元璋該優先進攻哪一股敵人呢?朱元璋身邊的文武大臣對此的意見分歧很大。

朱元璋身邊的臣僚中多數人認為,在當時張士誠實力比較弱,他佔據在長江下游的平江及江南各地,朱家軍如果沿江而下,進擊平江,要打敗張士誠相對比較容易,俗話說:“軟柿子好捏。”先對弱勢敵人下手,勝算比較有把握。而陳友諒雖經歷了應天敗局,但他的實力仍是比較強的,若是朱家軍山江而上,去追擊力量相對比較強的陳友諒,若是相持不下,一旦張士誠來攻應天,便將受到兩面夾擊,這是非常危險的。

朱元璋根據當時的局勢,也是比較傾向於採用這一策略,先打擊陳友諒。

可是,劉伯溫卻不贊同朱元璋和他的多數臣僚們的看法,他提出了與他們完全不同的征戰策略。劉伯溫向朱元璋闡述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張士誠雖在平江建都,成江南霸主,但他生性怯弱,胸無大志,只想著固守江南,自守自保,絕不會主動出兵應天的。對於張士誠這樣固地自守的一方強主,不足為慮,現在沒有必要出兵去對付他,以後再慢慢收拾他。而陳友諒就不同了,他實力相對強一些,而且他素有野心,一直想搶奪天下,如今佔據長江上游,正虎視眈眈地盯著朱家軍,又想報應天兵敗之仇,直接對應天構成很大威脅,如果朱家軍率兵下江南,去打擊平江的張士誠,陳友諒必定會趁朱家軍離開應天時,從長江上游揮師東下,乘虛進攻應天。所以,先追擊陳友諒,張士誠未必定敢輕易來犯應天。

基於以上的分析,劉伯溫極力主張,優先除掉陳友諒,這才是上上之策。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的平江勢力,便將獨力難支,其生死存亡,必然由朱元璋來決定。屆時,找機會滅掉張士誠,便能清除兩股強敵,之後,便能揮師北上,橫掃中原大地,成就帝王大業。

這就是劉伯溫所提出的“先陳後張”的作戰策略,朱元璋對劉伯溫的這一策略非常贊同,他不再猶疑不決了,立即決定採納劉伯溫的建議。據說,劉伯溫留下了《時務十八策》,是劉伯溫給朱元璋的策略建議,如果還能找到《時務十八策》,這“先陳後張”的建議一定是其中的重要計策。劉伯溫的這一高瞻遠矚的計策堪與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策略相媲美,都是助朱元璋平定列強、奪取天下、建立明王朝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謀略。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依照劉伯溫的戰略計策,親率水陸大軍沿長江而上,開啟了他西征陳友諒的關鍵戰役。朱家軍先是進攻安慶,但安慶防守嚴密,久攻難下。此時,劉伯溫已經知道,陳友諒是以重兵在駐防安慶,而他在應天之戰後所佔據的新巢穴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必定成兵力很弱,於是,劉伯溫向朱元璋獻計,建議暫時放棄對安慶的圍攻,率兵繞道去攻擊江州。

果然不出劉伯溫所料,江州兵力很少,在朱家軍精兵的猛烈攻擊下,江州城很快就被攻破了,陳友諒戰敗,不敢久留,率殘兵逃到了武昌。此時,陳友諒營寨中的將領們已無心再戰,其鎮守江西部將、行省丞相胡廷瑞秘密聯絡朱元璋,表示若朱元璋能讓他保留其所率軍隊,他願意歸降。朱元璋立即答應了胡的條件。胡廷瑞一降,引發了連鎖反應,江西境內很快成了朱元璋的屬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小明王韓林兒在安豐被圍,朱元璋北上救援,陳友諒乘機反撲,突襲洪都,力圖奪回江西,洪都守將朱文正拼死抵抗,陳友諒久攻不下。陳友諒撤兵至鄱陽湖。

此時,朱元璋見決戰的機會來了,他率主力赴鄱陽湖,與陳友諒在鄱陽湖鏖戰,雙方拼死廝殺,皆死傷慘重。戰局到了關鍵時刻,劉伯溫及時向朱元璋獻策,建議派重兵扼守鄱陽湖四周出口,把陳友諒困在湖內。陳友諒被困鄱陽湖,糧草接濟不上,只好率兵四處突圍,但皆被堵殺,陳友諒在突圍時戰死,徹底結束了他的皇帝夢。

陳友諒的殘兵見主帥已死,立即大潰敗,朱元璋很快平定了陳友諒的領地,留下將領鎮守江西之後,他班師迴應天。不久,朱元璋揮師沿江而下,於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攻陷了張士誠的都城平江,張士誠見平江已淪陷,無路可逃,遂自縊身亡。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朱元璋的多次關鍵戰役中,都是因為劉伯溫的獻計獻策才轉危為安,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朱元璋之所以能擊敗陳友諒和張士誠,不要是歸功於劉伯溫的妙計良策,劉伯溫是朱元璋在重大戰役關鍵時刻的第一謀略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