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影響了多少人?如何看待這個樂隊?一路有家駒2019-08-15 05:46:44

不請自來。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一路有家駒。

———

如果能夠一輩子待在安全區裡,外面的風浪和危險永遠進不來,是不是很愜意呢?乍一聽似乎很令人神往,可別忘了,在隔絕風浪和危險的同時,外面的新鮮和機遇也一併被阻斷了。窩在安全區內,的確能獲得安逸,但同時也丟掉了無限可能。

玩過網路遊戲的朋友肯定對“安全區”一詞不陌生,只要躲進安全區,玩家就不會受到任何攻擊,裡面是一片絕對安全的樂土。在遊戲的世界裡,設定這樣一塊樂土自然容易,但現實世界中,絕對安全的區域並不存在。

有一部電影叫《加勒比海盜》,裡面有一個天不怕地不怕永遠在冒險的傑克船長。在這位神經質的船長眼裡,洶湧的波濤、猛烈的炮火和各種駭人的傳說只是一種遊戲,於他而言,穿梭在危險中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就像傑克自己說的那樣:“我不想知道我生命的終點在哪裡,我寧願活在永無止境的未知謎團中。”懷著一顆自由之心,駕著心愛的黑珍珠號,去探索未知海域的奧秘,才是生命的最大意義。

總聽到身邊有人說《加勒比海盜》不好看也看不懂,畫面陰暗潮溼,一群髒兮兮的水手湊在一起打鬧有什麼好看?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理解冒險的價值是什麼,更不會明白“在路上”這三個字有何意義,因為喜歡冒險和創新的人永遠是少數。

跟不少歌迷曾深度探討過Beyond樂隊的影響力和黃家駒精神。30餘年過去了,Beyond的威力不衰不減,歌迷數量仍在不斷增加,實在是令人稱奇的現象。不僅各種綜藝節目和影視劇裡經常出現Beyond的歌,而且很多樂隊和歌手也深受家駒的音樂精神感召。

關於Beyond長盛不衰的原因,你一定能說出好幾項,比如時勢造英雄、作品魅力、堅持夢想、崇尚自由、真誠純粹、胸懷世界等等,在成蹊看來,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那就是各個時期的Beyond都在不斷衝出安全區!

他們從不留戀安全區的愜意,內心始終憧憬著未知的遠方,敢於衝開一切,敢於接受新挑戰。

身為樂隊的隊長,雙子座的黃家駒對Beyond影響極大,他的一生,是不斷逃離舒適區不斷融合向前的一生,毫不誇張地說,正是他一手塑造了這支傳奇樂隊的精神基因。

在1983年之前,家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區,家人對他玩的音樂不認可,身邊朋友的樂隊不斷解散,和鄧建明組建的NASA樂隊亦前景堪憂。在主流樂壇看來,他們只是不成氣候的“散兵遊勇”。

談安逸是奢侈的,此時的家駒更像是一個行走在鋼絲上的人,隨時可能放下吉他找份工作了此一生,之所以苦苦堅持著,全憑一腔熱愛。 第一個安全區出現在1983年。

隨著在郭達年舉辦的吉他大賽上一舉奪魁,Beyond樂隊的雛形也基本浮現。

在地下音樂圈子磨礪了幾年,加之新斬獲的冠軍頭銜,家駒算小有名氣了,也擁有了少量支持者,都是對西式搖滾樂比較青睞的樂迷。人數雖然不多,但總算是有了固定的粉絲。

對家駒來說,無論是做一名樂手,還是繼續創作小眾的藝術搖滾和前衛搖滾,都是可以的,雖然發展勢必艱難緩慢,但至少兩條路都走得通。

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安全區,維持現狀的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但出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成員們吃飯也會成問題。 家駒當然不滿足於如此的現狀,他有更大的抱負和追求,他想讓更多人聽到Beyond的聲音。

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賞識,跳出第一個安全區,實屬無奈之舉。

1985-1987,第二個安全區到來。

如願簽約,有了唱片公司的運作宣傳,Beyond的歌迷數量開始增加。

《再見理想》、《永遠等待》和《亞拉伯跳舞女郎》幾張專輯推出之後,Beyond已經積聚了相當高的人氣,樂隊在出席一些演出場合時,歌迷的熱情十分高漲,甚至可以說瘋狂。不僅香港,臺灣也有了一些Beyond的追隨者。

這一時期Beyond的作品,風格另類,樂器夠硬,編曲精緻,異域風情,讓人聽起來就像走進了一條長滿奇花異草的小徑,蜿蜒而幽深。不僅老歌迷喜歡,就連剛接觸這些歌的新歌迷也倍感驚喜。

這時的安全區明顯比第一個要大了些,假以時日的話,一定能熬出頭。沿著這條小路走下去,既可以保持自身較為獨立的風格,又能慢慢積累粉絲開啟知名度。

當然,唱片公司是不會認可的,因為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畢竟在當時的香港,此類作品依然小眾。家駒也明白,照這樣發展,不僅Beyond無法得到大眾認可,作品無法普及開來,而且唱片公司也會逐漸停止對樂隊的投入。

跳出第二個安全區,不得已而為之。

最大的安全區,1988-1991。

風格繼續軟化,旋律貼近流行,家駒與隊友們終於迎來了人氣的爆發期。

記得有樂評人說,紅了之後的Beyond更像是一隻普通的電聲樂隊,完全喪失了自身的稜角。對於那些連歌曲都沒聽全就為一支樂隊定性的樂評,成蹊向來不屑一顧。

既不談早期佳作,也不說日本和三子時代的經典,只講Beyond最火的那幾年,歌曲質量依然不俗,而且是極其珍貴的存在。除了廣為人知的流行搖滾作品,幾乎每一張專輯裡都有新嘗試新突破,尤為難得的是,家駒的創作視野超寬,作品也頗具內涵。

再者,與Beyond同時起步的樂隊多不可數,但絕大多數都銷聲匿跡了。變通不是投降,變通是為了先活下來。

Beyond紅了。唱片銷量有了起色,樂隊成員越來越多得出現在電影、代言、商演等場合中,乏味的應酬也接連不斷。有多忙呢?經常忙碌到沒有時間創作新歌。

這是一個巨大的極舒適的安全區,只要持續創作一批偏流行的情歌,唱片銷量還會繼續走高,臺下女歌迷的尖叫聲還會增大,憑藉唱片版稅和演出費,做到吃喝不愁名利雙收貌似很輕鬆。

鮮花和掌聲的確是好東西,但不一定所有人都這樣認為。家駒明白,安分和妥協是提升藝術的死敵,眼前這個碩大的安全區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洞窟,任何人走進去都會迷失心智。

受不了娛樂圈的種種虛偽,受不了規則和束縛,更受不了一個音樂人漸漸疏遠音樂。於是,家駒決定放棄這一切已經到手的成就,再次跳出。

這次,他選擇了日本,令他沒想到的是,日本並沒有他理想中的藝術安全區,而且這一去,他再也沒能回來。

1993之後,三子時代的安全區。

許多以前不瞭解Beyond的人,透過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知道了黃家駒和四子,隨即他們的作品也被大量傳播。

家駒的離世,不僅震動了樂壇和歌迷,也讓黃貫中、黃家強和葉世榮走到了音樂生涯的十字路口。

究竟是延續家駒時代的風格,還是做出三子自己的特色?相信三人一定有過商議或爭論。關於這一點,《二樓後座》專輯的表現最為明顯,在懷念家駒延續四子旋律特點的同時,他們也在進行著新的嘗試,只是嘗試的幅度不敢太大。

很多歌迷都希望三子就該停留在四子的輝煌時期,像《二樓後座》這樣蠻好的,多發幾張懷念家駒的唱片,再把家駒生前的小樣demo製作完成,一定會有很多人買單收藏。

三子卻有不同意見。他們是最懂家駒的人,他們更明白家駒希望樂隊如何發展。於是1995年,在祭出《SOUND》專輯後,外界看到了全新的Beyond。

將貌合神離的三子末期歲月暫且擱置,1994年之後,Beyond在音樂上的表現是驚人的,他們幾乎打破了唱片公司和大眾審美的所有限制,固執地遊走在重金屬、另類搖滾和電子音樂等流派之間,以高度自我的姿態對待藝術,好歌頻出。這一時期的Beyond,不太像是唱片公司的簽約樂隊,而更像是獨立音樂人。

三子繼承了家駒的遺志,可惜大部分歌迷對此視而不見。他們繼續完成著跳出安全區的壯舉,不妥協不賣苦不怨天不止步,他們令Beyond的氣質和精神得以儲存並順延。

如果家駒一直留在香港寫情歌沒有去日本,如果三子在家駒走後真的只是吃老本,也許今天“一路有家駒”這個平臺根本就不會存在。

生命本就是一場冒險,貪戀穩妥才是最大的不穩妥。藝術更是如此,沒人知道這次試驗能否成功,但如果不去試驗便永遠也不知道結果。

庸者在原地打轉默守陳規,勇者在路上前行創造奇蹟。你會選擇做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