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談論過關於Te與Ti所使用的邏輯之區別。筆者見過有人說,Ti用的是演繹法,Te用的是歸納法。且不說這種看法正誤與否,若要弄明白一個問題,最基礎的工作其實是先理順該問題中所涉及的重要元素究竟是什麼。具體說來,本文最首先應當陳述的便是歸納推理 (Inductive reasoning)與演繹推理( Deductive reasoning)之區別。

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是從許多個別事例中推理出一個較具概括性的規則。

它包括

完全歸納法

不完全歸納法

。完全歸納將研究物件都一一考察到了(數學歸納法)。而在現實中,由於需要面臨更龐雜且不可窮盡的物件,使用得更多的實際上是不完全歸納法。

不完全歸納法又分為兩種:

簡單列舉法

:例如從“金”和“銀”都導電,推測出“所有金屬都導電”這一結論。

科學歸納法

:依據某類事物的部分物件都具有某種屬性,並分析出制約著這種情況的原因,從而推出這類事物普遍具有這種屬性。 基本方法有,求同法,求異法。

關於不完全歸納法,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過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

火雞問題

在火雞飼養場裡,有一隻火雞發現,第一天上午9點鐘主人給它餵食。

然而作為一個卓越的歸納主義者,它並不馬上作出結論。它一直等到已收集了有關上午9點給它餵食這一經驗事實的大量觀察;而且,它是在多種情況下進行這些觀察的:雨天和晴天,熱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記錄表中加進新的觀察陳述。

最後,它的歸納主義良心感到滿意,它進行歸納推理,得出了下面的結論:“主人總是在上午9點鐘給我餵食。”

可是,事情並不像它所想像的那樣簡單和樂觀。在聖誕節前夕的上午,主人沒有給它餵食,而是把它宰殺了。

火雞問題所引發的反思並不是要人們放棄歸納法,而是需要警惕在歸納過程中的“

以偏概全

”。錯誤的歸納其實是相當於在不可控的情況下,被動抽取了樣本,然後由於

樣本量過少

,或是由於

樣本分佈不均勻(偏離靶心)

導致了樣本

有效性減弱

簡單的說就是,

前提

本身就已經

不太牢靠

了,結論失誤基本已成定局。

不完全歸納法的思路和統計思維有類似之處,統計最大的優點是“講效率”,因此可以節省大量成本。而一個人在使用不完全歸納法的時候,若能銘記自己取樣時可能碰到的若干瓶頸,也就不至於像火雞那樣得出錯得離譜的歸因了。

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注重

感覺與經驗

來積累知識,而演繹推理從

已知推匯出事物的未知部分

其具體型別主要有,公理演繹法(依據公設進行推理),假說演繹法(依據假說進行推理),定律演繹法(以某種普遍規律或是經驗規律為前提進行推理),理論演繹法。

在使用演繹推理時最重要的點是,

大前提要對

公理演繹和定律演繹在這方面所面臨的壓力很小,但是在我們運用假說演繹時,假說本身的正確性會顯得至關重要,就算推理邏輯脈絡沒有問題(相當於解題的過程正確),但是前提(假說)錯了,最後結果也不可避免是錯的。

一言以蔽之,

演繹推理

是從前提推導結果,從一個核心去輻射到表層,從DNA去畫出對應的細胞。

歸納推理

是從外圍推導核心,從結果上溯原因,從細胞壁一路深挖到細胞核。

坦率的說,我個人認為這兩者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準確來講,在構建一套體系之時,這兩者我都會用到。

舉例:構建“看

識人”體系

該體系的骨架在於“一個人的

能和他的

性格

吻合”這一核心前提。透過從一個人的臉(外圍果)辨認出他的性格(上層因),從而基本可以做到

識得此人

初期建模:需要大量可靠的人臉資料(可靠的意思是,人臉對應的性格需要是已知的)

總結共性:用

歸納法提煉出相同性格人的臉部特徵相似之處

(例如臉部表情,神態,眼神)

驗證:用總結出來的核心面部特徵,去驗證新面孔的性格,驗證成功(與對應性格匹配)則視為有效經驗(Si)。

過程輔助:最難的地方在於,初期的時候,判斷一個人性格的準確度需要依賴大量除了“臉”以外的資訊,例如語言風格,行為習慣等,而陌生人能提供的有效資訊略少。

因此初期建模進展會很緩慢。

該體系看似是從“臉“歸因到”性格“,其實卻不僅僅是從”臉“歸納到”性格“,一開始的時候,觀察者需要看的是一籃子的資訊”臉“+”語言方式“+”服飾“+”愛好“+……=”性格“,只有在熟練之後才能進行單線操作,做到僅以“臉”推其“性格”。

在使用歸納法的時候,筆者是不挑外圍資訊的(嗯,此時的我飢不擇食),凡是覺得有所聯絡的資訊點皆會考慮(甚至會考慮聲音),因此”看臉識人“只是

模型建好

了之後的

最後一步

,就像是一個軟體已通過了測試,只等著你的使用(將臉輸入,得出性格的型別),至於程式是怎樣run的,那並不是你在使用它的時候需要關心的問題。如果出了bug,再進一步修理完善即可。

系統版本:目前還沒有最終完善(處在不斷更新中),但不影響使用。

需要時間:若干年。也許高手建模只需要幾個月?原諒我是個凡人。

以上可知,使用歸納法所需要的

工作量其實是巨大的

(即便是已經用統計法節約了大量成本之後),它有時候需要源源不斷的花費幾年的時間。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外圍對應的資料總是琳琅滿目的洶湧,用個比喻就是,金字塔只有越往上走才會越精巧,底部都是些粗重的石塊,而搬磚的時間,總是佔據大部分的比重。

因此從時間的維度上來看,筆者使用歸納法的時間反而更多些。使用歸納法的時候就像是在長年累月的搬磚,而只有建造好金字塔之後才能輕鬆的演繹(這感覺太美妙,演繹的速度很快,有一種千里目的感覺,像在飛)。

小結:歸納=長年搬磚。演繹=一目千里。兩者一體,先辛苦,後享受,形容其是破繭成蝶也不為過。

不肯搬磚或者不喜歡搬磚的人,堅持不了太久,也就沒辦法真正掌握Ti。

至於Te,個人認為它主要是運用在達成目標上,

和歸納與演繹的關係並不大

比如“怎樣自拆自卸並組裝一臺洗衣機”,又或者“如何修理壞了的門鎖”(這兩件事筆者都做過)。

Te採用逐層倒推的方法上溯到可以解決問題的那一層原因即可,不需要過多的追求因果

,也不需要複雜建模,筆直的幾步邏輯推導即可完成任務。

也就是說,雖然Ti和Te都帶T,但Te是一個很顯化的功能(甚至比Fe還要具象),它是一種執行,而非建模,就好像一臺機器人,可以去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但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需要用到Ti,不需要演繹也不需要歸納。程式已寫好,只要去完成就可以了。實際上,Te跟Se的頻率更靠近些(這二者其實才是鄰居)。當然,沒有Te,許多現實中的事都無法完成(例如打掃衛生,投籃進球),沒有Te諸位基本上可考慮永居象牙塔中不必出門了。

最後我想說,

歸納法和演繹法對於Ti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運用的不好的歸納與演繹,而不存在演繹優於歸納這一說。

雖然,初期的Ti使用者因為運算精力有限,會習慣使用演繹法推導(例如使用公理演繹法,其大前提是現成的,無需費力取得,這個時候不需要自己去建模,相對來說會輕鬆許多),

但是一旦與龐雜的現實接觸,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歸納法來精煉分析出各種新核心點,這些核心點最終指向一個方向,一個塔尖

因此想要發展Ti的話,諸位需要克服懶惰的習性(堅持努力搬磚),多多反思以及拷問每一層因果環節,也許有一天就能站在塔頂把這世界看得清楚明瞭真真切切了。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