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部頒佈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確立了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並重的課程性質,強調以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的課程任務,從學習策略訓練、文化意識培養以及教學設計和評價等角度進行了詳細闡釋,對小學英語教師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英語閱讀時幫助小學生達到《新課標》總要求的重要途徑,《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畢業生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新課標》指出,基礎階段英語學習主要是為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新課標》還強調,鑑於語言學習需要大量輸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和學習渠道的多樣性,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注意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注重學習策略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滲透跨文化意識。

同時,英語課程的評價要儘可能做到評價主體、評價形式及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評價過程中應依託平時教學內容,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為主要目的,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而不宜採用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