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王子強愛吃肉2019-04-27 11:42:23

謝邀,我談一些我的認識。

其實這個答案可以用一句古語,且意思是誤解後的意思。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原意大概是指祭祀時供奉的食物要比平時更加追求精細,處理得要到能達到的極致。具體的意思可以知乎搜尋關於這句話專業的註釋。

由於中國很多的飲食文化來源就是祭祀食物,當祭祀食物漸漸能進入尋常百姓家,食物便隨著文化一起流傳並發展直至今天。所以,我們的食物根源裡的發展原動力,所謂的精和細佔據很大的比重。

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能得到一些思路,中國人對於食物崇尚精和細,不論是紛繁的食材來源,還是高超的烹飪手法,抑或是化繁為簡的擺盤,又由簡化繁的花雕。其中,食物的昇華之路,便是廚師勞動賦予的附加值。不論是崇尚華麗的官府菜和宮廷菜,還是崇尚藝術感的粗食簡食,精和細貫穿食材到食物整個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認為,食物的獨特美學就在於精和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儀式感被賦予,人們也就得到了除了提供營養物質本身之外的食物能給予人更多的享受和滿足。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知乎使用者2019-05-01 07:21:04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

來說個不一樣的,每一種食物都有一種獨特的特徵,這些特徵就是獨一無二的美學。

世間萬物,各有千秋,相同的食物也因為生產的地域、時間長短、土地情況,有不同的反饋在食物上,所以說吃貨都是吃在食材上。

城市裡沒有收穫食物的經歷,在一點點看著長大,一滴滴的汗水,匯成情感,食物都是有情感的,哪怕只是生長在山谷裡的野果,都是歲月的沉澱。

相反放在桌子上的菜餚,只是一味填肚的食物,但背後的故事,讓食物的味道更加豐富。

從海島農村出來的我,珍惜每一處食物的獲得,在烈日灼炎下的辛苦,感嘆食物的不易,人生的艱難。混合著經歷品嚐食物,使味道多了層次。

一直反感太多的調味,掩蓋了食物本身的滋味,就像是真相被掩埋,有一種想扒開來的願望,儘管嘗過的食材不是很多,但喜歡感受食材的春夏秋冬,而不是價格。

自認,食材真正意義上的美,不只是口味,不只是營養成分,不只是盤子裡的美觀,而是實實在在的背後的故事。

一名年僅8歲的小孩,拎著10斤重的地瓜幹參米飯,給土地上勞作的父母送飯,並不是小孩只送飯,而是嫌小孩幹活慢。

同樣一個8歲的小孩,在半個身子高的淤泥中,找泥螺,這是一週難得的改善伙食。

也是一個8歲的小孩,在山間,田地尋找著每一處可能的食物,半飽的肚子定格成了永恆。

就是這8歲的小孩,默默的看著相伴了半年,放學回家撲入懷裡的二黃,掛在樹幹上,用刀背重重的敲擊頭顱,是他人的飢餓。從此失去了這種食物的選擇。

故事不是美學,更像是融入身體裡的生活,實在又殘酷。這是我對食物的理解。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無因果2019-05-02 20:42:06

好酒好菜的主理人蔡昊先生曾經說過

烹飪的核心不在於技巧,而是認知與審美。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

雖然不能完全認同,但也不能否認。

在西餐中,有一個詞不僅表述了食物的美學還有科學。

Gastronomy:the art and science of good eating。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裸食Losik2019-05-03 02:50:34

何為美食?

你吃完以後會開心的東西,都可以理解為美食——不管它是不是真的食物——有沒有人小時候喜歡吃紅色紙杯蛋糕的紙杯?有沒有人喜歡吃糖果型打蟲藥或者泡騰片?

美食應該如何欣賞?

從食物的風味——味道、香氣、口感的組合來欣賞的是食物本身;後廚的水準高低和標準呈現度以及穩定性等因素——是欣賞後廚團隊的技藝本身;如有除此以外的部分且能令你歡愉,那你則欣賞到了主廚的設計理念和思想。

如何批評?

以各地飲食文化及習慣為基礎,食物本身重在食材風味的表達和調味結構的合理性;如果是傳統菜品會看成菜標準,但不同業態(例如高階餐廳和大眾餐廳)如出現同一道菜品其標準會有所不同,並且要以餐廳定位來確認這種標準(涉及到技術流程)的變化是否合理;如果是創新菜品,則看主廚的理念其團隊能否完整落地,對菜品/選單的解釋是否到位且合理。

有沒有一套較成熟的評價機制和審美體系?

拋開權威性來看,米其林算是有一套較為成熟的評價機制,但這不僅僅單純地侷限於食物本身,是涵蓋其他緯度來看待食物本身。

嚴格來說,只有米其林內部才知道具體的評審標準和要求,但其官網上有一個大概的說法:

1。產品質量

2。調味和烹飪的技術掌握

3。主廚個性

4。金錢價值

5。多次訪問的整體穩定性

簡單來說,米其林看的是一家餐廳的食材品級高低(食材好不好)、廚師團隊的功底水準(技術好不好)、主廚理念的合理性及落地能力(想法好不好)、出品及服務是否與餐標匹配(價效比合不合理)、出品的穩定性(人員綜合水準及餐廳綜合管理水平高不高)。

同時,對【評委】也有一些…emmm…可以理解為行為準則:

1。匿名性,保證沒有任何的特殊對待

2。獨立性,都是米其林公司聘用專門進行餐廳評審的人

3。專業性,在餐飲和服務產業中都是專家,或者有過工作經驗的人

4。可靠性,會有較長的評審期,並且有交叉評審的結果

5。熱情,對餐飲業有持續的熱情

6。質量,對餐廳有出品質量的高要求。

┄┄┄

至於審美體系…這是相對的存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審美是不一樣的,這需要就事論事。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貝斯諾格林2019-05-08 00:01:55

一個勾我回答欲的題:)思考了好幾天,想到哪寫到哪,權當拋個磚,歡迎理性討論。

食物有沒有其獨特的美學?

我就喜歡,在二段,加個圖:)

一、臨時抱佛腳,瞭解一下什麼是“美學”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美學”一詞的概念。

先看韋氏辭典【Dictionary by Merriam-Webster】對美學的概念闡釋:

aesthetics

also

esthetics

plural in form but singular or plural in construction: a branch of philosophy dealing with the nature of beauty, art, and taste and with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beauty。

大意就是美學是對待美、藝術、品位以及創造和欣賞美好事物的一個哲學分支。其中關鍵詞是“a branch of philosophy”,即

美學為哲學的分支

再引知乎【美學】話題下的簡介:

美學(希臘語:αισθητική;英語:Aesthetic)是一個哲學分支學科。 美學的概念是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來的, 他認為需要在哲學體系中給藝術一個恰當的位置,於是他建立了一門學科研究感性的認識,並稱其為“Aesthetic”(感性學)。 美學是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係的一門學科,即美學研究的物件是審美活動。審美活動是人的一種以意象世界為物件的人生體驗活動,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文化活動。 美學屬哲學下級學科之一,該專業從屬於哲學。要學好美學需要紮實的哲學功底與藝術涵養,它既是一門思辨的學科,又是一門感性的學科。美學與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神話學等有著緊密聯絡。

所謂“感性”,自然偏主觀,那麼回答問題中的“評價機制”,

個人認為建立普適的機制會比較困難。

比如在知乎上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米其林評價標準是否適合中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涉及到美學藝術相關的欣賞,大多可以套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或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個萬能句式。所以在“成熟的評價機制”這個問題上,我暫且持否定觀點。

作為人類日常生存、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行為,飲食至少和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換言之,

飲食具備美學價值

。相應地,這些(包括其它可能沒提到的相關)學科,就可能作為題目中“審美體系”的不同維度。

二、偷換一個概念

我想把問題中“食物”的概念偷換一下,變成更寬泛的“飲食”概念。

這個概念,除了指代飲品和食物本體和其直接相關的原材料

烹飪及食用方法之外,還應該包括與飲品和食物本體間接相關的,有獨立的美學價值的,或者可以為“飲品和食物”附加更多美學價值的事物

,比如器具、新型飲食概念、產品營銷手段等等。簡單說來,是飲食中“能吃喝的相關”與“不能吃喝的相關”、狹義與廣義的區別。

那麼我接下來想要討論的內容,似乎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問題:

飲食美學的的審美體系有哪些維度?

三、接下來到了答主胡謅時間

想象一頂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或隨便哪個某王某後吧)的皇冠,要感受它的美,不會只因為它的結構是黃金還是鉑金,或者僅憑寶石顏色,珍珠大小這些互相獨立的細節。當它作為“一頂皇冠”被評價或欣賞時,才具備更高的美學價值。作為一種需要被傳達和感知的內容,美學的呈現顯然應該呈現出一種更加綜合,具有整體性的狀態。

同理,如果直接按照學科分類來劃分飲食的審美體系似乎有點不太合適,各個維度異常割裂。所以我更傾向於直接從

狹義飲食

廣義飲食

這兩個維度來進行討論。狹義的飲食,大約可以從自然性和社會性兩個方面進行討論,而精神性,則更依賴於外界力量對它的賦予,可以歸屬於廣義飲食範疇。且不可避免地,它們會在不同地方面觸碰到上述這些學科。從而以更加豐富完整的形象,向外傳達出美學價值。

接下來嘗試給出一連串的問題

(本來試著寫了寫各個問題的答案,又囉嗦又容易分散注意力,決定改當屈原寫天問)

,看能不能為“飲食美學”的討論提供一個思路。

當你開始從這些角度去感受“飲食”這個概念的時候,我相信它會比你看到的擺在桌上和嚐到落進了胃裡的,要豐富得多。

自然性

這一系列問題,主要尋找自然在飲食上的投射:

【人類為什麼進化出了五種(或六種)味覺,它們有什麼用?】

【《烹》一書給出的觀點,如今的主要烹飪方式(燒烤、蒸煮、烘焙、發酵)對應著古希臘哲學中的世界四大元素火、水、氣、土,這是巧合嗎?】

【點燃的蠟燭,在燭光晚餐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食物愉悅和性愉悅的聯絡(或隱喻),是來自於先天自然還是後天文化?】

【如何科學地解讀“不時、不食”?】

【……】

社會性

這一系列的問題,主要是追蹤飲食在社會發展中留下的痕跡:

【為什麼英文中的Companion(同伴)又被叫做“一起吃麵包”的人?】

【社會階層的和權利的形成,是否是從“對食物的分配”開始?】

【筷子與農耕文明的關係,是否對應著刀叉與狩獵文明的關係?】

【為什麼在全世界,茶的主流的名稱有“Cha”和“Tea”兩種?】

【糖、鹽、酒、茶、香料,誰的戰爭血腥味最濃?】

【……】

而這一部分,是社會發展的對飲食的回饋,使“飲食”概念的內涵、外延的豐富與逐漸完整:

【瑪格麗塔披薩是否可以稱為“烹飪民族主義”的體現?】

【為什麼“貓耳朵”裡沒有貓?對應地,為什麼“熱狗”裡沒有狗?】

【哈根達斯(Häagen-Dazs)這個純正美國品牌,為什麼要用一個北歐風情的名字?】

【可以從哪些角度觀察到自貢鹽業的發展與川菜菜系的形成的緊密聯絡?】

【法式糕點(French Patisserie)的發明是否來自於建築藝術靈感?】

【侘寂、幽玄、物哀的審美意識如何沉澱於日本飲食體系(特別是茶道)之中?】

【中餐筵席和西餐筵席的形成和發展,有哪些異同?】

【哪個飲食文化最為注重食器的表現?】

【分子料理與傳統烹飪,最終會是怎樣的關係?】

【……】

精神性

這一系列問題,主要思考不同角度(哲學、宗教、科學)下的飲食方式:

【為什麼要齋戒?僅僅是因為宗教信仰嗎?】

【道家哲學對中國飲食帶來了哪些影響?】

【歐洲有沒有“藥食同源”相同或者相近的理論體系?】

【為什麼在中國是從分餐制變成合餐制,而西方是從合餐制變成了分餐制?】

【什麼是慢食運動?對應地,什麼是新飲食運動?】

【什麼是裸食主義?】

【……】

四、答主太懶,準備趕緊結尾。

有人問:就是品個茶而已,用正確的水、正確的水溫、正確的器具沖泡正確的時間,不就得了?茶葉叫Cha還是叫Tea,這些歷史故事跟喝茶有半毛錢關係?這也能叫美學?

我的答案是:為感知到的美學價值付費,和沒有對未感知到的美學價值付費,二者共生。在我看來,品種香、工藝香、山場香這種外部附加價值(或者說,包裝),和歷史故事本質上也沒有什麼不同。

以上這些的問題,每一個其實都有很長的內容可以拓展。但個人建議不要侷限在問題的答案,也可以多思考一下,我為什麼問了這些問題:)

參考書目:《味覺獵人》、《鮮味的秘密》、《品嚐的科學》、《烹》、《飲食行為學》、《飲食人類學》、《韋氏大辭典》、《食物語言學》、《飲食人類學》、《烹飪、菜餚與階級(修訂版)》、《食物的歷史》、《茶:嗜好、開拓與帝國》、《舌尖上的歷史》、《舌尖上的戰爭》、《吃的全球史:披薩》、《吃的全球史:漢堡》、《吃的全球史:冰淇淋》、《鹽》、《中國人的飲食奧秘》、《四智說食》、《古今食事》、《甜品的歷史》、《和食》、《和果子》 、《解構分子料理》、《食物:味道的歷史》等等

以及一套蠻有趣的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有關食物的心理學、生物學和政治學_全23集】,當然還有我以前在答案中推薦過的紀錄片等,不贅述。

我的一些其他關於美食的答案索引——【旅行、美食】:)謝謝您閱讀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