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於機核網 作者 CarbonCC 地址對《榮耀戰魂》中騎士陣營及英雄的不完全考據和解析

搬運者前言

大家好,我是超高校級の維京猛男。猛男一直想要做一個這樣的考據,奈何學識不足以支撐這份想法。然而幸運的是,我在機核網看到了這樣一份十分出色的考據,瞬間被折服的同時生起了搬運的想法。

已徵求過原作者同意,共兩篇考據,一篇騎士,一篇維京。

概括:這篇文章會先將陣營的整體概括,再到各個角色的護甲,武器,招式。(因為我的個人知識有限,所以不能做到每個英雄篇幅相當,請見諒)本人是一個冷兵器愛好者,發現了這款比較對口味的遊戲,所以想寫一些東西給大家看看。並不是高玩,玩過的遊戲也不多,所以沒法從遊戲性上做太多評價。這篇文章更多是從設定的方面來講一些我自己的解讀,也算是我拋磚引玉,希望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補完。

騎士陣營

如果在這裡對騎士(knight)這個詞做一個詳細解讀,那篇幅太長了,我的歷史知識也不夠。簡單來說,騎士/騎士階級是指為領主/貴族而戰,並且有一定地位的戰士,在中世紀這樣的人多是騎兵。騎士並不等於騎兵,騎士階級有自己的頭銜和地位,也有作為精英戰士的格鬥技巧。遊戲裡騎士陣營的4個英雄,如果在現實中都應該是接受過長時間格鬥技/劍術技巧訓練的,而且以守護者(Warden)和制裁者(Law bringer)的設定來看,他們很可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並不是說像征服者這樣的力量型英雄就只會蠻力,也並不是說維京陣營對武士陣營就是技巧不夠蠻力壓制。騎士,武士,維京人有自己的一套格鬥技巧,每個英雄按照設定也都是長時間研習自己陣營的格鬥技巧的,比如一個騎士的訓練從小就開始了。

守護者(Warden)- 典型的騎士,雙手劍

個人認為這個遊戲裡從設定角度來說最好的英雄之一(if not the best one)

守護者的護甲:

守護者的護甲是板甲(plate armor)、鎖甲(mail)和布甲(gambeson)混搭。 (gambeson)就是指守護者盔甲裡片面的那一層內襯,或者遊戲裡有些小兵穿的那種棉襖一樣的護甲。

守護者並沒有穿在博物館裡展出的那種全身板甲,這是我認為育碧在這個人物設計上成功,或者說動了腦子的一點。

布甲(gambeson)

騎士甲,全身板甲

布甲(gambeson)的製作工藝是將多層粗纖維縫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抵禦割傷。布甲和鎖甲又給予穿戴者一定的活動能力。守護者只在肩膀,手臂,小腿和前胸部分地區有相對大片的金屬板甲,也就保證了他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和傷害格擋能力。舉個例子:守護者重攻擊連擊(轉身斬),還有範圍攻擊(在遊戲裡出手十分快至於有些imba的轉身橫斬)都需要腰部的扭動來帶動上半身發力,腰部肩膀的扭動幅度較大,如果穿全身板甲,身體的活動性會受到很大限制(比如轉身+高抬胳膊這種動作),穿全身板甲的騎士不能有效做出遊戲裡守護者那樣的動作,或者不會有那樣的速度/靈活。

守護者拿的劍是什麼?

遊戲宣傳片裡說是長劍(long sword),長劍(long sword)這個詞範圍很大,可以指單手使用的劍,比如騎士配劍(knightly sword),單手雙手都可以使用的劍,比如手半劍 (hand-and-half sword)、混種劍(bastard sword),雙手劍,甚至著名的德國大劍 (Zweihänder)。

守護者的佩劍劍尖觸地時劍柄末端到胸部位置,而且只能雙手使用,所以應該是一般人說的雙手劍/大劍(two-handed sword/claymore),比如像黑暗之魂裡的大劍(claymore),或者勇敢的心裡面威廉華萊士的佩劍,只能雙手用。其實遊戲裡這把也是經過藝術加工,尺寸偏大的雙手劍。一般中世紀使用的雙手劍比遊戲裡的短,劍身更細,但是實際上也可以做這麼大。Zweihänder最長可達180cm,但是使用起來招式和遊戲裡守護者用的並不一樣。

守護者的招式:

要談守護者的招式,乃至整個騎士陣營的招式,就免不了提一個詞:HEMA(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翻譯過來大概是:歷史上的歐洲武術/格鬥術(也包括各種兵器的使用)。現在常見的HEMA多是現在人對歐洲中世紀格鬥術的考據研究。

守護者不攻擊的時候會把劍刃朝前,三方向都是,因為劍刃朝前擋在身體前方,更容易阻止對手從前方的攻擊以及阻止對手試圖拉近距離(撲臉)。守護者上方格擋時會把劍身平方在左臂上,這很科學,因為雙手劍的重量高舉是很累的。守護者不會像劍聖或大蛇那樣高舉劍或者把劍平舉在身邊劍鋒朝後側方,因為雙手大劍比較重,揮起來需要一個加速的過程,如果像劍聖那樣用就會來不及快速攻擊或者格擋正面的攻擊(劍聖的野太刀(nodachi/odachi)比雙手劍更輕,把手也略長,所以揮動起來加速更快)。

守護者的輕擊二連擊和威力反擊(上方格擋反擊)很明顯的體現了HEMA中的劍術,動作連續,簡單說就是因為劍重,所以儘量不丟失速度,順著力道來。守護者輕擊兩次,劍刃會劃過一個∞型(下圖),在運動中施加兩次縱斬或橫斬。威力反擊時則是劍鋒先向左擋開對手攻擊,再向後,最後從後到上再到前(下圖二)。從上一個動作(攻擊或主動格擋)到下一個攻擊之前需要一個相對平滑的曲線軌跡來改變劍的運作方向,同時不丟失速度。

輕攻擊二連擊:向左下斬擊,再“拐個彎”回來

威力格擋:向左格擋,然後在畫個弧線從上方攻擊(劍看不清了,自己描了一下)

守護者的終結技/破防技,劍柄打擊(guard/pommel strike),手握劍刃(half-swording)真實嗎?

劍柄/配重球打擊是一種有史料記載的,手握劍刃把劍護手/配重球當作鈍器擊打對方的技巧。這種技術的存在主要是因為板甲的防禦力太強了,劍根本砍不穿(兩騎士互砍都不破防啊,白費功夫)。所以這種時候反向握劍用護手/配重球(相當於鈍器)打對手反而傷害更高,手握劍刃時對劍峰的方向把握更精確,也可以用劍鋒刺對手的盔甲接縫處,這就是half-swording。

握住劍身進行劍柄打擊(並不是伸手抓人/扇臉)

手握劍刃格鬥

(畫外音:手握劍刃手不會受傷?)

————-其實(受過訓練的人)並不會。普通人不要自己嘗試!(我也不會去嘗試的)手握劍刃的時候用手指摁緊劍,不要讓劍在手中相對滑動就行。不“劃”就不會受傷,光是劍刃壓在手掌上是不會受傷的,即使很鋒利。而且騎士手套有保護(但是手套內部也是布,不是鐵,並不是因為騎士手套裡面有金屬,才可以握劍刃的)。

Youtube上搜half-swording可以看到不帶手套手握劍刃擊打目標的影片,這個影片主叫Skallagrim

題外話:個人覺得女守護者頭盔下面露出一節辮子這個設計真是絕了,十分有誘惑力XD

和平使者(Peacekeeper)- 刺客,雙持(duel-wielding)

人氣較高的英雄,也是遊戲裡比較軟妹的英雄

和平行者的護甲:

和平使者穿皮甲,帶兜帽和麵具。皮甲輕便,活動性強,兜帽和麵具的設計有種神秘的不可見之美感(啥?),也很符合刺客這個身份。和平使者右肩和小腿上是僅有的兩處金屬護甲。和平使者右手拿劍,偏折的時候用劍格擋,右肩處於迎擊方向,所以右鍵護甲特別堅固也算是出於安全考慮,合理的。左手匕首用來發動最快的攻擊,硬要說左肩膀沒有金屬護肩是為了速度考慮也說得通。和平使者防禦姿態時重心壓得很低,一條腿的位置很靠前,戰鬥時也會使用踢技,所以小腿部位護甲加固也是合理的。和平使者腿部的金屬護甲覆蓋面比起守護者小、應該也輕很多,有點像是足球運動員的那種護脛。

(畫外音:為啥是皮甲不是布甲?)

—————— 因為布甲(gambeson)太臃腫了…妹子穿上根本不顯身材,只有女性可選的角色看不出女性特徵還怎麼玩?

偏斜的時候用右手(劍)格擋

和平使者的武器,實戰中雙持(duel-wielding)靠譜嗎?

歷史上的雙持是有的,但是不多。但是現在的影視,遊戲,動漫中對於雙持/雙刀流的刻畫則大多是錯誤的。

為什麼說雙刀流不靠譜:

1。 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會左右互搏術,腦子轉不過來,不能左手右手同時使出不同的招式,雙持的人只能同時用兩把武器做出一些有規律的動作。

2。 雙手雙劍上方,側方斬擊跟一把劍有什麼區別?對手一面盾牌或者把武器一橫就都擋住了(這裡講的是單方向砍那種簡單動作,拿雙劍從左右兩邊刺那種雙方向攻擊並不是這樣),但是像左右兩邊刺這種雙方向動作發力又不如單方向刺順,而且不能側身進一步加長攻擊距離。

3。 雙持在實戰中,至少戰爭中收益不如劍盾(防禦面更廣),或者雙手武器(距離更遠,殺傷力更大),而且很難操作。

但是雙持在歷史上是存在的,為什麼?

不得不說,育碧很高明的一點就是:和平使者不是拿雙劍,雙短劍,雙匕首,而是一把劍和一把匕首!Sword & Dagger是比較合理的雙持,日本武士也有配一把太刀+一把短刀的情況(脅差),都是用的類似的技巧。這樣搭配的劍士左手持匕首主要目的就是格擋(不是靜態格擋block,而是更加主動的parry,比如榮耀戰魂裡的主動格擋和偏斜)。Parry的目的就是撥開對手武器製造空隙,並不是擋下對方的力道,而是引導到其他方向。 這種一長一短比起兩把劍來說除了用來格擋的手動作輕快,而且匕首/短刀不會在翻腕,揮動的時候碰到另外一把武器(或者自己),對於劍士來說格擋手只需要在意對方動作就行了。

影視,遊戲,動漫中對於雙持的一個常見錯誤就是雙持選手會在頭上雙劍交叉擺出X的架勢格擋上方攻擊…………Why??如果雙劍X型能擋住,一隻手就可以擋住或者把對手的劍撥開了,另外一隻手同時就可以攻擊對手了!(畫外音:什麼?你剛才說同時什麼?)

格擋的同時攻擊!這就是雙持的意義。和平使者偏斜時用劍擋住敵人的攻擊,這時候輕攻擊就可以用匕首進行捅腎(笑)。這個攻擊是在格擋的同時完成的,也是防不住的。

在遊戲裡玩家普通格擋的時候和平使者會用兩把武器一起很生硬的擋對手的攻擊,這是技巧較低收益較低的格擋(和平使者:我還能說什麼?), 而玩家使用偏斜的時候就是高收益格擋。

偏斜也算是一種格擋/防反(parry)

格擋的同時攻擊:劍還沒收回來,匕首就已經捅進去了

(畫外音:為什麼你說歷史人物都是用匕首格擋,和平使者是用劍偏斜?)

因為歷史上雙持的對決都是在劍士/武士之間的,戰場上也沒人會拿劍和匕首跟手持丹麥戰斧(danish axe)的維京猛男硬剛……。要撥開對手單手劍的攻擊並不需要太多力道,用匕首就行了,另一隻手用劍刺擊距離也較遠。

但是遊戲裡和平使者要面對各種猛男姐貴的戰斧大劍長戟巨棒(和平使者:???),匕首格擋就明顯不夠了。用劍偏斜格擋面更大,偏斜時候自己位移也是卸力的過程。在雙持偏斜這點上育碧做的還是可以的 (要是和平使者像黑魂裡面一樣副手匕首一擼擋開敵人重攻擊,然後一個腎臟暴擊,那畫風就不對了)。

征服者(Conqueror)- 重灌(偽),鏈錘(Flail)

征服者身上的金屬覆蓋比守護者還少,小腿上也沒有板甲

征服者的護甲:

雖然是騎士隊的重灌兵,但是盔甲一點也不重,反而很輕,很少。從角色設計上來講可能是為了跟執法者有個較好的區分度。另外一點就是根據人設征服者是無法之地地痞流氓罪犯亂鬥產生的強者,然後被徵召入伍(有點像星際裡面marine的設定)。中世紀時候板甲是很貴的(尤其是一套全身板甲/騎士甲),征服者這種民間來的莽夫沒有什麼好護甲也很合理。

所以育碧在這個英雄的設計上也更多凸顯了一點野蠻、非正規軍(非制式)這種感覺。 比如說征服者右臂纏繞的鐵鏈,胸前破舊的旌旗(下面整個斷掉了,還有明顯的縫縫補補的印記)。皮甲上十分粗糙的縫合印記,以及皮甲上用鐵絲以同樣用粗糙的工藝縫上的金屬片。這種隨便找個不高明的工匠做出來的護具和守護者、執法者(可能效力於貴族,騎士團的人)較為精良的盔甲風格是明顯不同的。征服者身上護甲最結實的地方是肩甲,征服者左臂拿盾暴露在迎擊面,而且喜歡用肩膀/盾牌撞人,想必肩甲還是需要的……征服者的板甲上的戰損比騎士陣營其他三人更誇張,很多地方整個凹陷下去,也側面體現了重灌兵的戰鬥風格。

征服者的武器:鏈錘/鏈枷(Flail/Morning star)真實嗎? & 征服者的招式

(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T▽T)很不幸,對於鏈錘的史料記載十分少,雖然有的博物館裡有,但是那些又更像是相對較後的時代,比如維多利亞時期造的,並沒有實際投入戰鬥中。古人對騎士,武器的繪畫也會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發揮,看到有圖記載並不等於中世紀戰士就真的使用過。

遊戲裡征服者的鏈錘和盾

為什麼說鏈錘不靠譜:

打到對方鎖鏈部分會變形,錘會彈開,揮出去一擊中的所有能量並沒有全打在對手身上。

鎖鏈部分是軟的,難以控制錘子頭的落點。

錘子打到板甲會彈開啊,我怎麼知道它會往哪彈?彈到自己怎麼辦??

鏈錘可能靠譜的原因:

對方難以格擋,鏈子會繞過對方武器,錘子還是能砸到人。歷史上的,或者後世仿造的比較靠譜的鏈錘是下面這種,柄較長鏈子較短的(遊戲裡的是鏈子長柄短)。但是這種柄長鏈子短的鏈錘就更像普通戰錘那樣了(起碼鏈子短亂彈不會彈到自己了)。

看起來並不cool,但是比較靠譜的鏈錘

(畫外音:你在遊戲裡追求真實,你似不似傻?)

————-遊戲確實不能全按照真實做,在這裡我表示理解育碧對於鏈錘的浪漫主義發揮。

我不僅理解,我甚至還要誇他:

育碧對於鏈錘的運作捕捉的很真實,征服者每一次攻擊前搖都很大(相對於他武器的size來說),而且他要把手臂伸開把鏈錘論圓了再打出去。轉換攻擊方向時鏈錘的前端確實會不規則地亂晃,而且如果你仔細看,就算你沒有攻擊,在你用盾牌格擋對手攻擊時,另外一隻手的鏈錘也會因為受到震動/衝擊而猛地晃一下。其實如果你再仔細看,征服者連續攻擊的時候(尤其換方向攻擊的時候)鏈錘都快要(或者已經)打到自己了,然而猛男自己並不介意……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征服者在絞刑這個處決動作中會用鏈錘纏住對方的脖子,把對方脖子擰斷。這是一個十分好的要素,在這個動作裡征服者真的把鏈錘的鏈子用了起來,像鞭子一樣纏繞對手,並不只是像在用一把普通戰錘一樣掄人。

絞刑

征服者的盾牌:

征服者的盾牌是典型的騎士盾(knight shield)/熱盾(heater shield)形狀,為了貫徹征服者野派,沒錢的風格,這面盾牌也不是金屬的。而且也許是考慮到他喜歡用盾牌頂人,盾面和邊緣上加裝了小鐵刺,看起來也很兇狠。

征服者的格擋是剛性格擋,被格擋的攻擊會中斷,沒法連招,確實用盾牌格擋的穩定性要比武器好很多。像守護者這樣用劍格擋對手重攻擊時,雙方武器發生碰撞時守護者的劍會抖,被打偏,對方的武器也會偏一下角度,但是還是會繼續執行。但是征服者這樣用盾牌格擋的時候盾牌基本不動,對方的武器基本就是哪來的回哪去(現實中不會這樣,但是遊戲裡是這樣的)。剛性格擋,突出一個剛。

制裁者(Lawbringer)- 真正的重灌兵, 遊戲裡的混合型 長柄戰斧/戰戟(poleaxe/halberd)

不一定是現實中最強的角色,但是肯定是最有錢的。

制裁者的護甲:

制裁者的盔甲是整個遊戲裡面最厚最重,防護最高的,宣傳片裡也說是最好的。像這樣一套精良的全身板甲在中世紀是十分貴的,說明執法者在軍團裡往往地位很高,遊戲劇情裡也是這樣的。制裁者的板甲下面也有全方位的鎖甲覆蓋,堪稱是360°無死角了(事實上穿上這一身盔甲之後單手劍太刀打到根本無法造成傷害)。但既然制裁者如此厚重,怎麼保證不會跟征服者角色重複。育碧在設計制裁者盔甲的時候更多突出了精良,威嚴,包括他盔甲上比起其他人更多的裝飾,盔甲結合處更復雜(面罩上的孔都是十字型的,不是簡單的圓孔)。

制裁者的長柄戰斧:(這個東西有很多叫法,遊戲裡英文是poleaxe,姑且翻譯成長柄戰斧)

這個真沒什麼好說的,沒有爭議的,歷史上用過的,好用的武器,可以陸戰也可以馬戰。為了更好的體現制裁者混合型(不是重灌兵)的特性,也更好體現他學院派出身(並不),育碧給執法者配了一把用法很多的長柄戰斧。

長柄戰斧可以當槍一樣用尖頭頂人(就是那個經常把人頂下牆的衝刺攻擊),用斧子面砍人,也可以用斧子背面那一面錘人。有的長柄戰斧背面也是一個尖/錐子,可以鑿穿對方的護甲(我沒解鎖這個角色,不知道遊戲裡的裝備有沒有這樣的)。

制裁者的招式:

長柄戰斧玩法十分多,制裁者這個角色招式也十分多(我一開始打戰役的時候根本看不懂)。

總體來說,長柄比起刀劍的一個優勢就是雙手持握的位置可以改變很多。制裁者輕攻擊和防禦姿態的時候兩手握的地方間距較大,可以快速揮動武器防禦/攻擊。雙手分開握長柄武器,或者單手握長劍劍刃時使用者對武器會有更多的操縱性,也能更好應對近身攻擊,所以說在實戰中也並不是一直突臉貼身就能完全剋制用雙手劍/長柄的騎士。制裁者防禦姿態時候戰斧尖朝向後或側面,上方輕攻擊就是很自然而然的用戰斧柄敲人,速度很快,跟突襲者(Raider)用斧柄戳人擊暈那招很像。制裁者在戰鬥中,也會把人挑翻,橫著用戰斧推人這些“動小腦筋”的技巧。制裁者重攻擊的時候會把雙手向戰斧柄末端移動,增大攻擊距離和動量(像突襲者,野武士這樣用長柄的角色也是這樣)。

輕攻擊時兩手間距較大

重攻擊時兩手都向後移動了,右手已經握在戰斧柄末端

題外話:個人感覺讓制裁者這樣一個穿這麼重的板甲的人轉圈也真是有點為難人了,制裁者就該跟征服者一樣站擼啊(但是為了遊戲性,觀賞性……)。 制裁者只有少數連擊(一兩個?)能打出轉圈攻擊,而且動作是背挺得比較直的轉圈。總體來說轉圈在冷兵器格鬥中還是不可取的,會把背暴露給別人,而且轉圈能打到的不轉圈也能打到,而且路徑更短。

結語

感謝大家能看到這裡,說了那麼一大堆話……本來想把三陣營都寫一遍,但是肝完騎士已經用了八個多個小時了(rua)。等我肝完下一篇怕不是機盒第二期電臺都出了。本人對日本武士不是特別瞭解,但是對維京人還是挺感興趣的,如果有機會下次就再寫篇維京人篇吧\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