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身邊一些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太難管了”“自從孩子上了中學,就和我們沒話說了”“孩子剛十幾歲,我們說話就不靈了,還總對著幹”……諸多抱怨歸結起來就一句“

孩子太叛逆,做父母太難

”。

說到孩子叛逆,在《變形計》中,那些城市主人公就是叛逆的典型,他們厭學逃學、沉迷網路,動輒和父母動粗……然而這樣的叛逆是顯性的,父母完全可以get到,多少還能採取措施“對症下藥”。

孩子“太聽話”比“不聽話”更可怕

與孩子“不聽話”相反的則是孩子“很聽話”,

然而在這“太平盛世”背後也許有些尚未被我們發現的陰影。

這些陰影是隱性的,不容易被發覺的,甚至是孩子小心翼翼地守護的,可一旦陰影擴大擴大再擴大,後果又是十分危險的。

很可能,孩子早憋出了內傷

在孩子乖巧的笑容、懂事的言行、總是“我很好”的背後,很可能他們心裡早已憋出了內傷。在最近熱播的美劇《13個原因》中,16歲的少女漢娜,在學校裡發生霸凌事件,她覺得孤立無援,最終選擇自殺,漢娜的父母十分震驚,因為在他們眼裡,漢娜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陽光開朗,會按時回家,會打工補貼家用……

正是因為平時的“我很好”,讓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變化,最終釀成了悲劇。

孩子“太聽話”比“不聽話”更可怕

太聽話的孩子,自我價值評價系統完全建立在外在,爸媽、長輩、老師、同學……他們往往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反而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存在感。

就像漢娜透過尋找朋友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感,一旦失去朋友,她便不知該如何自處,總認為自己是被拋棄了。如果孩子一直很懂事不叛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作“

同一性早閉

”。其還表現為,缺乏主見,不喜歡改變,不敢接受挑戰,靠迴避壓力來獲得安全感。

所謂“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自我,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務之一,而

孩子叛逆可以看做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一條途徑。這樣來看,青春期孩子“不聽話”反而好過“太聽話”。

為什麼,孩子不肯和你敞開心扉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我也很關心孩子,我也想發現他心裡的陰影啊,可是孩子就是不願和我敞開心扉。對於這樣的父母,首先我想說的是,

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只是關心他的成績、考試、學業。

孩子“太聽話”比“不聽話”更可怕

在心理學上,關於溝通,有三個基本的層次:打招呼(封閉)、說觀點(半敞開),談感受(敞開)。

當我們認識新朋友時,通常會主動打招呼,這是溝通的第一個層次;緊接著,我們會聊一些“你從哪兒來”“喜歡看什麼電影”……這是溝通的第二個層次;最後,當我們發現對方和自己有著相似觀點時,便會開始進一步交流我們的感受等等,進入溝通的第三個層次。

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本應停留在第三個溝通層次,然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只停留在第一、二個層次,無法走入彼此的內心世界,甚至越來越陌生。

要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先要學會傾聽,只聽不說,父母通常太想避免孩子受挫折,急於要告訴孩子自己的知識經驗,

跟孩子溝通時,總是說多於聽。

只有肯傾聽,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你在,你在心裡也和他在一起。

別忘了,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看著辛苦帶大的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作為父母,的確煩惱。但孩子的事,和最親密的父母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管孩子說“我很好”還是“不聽話”,這道難題都需要父母來解,兩道難題相較而言,前者比後者更難,

父母們莫要掉以輕心,別被孩子表面的波瀾不驚所“迷惑”。

孩子“太聽話”比“不聽話”更可怕

當然,如果覺得這道題解起來實在棘手的話,在徵得孩子同意後,不妨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援服務。最後,不得不老生常談地說,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鏡子,

父母們在感到滿腦子充斥著要改造孩子的念頭時,其實更應該改變的,是自己。

祝願每一位孩子,心裡是快樂的,身體是健康的,每一天都有成長,每一天都孕育著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