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理 生 理 學(英文在最後)

1。 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研究疾病全過程中患病體的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及其機制,從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的科學

2。 腦死亡(brain death):是指全腦機能永久性喪失,

即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腦死亡成了近年來判斷死亡的一個重要標誌。

3。 病理過程(pathological process):指不同疾病過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變化。

4。 疾病:指機體在一定條件下由病因與機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個損傷與抗損傷因素鬥爭的有規律過程,體內有一系列功能、代謝和形態的改變,臨床出現許多不同的症狀與體徵,機體與外環境間的協調發生障礙。

5。 誘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強病因的作用或促進疾病發生的因素

6。 低容量性高鈉血癥(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又稱高滲性脫水,其特徵是失水多於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l/L,血漿滲透壓>310mmol/L。

7。 低容量性低鈉血癥(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又稱低滲性脫水,其特徵是失鈉多於失水,細胞外液滲透壓低於280mmol/L,血清鈉濃度低於130mmol/L。

8。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血清鈉濃度低於130mmol/L,血漿滲透壓低於280mmol/L,但體鈉總量正常,患者有水瀦留使體液量明顯增多,故稱水中毒。

9。 水腫(edema):是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一種常見病理過程。

10。 陰離子間隙(anion gap AG):是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量與未測定的陽離子量的差值。

10.缺氧(hypoxia):凡因氧供應不足或用氧障礙,導致組織代謝、功能及形態結構發生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稱為缺氧。

11。 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物理溶解的 O2 產生的張力(氧張力)

12。 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為100ml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被氧充分飽和時的最大帶氧量。反映單位容積最大攜氧量

13。 氧含量(oxygen content):指單位容積血液內所含的氧毫升數,包括實際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漿內的氧。反映單位容積血液 Hb的實際攜氧量

14。 氧飽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of Hb,SO2 ):Hb的氧飽和度,即Hb結合氧的百分數,約=血氧含量/血氧容量

15。 低張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由吸入氣氧 分壓過低、外呼吸功能障礙及靜脈血分流入動脈等原因引起動脈血養分壓降低,使動脈血氧含量減少的組織供氧不足,稱為低張性缺氧。

16。 等張性低氧血癥(isotonic hypoxemia):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或性質改變,使血氧容量降低而致動脈血氧含量減少,但動脈血氧分壓正常,故稱為等張性低氧血癥。

17。 紫紺(cyanosis):毛細血管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濃度達到或超過5g/dl時,面板和黏膜呈青紫色,稱為發紺。

18。 腸源性紫紺(enterogenous cyanosis):食用大量含硝酸鹽的醃菜後,經腸道細菌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後者吸收後導致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如血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增至20%—50%,患者出現頭痛、無力、呼吸困難、心動過速、昏迷以及面板黏膜呈青紫色。

19。 迴圈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由休克、心力衰竭、血管病變、栓塞等原因引起全身或區域性迴圈障礙,組織血流減少導致組織供氧減少,稱為迴圈性缺氧。其血氧變化特點是動-靜脈血氧含量差增大,而其他血氧指標正常。

20。 血液性缺氧:是指由於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或性質發生改變,致血液攜氧能力降低,或血紅蛋白結合的氧不易釋出所引起的缺氧,而導致組織缺氧。

21。 組織性缺氧:由於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不足而引起的缺氧稱為組織性缺氧。

22。 發熱(Fever):是指在致熱源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當體溫上移超過正常值的0。5℃時,稱為發熱。

23。 發熱啟用物(Pyrogenic activator):凡能啟用體內產內生致熱原細胞產生和釋放內生致熱原,進而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

24。 內生致熱源(endogenous pyrogen EP):產EP細胞在發熱啟用物的作用下,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稱為內生致熱源。

25。 應激(stress):機體在受到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反應稱為應激。

26。 熱休克蛋白HSP(heat shock protein):在熱應激原或其他應激時細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組蛋白質稱為熱休克蛋白或應激蛋白。

27。 全身適應綜合徵(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是指劣性應激原持續作用於機體,則應激可表現為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並最終導致內環境紊亂和疾病。可分為警覺期、抵抗期、衰竭期。

28。 急性期反應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組織損傷時血漿中某些蛋白質濃度迅速變化(這種反應稱為急性期反應),這些蛋白質稱為急性期反應蛋白。

29。 應激性疾病:應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疾病,如應激性潰瘍

30。 應激性潰瘍(stress ulcer,Curling ulcer):指在應激情況下,出現胃、十二指腸粘膜的急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胃、十二指腸粘膜的糜爛、淺潰瘍、滲血等,少數潰瘍可較深或穿孔。

31。 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部分患者或動物缺血後恢復血液再灌注,不僅沒使組織和器官功能恢復,反而使缺血引起的細胞功能代謝障礙和結構破壞進一步加重,這種現象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

32。 氧反常(oxygen):用缺氧溶液灌注組織器官或培養細胞一定時間後,再恢復正常氧供應,組織及細胞的損傷不僅未能恢復,反而更趨嚴重,這種現象稱為氧反常。

33。 鈣超載(calcium overload):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鈣含量異常增多並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和功能代謝障礙的現象,稱為鈣超載。

34。 心肌頓抑(myocardial stunning):是指心肌短時間缺血後不發生壞死,但引起的結構、代謝和功能改變在再灌注後延遲恢復的現象,其特徵為收縮功能障礙。

35。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在外層電子軌道上含有單個不配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和分子的總稱。

35。型別:氧自由基;脂性自由基;其它

36。 無複流現象(no-flow phenomenon):心肌區域性缺血一段時間後,恢復血流時,部分缺血區並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流。

37。 休克(shock):休克系各種強烈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使其迴圈功能急劇減退,組織器官微迴圈灌流嚴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機能、代謝嚴重障礙的全身危重病理過程。

38。 自我輸血:肌性小靜脈收縮,增加回心血量。是休克時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線”

39。 自我輸液:毛細血管前阻力大於後阻力,流體靜壓下降,組織液迴流入血管。

40。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由於血量減少引起的休克稱為低血容量性休克,見於失血、失液或燒傷等情況。

41。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 , MODS):指在嚴重創傷、感染和休克時,原無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同時或在短時間內相繼出現兩個以上器官系統的功能障礙以致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必須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的綜合症。

42。 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於機體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炎症反應臨床綜合徵。

43。 代償性抗炎反應綜合徵(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CARS指感染或創傷時機體產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對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內源性抗炎反應。

44。 混合性抗炎反應綜合徵(mixe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MARS):MARS指在全身炎症反應過程中,促炎與抗炎反應失衡,二者均處於亢進狀態,所引起的免疫功能嚴重紊亂的綜合徵。

45。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種以凝血功能失常為主要特徵的病理過程。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啟用,大量促凝物質入血,凝血酶大量生成,進而微迴圈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同時引起多種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並有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增強,使患者出現明顯的出血、休克、臟器功能障礙和溶血性貧血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46。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即心泵功能減弱,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以致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病理生理過程或綜合徵稱為心力衰竭。

47。 心肌重構(myocardial remodelling):心力衰竭時為適應心臟負荷的增加,心肌及心肌間質在細胞結構、功能、數量及遺傳表型方面所出現的適應性、增生性變化稱為心肌重構。

48。 心肌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如果長期後負荷(壓力負荷)增大,如高血壓病,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此時心肌纖維呈並聯性增生,肌纖維變粗,心室壁增厚,心腔無明顯擴大,室腔直徑與室壁厚度的比值小於正常。

49。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由於外呼吸功能的嚴重障礙,以致成年人靜息時在海平面條件下,動脈血氧分壓低於正常範圍,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壓高於正常的病理過程稱為呼吸衰竭。

50。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指由於化學性因素如毒氣等、物理因素如放射性損傷、生物因素及全身性病理過程等所引起的急性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常出現低氧血癥性呼吸衰竭。

51。 靜脈血摻雜(venous admixture):是指那些病變肺泡通氣量明顯減少而血流未相應減少甚至還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以致於流經這部分肺泡的靜脈血不能充分的動脈化便摻入動脈血內,又稱功能性分流。

52。 死腔樣通氣(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患者肺泡血流少而通氣多,肺泡通氣不能充分被利用,稱為死腔樣通氣

53。 肺性腦病(pulmonary encaphalopathy):由呼吸衰竭所引起的腦功能障礙稱肺性腦病。其發生機制是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和酸中毒對腦血管和腦細胞的損傷作用,它們使腦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腦血流增多,腦細胞水腫及電活動障礙而引起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組織的損傷。

54。 限制性通氣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吸氣時肺泡的擴張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氣不足稱為限制性通氣不足。

55。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種致肝損傷因素使肝細胞發生嚴重損害,使其代謝、分泌、合成、解毒與免疫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機體往往出現黃疸、出血、繼發性感染、腎功能障礙、腦病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徵稱之為肝功能不全。

56。 肝性腦病(hepatpic encephalopathy):是繼發於嚴重肝病的神經精神綜合徵。肝性昏迷是肝性腦病的最後階段。

57。 假性神經遞質(false neurotransmitter):苯乙醇胺和羥苯乙醇胺的化學結構和真性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極為相似,但是其生物學作用極低,故稱之為假性神經遞質。

58。 腎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當各種病因引起腎功能嚴重障礙時,會出現多種代謝產物、藥物和毒物在體內蓄積,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以及腎臟內分泌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這一病理過程稱為腎功能不全

59。 急性腎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各種原因在短期內(數小時至數天)引起腎泌尿功能的急劇降低,以致機體內環境出現嚴重紊亂的病理過程,臨床表現為水中毒、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和氮質血癥,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60。 腎性骨營養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慢性腎衰時,由於鈣磷代謝障礙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VitD3活化障礙和酸中毒等引起的骨病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或腎性骨病。包括兒童的腎性佝僂病,成人的骨質軟化、纖維性骨炎、骨質疏鬆等

61。 氮質血癥(azotemia):腎功能不全時,由於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含氮的代謝終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在體內蓄積,因而血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稱為氮質血癥。

62。 尿毒症(uremia):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到最嚴重的階段時,代謝終產物和內源性毒物在體內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腎的某些內分泌功能失調,從而引起一系列自體中毒症狀,稱為尿毒症。

63。 少尿(oliguria):每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稱為少尿。

第二份

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研究疾病全過程中患病體的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及其機制,從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的科學。

腦死亡(brain death):是指全腦機能永久性喪失,即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腦死亡成了近年來判斷死亡的一個重要標誌。

高滲性脫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稱低容量性高鈉血癥,其特徵是失水多於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l/L,血漿滲透壓>310mmol/L。

低滲性脫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稱低容量性低鈉血癥,其特徵是失鈉多於失水,細胞外液滲透壓低於280mmol/L,血清鈉濃度低於130mmol/L。

脫水(dehydration):多種原因引起的體液容量明顯減少(>2%體重),並出現一系列機能、代謝變化的病理過程。

Hypokalemia(低鉀血癥):Hypokalemia is defined as a decrease in serum potassium level less than 3。5 mmol/L

Hyperkalemia(高鉀血癥) :Hyperkalemia is defined as a serum potassium exceeding 5。5 mmol/L

8、 發熱(Fever):是指在致熱源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當體溫上移超過正常值的0。5℃時,稱為發熱

缺氧(hypoxia):凡因氧供應不足或用氧障礙,導致組織代謝、功能及形態結構發生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稱為缺氧。

應激(stress):機體在受到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反應稱為應激。

分子伴侶(molecular chaperones)::分子伴侶是細胞內一類可識別肽鏈的非天然構象、促進各功能域和整體蛋白質的正確摺疊的保守蛋白質。

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部分患者或動物缺血後恢復血液再灌注,不僅沒使組織和器官功能恢復,反而使缺血引起的細胞功能代謝障礙和結構破壞進一步加重,這種現象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

鈣超載(calcium overload):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鈣含量異常增多並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和功能代謝障礙的現象稱為鈣超載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DIC病人可發生一種特殊型別的溶血性貧血,其特徵是:外周血塗片中可見一些特殊的形態各異的變形紅細胞——裂體細胞,外形為盔形、星形、新月形。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種以凝血功能失常為主要特徵的病理過程。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啟用,大量促凝物質入血,凝血酶大量生成,進而微迴圈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同時引起多種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並有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增強,使患者出現明顯的出血、休克、臟器功能障礙和溶血性貧血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即心泵功能減弱,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以致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病理生理過程或綜合徵稱為心力衰竭。

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在長期壓力負荷作用下,心肌纖維呈並聯性增生—肌纖維變粗,心室厚度增加,心腔無明顯擴大,室腔直徑與室壁厚度的比值小於正常。

離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在長期容量負荷作用下,心肌纖維呈串聯性增生—肌纖維長度增加,心腔明顯擴大。

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心室在長期容量和壓力負荷增加時,透過改變心室的結構、代謝和功能而發生的慢性代償適應性反應。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由於外呼吸功能的嚴重障礙,以致成年人靜息時在海平面條件下,動脈血氧分壓低於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壓高於50mmHg的病理過程稱為呼吸衰竭。

肺性腦病(pulmonary encaphalopathy):由呼吸衰竭所引起的腦功能障礙稱肺性腦病。主要表現為嗜睡-主要發生於Ⅱ型呼衰。

肝性腦病(hepatpic encephalopathy):是排除其他腦病情況下,繼發於嚴重肝病的神經精神綜合徵。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種致肝損傷因素使肝細胞發生嚴重損害,使其代謝、分泌、合成、解毒與免疫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機體往往出現黃疸、出血、繼發性感染、腎功能障礙、腦病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徵稱之為肝功能不全。

假性神經遞質(false neurotransmitter):苯乙醇胺和羥苯乙醇胺的化學結構和真性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極為相似,但是其生物學作用極低,故稱之為假性神經遞質。

腎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當各種病因引起腎功能嚴重障礙時,會出現多種代謝產物、藥物和毒物在體內蓄積,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以及腎臟內分泌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這一病理過程稱為腎功能不全

急性腎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各種原因在短期內(數小時至數天)引起腎泌尿功能的急劇降低,以致機體內環境出現嚴重紊亂的病理過程,臨床表現為水中毒、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和氮質血癥,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任何疾病使腎單位發生進行性破壞,殘存的腎單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謝廢物和維持內環境穩定,引起代謝廢物在體內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及內分泌功能障礙,並伴有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病理過程,稱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腎性骨營養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慢性腎衰時,由於鈣磷代謝障礙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VitD3活化障礙和酸中毒等引起的骨病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或腎性骨病。包括兒童的腎性佝僂病,成人的骨質軟化、纖維性骨炎、骨質疏鬆等

少尿(oliguria):每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稱為少尿。

休克(shock):休克系各種強烈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使其迴圈功能急劇減退,組織器官微迴圈灌流嚴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機能、代謝嚴重障礙的全身危重病理過程。

MDF:(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心肌抑制因子,休克早期胰腺缺血,胰腺外分泌細胞溶酶體破裂,釋放出組織蛋白酶,分解組織蛋白所生成的一種小肽物質,具有抑制心功能及促進休克發展的作用。

腎性貧血(renal anemia):由各種因素造成腎臟EPO產生不足或尿毒症血中毒性物質干擾紅細胞的生成與代謝而導致的貧血稱腎性貧血。

尿毒症(uremia):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晚期,由於體內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和腎臟內分泌功能失調,以及代謝產物和毒性物質大量蓄積而引起一系列全身性自體中毒症狀,稱為尿毒症。

病生英文名解小題庫

1、

健康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

軀體上

精神上

社會上

完全良好的狀態。

Health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 01 p:20)

2、

腦死亡

: 全腦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

brain death:irreversible unconsciousness with complete loss of brain function ( 01 P:53)

3、

脫水

: 脫水是指體液容量明顯減少。

Dehydration: dehydration is the excessive loss of body water, with an accompanying disruption of metabolic processes。 (02 p:20)

4、

低鉀血癥

: 血清鉀濃度低於3。5 mmol/L。

Hypokalemia:Hypokalemia is defined as a decrease in serum potassium level less than 3。5 mmol/L (03 p:5)

5、

高鉀血癥

: 血清鉀濃度高於5。5mmol/L。

Hyperkalemia :Hyperkalemia is defined as a serum potassium exceeding 5。5 mmol/L (03 p:32)

6、

缺氧

:組織氧供減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導致組織代謝、功能和形態結構發生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

Hypoxia(缺氧): Hypoxia: absence of oxygen in tissues。

Anoxia(無氧): relatively complete absence of oxygen in tissues。

Hypoxemia(低氧血癥): a deficiency of oxygen in the blood (06 p:7)

7、

休克

;機體在

強烈致病因素

作用下,有效迴圈血量急劇下降,組織灌流量嚴重不足,使細胞代謝、功能紊亂,器官功能出現障礙的病理過程。

Shock:a dangerous systemic pathologic process under the effect of various drastic etiological factors, characterized by 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 including decreased effective circulatory blood volume, inadequate tissue perfusion, cellular metabolism impediment and dysfunction of multiple organ。 (10 P:24)

8、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

:嚴重創傷、感染和休克時,

原無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

同時或在短時間內相繼出現兩個以上器官系統的功能障礙,以致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必須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的綜合徵。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is a syndrome with altered functions of two or more organ systems in acutely ill patient such that homeostasis can not be maintained without interventions。 (11 P:41)

9、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血小板被啟用,大量促凝物質入血,使凝血酶增加,微血管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引起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以及繼發性纖溶亢進,導致出血、溶血性貧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的病理過程。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A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reduction in the elements involved in blood coagulation due to their utilization in widespread blood clotting within the vessels。 The activation of the clotting mechanism may arise from any of a number of disorders。 In the late stages, it is marked by profuse hemorrhaging。 (12 p:21)

10、

心功能不全

:各種原因引起心臟舒縮功能障礙,導致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減少,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求的病理過程。

Cardiac insufficiency: The heart is un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pump action to maintain blood flow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body。 (13 P:9)

11、

呼吸衰竭

: 在海平面地區靜息時吸入空氣的條件下,由於外呼吸功能嚴重障礙,以致出現動脈血氧分壓低於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壓高於50mmHg。

Repiratory failure: Is a syndrome in whic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fails to adequately oxygenate the venous blood with / without retention of carbon dioxide。 It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a PaO2 value of less than 60 mmHg while breathing air or a PaCO2 of more than 50 mmHg 。 (15 p:12)

12、

肝性腦病

:在排除其他已知腦疾病前提下,繼發於肝功能紊亂的一系列嚴重的神經精神綜合徵。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s the occurrence of confusion, 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nd coma as a result of liver failure。 (16 p:27)

13、

急性腎功能衰竭

: 各種原因引起腎臟泌尿功能在短期內急劇降低,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及代謝廢物蓄積的綜合徵。

Acute renal failure (acute renal injury): is the abrupt loss of kidney function, resulting in the retention of urea and other nitrogenous waste products and in the dys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volume and electrolytes。 ( 17 p:25)

PS:為方便大家複習,小括號裡第一個數為ppt的編碼,小P後的數為ppt的相應頁數,戰友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