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問題討論,自問自答,僅發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魯濱遜是追求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這一意義上的現代人人物形象。出生於被父親描述為世界上最好的中產階級家庭的魯濱遜本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過得衣食無憂,卻從出生以來一直有一個不甘於安逸航海夢,一心想要越洋遠航走訪世界。許多人將魯濱遜這一希望遠航,不甘於安逸的特點看作為他身上最具有現代意義的標誌,我對這敢於冒險的精神是敬畏且尊重的,但是我認為作為現代人形象最突出的意義在於追求自我這一點,現代人的生活應該是追求自己的內心,不論是選擇冒險還是保持安逸,只要是自己內心堅定的信念,都值得被尊重。一旦有了自己內心的追求,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義,就去實施即可,不應受到外界,例如世俗觀念、父母逼迫的束縛等。魯濱遜的所作所為正好服從這一點,作者笛福是從出海冒險這一角度出發的罷了。

再者,便是對於自己渴望的事物,必須有堅定的決心和勇敢的精神,不輕言放棄這一意義上,魯濱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現代人物形象。魯濱遜對於想要出海遠航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從未屈服。從他出生有這個念頭以來,最大的阻礙便是他的父母。比起其他的遠航者,魯濱遜的家庭裡已經有大哥參軍戰死,二哥下落不明的慘痛經歷了,至親的離去以及父母的反覆說教理應讓魯濱遜懂得應該安分守己地過著中產階級的幸福生活,而非像兩位哥哥一樣重蹈覆轍,而魯濱遜卻依舊嚮往著航海生活,正是所謂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這“虎”只是概念上的,並非他親眼所見,或許很多與魯濱遜一樣處境的憧憬遠航者仍舊會選擇堅持。然而在真正經歷一次險些失去性命的冒險後,仍舊“執迷不悟”者,恐怕只有他一人了。這次經歷便是他剛離家出走後跟隨赫爾市的朋友一同出海的歷練了。當時海上發生了長時間以來從未見過的兇猛風暴,涉世未深的魯濱遜自然是嚇破了膽,更糟糕的是在被營救之後,連船長(好朋友的父親)都將他看成舊約中的約拿,奉勸他切忌再次出海。這對於清教徒魯濱遜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畢竟再航海似乎就是要得罪上帝了。然而在短暫的激烈思想鬥爭後,魯濱遜仍不“悔改”,而是把出問題的根源歸咎於自己未能當上水手,非但沒回家,反而繼續登上一艘了開往非洲的船隻。後來又經歷了被俘和逃跑的驚心動魄,淪落巴西。在巴西種植園的生意興隆後,還是毅然決然選擇航海,不甘於小康生活。這回可是已經和真正的“老虎”打鬥後的抉擇了,由此可見魯濱遜對於追求自己夢想的決心和毅力了。魯濱遜登上荒島後自然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可以看作是他為追求夢想付出的“代價”,但他始終保持冷靜和堅強,在這裡開啟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體現了他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