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背後的故事

——《飄》讀後感

時隔數月,重新投身於書海的感覺真好。淡黃的紙張,密密麻麻的小字之間所敘述的故事,毫不費力地就將一個人拉回了另一個世界。而這樣真實的穿越,隨時隨地都在發生。深夜仍固執亮著的檯燈下,地鐵站洶湧的人潮之中,或流動或靜止的一幕幕生活場景背後,是自由的思想馳騁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那樣輕易地便跨越了時間和空間。

我們的一生,和漫漫歷史長河相比,是如此短暫;我們的足跡,和浩瀚博大的宇宙相比,是如此渺小;我們的身體,和世間萬物相比,又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擊。儘管“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事實赤裸裸地擺在面前,但人們心中熊熊燃燒的對新生活的渴望,對世界多彩文化的嚮往卻從未停息過。於是,我們選擇讀書。

書,讓我在有限的生命裡,看到了無限的精彩和可能。

而對於書籍的選擇,更是各人獨特審美和思想觀念的體現。我爸爸總說,我是個披著中國皮的洋人。這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比喻,但也確實反映了我在書籍選擇方面的偏好。對外國文學類作品產生文化認同感,於我而言,是件很輕鬆很愉快的事。而正是這樣的文化認同感,讓我在冥冥之中,與《飄》建立起一種聯絡。

《飄》是世界級名著,精巧度雖與紅樓夢略有差距,並不足以讓大家們建立類似紅學一樣的研究組織,但其內容之豐富深刻,也足以論上個三天三夜。閱畢,有許多想說的話,固然不全面,但能全憑個人喜好而提筆落字,也算未有缺憾了。

一、 關於黑奴制的廢除

南北戰爭時期,林肯頒佈解放黑奴宣言,這一創舉奠定了北方軍勝利的基礎,是消除種族階級化,實現民族平等的里程碑。南北戰爭以北方軍勝利結束,維護了國家統一併且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以上短短几句評價性話語是對這場戰爭意義的總結,充斥著滿滿的政治氣味,精確簡潔但不帶絲毫感情色彩。但是閱讀《飄》,我以一個親身參與者的身份見證了這場戰爭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書中所涵蓋的一個個小細節就好似一個個畫素,組成拼合起來成為一個宏大的圖畫,鮮活而有血有肉地展現了19世紀60年代美國的社會狀況。

文學作品往往能夠以小見大,從細枝末節中更加具體而真實地還原一個時代的模樣,而又正是這些細膩的刻畫,潛移默化中帶給讀者感動和觸發,充分調動了人的共情能力。因而在閱讀的過程中,那寥寥數句總結背後蘊藏的無盡意味,好似涓涓溪流般汩汩流入心底,思想成為一雙眼睛,領我看到了許多以前未曾發現的東西,例如,被遮掩在冰冷的總評價之下的曲折和熱情。

無疑,解放黑奴順應了歷史潮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先進性偉大性毋容置疑。但任何社會的革新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革命的道路總是以鮮血鋪就而成的。從《飄》中可以看到,南方種植園裡黑奴的生活並不是我一貫以為的那樣悲慘。他們的確是奴隸,沒有人身自由,不辭辛勞地為主人工作。但與此同時,種植園的主人也需要對他們負責,依賴他們。在黑奴生病、受傷時,女主人會悉心照料他們直至康復。人們將不苛待黑奴作為上流社會人士必需的品德,因而種植園主中少有鞭笞毆打黑奴的情況存在。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工作的黑奴,除了階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無法改變外,其生活技能和精神品質都有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譬如,嬤嬤作為保姆,撫養了三代小姐並深受她們依戀和重用,她熟悉舊時“淑女”的法則並一直以督察者、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大個子薩姆作為塔拉最得力的監工,被郝佳樂當做左膀右臂,衣食無憂,盡情歌唱,還一直為思嘉小姐的美麗活潑而深感驕傲。塔拉的黑奴老實本分各司其職,簡單而淳樸的快樂和偶然的恐慌、痛苦幾乎就是他們感受到一切。

而後,隨著解放黑奴宣言的頒佈,原本階級森嚴的社會變得像一鍋漿糊。壓抑許久的風暴急衝而出,“自由黑人”的稱號像瘟疫一般擴散開來。貧民窟裡隱藏的醜陋與骯髒噴湧而出,酩酊大醉的黑人妓女和目露色慾的潦倒黑人常常在道路邊破口大罵,令人望而生畏。

真正長於勞作、品德優良的黑人都憑藉自己的本事在種植園內謀求了一席之地,他們不愁生存衣食無憂,坦然而順暢地接受了奴隸地位,森嚴的等級制度早已在其腦海中深深紮根。突然的社會變革以一種不容反抗的堅決姿態介入了他們的生活,這時,他們所感受到的更多是無措與懷疑。嬤嬤不予理會,鎮定地繼續著往日的生活方式;大個子薩姆從北方軍官煞有介事的關照中逃了出來,試圖回到塔拉。

那些迅速便適應了“自由”身份的黑奴中,只有少數是真正具備進步思想而有真才實學的。剩餘的,盡是些不學無術、好吃懶做的混混,他們對於社會的轉變有著敏銳的直覺,很快便抓住了機會,得意洋洋地享受起“平等”所帶來的一切權利。憋屈壓抑了太久太久,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輕易地便衝破了道德的邊界。在他們眼裡,不需要低聲下氣放低姿態等同於可以在公共場合舉止粗魯,可以毫無忌憚地侮辱白人婦女。

這一切都來得太過迅猛太過突兀了。整個社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發瘋似的向前衝去。

革命的道路是血腥而殘酷的。緩緩深入,循序漸進式的變革往往會遺留諸多禍患,因而許多可以稱為“成功”的革命,都是以這樣強硬而蠻橫的方式,鞭打著整個社會,促使它前行。而後又用數十年的時間,來使它冷靜下來,建立起一種穩定的、新的制度。南北戰爭中許下的“解放”承諾,歷經100多年才算得實現。

二、 年輕而盲目的愛情

衛希禮的初次出場是伴隨著陽光的。閃耀一下子,卻讓思嘉眩暈了半輩子。

現在想來,如果戰爭不曾開始的話,衛希禮就像一個近乎完美的夢境。再次見面,他沿著長長的車道騎馬走來,脫下禮帽微微躬身,當他抬首時,淡黃色的頭髮滑至耳際,閃耀著陽光般醉人的銀色光澤,露出那雙氤氳著無限溫柔的,慵懶的灰色眼眸。只一眼,便深深鐫刻心頭再難自拔。而在眾人喧譁吵鬧,極盡賭博之樂時,他身著整潔典雅的禮服,立於一隅,安安靜靜地捧書閱讀,用別人揮霍掉的大把閒暇時間,一點一點編織起獨屬於他的,與現實世界相脫離的色彩斑斕的夢想。

愛情的開端,往往在於某個不可理喻的瞬間,某個不可複製的畫面。或許只是天氣微燥的一個下午,當清風微拂涼意彌散的時候,從滿桌的瑣碎中抬起頭,恰好看見半張埋進臂彎裡的安謐睡顏;或許只是洶湧的人潮之中,驀然回首,掠過一張張黯淡而模糊的面孔,直直撞進另一雙同樣迷茫、同樣驚詫的眼眸。簡單粗暴,過分明瞭。

就在這樣一份單純而熱烈的愛意驅使之下,思嘉跳入自己單方面設下的圈套。我相信很多讀者都和思嘉一樣,被那一瞬間的光芒矇蔽了眼睛,從此心中便留下了一道名叫衛希禮的影子。無論是身處嘈雜混亂的漩渦中心,還是在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一方小小天地,都習慣性地思念,習慣性地想起那幅美好的畫面,習慣性地複習自己對他的崇拜和愛意。

不知不覺之中,已失了初衷,讓愛情變為了自我感動式的個人狂歡。

情節的發展過程,其實也可以表現為思嘉逐漸認清自己對衛希禮的感情的過程。從一開始毫無道理可言的愛慕,到中途無法自拔的狂熱,而後漸漸消退、淡去,最終完全消散。自始至終,這份感情上都烙著無比清晰的“年少輕狂”的印記。

故事的開始,十六歲的郝思嘉因為希禮即將訂婚的訊息而經歷人生中第一次挫敗,這時她早已確定了自己對於衛希禮的心意,並且野心勃勃地盤算著表白的計劃。而衛希禮滿懷歉意的拒絕則迎頭潑了思嘉一身涼水,不僅沒有消滅那份心意,反使其更加熱烈地熊熊燃燒起來。這段時期,郝思嘉對於衛希禮的愛尚處於萌芽狀態,然而它並不純粹,除了單純的欣賞和仰慕之外,還摻雜了大量的好奇心和征服欲。衛希禮的拒絕徹底激起了郝思嘉的好勝心理和征服慾望,它使這份愛情變質了,惱羞成怒的思嘉因愛生恨,甚至當即決定和查理成婚。而當一時的衝動過去,剩餘的卻是無盡的後悔,她對於希禮的感情不減反增,“想要”多於“喜歡”,二人的相處演變為思嘉的單方面臆想和侵略戰爭。

戰爭開始後,衛希禮參軍,郝思嘉守寡。婚姻結束了,但愛情卻沒有,這份感情在思嘉被迫保持沉默的漫長寡居歲月中悄然增長,在她經常回味的記憶和渴望當中汲取養分。也正是這段時期,她對希禮的愛情緩慢變為獨屬於她的幻想,她不斷促使自己加深這份情感,並且有意識地把她的愛情變作活下去的支柱和希望。郝思嘉的愛情,就像是她精心呵護著、培育著的一朵花。這份感情曾經一度狂熱到了神聖的地步:

“她屬於希禮,永遠永遠屬於他。她從來沒有屬於過查理或者弗蘭克,也永遠不可能屬於瑞德。她身上的每個部位,她做的幾乎每一件事,每一個追求的目標,以及得到的每件東西,全部屬於希禮,她是因為愛他才做的。她給過弗蘭克和查理的每個吻,每個微笑,全都是給希禮的,即使他從來沒有擁有過,也永遠不會去擁有,那也是一樣的。她內心深處,還藏著把自己留給他的想法,雖然她知道他永遠不會接受她的。”

要我說,最終思嘉不再愛希禮的原因,決不會是因為她愛上了白瑞德。因為她對希禮的感情是完全自發的,並且原本已經非常深厚了,不可能因為外人而有任何改變。真正使思嘉放下希禮的,還是她自己。一場戰爭看遍世態炎涼,她的成長,已經足夠讓她認清這份長達十四年的愛情。

媚蘭死去的那天,思嘉終於明白了,希禮不愛她,也終於承認了,自己愛的根本不是希禮,而是十四歲那年,她固執地套在他身上的那件“衣服”,她想象中的一個完美的影子。那麼多年來,她愛的,從來就沒有真正存在過。

這種盲目崇拜的愛情在當今社會尤為普遍。隨著資訊的娛樂化和碎片化,年輕男女受到言情小說、偶像劇的影響非常大,尚未成熟的年紀裡便在想象中描摹出了虛假的完美伴侶形象,通常伴有外表精緻、事業有成、家纏萬貫等等特徵。美好而理想化的情節更是催生了強烈的對於愛情的渴望。以上二者共同作用,反而導致人們無法真實地客觀地認識眼前人、身邊人,輕易地把自己的感情交付給一個披著理想外衣的愛情體驗物件。重要的不是他是誰,而是有一個伴侶,並且他可以暫時成為理想的替代品。

有過熱戀體驗的人們,應當都感受到理想化力量在愛情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幻想為愛情注入活力。而愛情的魅力,正在於其不理智、不客觀。但越是理想主義,便越容易對現實感到失望。幻想越多的人,也越容易感到幻滅。年輕人的愛情,往往幻想的成分佔比太多。周國平曾為完美的愛情下了一個定義:

“幸福的愛情是一種能不斷激起幻想,又不斷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實。”

三、 郝思嘉的處世哲學

美國評論界對於郝思嘉的性格褒貶不一,詩人畢肖普甚至是將其斥責為毫不足取。不過,這也正是本書的亮點所在,即對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塑造。人性是非常複雜的,人的性格往往不能夠用寥寥數詞來加以概括,在不同情況和不同階段,人物行為和思想可能大相徑庭。《復活》中的聶赫留朵夫和本書中的郝思嘉便是活生生的典例。

處世哲學即為人處世之道,在這裡我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一個人本身性格特徵和他對世界的認知所共同作用的結果。影響其最關鍵的因素,是一個人的價值觀。下面對於郝思嘉處世哲學的研究,就將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郝思嘉的生活原則與傳統背道而馳,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故事發生的年代,上流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十分苛刻,為了獲得男性的欣賞和愛慕,女性應當隱藏真實的自我,儘量表現得無知柔弱,裝出一副崇拜依戀男性的模樣。譬如:女性隨身攜帶嗅鹽以防在遇事驚慌而昏迷;在別人家做客前要將胸衣束至最緊,將胃口收斂至小鳥的地步;與先生們交談時要露出誇張驚歎的神色並時不時迎合著誇讚兩句。

郝思嘉性格的粗疏豪放、獨立堅強,徹頭徹尾地與慣例相違背,這也是說話柔聲細氣、教養過分良好的沿海貴族血統和精明樸實的愛爾蘭農民血統混合在一起的結果。但正是其敢於衝破束縛和陳條的魄力將思嘉身上那股少女應有的活潑靈動、勃勃生機完美地展現出來,在一眾膽小懦弱、循規蹈矩的小姐中,煥發出格外迷人的光彩。從小便浸潤在男人的愛慕和崇拜中,思嘉漸漸變得驕傲自矜、風流嫵媚,她將自己的魅力作為無往不利的武器,練就了一身迷惑勾引男人的好本領。先天性格加上環境影響,思嘉在背離傳統、激進前衛的道路上堅定地走著,眉飛色舞,昂首闊步。

埃倫尚在世時,她的話語和行為一直壓抑著思嘉性格中豪邁不羈的部分。童年時代的思嘉,深受母親穩重平靜、寬厚慈善品格的影響。於她而言,母親是智慧的源泉、生活的支柱,是上流社會淑女貴婦的標榜,也代表了戰爭開始前平淡美好的生活方式。然而隨著母親的去世,能夠壓抑思嘉天性的唯一束縛已經解開,至於那些世俗的眼光,對於向來我行我素的思嘉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阻礙。她的行為舉止,便越發驚世駭俗起來。

身為戴孝的寡婦,卻在慈善舞會上歡快地領舞;身為長姐,卻故意引誘未來妹夫以謀取錢財;身為婦女,卻不顧丈夫反對執意親自經營鋸木廠;身為人妻,卻慫恿衛希禮逾越道德與她私奔。不可否認的是,郝思嘉完全不符合當時上流社會對於貴婦的定義,她遠超其他婦女的精明幹練和赤裸裸的利己主義使其為傳統上流社會所不容。

但是,郝思嘉的現實主義卻是與歷史大潮流相適應的。在戰火紛飛,社會秩序岌岌可危的動亂年代,人們總要尋求新的出路才能保證生存。

亞特蘭大的舊貴族勢力無論仍然固執地延續舊有生活方式,把明目張膽地賺錢當做恥辱,試圖營造出一種溫和平靜、遠離艱辛的氣氛,以致於使自己陷入貧困而窘迫的境地。但郝思嘉憑藉姿色和精明的手段,與北方佬做生意、聘用囚犯工作,一次次突破,獨自將鋸木廠經營得風生水起,甚至擊垮了一眾男性競爭對手。她在鋪天蓋地的流言蜚語和鄙夷唾棄的目光中挺直了脊背,不擇手段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市場競爭機制中,優勝劣汰,無關性別,從這一點來看,思嘉早早地便具備了超越時代的競爭意識和經商能力。正是鋸木廠的成功營銷,為塔拉、為思嘉和媚蘭的家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是他們生活能夠穩定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思嘉那為人非議的現實主義,通常也稱為,拜金主義。

毋容置疑,在思嘉的價值體系中,生存始終是第一需要,金錢的地位也因而水漲船高。其餘的道德、愛情、享樂通通排在保障生存需要之後。她豪邁粗獷、開朗活潑的性格使得她在踐行自己的教條時,絲毫不加掩飾,帶著明顯的極強的目的性。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在郝思嘉身上,個人情感與道德責任相生相成,矛盾卻又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她自私卑劣而心胸狹隘,卻嚴守諾言、勇擔重任。

除此之外,郝思嘉性格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點,當屬其永不放棄、堅忍不拔的精神。

《亂世佳人》中,費雯麗於夕陽的餘暉下挺立在莊園廢墟上的剪影,在電影史上留下了精彩絕豔的一筆。郝思嘉拖著疲憊不堪、飢腸轆轆的身體,隻身來到已經在戰火中變為一片廢墟的十二橡樹莊園,癱坐在壟溝裡用顫抖的雙手挖出所剩無幾的食物。

提心吊膽的長途跋涉、母親去世父親瘋傻的噩耗、被洗劫一空的莊園、面目全非的佐治亞、隨時可能出現的北方佬劫掠的危機,殘酷的現實伴隨著鋪天蓋地的生存壓力齊齊落到了思嘉瘦弱的肩膀上。精神和現實的支柱雙雙崩塌,使她被迫撐起了整個家庭。

此時此刻,不堪重負的思嘉幾近崩潰的邊緣,她狼吞虎嚥地嚼了半根蘿蔔,而後又大口大口地嘔吐起來,虛弱地一動不動地躺在泥土中。過往的事和已經離開的人紛紛圍繞著她,思嘉緩緩睜開眼,想努力地從黯淡的前景中尋找一絲希望。她慢慢站了起來,俯瞰著大片大片黑糊糊的廢墟,高昂著頭顱,最後一次回望曾經的豪華生活,大聲宣告著:“上帝作證,我要熬過這段日子,一切結束之後,我和我的親人們再也不會餓肚子了。哪怕我不得不去偷去搶,去殺人去放火——上帝作證, 我決不會再捱餓的!”

至此,郝思嘉已經完全拋棄了那些所謂上流社會的規矩和教條,她信心勃勃地向前走去,決心用自己的雙手,重新為自己和親人們建立起一個庇護所。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譬如她開槍打死入侵塔拉的北方佬,而後冷靜地搜刮其財物並埋藏屍體;她盡最後財力精心打扮自己,引誘白瑞德和她結婚;她與希禮的私情暴露,卻仍然前去參加媚蘭準備的驚喜派對;白瑞德拋棄她遠去,她重新燃起得到他的決心。

縱覽全書,郝思嘉每一次能夠在危難關頭重新振作,所倚仗的大概就兩個事物:對塔拉的熱愛眷戀以及反覆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在塔拉的庇護下尋得慰藉,又不斷地從“明天是新的一天”中汲取對未來的信心和戰勝困苦的力量。

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的雙重作用,使郝思嘉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仍然屹立不倒,她懷揣著童年的溫柔,承襲著不屈抗爭的血統,一步一步地向一個個全新的明天走去。

我想,思嘉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的信條也正是《飄》歷經百年卻仍魅力不減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易,如何克服困難,是人們任何時代都在追尋的。我們從思嘉身上,看到這樣的堅強和勇氣,她的信條,具有跨越時代的非凡意義。當現實把你打趴在地上,大聲對自己說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許,就真的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來自成都樹德中學(寧夏校區)的 Veronica 的高二讀書筆記

(以下專題仍待開發)

四、貴族之所以為貴族(衛希禮)

五、過分清醒難得糊塗(白瑞德和媚蘭性格分析)

六、戰爭生活面目全非(戰爭對於人性的激發作用)

七、瑪格麗特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