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需求預測和庫存計劃:一個實踐者的角度》,劉寶紅著。

在再訂貨機制中,再訂貨點相對簡單,但補貨機制相對複雜,還有很多細節,比如是定量還是不定量,是隨時補貨還是定期補貨,我們下面接著講。

補貨機制:定量vs.

不定量

補貨量的上限,也就是說最高補到多少,分兩種情況,即定量和不定量。

在定量的補貨機制中,我們根據經濟訂貨量和其他因素,確定了訂貨量,然後當庫存水位達到或低於再訂貨點的時候,我們就補一個訂貨量的貨;如果還沒達到再訂貨點,我們就再補一個訂貨量的貨,直到超出再訂貨點。

在這裡,訂貨量是固定的,會參考經濟訂貨量,也會考慮別的因素。比如有些材料要成對成雙地用,即便經濟訂貨量是5,我們也要把訂貨量定為雙數6。最小包裝也類似。舉個例子。在超市,某瓶裝水的再訂貨點是120瓶(這是再訂貨點)。一旦在庫和在途庫存總量低於120瓶,ERP就會發出補貨命令,最少補1箱24瓶(這是訂貨量);如果還沒達到120,就再訂一箱24瓶,直到庫存水位超出120瓶。

在定量的補貨機制下,如果需求沒有波動,在庫庫存的低點會是安全庫存,高點會是安全庫存加訂貨量。當有需求變動的時候,最低點會上下浮動,不過平均值會是安全庫存;最高點會是再訂貨點加訂貨量(假定訂貨指令發出後,就沒有任何需求)。在庫庫存的期望值如下:

補貨方式:庫存和運營成本的直接影響因素

也就是說,在庫庫存的平均值等於安全庫存加上一半的訂貨量。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在設定再訂貨點、訂貨量後,整體的在庫庫存量。

在不定量的補貨機制中,持續監控庫存水位,當庫存水位降到或低於再訂貨點時,就啟動補貨機制,補貨補到最高庫存水位(Max)。這裡的庫存水位包括在庫和在途庫存。在一些ERP系統中,這種補貨方式叫Min/Max。從本質上講,最高庫存水位Max要考慮補貨的規模效益,也要考慮倉儲、物流、庫存持有成本等因素。

如果你想更科學地計算的話,公式如下:

Max = ROP + ROQ

其中:ROP是再訂貨點,參見再訂貨點公式

ROQ是經濟訂貨量,參見經濟訂貨量公式

Min/Max方式的一個好處是溝通方便,大家都能懂。但每次補貨的量可能不同,增加了補貨的複雜度,比如可能得把大包裝拆開,從而增加供應商的失誤——每次訂貨量一樣,當然對供應商來說可預見性就更高。Min在這裡一般就是再訂貨點[1]。就整體補貨成本、庫存持有成本而言,Min/Max是總成本最低的做法。

在Min/Max訂貨機制下,平均的在庫庫存水位如下,其實跟前面定量補貨的情況類似。

補貨方式:庫存和運營成本的直接影響因素

上面談的是補貨的

數量維度

,即每次的補貨量是固定還是變動的。下面我們要接著討論補貨的

時間維度

,即定期還是隨時補貨。

補貨機制:定期vs.

隨時

到現在為止,我們講的再訂貨點法都是

隨時

補貨。這要求

持續

監控實際庫存水位(包括在庫和在途庫存),一旦達到或低於再訂貨點,就觸動補貨機制。這對庫存的實時管理要求較高。在資訊化水平高的企業,庫存的監控、訂貨機制的觸動、訂單的生成都在ERP系統裡自動化了,這種再訂貨法的執行就流暢很多;對於資訊化程度低的企業,就做不到實時監控,即時補貨。

比如在我的老東家,一個年營收幾十億美金的製造商,中心倉在矽谷,全球有二十幾個前置倉,分佈在亞洲、歐洲的主要工業地區。該企業用的主要是不定量、隨時補貨:ERP實時監控庫存水位,一旦低於再訂貨點,就發出補貨指令,補到最高庫存。隨時也就是可能每天都補貨,是因為有規模效益。比如一般的前置倉有幾千個料號,每天總有相當多的料號要補貨,滿足物流運輸的最低批次等。

再比如有些跨境電商,由於資訊化水平太低,的訂單處理流程完全是手動,用Excel表格來判斷是否要訂貨,效率低下,就沒法做到隨時補貨,對每個料號,只能定期,比如每週補一次貨。這就是

定期補貨

。還有些企業,雖然資訊系統在實時監控庫存,能做到隨時補貨,但鑑於業務量較小,也採取定期補貨的方式,比如每週發貨,以提高貨運、進出庫的規模效益。

定期補貨下,拿每週補貨為例,意味著需求產生了,庫存消耗了,但可能得等待多達7天才能啟動補貨機制,這也意味著整個補貨週期增加了相應長的時間。在再訂貨點的計算上,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原來補貨週期的基礎上,加上延誤的最長時間,用同樣的公式計算再訂貨點。補貨週期延長了,系統地增加了庫存[2]。

補貨的數量、時間維度結合到一起,就是4種典型的補貨方式:定量不定期,不定量不定期;定期定量,定期不定量[3]。這有點太拗口,讓我們總結成一個簡單的表格,來指導我們選擇合適的補貨機制,比如在表 10中,對於A類物料,不管是定期還是隨用隨補,我們都傾向於補到最高點Max。對於B類物料,我們採取更簡單的補貨方式,也就是定量補貨——這種做法簡單,一旦達到或低於再訂貨點,就補一個訂貨量;還達不到再訂貨點,那就再補一個訂貨量,直到超出再訂貨點。

表 1:選擇合適的補貨機制

補貨方式:庫存和運營成本的直接影響因素

這麼複雜的補貨機制,除了讓我們看上去更有學問外,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著呢:如何設定補貨機制,直接影響你的整體運營成本和庫存成本。顯然,就

運營成本

來說,定期、定量最低——不是每天都補貨,省卻很多麻煩;補貨的時候一補就一箱或一定數量(定量),不夠再來一箱,操作簡單。但是,這種做法卻以庫存為代價:定期補貨,增加了補貨週期,拔高了再訂貨點;定量補貨,本來再有1只就超過了再訂貨點,卻補了1箱12只,這都增加了庫存。

相反,不定期、不定量對於

庫存控制

最有利,但以犧牲運營成本為代價:因為隨用隨補,你得隨時盯著,用一個補一個,提高了補貨頻率;因為不定量,要補不能超出庫存上限Max,這意味著有時候得把完整的一箱給拆開,只取其中幾隻,這都增加了運營成本。

對於這些,學者們研究了幾十年,最終得出的結論是[4]:

(1) 因為單價高,庫存影響大,A類物料採取不超上限Max的補貨法,

不定量

,即要幾個補幾個,避免太高的庫存;

(2) 因為庫存金額相對低,產品數量大,運營成本更突出,B類物料就用

定量

的補貨方式,犧牲一點庫存,但節省運營成本;

(3) 對於最便宜,數量也最多的C類物料,我們可用更簡單的方法,比如雙桶法,一桶空了,就驅動供應鏈再補一桶來,這樣對庫存金額影響有限,但也節省不少運營成本。

特別是高價值的A類物料,庫存、運營、短缺總成本最低的方案是定期不定量,也就是定期檢視庫存水位,要補貨的話補到最高庫存Max。

不要小看這些:企業動輒有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個產品,幾十幾百個倉位,每個產品、每個倉位多放一個還是少放一個,就是幾百幾千萬元的庫存;每個產品多補一次還是少補一次,整包裝地補,還是拆分零補,時間長了,運營成本就是千百萬元。作為計劃人員,我們處於最佳的位置做這些決策,能夠直接顯著地影響成本和庫存。

更多閱讀

劉寶紅8月供應鏈管理遠端培訓課程大綱-正在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