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概念中的“情”與“慈悲心”

網路小說常常喜歡把神佛塑造成毫無“人性”,冷酷無情的角色。

而在宗教角度,似乎也會有勸人放下各種執著、慾望、七情六慾之類的概念。

難道從修行角度,無“情”真的是“無情”嗎?

當然不可能呀!

其實,小品中有一句經典臺詞,總結的恰到好處:“人為什麼活著呢?簡單來說一個字,情”。

我們認為的親情、愛情、友情、感情全都是“情”。

狹義上的愛、恨;高興、不高興;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其實都屬於“情”這個範圍。

但從修行者角度,如果去除了所謂的“情”,難道真的就無情無意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與“情”相對應的概念,應該可以叫做“慈悲”。

修行人隨著世俗“情”的去除,心中取而代之的便是“慈悲”。慈悲心的出現,心態上會更平和,與人為善,能站在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

所以佛家講“普度眾生”或許也就是因為大覺者心中的慈悲,看世人皆苦,所以想度化世人。

那難道慈悲心出現,沒有情了,就得放棄家人、愛人、朋友,跑到深山老林出家當和尚嗎?

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第一

,世間的修行人,因為所處的環境,是不可能完全無“情”。普通修行人,也不敢妄言自己毫無缺點。更切莫為了無“情”而去“無情”,走向極端,反而是執著,更違背了佛教中“善”的內涵。

第二

,擁有慈悲心不代表要放棄各種關係,而是在心態上對各種感情的波動看得更淡,反而更要對身邊的人好。

可能較為理想的狀態:無論家人,配偶、子女、朋友,對你以如何的態度,內心不會受到太大的波瀾,依然會用你所認為正確的道德標準去對待他人。

不會因為誰誇讚自己,就去過分的親近;誰對自己稍微刻薄一下,便會心生不滿。

用心中所踐行的標準去衡量自己,減少因個人情緒而產生的區別對待。

而且

從佛教“因果”或“輪迴”角度

,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一定是在前世與自己有某種關係,或許好,或許不好,冥冥之中都有一定的關係,更應該處理好這些關係,坦然接受。

從道德角度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這些觀念也是必然沒錯的。

從法律角度

,贍養老人,養育子女更是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只不過修行人在這些基礎上更進一步,把情緒要看的更淡。父母孩子對自己不好、愛情友情的來去、甚至親人失去的時候,一顆心不會被過於的被外界情緒影響。

文字最後引用羅翔老師影片中的一句話:“愛具體的人,不要總是想著愛抽象的人”。

而對於修行人,也切莫鑽牛角尖,而真的變成“無情”的人。

在“情”之上並不是“無情”,而是一種更高尚的概念叫做“慈悲”。

文中所述觀念源自高人指點,限於個人理解水品,轉述過程定存在偏差。

僅希望勸善,提供多一種思路看待問題。

行文不通之處,貽笑大方,敬請原諒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