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個好覺|《斯坦福高效睡眠法》筆記

書的內容一句話概括就是,約前90分鐘的高效睡眠至關重要,利用體溫調節和大腦開關實現夜晚高效入睡和白天持續清醒。若對原理和實操感興趣,往下看~

首先看圖說話:

睡個好覺|《斯坦福高效睡眠法》筆記

入睡後有持續約90分鐘的非REM睡眠狀態➡️過渡到第一次的REM睡眠狀態(是產生夢的階段),持續大約幾分鐘➡️結束後進入下一週期➡️繼續非REM/REM交替,非REM睡眠不會如第一次般那樣深,但REM睡眠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作者認為,如果最初的90分鐘質量不佳,就會導致後續睡眠出現問題。確保入睡後有90分鐘的睡眠時間,就有可能擁有一個深度的非REM睡眠。但作者不同意普遍流行的睡覺要睡90分鐘的倍數這一觀點。

如何保證90分鐘的深度睡眠呢?

經作者研究,體溫和大腦是優質睡眠的開關。

體溫:縮小體內和體表間的溫差

人的體內溫度略高於體表溫度。入睡時,體內溫度下降,體表溫度上升,兩者之間的差值縮小。

睡個好覺|《斯坦福高效睡眠法》筆記

讓體表溫度上升,熱量散發導致體內溫度下降,開啟黃金90分鐘睡眠:

睡前90分鐘泡澡/沐浴完畢,體表與體內溫度升高,身體開始通過出汗等方式釋放熱量。

上床睡覺時,熱量的釋放讓體內溫度恢復甚至降低。

入睡時,體內與體表溫差進一步縮小。

真正主導熱量釋放的是手和腳,足浴/足部淋浴也能達到與全身沐浴一樣的效果。

穿上襪子溫暖腳部→脫掉襪子釋放熱量→體內溫度下降→入睡也可。

理想的室溫能增加熟睡的可能性,但不要強求。

大腦:讓思維切換到睡眠模式

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和入睡,週末可適度賴床,但儘量保持入睡時間一致。若第二天必須早起,仍然按平常的時間入睡,以保證睡眠質量為主。

若必須熬夜,最好先確保黃金90分鐘睡眠後再完成工作。效果優於強忍睏意工作到凌晨卻因精神亢奮無法入睡。

睡前的娛樂也最好是刺激較少、無須用腦的、比較無聊的活動。儘量避免接觸藍光,如在漆黑的房間中長時間玩手機等。

拉伸運動能夠促進睡眠質量的提高,但過於認真練習,大腦就會處於主動、活躍的狀態,不利於入睡。

清醒成就高效睡眠

“清醒”和“睡眠”互為一體,如果早上磨蹭著不起,一天都會處於睏倦中。

養成早上曬太陽的習慣,雨天、陰天也沒關係,重要的是透過光線讓人體節律與自然保持一致。

定時起床時,可以設定兩個鬧鐘。假設早上7點必須起床的話,就可以將鬧鐘時間分別設定為6點40分和7點。第一個鬧鐘鈴聲,音量小且時間短,使你在REM睡眠狀態下較為舒適地醒來。如果沒有順利醒來,證明還處於深度的非REM睡眠,7點鐘的第二次鬧鈴應該能順利喚醒。

過早清醒但不起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會越來越強,這也是抑鬱情緒的表現,要注意。

光腳接觸地板和用冷水洗手利於清醒,不太建議晨間泡澡。

晨跑優於夜跑,慢跑、做運動等有助於讓整個人切換到活動模式。但如果運動量過多、動作過於激烈會影響工作效率。

腦力工作、重要的工作儘量在上午完成,午飯後慢慢轉變到簡單的工作模式,讓大腦漸漸放鬆。

吃飯時細嚼慢嚥,利於清醒和保持記憶力。晚飯要在睡前1個小時以上吃完,不易消化的食品最好不在晚上吃。酒精過量會妨礙深度睡眠的形成。

出國為防止時差的影響,出發當天儘可能按目的地的時間來安排活動,尤其是用餐時間。

積極地發言可以驅趕睡意,也可用吃口香糖等方法代替。

比起冰鎮飲料,常溫或者熱一些的會更有助保持清醒。

30分鐘以上的午休容易造成注意力低下,最好控制在20分鐘左右。在小睡前5分鐘,拿一些溫熱的東西,以便順利地進入到深度小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