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還是前年寫的,可能會一直適用!

今冬來得煞是突然,較之往年也格外寒冷。寒冬臘月,最為靠譜的保暖衣物大概就是羽絨服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選擇衣物莫過於兩個指標,一是款式,二是質量。

但是回到服裝最初的功能——遮羞保暖上來的時候,我們選擇的標準則會顛倒,例如在寒冬臘月,大部分的人群在購買羽絨服的時候則會第一時間把保暖性放在首位,款式次之。縱然有市面上羽絨服款式實在不堪的事實,但是冷到快要截肢的時候,對於保暖的需求就遠超過凹造型了——當然也有例外,時裝精們往往是要型不要命的。

羽絨服選購指南

說起羽絨服的保暖性,這個我不得不吐槽國標:國標要求羽絨服需要標示面料、裡料、填充物以及充絨量。

但是遺憾的是,單純的依靠上述資料我們是無法在未親自體驗的前提下知道一件羽絨服的保暖性的。那麼究竟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羽絨服資料才能知道羽絨服的保暖性呢?

羽絨服選購指南

上圖是擷取的一款Patagonia男款羽絨服。我們把注意力放到成分,裡面有幾個重點資料:

1、填充物;2、充絨量;3、蓬鬆度

一、填充物

顧名思義,羽絨服,裡面當然是羽絨,但是實際上羽絨又分為鴨絨和鵝絨,其中鵝絨又分灰鵝絨和白鵝絨,通常情況下,其保暖效能為:

灰鵝絨>白鵝絨>鴨絨

因此,為了絕對保暖,購買時注意吊牌是goose down還是duck down,非常有必要。例如上面的這件Patagonia羽絨服,就是填充的白鵝絨。

但話雖如此,若追求的是價效比,就不必太考慮哪種絨的問題。

二、充絨量

充絨量實際上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充絨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我們常規穿著的羽絨服的充絨量常見的範圍在200克到500克左右,戶外款在700克左右的也可以看到。

而含絨量指羽絨裡面“絨”的比例。目前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要求在70%以上,也就是說其中絨的含量是70%,羽佔30%。這個程度就能保證羽絨服必要的蓬鬆度和保暖性了。

那麼你又要問了,羽和絨又有什麼區別?不是一直一起叫的嗎?

羽絨確實是一個統稱,長在鵝、鴨的腹部,成蘆花朵狀的叫絨毛,成片狀的叫羽毛。

羽絨服選購指南

圖:羽vs絨

是的,羽就是你認知中的“羽毛”,帶杆的那種——腦補縮小版的羽毛球、羽毛扇就行,當然是縮小很多很多倍,柔軟許多的小羽毛。而絨看起來像更蓬鬆的棉花,是羽絨服保暖功能的主要功臣。

羽絨服選購指南

Mountain Hardwear/山浩15秋冬新款男款650蓬保暖羽絨服OM6142-X

例如上圖這款,充絨量257g,含絨量80%。這下你知道這兩個數字意味著什麼了吧?

三、FP蓬鬆度

蓬鬆度,英文是“Fill Power或Filling Power”,通常簡稱FP,直接字面翻譯就是填充能力,也能表達出其本意。

維基百科和國際羽絨羽毛檢測實驗室和研究所(IDFL)對於FP一詞的定義差不多,就是一定重量的羽絨在特定環境下所佔的空間大小,據此分級。FP只是一個在特點環境下,恆定重量的絨的體積大小。直白地說,蓬鬆度就是體積,體積就是蓬鬆度。

羽絨服選購指南

直觀感受一下

蓬鬆度一般分為550,600,700,800和900 FP。通常指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譬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55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550 FP。

但是根據資料顯示,1892年鴨絨被首次出現,但是那會兒是沒有FP這個概念的,而就算是幾十年前,也沒有FP概念。最多是標一個“premium goose down”來強調下自己多專業。

老實說,更直觀的比較可能是在產品的厚實程度上,通常我們比較兩款羽絨服,最簡單直接比較就是看羽絨服的厚度,哪個厚哪個靠譜。

但是單純的厚度對比,是否真的能表明羽絨服的好壞呢?

首先我們看羽絨服保暖的原理:羽絨是一種動物性蛋白纖維,且羽絨球狀纖維上千萬個三角形的細小氣孔,能隨氣溫變化收縮而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從而產生保暖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吸收人體熱量,並且形成一個隔絕層。隔熱層的固定的空氣越多,隔熱效能也就越好。

羽絨服選購指南

知道了原理,我們來簡單分析下為什麼說蓬鬆度越高,保暖效能越好。隔熱層的大小決定了保暖效能,隔熱層的大小取決於羽絨固定的空氣體積。譬如我們需要1800立方英寸的羽絨,使用600 FP與900 FP所需要的羽絨分別為3盎司和2盎司。固定空氣體積一樣,保暖效果一樣,但使用900 FP可以更輕便,這也是為什麼看到很多戶外品牌的羽絨服都很輕薄的原因。

此外,蓬鬆度與羽絨中絨的比例以及絨朵的平均大小有關。鵝絨相對鴨絨蓬鬆度高一些,鵝絨含絨量可達到95%,蓬鬆度能達到700 FP,而差不多的鴨絨,含絨量能夠達到90%,蓬鬆度能達到600 FP。蓬鬆度在700 FP的羽絨,價格大約是蓬鬆度為600 FP的羽絨的3倍。蓬鬆度為800 FP的羽絨,價格是蓬鬆度為700 FP的羽絨價格的3倍以上,而蓬鬆度為900的羽絨,價格是蓬鬆度為700的羽絨的10倍以上。

羽絨服選購指南

左:鴨絨;右:鵝絨,仔細觀察,是不是發現有什麼區別?

遺憾的是,我國沒有要求在羽絨服出廠時標出蓬鬆度,雖然質檢時會有蓬鬆度的值,但我問過N多銷售員,90%一無所知,甚至都不知道存在蓬鬆度的概念。

但是一味強調FP是否就靠譜,也不盡然。

從保暖性講,當然是蓬鬆度越高越好,上面說過體積越大相應的保溫效果也越好,但體積越大,對於恆定重量的羽絨而言,空間密度會越來越小,羽絨的支撐力也會因為提供更多的空間而越來越低。羽絨作為保溫層不可能單獨存在,在其它材料以及使用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支撐力,羽絨最容易失去的恰恰就是蓬鬆度。

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凡事不可走極端:低蓬鬆度的抗壓能力最好,但是保暖效能太弱,高蓬鬆度的抗壓能力最差,但是保暖效能很高。還是迴歸中庸之道,選擇適中的蓬鬆度既能抗壓又能保暖。

羽絨服選購指南

Penfield羽絨服

個人比較喜歡550FP的羽絨服。我之前的Schott以及現在使用的Penfield 都是550FP,實際就算是在零下20度的天氣也夠了。

總結一下,上面羅裡吧嗦的一堆:

1、從材質的保暖效能上來說,灰鵝絨>白鵝絨>鴨絨。

2、蓬鬆度的話,非特殊情況下,選擇550FP-700FP 完全足夠了。

羽絨服選購指南

羽絨服挑選大法

下面聊一下挑選羽絨服的方法,基本上照著這幾點,買到保暖抗壓又不過分臃腫的羽絨服就指日可待了(以及,杜絕黑心棉):

1、看標籤:

瞭解含絨量、充絨量、填充物分別是什麼。看面料:羽絨服面料應防絨、防風及透氣,其中防絨性最為緊要。個人比較中意選購T/C面料的羽絨服。

這裡科普一下,T是滌綸 TERYLENE ,C是棉 COTTON,紡織業習慣將佔比例較大的成份放在成份表述的前面,所以T/C就是滌綸佔主體比例的滌棉布。

2、羽絨服用手摸,

如果摸得出很多毛杆的話,含絨量低,含羽量高。摸不出毛杆,也有可能是因為飛絲,這時候,隔著羽絨服搓揉,如果很難搓散,那麼填充物就是羽絨,如果很快就搓散了,那很可能就是“飛絲”,也就是一些劣質假冒的羽絨,通常是鴨、鵝毛的邊角廢料粉碎以後成為絲絨狀,有些根本不含“絨”。

羽絨服選購指南

3、要判斷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如何,可以把衣服摺疊起來,排空空氣,將衣服積壓到最小的狀態。

衣服能在短時間之內恢復原狀,說明蓬鬆度高,含絨量高,而需要很久才能恢復原狀,或者很難恢復原狀的,則顯然含絨量低,蓬鬆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