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的目的是證得智慧,成佛度眾生,此乃佛教的宗旨。但現今絕大多數人不清楚智慧兩字的實際意義,以為智慧就是世間的聰明才智,是意識心的產物,曲解和歪曲了智慧的真實本意。教外人士有情可原,佛弟子則誤己誤人,以盲引盲,敗壞佛教。

何為智慧?智慧為梵語般若的意譯,即智觀有,慧照空,空有不二。也就是要同時觀照有和空,達到空有不二。觀照的有,不是世俗的實有,而是妙有;觀照的空,不是頑空,而是真空,真空妙有即緣起性空就是智慧。

觀照不是意識心的觀照,是身心對空有不二的體悟,是修行見道後的體悟。佛教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是佛的經教,有的經教講緣起即有,是方便說,是不了義。有的經教講性空,是究竟說,是了義。我們要分清哪些經教是了義說,哪些經教是不了義說,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觀照般若是見道後的體悟,就是悟到空性後對真空和妙有的體會。此種體會不是意識心的體會,是身心的體會,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實相般若是在觀照般若的基礎上達到空有不二,空有圓融,無為自然的狀態即佛的狀態。

如何證得智慧?證得智慧需要經歷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此過程不是一生一世的修行,而是千百萬世的修行,三大阿僧忯劫的修行。此修行不是僅僅念念佛,打打坐而已,而是一個複雜完整的修行體系,此體系中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缺一不可。簡言之,戒定慧三學即是佛學,戒是以殺盜淫妄酒五戒為基礎,定是以禪定為基礎,四禪八定還是世間禪定,不是出世間禪定,戒和出世間禪定才是慧的基礎。即使是念佛,也有唸佛的方法,打坐也有打坐的竅訣。這就需要我們找明師,名師不一定是明師。明師最起碼是悟道的人,他走過這條道路,知道如何走,會引導你走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