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出了一個特別棒的嬰幼兒特別節目:《Babies-Their Wonderful World》(《北鼻的異想世界》)

一共有三集:

Becoming YOU 成為你

Becoming SOCIAL融入社會

Becoming INDEPENDENT 產生獨立性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的帶領了一個由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以研究嬰兒的早期發展及其重要的影響。在搭建的嬰兒實驗室裡,以及英國諸多家庭的跟蹤探訪中他們探索了嬰兒的多種行為:發脾氣、大笑、共鳴、學習,瞭解人際關係、環境和成長的影響。這些幼兒研究專家們採用了多種新型的浸入式技術,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學研究,探索嬰兒的大腦在這個時期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

幼兒教育所有的實踐背後都有許多強大的理論基礎,而所有理論背後都有大量的實驗研究

。這一次,幼教專家們在英國對嬰兒們做了一次大範圍的研究,不僅是對於現有理論的重新探索,更是對現代發展後嬰兒發展的一次重新認知。

這是我近些年看過的最棒的關於幼兒教育的實驗記錄片!要知道,這麼多年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學習,我能搜尋到的實驗理論片段好多都是數十年前的(還記得在美國讀碩士時老師甚至還要去翻錄像帶)。所以花費大量時間整理和大家分享。不管是幼兒教育研究者、從業者還是爸爸媽媽們,都值得靜下心來好好看一看。

在認識我們的寶寶的同時,重新認識和發現我們自己。

原版的節目在BBC TWO中可以看到:

https://www。

bbc。co。uk/programmes/b0

bt7v0j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騰訊影片也有中文字幕版(評分高達9。1):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每集近1小時,如果實在看不下去,那就跟著我的文章瞭解下重點內容吧。

本文將和大家分享及探討第一集:Becoming You

這一集的主要研究有:

(1)性格測試——性格如何形成?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了我們?

(2)嬰兒的早期語言發展——英國嬰兒使用的語言

(3)興趣對寶寶的早期發展有多重要?

(4)科技裝置對幼兒只有弊端嗎?

(5)嬰兒的早期經歷對個人的態度和觀點的影響(種族差異?性別差異?自控力的發展?)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PART01實驗:性格測試--我們如何成為我們?

科學家們認為:每個人有自己的性格和個性,氣質決定個性,也就是對情景的反應。探索我們的性格形成,有助於幫助我們促進他們的潛能發展。這個實驗之前是對美國的眾多小朋友做的,這次的實驗物件是英國的小朋友。

實驗過程:透過給寶寶們展示各種意想不到的玩具(能夠讓嬰兒驚訝的玩偶盒子——有小丑從盒子裡跳出來、跳跳狗——會跳的玩具狗、陌生的面具——由人帶著),觀察他們不同的反應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結果: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表明:

心理學家Emily Jones發現個性與遺傳因素有關,嬰兒即使剛出生也都各自具有某種特點:激動、平靜,謹慎。而這和成年人的三種氣質型別也是一樣的。嬰兒一出生就有一定傾向,即使爸爸媽媽並不清楚寶寶的氣質,但也會毫無意識地在去適應這種氣質。如果寶寶很謹慎,我們向他們作介紹時會很緩慢,如果寶寶非常活躍,我們也很願意帶他們去不同的地方

因此,氣質是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而周圍世界對嬰兒的反應又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我們要多觀察,透過他們對事物的反應判斷他們的性格和脾氣,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教育。

PART02實驗:嬰兒早期語言發展--英國嬰兒使用語

嬰兒的早期語言發展——英國嬰兒使用的語言。這次的實驗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英國家庭裡。

語言是我們體現個性的主要方式,嬰兒在1歲半時會有一個語言的爆棚期。對於嬰兒語言研究大部分基於美國小朋友,用以評估語言的單詞表對英國小朋友的實驗就很少。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專家們邀請了2000個家庭,記錄寶寶的早期詞彙。語言研究者Michelle Petert得到了全國的調查結果(綠線顯示了喜歡說話的孩子在第二年詞彙增加的情況;橙色代表的是普通的說話者;劃線代表的是語言發展較晚的孩子)。研究者關注增長的速度,發現在寶寶18-24個月時使用詞彙最多的孩子幾本是每天都增加一個新詞彙,所以18-24個月是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而這些增長一般與社交有關,或來自嬰兒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比如“爸爸”和“媽媽”,比如“你好”“謝謝”(聽到最多),有趣的是Peppa這個詞彙也是非常常見,看來英國小朋友也喜歡小豬佩奇。

另外,地域差異也很有趣,比如: 63%的小朋友會說“Thank you”,但在北愛爾蘭、英格蘭東部及西米德蘭茲最普遍,在威爾士和倫敦則不是。“Sorry”“Granpa”等詞語也出現了地域差異,所以有些地區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頻率會很高。這也告訴我們:對語言的瞭解對了解社會結構也有幫助。

科學家們認為:嬰兒早期語言使用的數量對於個性塑造十分重要,在嬰兒期聽到更多詞彙的嬰兒在上學後表現會更好。對此,他們也開展了實驗。

實驗過程1:Percy是個不喜歡哭有好奇心的寶寶,媽媽是個工作較忙的人。研究者用新型詞彙追蹤裝置記錄寶寶的詞彙。以日為單位來看研究結果。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結果1:Percy在一天中說了2500個單詞,媽媽說了13000個單詞。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臉過程2:研究者讓媽媽增加和寶寶對話的數量,鼓勵媽媽多很寶寶說話。於是,媽媽在陪伴Percy的時候還特意帶他出門走走,問他雲彩是什麼顏色呀,等等。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結果:媽媽從13000增加到13700單詞量,增加了5%,Percy從2500增加到2800左右單詞,增加了13%。兩週時間,從單個單詞寶寶可以說片語了。(哪怕我們只增加了一點內容,寶寶的語言發展卻提高了很多倍)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表明:即使你不是育兒專家,你也可以促進寶寶的早期語言發展。只有願意和花時間和寶寶對話。

對話(你說我說)

對寶寶的語言發展特別重要。研究表明,早期語言發展好的孩子在後面上學後的表現也會更好。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有實驗表明,20個月是寶寶學習第二外語的第1個黃金期,3歲是第2個。所以18-20個月如果對寶寶多說,不僅是對第一語言甚至是對第二語言也有很大幫助。

PART03實驗:興趣對寶寶的早期發展有多重要?

有些寶寶喜歡足球,有些喜歡畫畫,有些喜歡積木。那麼,早期興趣經歷對寶寶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發展心理學家Nathalia Gjersoe一直在研究早期經歷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嬰兒在18個月時會開始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有了更多的控制力,所以有很多可以做的活動,甚至是離開他們的照料者然後再回來也沒有問題,獨立性在慢慢建立。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過程:研究者在2個典型的19個月的嬰兒(Grayson和Emilia)家裡裝了攝像頭,可以看到這兩個學步兒的生活細節。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結果:Emilia玩了25次足球,而且對音樂很感興趣。Grayson在12小時內也是對特定活動有興趣:25分鐘畫畫,4分鐘玩火車玩具,最容易引起他注意的是媽媽的智慧手機,且已經能掌握觸控技巧。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表明:

雖然這個年齡的小朋友一次只能對一個結構性事物關注幾分鐘,關注力十分有限,但是他們對特定感興趣的事物可以持續較長時間的關注度和多次的重複。而且對於特定事物有很強的完成能力,哪怕這些活動會很複雜。

這些活動對嬰兒的大腦發育有什麼影響?

嬰兒在出生時大腦就有50億個連線,隨著對事物各種接觸這些連線會加強,常用到的連線會連線成為更強的連線,於是他們會越來越能掌握技巧。比如,Emilia多次玩足球,鍛鍊她的眼睛和腳的協調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控制力。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雪球效應”。熟能生巧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基於寶寶的興趣給他們創造多些環境和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多動多聽多說多玩多觸控多感受,對於他們各項能力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PART04實驗:科技裝置對幼兒有益處嗎?

75%的幼兒每天會使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這是現代嬰兒和過去的寶寶不同的地方,科技改變了世界改變了社會也影響著嬰兒的發展方向。

有專家認為,這類裝置對寶寶的睡眠和注意力有消極的影響。但是這些技術有沒有益處呢?這類研究非常少,尤其是幼兒方面。本次研究有6名幼兒被邀請到嬰幼兒實驗內做了相關測試。其中3個是平板電腦使用者,另外3個不是。這些測試用來發現使用這些科技裝置對嬰兒兩方面運動能力發展的差異,包括:

精細運動控制(抓取物體等);大運動發展(爬行、站立、行走、單腿跳等)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1:測試2組幼兒是否能沿直接行走。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1結果:使用技術裝置對於幼兒大運動發展沒有消極影響。

實驗2:精細運動手指的協調能力。幼兒需要學著畫一條直線。

實驗2結果:非技術使用幼兒的精細運動能力達到了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開始掌握了畫直線,但是他們手的控制能力還需要得到改善。技術使用者可以準確地畫直線。

實驗3:探索學步兒搭積木的能力(這對精確的要求更高)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3結果:非技術使用者平均搭了5塊積木。技術使用者則都搭的較多,有的達到了9塊。

實驗3表明:技術使用者在同齡寶寶中有著更好的精細運動技巧。雖然這是一個小樣本,但是證實了之前的研究。

之前對於715個幼兒的研究表明,技術使用幼兒有著更好的精細運動能力,搭積木更出色的孩子也是那些主動玩智慧裝置的孩子,他們對觸控式螢幕的控制能力更好。因此,觸控式螢幕並非只有弊端。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PART05實驗:早期經歷如何影響態度和觀點?

#FormatImgID_117##FormatImgID_118#

實驗1:寶寶是否偏向對跟自己相似的人?

這是個在英國從未做過的實驗,目的是研究嬰兒的偏好來自於哪裡。這個實驗也反應了“種族”差異對於寶寶選擇上的影響。實驗中白人小朋友面對一個白人和一個亞洲人,白人在分配玩具時表現出了不公正(給另外兩個人玩玩具時一個分得多一個只分了一個),亞洲人則表現出了公正(每個每得一樣),寶寶對於不公正雖然表現出了不滿的表情。但是當研究者讓他們選擇和誰玩時,最終還是選擇了白人。這表明:他們還是傾向於跟自己更相似的人。

但許多實驗表現,這樣的結果也不代表種族歧視從小開始,長大後受到的教育不同,多文化的環境下孩子對於種族的態度和行為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進行多樣化的接觸,也就是多文化環境的融入能讓他們更能接受不同文化的差異。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2:幼兒的自控力

有實驗表明,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智力很重要,而自控力也很重要。自控力好的寶寶未來的成功率也會高很多。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研究者給了數十個幼兒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沒有吃的話等他們回來會有獎勵。有些小朋友很快就吃了,有些堅持了一陣,有些掙扎到最後。而後來的調查表明當年掙扎到最後的,自控能力最強的,延遲滿足的幼兒成年後成功率更高。

實驗過程:透過儀器測試幼兒在需要“自控”時的大腦發展,研究他們在抵制誘惑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研究人員會給寶寶在桌上放非常有吸引力的東西,然後媽媽或者爸爸告訴他們“不可以碰”,這時不同的寶寶就會有不同的反應。

實驗結果:有的小朋友幾秒鐘就忘記了,有的小朋友一直在堅持,可以堅持45秒中,中間他們非常掙扎,這時儀器顯示了他們大腦中特定區域的特定活動(對於控制非常重要的部分)。掙扎的時候,他們會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自控力可以教嗎?

部分來自於出生時,部分來自於環境。想要他們提高自控力,需要的是為他們提供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學習控制自己,教學和指導其實是沒有太大用處的,需要他們自我學習和發展。一般到20個月時,自控力發展才慢慢成熟。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實驗3:2歲寶寶是否有對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判斷?

之前的實驗涉及了“種族差異”,這次的實驗涉及的是“性別差異”。這項研究一直都是最受爭議的。20多年前做過類似的大型實驗,20年後,實驗結果有了新的變化。

實驗過程:研究者給了孩子們代表爸爸(男性)和媽媽(女性)的玩偶,透過不同的場景看孩子對於不同角色的定義(比如照顧寶寶的人,開車的人等等)。還有一個小猴子(一般來說屬於中性的代表)。

實驗結果:和20年前不同的是,寶寶們對“照顧寶寶”、“做家務”、“開車”等更傾向媽媽或者媽媽角色的選擇變成了“平等對待”。甚至是狂野的喧鬧遊戲,媽媽也會參與。唯一不同的是,有一種工作仍是爸爸來做,即“修理汽車”。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BBC嬰幼兒節目《北鼻的異想世界》第1集-我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和20年前相比,貌似男女更平等。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家庭結構也有影響。現在很多爸爸都成為了優秀的奶爸(比如我們家生猛爸爸)。

總而言之,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選擇他們喜歡的人互動了。類似的偏好源於早期經歷。他們對每天接收資訊特別敏感,在這些經歷中獲取線索,然後對這些資訊進行編碼,從而得到指導,最後作出決定:和誰玩,怎麼玩。因此,成長的環境與文化對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早期的經歷影響著個人的態度和行為。這說明大人一定要為他們創造積極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參與寶寶們的成長,也成為他們的榜樣。

寫在後面:

這是第一集的實驗研究。下一集有我非常有興趣且正在親身經歷的關於“寶寶的哭聲”的研究,作為同樣是每天被兒子“折磨”著的新手媽媽,深有感觸,作為幼兒教育的研究和實踐者,我對這些實驗非常感興趣。這些實驗不僅是對現有理論的重新認證,也讓我們在重新瞭解寶寶的同時,重新認知自己。

請大家繼續關注《北鼻異想世界》第2集:

Becoming Social 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