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東西比較雜,會講到一些指數定投的坑、消費類指數還有ETF。

指數定投的坑

指數定投的坑還是挺多的,第一大坑就是無數自媒體坑小白用的圖: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當然不是說這個圖不對,如果指數的走勢跟圖裡一樣的話,定投確實是個盈利的好辦法。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個圖很片面,指數的走勢千千萬萬,但它只考慮了一種情況。如果你不信的話,我分分鐘可以改一張韭菜曲線出來: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之前我在《定投到底是不是包賺神器?一篇給你全整明白》一文裡稍微全面點的整理了定投的優點缺點。在這裡稍微再總結下:

• 定投能在下跌中攤低成本,那當然在上漲中也會抬高成本

• 基礎定投的優勢就在於無腦,不用過度的精力去關注

• 放棄更深入的研究和擇時,用這種小白的方法,只能獲得對應的平平的收益

• 網上常見的指數估值工具比較有用

• 更靈活的定投方案可以用來控制成本和風險,不只是買指數也可以買個股

如果想要了解得更詳細,可以自己去找下原文看看,原文是個小白理財系列。不過原文我只單討論了定投,沒有提到在A股指數定投的第二大坑,那就是A股的大盤指數跟美股的大盤指數,相差甚遠: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道瓊斯指數十年前不到7000點,現在35000點。滬深300指數十年前5000多點,現在還是5000多點。這能一樣嗎?巴菲特說指數定投也能戰勝一堆職業經理,那說的是美股,在A股可不一定奏效。如果有人拿巴菲特的這句話唬你們,也請記得擦亮眼睛。

中國的長牛指數

那在中國有沒有什麼指數跟道瓊斯指數一樣,一直長牛很多年呢?答案是有: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當然這張圖只是個例子,在中國目前消費、醫療醫藥、科技和新能源都是公認的不錯的賽道。不過科技股有一些在港美上市,而我覺得新能源興起不久還未完全定型,醫藥醫療我又不是特別懂,這些賽道我就不在此班門弄斧了。今天先來聊聊消費指數: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這麼一看一堆什麼300、800之類的,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先介紹一下這堆幾百到底什麼意思: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簡單理解下,中證100是A股最大的100家,中證200是其次大的200家,中證500是再其次的500家。中證100+中證200組合起來就是滬深300,滬深300+中證500組合起來就是中證800。總體來說他們代表的就是A股靠前的大企業,而中證全指是剔除了一些ST股和新股後所有股票組成的指數。

再回頭看剛剛的消費指數,應該大家就能理解他們的大致情況了。這裡還要補充的是,什麼是主要消費?什麼是可選消費?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主要消費是指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飲料、調味料等消費品。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伊利股份、海天味業、絕味食品、良品鋪子。白酒和啤酒也算在裡面,雖然有點奇怪,但是其實酒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噠(大霧),而且它們漲得確實多,先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可選消費指一些吃之外的、耐用型的消費品,比如車、電器、服飾、傳媒等。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比亞迪、海瀾之家、美的集團。

那麼這些指數里選什麼好呢,列一下我整理的備註: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這些指數里面我比較喜歡的是中證主要消費,一般簡稱為中證消費。300消費呢茅臺成本太重,不太建議購買。另外全指消費和中證可選消費沒有ETF產品,也先略過。至於ETF是幹什麼的,一會再說。另外幾個其實看大家個人喜好,都可以考慮下。我拉了兩個ETF做了個對比: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ETF是什麼?

ETF和LOF都是場內基金,既然有場內基金那對應的也就有場外基金。

場外基金就是我們平時在基金app、XX寶、銀行app裡能買到的那些基金,通常一天只有一個收盤價,買入後T+1才能看到份額,T+2看到收益。然後申購和贖回可能都需要比較多的手續費,哪怕打一折申購費都有千分之1。5左右,而且賣得過快贖回費也要交很多。如果你買基金的渠道費率還不打折,趕緊換一個吧。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場內基金是我們在股票市場購買的別人轉賣的基金份額。比如張三現在有價值1000塊錢的富國天惠基金份額,他可以950賣給我,也可以1050賣給我。為什麼會有價差?因為這是股票市場,是把基金用股票買賣的方式掛買單賣單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交易在開市時間是實時交易的。更更重要的一點,這其中我們要繳納的費用跟買賣股票一樣,主要只有萬分之幾的佣金還有千分之一的印花稅。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這裡的價差,在一些交易熱度不高的場內基金上,可能會讓我們多付出成本,也可能可以無風險套利。這知識點一扯篇幅就比較長了,今天先不深入介紹。如果我們選擇一些交易熱度很高的指數ETF,一般價差不會特別大,可以近似忽略,知道這就可以了。

重要的兩點就是,手續費便宜不少,交易實時。這兩點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優勢,所以呢建議大家去找個證券開個戶,能省下不少錢,帶來不少賺錢的機會,反正又沒有年費是不是。

回來再看,指數ETF有什麼樣的好處?交易實時,費用低,這很適合短線操作、頻繁操作、精準操作。其實這些都貼合一個領域,那就是量化交易。我最近也在研究一些量化交易,不過這個對大部分朋友來說應該是太高深了,那我們還是先聊聊基礎一點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個好友一起聊聊量化。

比如7月26日A股又大跌了,有時候大跌也就跌一天,第二天就會反彈,甚至於當天下午就反彈,靠場外基金炒短線肯定來不及,那麼這時候就可以靠場內基金做個短線。大漲的時候同理,可以快速賣出。

又比如說最近大盤震盪比較厲害,買基金怕正好買在一個短期的山頂,那就可以考慮分批次買入,場內基金甚至可以做到一天內分三四批買來獲得一個當日均價,可以適當降低風險。

有些炒股老手,選股不行,但是看短期大趨勢很準的,也可以好好利用這個優勢,轉換成炒指數ETF。不要再去瞎炒不熟的個股了,也不用操心自己的錢不夠買一手茅臺,豈不美哉。

甚至於操作都不是那麼頻繁的,單純的按周或者按月來做買入賣出操作,那大部分場外基金的費率也是優於場內基金的(前提是買的時候沒有溢價),特別是賣出的時候,哪怕是C類基金短期贖回的手續費也是十分驚人: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當然如果大家真的是做半年以上的大趨勢,或者是更長時間的定投,那這點實時性和交易費可以適當忽略,在場外買一個ETF聯結基金之類就好。

定投回測

技術男,最喜歡用資料說話。我們模擬做一個10年定投,從11年8月初起,每月初定投1000元,一直投到現在。(其中忽略了交易費)

用招商上證消費80ETF(隨便找了一個老牌ETF)最終成本價為1。2126元每單位,現在的累計淨值為3。0836,總收益154。30%,年化收益為9。78%。

2021年了,還在無腦定投滬深300指數?

可不要小看這9。78%,很多人炒股或理財這麼多年,絞盡腦汁也沒有到達年化收益7%,現在有一個不用動腦子無腦定投的方法就可以年化收益9。78%是什麼概念?7年多就可以翻倍一次!

拿易方達滬深300ETF聯接A(又隨便找了一個)對比,同樣定投10年,成本價為1。0349,現在的累計淨值為1。7828,總收益72。28%,年化收益為5。59%。

看出來滬深300指數的差距了麼?明白為什麼文章的標題,會這麼說了嗎?一是滬深300指數略拉胯,二是定投可以最佳化。如果掌握了最佳化方案,甚至進一步學會擇時,靠消費指數實現年化收益12%+應該不成問題。

那麼,今天就到這。想了解更多幹貨,點個關注,期待我的後續更新。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中證指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