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世不變的財富,真存在嗎?》中,我們深入淺出地跟各位夥伴討論了財富的概念,也跟大家直截了當指明瞭隨著地段轉移的土地才是真實可靠的財富,而房子就是該土地上承載的可摸可觸的財富載體。

但需知道,這個現在看來還算顯而易見的結論,得來可不容易,這是自古到今無數智者、學者、經濟學家用智慧用血汗去澆灌出來的,是前面無數踏空入坑的先人用錯誤的經歷、荒謬的做法才給我們指引出來的一條康莊大道。

可能還是有部分夥伴會心生疑惑,傻傻地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因為“錢”不值錢啊!

自紙幣作為貨幣開始成為交易的媒介和價值的尺度之後,想要富有,必須擁有金錢“紙幣”,金錢能夠購買任何你想要的商品和服務。但是先輩們遺留下的這樣的思想,現在來看都是極度荒謬的,而且是無比錯誤的。

通貨膨脹,金錢氾濫,讓我們的老一輩再老一輩的先人,完全顛覆了以往自然而然印在腦回路上的印象。

他們原以為抱著一百幾十萬就可以過一輩子了,但現實在狠狠地抽打嘴巴。

這中間一定是什麼搞錯了,到底是什麼呢?

那是因為太多太多這樣的人,

一直把“金錢”和“財富”混為一談了。

我們來好好盤一盤吧。

真正的財富,在土地的房子還沒成為定論前,也曾經廣泛存在在各種真實生產或消費的東西之中。比如我們吃的山珍海味,古典茶葉咖啡,也有鬱金香,也有黃金,也有藏獒,也有曾經生產出來的高薪科技產品。

比如BP機,比如傳統單反相機。

記得在看韓寒《乘風破浪》時候,其中彭于晏囤著幾十部上百部BP機,對鄧超說,這玩意值錢,夠面子,以後丟擲來一定大發。然後對李榮華飾演的老大搞房地產不屑一顧:媽的分個深圳房子有個卵用啊。

呵呵。

還有傳統單反相機,這個就不扯開了。除了懷舊派還抱著菲林做藝術(數碼單反效果已完勝)之外,曾經昂貴的傳統單反去大沙頭拋拋看吧,一折不謝。

曾經的高新產品在新的技術浪潮之下給宰殺得一文不值,更別說是其他僅僅具有想象價值或者是偽身份價值的茶葉、咖啡、鬱金香、藏獒等等了。

通貨膨脹是一條不歸路。它一旦啟動便一發不可收拾,中途所謂的緊縮帶來的經濟蕭條是其中調控不當引發的最壞的惡果。人們在世界史上多次的通貨緊縮下感受到劇痛是遠遠大於通貨膨脹的:包括美國最刻骨銘心的三十年代大蕭條,銀行遭受擠兌倒閉股市泡沫崩潰等帶來的嚴重失業風波;也包括房產泡沫破滅之後的日本陷入的長達廿年的經濟蕭條和通貨緊縮(或零通脹);更包括中國千禧年之前的那段通貨緊縮黑暗歷史,那時候的錢多值錢——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然後為拉昇經濟,帶著國家基因的房地產新式夜壺正式提上議程了。

一直到現在,基本還算是穩穩妥妥。

差點說遠了,在這裡我需要解釋下,在剛才談到的關於BP機、傳統單反等並不具有駐留財富的作用,而持有金錢更不代表持有財富——金錢會不斷給通脹攤薄。

那在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下,既然我們都是受害者,那為什麼國家還要持之以恆搞通脹呢(這裡我們撇開緊縮的壞處)?

國家傻了,人人都不得益的話,那國家豈不是動亂了嗎——在通貨膨脹下人人擔驚受怕財富給稀釋。

但是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國泰民安的國度之一,那到底哪裡出毛病了?

因此,反推回去,關鍵來了:

這問題本就是謬誤!在通貨膨脹下,我們並不都是受害者!

通貨膨脹能夠富裕了數量不少的國人,當然,同時也會赤貧了為數不少的無識之人。越靠近通貨膨脹始發端的,越是富人,而越是後知後覺在最後醒悟的,便是遭受屠宰之人。

我們必須要深刻理解通貨膨脹對稀釋貨幣價值的傳導過程。

下面以經濟學的角度,為大家剖析下,通貨膨脹下的大水是如何一步一步搜刮了水源最末端的小白的:

舉個例子,有ABCD四個群體。A就叫做萬惡的資本家吧,它會首先接觸到這大水,喝飽了水的它,來勢洶洶地找B(B是為A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小企業主),說:老B,給我定做十萬件織造精美的衣裳,我有錢,不介意價格。B忙不迭說:老大吩咐,萬死不辭!然後B接受了定金,它也有錢了,它要什麼材料就買什麼材料,同樣不在乎價格。因此C(為B提供產品服務的供應商)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在B需求創新高的前提下,受市場的刺激C必然也提高價格,以獲得更多收入。而後面C也拿著錢跑去找D(為C提供服務的生產者),說:我要貨,給你錢。D自然不傻,立馬擺手擺手,供不應求了,價格要漲了。C為做生意,一咬牙,把錢一拍桌上,走你!

故事到了這裡,請問各位,誰賺最多錢了?

D?

請認為D漲價最後賺的最多的夥伴們去面壁思過吧。

答案是:

A賺的錢>B賺的錢>C賺的錢>D賺的錢!

D賣的價格最高,不是應該賺的最多嗎?非也,你忽視了D後面還有E,E後面還有F,它們後續購買的成本是一路高昂的。而A,只有是最先獲得新增大水的A,它才是在物價上漲之前以最低的價格購入的最佳得益者,它最初買入的商品數量,可以是漲價後的數倍!

換言之,在通脹前期增加了金錢來源的AB君,會由於價格漲勢帶來的相對低成本購入而獲益,而CD君,只能在後期中蒙受通脹的損失。

嗚呼,一陣哀嚎!

在添朝這個國度,我們一介平民,要想成為大水先行者,難乎?難於登天哉!我們只能是任人宰割的韭菜嗎?

非也,前路也並非完全杜絕。我們雖沒擁有紅色佈景,也沒錦旗披身,但是我們都擁有這樣的一個身份,我們是中國公民,我們天生擁有購買自己房子居住的權利(撇開那些限購條件),而房子,文章開頭已經一言中的,房子是真實財富的載體。而誰能夠先一步享受房貸的福利,那就代表著他能夠先一步享受到大水的先發。

房貸,是我們一介平民最容易觸碰的大水。

而判斷這時候的房貸是通貨膨脹氾濫前夕的水源,還是平常涓涓細流的水眼,就是區分彼此之間是否專業的一道遮蔽了。

你若坐上了氾濫的大水,你漲得飛快;你若錯失了先機,只喝到了末端的水渣,或斷續的一抹噴泉,那就祈禱別一下子摔下來了。

星佬,你支支吾吾了二千多字通脹,我們作為老夥伴了都懂了,但你又扯水源水眼大水非大水的,你究竟是想表達什麼啊?

哈,要把話挑明嗎?我支吾那麼多,就是要跟大家說:

國慶前夕的央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就是一股試探性的噴泉水眼!

這個國慶出現了很多政策解讀,很多媒體報道這次可釋放的大水或達到七千億,甚至過萬億。但是在這裡我更傾向於四千億的預測(具體估算比較複雜這裡不表了)。相對於08年的四萬億,通脹約十年後的四千億,可不是十分一那麼估算了。你試想想08年的房價與今時今日的房價的差距?

但是它就真的如同小石子掉入湖面濺起的小水花一般忽視嗎?

當然不能的。

無論泉水多與寡,它也是有其拉動作用的,只是這效能,值不值得我們為此賭一回而已。

經過上述對通脹放水的闡述,夥伴也應該理解了,誰先能獲得首發水源,誰就能先手獲取主動。

換言之,

誰明年能先借到錢,再接著從銀行貸到房貸,誰就能賺錢。

但前提必須是好貨。

我們且不論能賺多少,量力而為吧夥伴們,如果你還是在這風頭浪尖之間胡亂入了劣質貨源,央媽試探之後如無續浪,可能你就會給一浪沒頂了,死在半空中。

現在的遊戲可是越來越高難度了。在央媽這定向降準、定向加息雙組合拳的拳風之下,我傾向於維持穩定中性的貨幣政策,投資嘛,一番折騰若只吃點碎肉碎渣,便沒意思了。

認真提醒,但作為剛需,你要是還沒挑對了房子上車,可以在年底到下年初做一個觀察,畢竟明年初會將迎來試探噴泉。雖然我認為調控會持續嚴格,但明年初在降準的基調下銀行貸款條件難免會有所放鬆,著重留意下三月份吧。不排除會有類似12年那樣的短暫的一小波騷動。

我們剩下該做的就是喜迎廿-1大了。

不到三天了。

星星佬看樓市:周星星腦殘粉|廣佛樓市業餘挖坑吐槽戶|只說你看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