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終活在自己的議題裡。

撰文 | 沈知涵

編輯 | 靖宇

美團上市時,王興曾特別提及喬布斯,蘋果推動了智慧手機的浪潮,如果沒有移動網際網路,就沒有美團點評現在的一切。

這跟喬布斯「發心」一致。上世紀 80 年代初,為了研發出使用圖形互動介面的 Macintosh(麥金塔計算機),喬布斯讓出了 CEO 的位置,只帶一個小團隊做研發。Macintosh 釋出之後,銷量未達預期的 10%,喬布斯也因此被董事會驅逐出蘋果。以此為際,直到 1997 年重回蘋果,12 年間,喬布斯始終為自己的信仰而奮鬥:為冰冷的機器賦予人性。讓普通人擁有更高效、美好的生活。

成功的企業家很多,把自己活得像藝術品的很少

1984 年 1 月 24 日第一部麥金塔電腦釋出 | 視覺中國

「如果讓我定義的話,我覺得喬布斯的底層是給世界設計工具的人。」

http://

Apple4。us

發起人張亮說。

喬布斯形容自己為 editor(編輯)。一個細節是,迴歸蘋果的喬布斯面對冗餘的產品線,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十字」。在兩列的頂端,他寫上消費級和專業級,兩行的開頭,寫上臺式和便攜。蘋果之後的工作就是做四個偉大的產品,每格一個。

如果把蘋果公司比做一個「大產品」,這便是喬布斯作為 editor,抑或「產品經理」的意義。喬布斯找來蒂姆·庫克,幫助打造蘋果的供應鏈,將弱勢轉變為優勢。對於晶片,蘋果透過自研+收購的方式做了長達十多年的佈局。「他知道用幾款產品來實現公司的躍遷,這家公司的文化究竟是什麼樣子,它該成長出哪些肌肉來。」

張亮曾經問過 Michael Moritz(紅杉資本合夥人,寫過喬布斯的早年傳記《小王國》)一個問題,沒有喬布斯,電腦歷史會怎麼樣?Moritz 說,「沒有喬布斯,電腦該有還是會有,核心是有了喬布斯這樣的人,讓這件事變得非常不一樣。」

《基業長青》作者吉姆·柯林斯是喬布斯的好友,他曾用 restlessness(永不停息)來形容喬布斯的一生。這恰恰來自於他對世界的好奇,以及強大的自我驅動的願力。喬布斯的成功既是「個人願力」與正確時代碰撞的產物,也是「極度執念」的結果。

在蘋果的最後十年,是喬布斯的「巔峰時期」。看著那些比自己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做 Facebook、Google,他沒去模仿,依然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執著不斷與時代碰撞,直到將其「想要表達的」極致化。

2011 年 10 月 5 日,因患胰腺神經內分泌瘤,56 歲的喬布斯因病去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他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治療癌症——嘗馬糞、請靈媒。這看起來不可思議,卻貫徹了他對自我的堅信:一個始終活在自己議題裡的人物,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與對抗。

10 月 5 日,在喬布斯逝世十週年的日子,極客公園舉辦了一場「紀念」喬布斯的直播。我們邀請到了早年科技部落格

http://

Apple4。us

的發起人張亮、亂翻書主理人潘亂,一起聊了聊,十年之後,喬布斯到底留下了什麼?

01

重回蘋果,喬布斯變了嗎?

極客公園:從被「趕出」蘋果到迴歸蘋果之後,喬布斯身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潘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計算機主要賣點是功能和速度,但一些能力其實還受到物理的限制。2000 年之後,這些東西都變得更加商品化了。後來我發現,時代變了,摩爾定律變了只是一部分。無論是在皮克斯,還是 NeXT,喬布斯都有點尋找「初戀」的意思。三次失敗在他個人層面也產生了不同變化。皮克斯讓他變成了一個更會講故事的人,組織團隊更有條理,再譬如跟蓋茨的合作(以前多少有點不共戴天的感覺)。

張亮:喬布斯十幾歲的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印度佛教徒的書,後來《喬布斯傳》作者看喬布斯 iPad 裡面唯一的一本書還是那本。喬布斯骨子裡的東西很早就存在了——偏執、極度自信、很在乎別人的感受。他很年輕就獲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之後接連失敗了幾次,我覺得他改變的是執行層面的東西。比如 iPod 從立項到釋出只用了 9 個月,然後讓蘋果從一家虧損的公司變成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

成功的企業家很多,把自己活得像藝術品的很少

喬布斯在 NeXT 辦公室 | Fortune

他當年為了做一個 NeXT 電腦機箱,光設計就能設計兩年。成熟之後,他可能會想不應該用兩年時間做這個,但他不會公開反思,而是會在執行層面做改變。所以蘋果後來變成一家更有條理、執行力更強的公司。

極客公園:怎麼看待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兩個同時期的人,改變了電腦行業甚至世界?

張亮:他們倆之間有很多小故事,97 年左右喬布斯剛回蘋果,有一次非常自信地拍著蓋茨的肩膀說,「我倆共同擁有整個 pc 市場。」蓋茨心裡可能大翻白眼,因為當時微軟佔 97%,蘋果只有 3%(笑)。

有一次《名利場》想採訪兩人,喬布斯說:你先採訪蓋茨。結果記者採訪完蓋茨,喬布斯又不接受採訪了。

蓋茨搞不定喬布斯,但又非常喜歡喬布斯。兩人的關係底色就像 20 歲左右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雖然一個在西雅圖,一個在矽谷,在智力層面能夠彼此 PK。

張鵬:有點一個院兒裡的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感覺。長在一個時代裡,「技能點」不一樣,能力彼此其實都認同,但又在一些做事方法上有點「互相瞧不上」。

極客公園:那沃茲尼亞克呢?有一種觀點認為,沒有沃茲尼亞克,就沒有喬布斯後來的成功?

(注:1975 年 6 月 29 日的夜晚,沃茲用僅僅 30 塊晶片組裝起來的主機板配上電視機,組裝出一臺計算機。由此引發了個人電腦革命(此前電腦成本高昂,基本被政府、軍方、大學控制,普通人難以擁有)。幾周後,當時 20 歲的比爾蓋茨為這臺 Apple I 編寫了程式語言,之後創立了微軟。而喬布斯對沃茲提議,我們來建一家公司吧。兩人一起創立了蘋果。)

張亮:我當年採訪過 Michael Moritz,他在上個世紀 80 年代作為《時代》雜誌記者曾採訪喬布斯。我問他,如果沒有喬布斯,電腦歷史會怎麼樣?他說,沒有蓋茨、喬布斯這些人,電腦該有還是會有:如果沒有沃茲尼亞克,也會有另外一個天才,把晶片做出來;沒有喬布斯,也會有人把晶片包裝成一個商品。核心是喬布斯這樣的人,讓這件事變得非常不一樣。沃茲和喬布斯,在高中就是一對兄弟,是一段在年紀輕輕就改變世界的那種美好的故事。

02

把喬布斯當成「人」,

而不是「企業家」

極客公園:如何理解 iPhone 的成功對於喬布斯一生來說,是一種 relief(解脫)?

張亮:當年喬尼·艾夫 Jony Ive(蘋果首席設計官)總結過一句話,說 iPhone 成功了,蘋果品牌又重回大眾日常生活,這對喬布斯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解脫。核心不是說蘋果掙錢了,而是

「喬布斯相信美的東西大家會喜歡,同時做軟體和硬體能提供更好的體驗」這件事情被證明了。

但過程其實花了很長很長時間。

成功的企業家很多,把自己活得像藝術品的很少

喬布斯釋出初代 iPhone | wired

極客公園:從 70、80、90 年代,他一直都是全生產鏈去抓。直到推出好的產品之後,驗證了原來可以這樣做,因為當時沒有人這麼做。

張亮:喬布斯很信奉一句話,「對待軟體嚴肅認真的人應該製造自己專屬的硬體。」今天可能是創業最容易的時候,90 年代末做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你要自己搭機房,買大量伺服器。比如蓋茨就做軟體,全世界相容機上的作業系統,以及最重要的幾個軟體,也能做很大的價值。

喬布斯小的時候,他養父就告訴他,做傢俱不僅正面好看,後面的木頭也要平滑。他一直是這樣思考的,要做一臺好的電腦,需要自己掌控軟體、生產、銷售。喬布斯後十年,這些東西就湊到一起來了。後來 Google、微軟這些軟體公司做硬體,網際網路公司也可以開線下店,這些被蘋果證明是有效的,大家開始跟進。

極客公園:《基業長青》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用 restlessness 來形容喬布斯的一生。這個詞在中文裡面沒有準確的對應詞,大家對此怎麼理解?

張亮:Twitter 創始人傑克·多西被問怎麼評價喬布斯,對他而言最獨特的一點是他的生活和工作是一體的。他總是折騰,探索的東西是可以被不斷釋放的。他生病在醫院裡,醫生給他一個口罩,他得摘下來,說口罩不美,要重新設計。他想在每件事上弄好一點,不過他只能選擇能夠產生最大影響力的東西,比如他還會操心房子電線走線,真的是讓每一次呼吸都在試圖符合他的美學。

極客公園:張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把喬布斯比做一個商業藝術家,怎麼理解商業藝術家?

張亮:喬布斯首先是一個「創作者」。至少在 iPod 崛起之前,很多時候大家以為商業是什麼樣?應該是算賬、商業模型、甚至動用「金融武器」。喬布斯就一次次做他相信的產品,讓大家生活更好的東西。

我們這個時代有非常多成功的企業家,但是把公司做得很「美」,把產品做得很「美」,然後把自己人生活得像一個藝術品的人很少。

潘亂:不能說顯得更加有力量的公司沒在創造,微軟也在創造。可能是網際網路流行的方法論——超快猛,大量移動時代的公司都是這樣,我們講快速試錯,小步迭代,然後突然間我們看到一個不止有野心,同時還有美學堅守的產品經理。蓋茨是超快猛的工程師,喬布斯是追求極致的產品經理,兩種風格。

但是

過去二三十年,走超快猛路線的,更容易成功,走美學路線的,普遍晚熟。就像好多人說蓋茨和喬布斯都是 1955 年出生的,創辦公司時間也差不多,但是大家就覺得微軟是一家老公司,因為微軟更早成長起來。

張亮:商業世界裡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效率,所謂的藝術家——喬布斯做得是反效率反規模的事,只是恰好他做完這件事情時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所以就很獨特。

03

喬布斯能被「複製」嗎?

極客公園:這種產品經理式的企業家風格能不能被複制?應不應該被複制?

張鵬:企業家做事是另外一層。如果從人的角度分析他,好奇心特別重要,《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雜誌最後一期封底告別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也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代表了一些原生的東西。後天雖然有資本,融資渠道,外部優秀團隊,但是一個人開始動念去做一件事情特別靠「原力」。

很少聽喬布斯說,因為是個企業家,他得花多長時間做管理。少見有人學蘋果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大家都在學亞馬遜。喬布斯當年把斯卡利拉來,就說了一句話,你難道想賣一輩子糖水嗎?他希望有人管理,自己專心搞研發。如果他不把「邊界」定義出來,他就極致不了,恰恰也是這一點,他永遠活在自己的「議題」裡。

張亮:很多企業家能做一家賺錢的公司,也有一些不錯的企業家能做到改變世界,同時也賺錢。喬布斯說我又要改變世界,又要掙錢,又要做出美的東西,他要平衡的東西特別多,並且用了很長的學習曲線去學怎麼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用了 35 年的歷程。但是喬布斯是一個非常不妥協的人。喬布斯在 80 年代的營銷顧問吉斯·麥肯納評價他:在喬布斯心目中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當他沒有足夠資源的時候,他會犯錯;但當他後來能平衡這一切的時候,就沒人能阻止他了。

極客公園:中國現在有產品經理式的企業家嗎?怎麼定義產品經理式的企業家?

潘亂:張一鳴顯然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經理,他改變了資訊分發的方式。但當我們聊到這個問題是,可能不會覺得王興、張一鳴,這種更強調理性和邏輯的人,是產品經理,我們會認為微信更像,張小龍認為自己的底色是一個工程師。另外我覺得做社群、社交的公司,國外的 Twitter、Instagram,中國微信、小紅書、B 站、知乎,都有這樣一點感覺——想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而不是想要建立一個更大的世界。

極客公園:中國有很多人在學喬布斯,他們學的到底是什麼?

潘亂:美團上市,王興特意感謝了喬布斯,過去十年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故事都是基於手機發生的。喬布斯是智慧手機的「總設計師」。從商業上來說,他給時代的影響是建造了一套遊戲規則。

張一鳴在 2007 年 12 月第一次用到 iPhone 時,他做出了一個評價:世界變了。他對於 iPhone 的認識是,一個新的個人資訊資料中心,隨時隨地且具備唯一 ID。張小龍非常推崇喬布斯,他認為喬布斯在很多事情上的思考比他更深入,更加接近本質。喬布斯對不同人的啟發和影響是在不同層面的。

張鵬:把「誰是下一個喬布斯」定義給中國這一代企業家非常不公平,他們被激發,因此看到商業裡多種可能性,但喬布斯沒法被模仿。首先沒法有跟喬布斯一樣的成長經歷,過去十年成長的企業家,面臨的環境中,效率和增長是第一優先,美不美在其次,就先有審美,也必須服從增長,沒機會深入表達。

張亮:喬布斯在 80、90 年代面對的微軟,是當時效率最高的公司。面對小公司,(微軟)就做同樣的產品捏死你;大公司就收購,堪稱全世界級的壟斷。那個情況下,喬布斯都能翻盤。喬布斯為什麼有意思?他用大家想象不到的方法,把盤給翻了。

極客公園:喬布斯曾說自己是 editor(編輯),怎麼理解?

張鵬:為什麼 Macintosh 失敗了?比如圖形介面在當年計算力之下,即便用最好的配置,依舊很慢。產品經理對於夢想的追求超過了技術時代。NeXT,皮克斯影象處理器多多少少都是這個問題。但是迴歸蘋果之後,他是把已經 ready 的技術更好整合到了一起。我覺得喬布斯學會了「我要什麼,必須有」到「我看有什麼,能不能讓它變更好」轉變。這一點也被注入到蘋果公司身上,現在蘋果不弄摺疊屏,AR 也不輕易放出來,很在意產品是不是能夠帶來真正好的體驗。

成功的企業家很多,把自己活得像藝術品的很少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史蒂夫·喬布斯 | 視覺中國

反而在今天我覺得 editor 不太好做。上次我問何小鵬,從 UC 到汽車的這幾年最大的感悟。他說網際網路可以從場景出發,想到就能實現。做硬體必須從技術出發,技術實現不了,想啥也沒用。今天除非技術能跟場景做出完美的匹配,場景還得夠大,裡面還足夠非共識,在巨頭進來之前能迅速漲起來,這太難了。可能現在又進入了一個技術的「蟄伏年代」。

04

喬布斯留給今天的啟示意義

極客公園:怎麼理解「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這句話?

張亮:差異化很容易。蘋果一直在被質疑,為什麼十年以來 iPhone 一直沒什麼變化。工程師也說,我想做一個不一樣的手機很容易,但做一個更好的手機很難。每一代企業都有自己的使命,就是得把人類的生活質量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去。今天 Facebook 遇到的問題,就是它在影響 11 億人的精神生活。有些時候,當把公司利益最大化時,而不是對人類利益的最大化,這時你該怎麼選擇?

成功的企業家很多,把自己活得像藝術品的很少

1984 年喬布斯在 PC Forum 演講 | 視覺中國

極客公園:今天企業家面臨的時代和喬布斯、蓋茨經歷的時代,有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張鵬:中國民營力量基本上在過去三十年才出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年代,中國的民營企業第一次真正成為了巨大的平臺公司。過去只解決商業問題就好,就是跟使用者之間的雙邊關係。但是今天成為了對社會如此大影響的力量,接下來要怎麼處理複雜的與社會的多邊關係?不管從創業者群體,社會,甚至政府和管理體系,都是一個新問題。創業者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一個極速的增長,還需要有十年時間重新把增長合理和持續地穩固下來。

極客公園:喬布斯這種產品經理式的企業家或者產品經理精神,對於今天的創業氛圍,今天我們要去追求的創新有什麼借鑑意義?

潘亂:深度思考,從 think 到 think different 和擁有更好的審美。第一不要再做重複發明輪子的事情,那你大機率不會有一個很高的回報。網際網路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模型,但我覺得明視訊記憶體在另外一個敘事模型,叫差異化。因為獨特,所以牛逼。喬布斯永遠是看到了人們前面的那個追求,然後他回頭來做這個事情。當更多人受過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收入,他們可能會對這個世界有更美更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