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用“非洲未來主義”讓西方觀眾看清了一件事:想象未來,不僅僅是某些人的權利。

在非洲地圖上,沿剛果盆地向東,找到衣索比亞高原南部的茂密叢林,那兒就是瓦坎達。

現在,想象一個西方殖民者從未涉足過的仙境——沒有掠奪,沒有種族仇恨,飛艇川流不息,醫療奇蹟頻發,稀有物質“振金”的開採,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度。

這幅場景就好像在說,如果你未曾破壞它,非洲就會變成這樣。

在《黑豹》裡,非洲的後裔正在想象他們10年,20年,甚至1000年後的樣子。

這塊藍色星球上最古老的人類文明發源地,假如沒有戰火、殖民、飢餓和貧困的摧殘,會誕生什麼樣的奇蹟?

答案是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未來。

瓦坎達秘史

- 能源:那裡遍地流淌黃金

瓦坎達是《黑豹》中一個假想的非洲國家,其財富來源於“振金”。這種假想的金屬,能為武器和服裝提供動力。

在非洲原住民的傳統裡,一件東西往往有多種用途。如果你看到有人披著一塊漂亮的布料,那布料可能不僅保護身體,還靠織物來記錄文化和歷史。

基於這一特點,瓦坎達人的戰衣兼顧了美觀和功能性。

黑豹套裝上的微微閃爍銀色光澤,便是鑲嵌了振金,用來抵擋子彈和爆炸。

邊境部落身披毛毯,振金的花紋使織物變成盾牌。

以上這些技術活全部都是一位女性的傑作:國王特查拉的妹妹,蘇睿公主。這姑娘是瓦坎達的“埃隆·馬斯克”,作為首席技術官,負責研發各種黑科技。

她的手套能夠借振金的力量發射震盪波,而外形最酷的作品,可能是戰士娜吉雅的環形刀片。

- 服飾:他們終年穿著“盛裝”

服裝設計師Ruth Carter表示,本片的戲服是從整個非洲大陸的居民那裡借來的智慧。

不得不承認,非洲人對色彩和花紋的運用有著仿若神賜的天賦。

Carter為“黑豹戰衣”設計了遍佈全身的、凸起的三角暗紋。她認為,三角是最能代表非洲文化的幾何圖形,這使特查拉不僅是一個超級英雄,而更像一個王,非洲的王。

▲ 摸起來手感一定很好。。。(來源:Entertainment)

▲ 三角形在傳統的非洲紋樣裡隨處可見

這位身穿祖母綠西裝的部落長老,戴著配套的唇盤,這是在衣索比亞的蘇里(Suri)和莫西族(Mursi)部落發現的身體裝飾。

邊境部落的披毯,是南非賴索托牧羊人的傳統服飾。他們終年在高原上放牧,鮮豔厚實的毛毯和長靴幫身體抵禦寒冷。

▲ 這些牧羊人生活在賴索托山區海報2000多米的高原上,身披美麗的織物,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攝影師:Thom Pierce)

皇家女子衛隊則身穿紅色戰袍,頸環保護她們的脖子,並顯示身份等級。

綴滿串珠布料,參考了東非馬賽婦女的珠飾,可以由士兵們傳遞給她們的女兒。

▲ 金色的腰帶扣是南非工匠手打的

▲ 馬塞族的婦女們

飾演娜吉雅的露皮塔·尼永奧說,在這部電影裡,文化的多樣性非常有用。你看著服裝,就能想象出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是角色的一部分。

- 城市——密林深處的金色仙境

黃金城是瓦坎達的首府。它有兩種主要公共交通:軌道車和磁懸浮列車,兩者都滿足了人們對未來列車的幻想。

當然,在振金的幫助下,車輛的功率比現實世界大多了。

瓦坎達有三種主要的飛機:

Talon Fighters, 類似於戰鬥機。

Dragon Flyers 是蜻蜓仿生的直升機。

皇家Talon Fighters則是瓦坎達的“空軍一號”,其俯檢視是受到了非洲面具的啟發。

閃閃發光的玻璃摩天大樓源於非洲建築,上方保留了傳統的茅草屋頂。廷巴克圖建築的腳手架和馬裡金字塔也是參考物件。

▲ 廷巴克圖建築,外牆上密佈的樹樁,用途是充當臨時腳手架

像很多非洲國家一樣,瓦坎達以部落劃分行政區域,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裝飾和代表顏色。

美術指導Hannah Beachler編寫了一本500多頁的設定聖經,其中,商人部落的靈感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柏柏爾人。採礦部落仿照了奈米比亞的辛巴族人(Himba),他們以髮飾和裹滿紅泥的身體著稱。

▲ 瓦坎達的採礦部落負責振金的開採

▲ 辛巴人至今保留著500年前的生活方式,終年用紅土混合黃油塗抹在身上,頭髮也用紅泥搓成條狀

未來屬於非洲

《黑豹》以其獨特的美學火遍網際網路,這歸功於非裔為主的演員和創意團隊(這在美國電影中非常少見)推翻了當代科幻偏愛的西方設計。

將黑色人種置於未來世界的中心,其實是一種誕生於20世紀的思潮,名叫“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它橫跨科幻文學、音樂、美術和神話,結合當時的科技,以非裔視角想象人類的明天。

▲ “非洲未來主義”典型的美學風格(來源:CNN)

作家Mark Dery在1994年一篇名叫《Black to The Future》的文章裡創造了“非洲未來主義”這個詞。他在文章開頭引用“誰控制了過去,就等於控制了未來;誰控制著現在,就等於控制了過去”,然後質問道:

為什麼少有非裔美國人寫科幻?

為什麼迪士尼、漫威、好萊塢描繪的明日世界裡,黑人幾乎是隱形的?

為什麼未來是屬於白人的?

的確,科幻,尤其是黃金時代的美國科幻,經常把殖民地人民和他們的文化編碼為“外星人”或“他者”。

比如,老版《星際迷航》中,克林貢人長著一張傅滿洲式的臉,以野蠻粗魯聞名。

▲ 《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

▲ 傅滿洲(Dr。Fu Manchu),英國小說家薩克斯·羅默創作的“傅滿洲系列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形象極為不堪,是一個瘦高禿頭,八字鬍,面目陰險的男人,西方流行文化中最著名的亞洲人角色之一。按照羅默的描寫,這其實是“黃禍”的擬人化形象。

《星球大戰》中的沙人披著阿拉伯式的袍子,也不是好惹的民族。

▲ 沙人(Sand People),又叫塔斯肯突擊隊,是塔圖因星球上的土著居民組成的武裝。為了爭奪沙漠裡寶貴的水資源,他們衝突不斷,殘暴兇猛

不幸的是,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阿凡達》和《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中的外星人部落,不過是美國原住民和非洲人不倫不類的混合物。

▲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裡,珍珠人遭到了外來者毀滅性的掠奪

黑豹誕生於1966年,由斯坦·李和Jack Kirby共同創作,雖然元敘事根植於紐約,最初也穿插了許多對非洲的刻板印象,但後來開始在全球化視角下,深入研究瓦坎達的地緣政治。

▲ 漫畫中的瓦坎達

電影版《黑豹》則更進一步,真正用“泛非洲”的視角描繪了一位超級英雄,將瓦坎達的先進技術和非洲文明交織在一起,解構了非洲的部落文化、藝術風格、生活方式、社會形態……

舉個例子,在瓦坎達,傳統和創新並不互相排斥,這個國家的古老文化和它21世紀的先進技術是並行發展的。

然而現實世界中,後殖民主義往往優先考慮西方哲學和設計,不允許傳統文化發揮潛力——在企業號上的通訊官烏乎拉身上,似乎看不到太多非洲的影子;去街上走一圈,很少有非裔美國人知道他們的起源。

▲ 《星際迷航》裡的烏乎拉(Uhura),是企業號上的優秀通訊官,科幻影史上最著名的非裔角色之一

當非洲後裔被無形地奴役在美國或自己的領土上,同時也被剝奪了非洲的語言和身份。

而瓦坎達不受任何一種特定非洲文化的影響,在漫威宇宙裡,它是全球非洲移民的聚居地,在設計中優先考慮“非白色”“非西方意識形態”,以及美國黑人的亞文化。

▲ 白人和黑人的身份發生了對調,當CIA的羅斯探員來到瓦坎達,變成少數族群,要入鄉隨俗穿上非洲服飾,還要遭受異樣的目光和調侃

黑豹既是一個歸來的國王,也是一個超級英雄。這個角色和他的真實身份並不像“西方個人主義正規化中的超級英雄”一樣割裂。

蝙蝠俠雖然是城市英雄,但也是一個繼承了豐厚家產的上層名流,無法令白人讀者引起共鳴。

但,黑豹則透過不間斷的血緣傳遞下去,這是西式超級英雄融合部落文明的結果,令他們聯想到自己的根源,是非裔美國讀者很少得到的奢侈品。

▲ 人猿姆巴庫的部落,有著高科技武裝下的原始力感

▲ 特查拉獲得黑豹的力量後,來到一片類似精神領域的仙境,在廣袤的草原上,見到逝去的先祖

不可否認,黑豹是近幾年來“非洲未來主義”最出色的例子。

女人、獵豹、金字塔和星星

威廉•吉布森曾丟擲一個精準的預言: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佈不均。

換句話說,未來是忽略少數人的,是帶有偏見的。

不過現在,非洲的後裔正在構想新的明日世界,用它們的語言,講述女人、獵豹、金字塔和星星的故事。

除了《黑豹》,一連串來自非洲大陸的科幻小說、音樂、服飾與藝術家都可以證明這點。

▲ David Alabo用拼貼藝術展示非洲未來主義

在去年4月的專輯《檸檬水》中,碧昂絲帶領一隊身穿縹緲白色禮服的女人,建立了一個由黑人女性組成的烏托邦。

▲ 在《檸檬水》裡,Beyonce試圖討論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黑人文化的議題

Kendrick Lamar和SZA為《黑豹》演唱的片尾曲《All the stars》中,4名努比亞神像般的女人如外星信使從天而降,佇立在金光萬丈的懸浮神廟裡。

▲ 在《檸檬水》的視覺專輯裡,Beyonce試圖討論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黑人文化的議題

“非洲未來主義”的鼻祖,藝術家Sun Ra稱自己是來自土星的使者,穿著未來系的古埃及服飾,用電子合成器和爵士樂講述宇宙的故事。

▲ 他放棄了原來的名字,給自己取名為“Sun Ra”,其中“Ra”來自埃及的太陽神拉

說唱歌手Killah Priest的單曲《從過去到現在》以時間旅行為主題,同樣追溯到法老的年代:

記憶從奴隸船上抹去

我曾在遠處看到我的公主

懷抱嬰兒,燃燒香火

……

我們曾經在錦葵之間徘徊

過去我們牧羊,現在我們戰鬥

2016年的星雲獎將最佳中篇小說頒給了非裔作家Nnedi Okorafor的《Binti》。

書中,名叫賓蒂(Binti)的女孩是一個奈米比亞辛巴族人,她考入星際學校,用地球帶來的古老技術進行一系列冒險。

當然,也包括描繪了眾多黑人女性的《黑豹》。名義上,瓦坎達的英雄是國王特查拉,但他的保鏢、顧問和首席技術專家都是女性。

《連線》雜誌甚至評論道:在黑豹裡,未來屬於女性。

不過,非洲後裔眼中的未來,不該陷入某種美學正規化,也不需要我們去定義。

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實體,在流行文化和當代歷史中開拓屬於自己的空間。

▲來源:Casablanca Records

科幻作家Tochi Onyebuchi在看完《黑豹》後寫道:

“非洲未來主義,就像那輛變成飛船的戰車一樣。我們不再是家園遭到侵略的外星原住民,不再是外來者進行種族滅絕的目標。

不,我們是探險家,我們可以駕駛太空船。

非洲裔美國人的歷史曾遭到系統性的毀滅,我們必須以一塊空白的石板重塑自己。我們帶著我們的街頭嘻哈和俚語,肩膀上披著放克風格的、鑲滿寶石的毛毯。

我們可以自由地走向未來,成為宇宙公民。”

▲ 來源:CNN

影片結尾,瓦坎達決定向世界公佈自己的存在,分享先進技術。

一個聯合國官員問:一個全是農民的國家,能給世界帶來什麼呢?

國王特查拉笑而不語。

編譯來源:

https://

mashable。com/2018/02/14

/history-of-afrofuturism-black-panther/#TWlCCqAHdsqW

https://www。

wired。com/story/black-p

anther-design/

| 關鍵詞 | #黑豹

#

#漫威

#

#瓦坎達

#

| 責編 | 西

| 編譯 | 船

| 作者 | Siddhant Adlakha,Angela Watercutt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