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01

前段時間,有個發小結婚了。

這個訊息,我竟然是透過其他的朋友才知道的。

想著好久沒有跟發小聊天了,於是便私信她,聊聊最近生活的日常。

我飛快地在輸入框裡打了一串字,後來覺得不妥,便一一刪掉。

只留下四個字:新婚快樂。

那邊也不鹹不淡地迴應著:謝謝。

放下手機,心裡突然有點難過:

曾經一起長大、無話不談的朋友,是怎麼漸行漸遠,最後只剩點贊之交了?

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想起之前看過的美劇《破產姐妹》,Max和Caroline同甘共苦。

有一集Caroline決定搬出Max的公寓時,她向Max保證自己還會是Max永遠的好朋友,Max卻說:

分開後的第一週,我們可能還會擠出時間每週末一起喝一杯咖啡。

過了幾周你就有別的事情不來,我也有事情不來。

然後接下來的六十年我們都不會再見面。

距離太遠,有時候產生的不再是美,而是隔閡和疏遠

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02

很多朋友只是當時因為共同的環境、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而在一起。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在變換不同的人生場景。

上學、上班、換工作,換住址,和曾經的很多朋友都只能透過手機來聯絡。

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也慢慢地找不到共同話題。

從最初的星標朋友、置頂聊天,到最後連贊都懶得點一個,社交軟體清楚地記錄了友情變淡的過程。

張愛玲年少時,有一位好友名叫炎櫻,兩人影形不離,親密無間。

炎櫻多次出現在張愛玲的筆下,她的文字中處處透露了,對炎櫻的認可。

後來,兩人先後到了美國,一開始來往密切,後來卻發生了變化。

兩人各忙各的,相處平淡,不怎麼溝通。

因為生活鮮有交集,也不再愛聊從前的事情,於是漸行漸遠,不再來往,向背而去。

每個人的交際圈,都會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不斷擴大。

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會有人不停地進出,不是他退出你的生活,就是你選擇不再聯絡他

龍應臺說: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

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

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03

除了距離之外,三觀的變化,也會讓人的關係變得疏遠。

前段時間,和一個時尚雜誌的編輯聊天。

她前幾天採訪到了一個很欣賞的設計師,深夜寫完稿後激動不已,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跟朋友分享。

結果對方聽了後回覆說:

就為了點加班費,也不至於熬夜工作到這麼晚吧。

她聽後很難過:

努力工作的成就感,被優秀的人開啟的眼界,在朋友的眼裡,只是為了加班費……

當兩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都已經不再相同,閱歷和觀念,就會成為彼此友誼間的一道牆

知乎上有個很熱門的話題:為什麼你和好朋友漸行漸遠了?

底下的很多回答,都舉了自身的案例。

其實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一點,有時候,你以為是別人刁難了自己,其實往往是你的成長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你們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對手,沒有勢均力敵來維持雙方關係的動態平衡

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04

我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這樣的:交朋友,要不要“門當戶對”?

在過去“門當戶對”,大多指的是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相當。

而在今天這種網路發達,人際交往成本低的時代,我們口中的“門戶”,可能指的就是三觀、精神高度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結交的朋友,可能看上去是自然而然成為朋友的。

但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交友標準。

那些和我們合不來的,沒有共同話題,從而被我們“淘汰”掉的人,其實就是被我們心中的“門戶”拒之門外。

再好的關係,都會死於距離和三觀

莫洛亞在《論友誼》中說:

友誼是自由選擇的,補充的家庭。

我們和誰成為朋友,都是基於精神認同的自由意志。

友情跟愛情相差無幾,精神層面的“門當戶對”實在太不可或缺。

精讀君在

終身成長詞典

《340、朋友》中提到:

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

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

每個人交朋友,一開始交往的動機雖然不是“門當戶對”。

但是相處到最後你就會發現,

一段長久感情的維繫,必定來自你我精神上的互相匹配

奇葩說討論到後面的時候,辯手姜思達說了一句話,讓我深受感動:

如果我真的很珍惜你,想和你做朋友,一直做下去。

那麼我希望在明天,更好的我的身邊,是一個更好的你。

因為好的友誼,不是彼此停留,而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長

05

電影千與千尋中關於友情有一段話很著名的話: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從起點駛向墳墓的列車,有的人和你坐幾站就會提前下車了,而你要做的就是和他們揮手告別。

若是遇到一起坐到了終點的人,那就是莫大的幸運。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你一定要珍惜。

參考書籍:莫洛亞《論友誼》

作者:endoharoko

本文原創首發於微信公號:精讀(ID:jingdu999)。更多書單、導讀、微課,終身成長者共同學習,100天持續行動,請關注

微信公號:精讀

微信小程式:終身成長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