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推行嫡長子繼承製的王朝時代,藩王造反是家常便飯,最有名的有三個,西漢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和明朝的靖難之役。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可以說是我國封建王朝時代最後一次成功的藩王造反。當朱棣成了明成祖之後,開始大力的削弱地方藩王的實力,實際上藩王的核心權力被取消和限制,開始封而不建,藩王只有王爺的名頭,但沒有了實際的權利,還要受到地方官員的密切監察。

為什麼沒有聽說過清朝王爺造反?

到了清朝時,對皇室子弟的限制更為嚴厲,清朝居然沒有一例王爺造反的好戲上演。清朝跟明朝的藩王制度還是不一樣的,清朝的王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享有世襲繼承權的,只有做出巨大戰功的皇家子弟才能世襲爵位,其餘大多數沒有軍功的子弟只能是按照十二等爵位代代遞減,過上幾代就變成平民了。這也減輕了對清朝財政的負擔。我們熟知的清朝的12個鐵帽子王便是證明。

為什麼沒有聽說過清朝王爺造反?

明朝的藩王是封在地方的,名義上為了護衛中央,但後期已經被剝奪了軍政大權,還要受地方大員的監督和節制,而清朝是沒有藩王的,嚴格限制王室子弟的活動範圍,都必須住在京城城門內,如果想要出城門或者離開都城,都要向宗人府打報告,擅自離開都城60裡以上的將與庶民同罪。都城都出不去,一舉一動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還造什麼反。

為什麼沒有聽說過清朝王爺造反?

清朝的王爺不同於明朝的王爺,他們部分有才幹的人是有實際的軍政權力的,比如康熙的十四子一直在西北帶兵打仗,但經濟上的權力小的可憐。明朝皇室子弟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大量土地,動輒上萬頃。而清朝的皇子皇孫們雖然也受賞賜,他們的封地只侷限於都城附近或者長城以北的一些小塊荒地,沒有土地就沒有招兵買馬的資本,沒有錢怎能掀起滔天巨浪?清朝對皇室子弟的監控是更為嚴密。史書記載,在當地方官員想要送給乾隆的六阿哥幾條魚後,這個六阿哥都誠惶誠恐,最終還是向乾隆皇帝打了報告,皇帝嘉獎了他的行為,懲處了這個送禮的地方官。雍正以後實行秘密立儲制度,也從根子上杜絕了皇室子弟造反的威脅。